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存在“待遇”上的巨大差异,集体建设用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不平等的“待遇”,使集体建设用地不能以市场方式有效地合理配置,影响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稳定与发展。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变土地供应制度,建立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的市场,建立农民土地保障基金机制是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文登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国土资源部、世界银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利用政策研究”项目,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民宅基地管理、小城镇建设用地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等4个方面人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开展全面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文登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临海市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为载体,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全面推进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累计投入312亿元资金,完成建设用地复垦总面积7450.4亩,获得复耕指标6205.2亩。8月1日,全省建设用地复垦现场会在临海召开,推广了该市建设用地复垦工作成功的经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浙江国土资源》2007,(1):25-26
随着土地市场的日趋规范,部分企业和个人对农村集体土地动起了“歪脑筋”。为此,陕西省政府日前颁下“禁令”,禁止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凡擅自占地建设的,按非法占地查处,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按照省政府相关件要求,今后新增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禁止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集体土地流转是现阶段国土资源工作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出让、转让、出租、联营、入股等形式自发流转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市场行为,已经在全国不少城镇客观存在,且数量和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据初步统计,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有20%的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宅基地进入了隐形市场,上述现象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集体土地市场的内在需求。显然,简单地加以限制是限制不了的,我们应该拓宽思路管理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充分发挥集体土地资产作用,节约与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这方面广东省已经率先为我们做了榜样。在《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中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出让、出租、转让和抵押其使用权,它应该是对上述决定的具体化、规范化、为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建立“两种产权,一个市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莱芜市挂钩试点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伟  李芳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1):20-20,22
挂钩试点政策依靠政府部门发起,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为地方争取到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满足经济发展对城镇建设的用地需求。但是目前莱芜市市中区挂钩试点工作进展缓慢,个别试点村甚至走进了“死胡同”,为了更好地制定工作措施,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市区分局对辖区挂钩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凋研。  相似文献   

7.
在济南市槐荫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市征地办的指导帮助下,槐荫区国土资源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抓住新机遇,建设新槐荫”的发展战略及建设“四园两区”、打造“五大片区”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土地征收工作,及时把握辖区内征地工作新情况,解决征地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为全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重要道路建设等项目用地提供了服务与保障,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4月13日召开的全省统一征地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抓住“扩内需、促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以服务“十大工程”建设为重点,提前介入,主动对接,跟踪服务,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扩内需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宅基地整理在南方一些省份已从最初的理论研究逐步向付诸实施的方向发展。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农村宅基地整理对加快“三农”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逐步缩小农村建设用地规模,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作为用地审批报件的法律依据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它以农用地转用报审和土地征收报审为核心,涉及国民经济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的根本利益,对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保护耕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土资源部以及省、市关于开展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情况专项调查工作的文件精神,浚县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扎实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存量建设用地专项调查工作已经全面结束。全县存量建设用地家底得到盘清,实现集约用地有了一份基础性资料。从城区调查情况进行深层次分析,挖掘用地存在的“症结”,寻觅土地集约利用的“良药”,笔者进行了一番试探,看到了浚县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世界银行与国土资源部共同实施的“中国经济改革实施”子项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利用政策研究”调研工作在文登市展开。为配合专家组调研,根据国土资源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利用的政策研究项目报告书》,文登市国土资源局于2007年1月至3月中旬,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子课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基本摸清了文登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的现状及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临海市国土资源局立足部门职责,将从以下七方面着手,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勾画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二是统筹开发土地资源,为新农业生产创造基础条件。三是整合城乡建设用地,改善村容村貌。四是切实解决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五是有效解决农村用地困难,突破用地瓶颈制约。六是加强农村地质灾害监测预防。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七是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修水县为严格控制和杜绝粗放利用土地,近日推出四项举措节约土地资源。一是加强规划计划管理和调控作用。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布局和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实行“工业进园,住宅进区,商贸进场,农民进城”的用地模式。二是强化土地供应和利用的监督管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修订完善了符合修水县实际的各类用地标准。建立了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各项制度及健全完善了激励节约集约用地的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15.
邓州市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辖28个乡镇办,578个行政村,3474个自然村,153万人,面积23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39万公顷,人均耕地1.5亩,七地资源比较紧缺。去年以来,邓州市结合实际,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村着眼,抓住农民最关心的建房用地问题,全力推进以“空心村”治理为重点的“三项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快,以建设用地为主的土地需求急剧增长。为保证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大量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公共利益需求下”被征收为国有土地并转而成为商业用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因此,保护失地农民利益成为确保当前土地征收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所在。  相似文献   

17.
周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近几年来,周口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堵疏结合,一手抓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一手抓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是狠抓土地“三项整治”和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工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空心村”经过整治,一般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使农民和农村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在节约土地,增加建设用地指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还是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形成关爱、安宁的人际关系,乃至转变农民观念,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等方面都显示出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整治基本农田1.2万公顷。整治废弃建设用地600公顷,增加耕地830公顷;招拍挂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收益2亿元。盘活存量土地75公顷,占应盘活面积的36%。征收入库矿产资源补偿费1055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服务观念,工作方式和方法上的转变创新。我们变“项目引导用地”为“引导项目用地”、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有力地保障了焦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郭睿强 《华北国土资源》2012,(4):124-125,131
“地票”制度是盘活集体闲置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耕地保护工作新方式和新办法.重庆、成都两地通过推进“地票”运作,推进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效增加了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从政策、运作、实施、效果等多个层面进行解析,较深入地分析了“地票”制度的创新意义,并结合长治当地实际,提出了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