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利用振型分解法,并考虑阻尼的影响,推导出了一种轻钢增层结构增层部分底部抗震剪力的计算公式,为轻钢增层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一种较为精确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轻钢增层结构的实用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轻钢增层结构属于复合结构,我国建筑抗震规范尚未对复合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作出具体规定,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偏于不安全。本文提出了轻钢增层结构的实模态强振型解耦法,并对现行规范的地震影响系数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3.
浅谈建筑物加层中的抗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琴 《山西地震》1997,(3):58-59
叙述了建筑物增层的现实情况,提出建筑物尤其是处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增层时,必须考虑建筑物的场地、结构、材料等抗震因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结构增层聚集和耗散能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能量集中与耗散的方法 ,提出了增层结构的优化刚度和质量 ,降低原结构的动力反应 ,达到了利用增层减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某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使用屈曲约束支撑的加层改造和抗震加固设计。工程中采用钢结构将已有的4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增加到7层,增层后混合结构的自震周期加长,侧向变形增大,地震层剪力增大。设计中对原有混凝土梁柱和基础采取了包钢和加大截面等加固方法;通过增加屈曲约束支撑调整增层后结构的刚度分布,增加结构的冗余度,显著改善了结构破坏机制,提高了加层后结构的抗震能力。还给出了加层钢柱脚节点等关键构造的做法,为类似加固加层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频高图F层异常分层(增层)是指在常规电离层结构的基础上,由于电子密度被扰动而在频高图中出现多层回波结构,该F层异常分层(增层)现象在白天和晚上均可观测到.电离层异常分层(增层)主要由某种电动力学或者突发电离源导致电子密度出现扰动而形成,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从频高图中识别F层异常分层(增层)主要还是通过人工的方法,海量的频高图数据使该方法在研究F层异常分层(增层)统计特征时变得非常困难.有别于传统的图像分类算法中需要对图像特征进行提取,本文通过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设计开发出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存在F层异常分层(增层)频高图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输入频高图样本数据,省去了复杂的图像特征提取过程.本文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经过训练以后F层异常分层(增层)识别率为85.82%,准确率90.36%.实验结果表明该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较好地自动识别出F层异常分层(增层)的频高图.  相似文献   

7.
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套建增层改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外套增层结构型式,即以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为框架梁、以配置4个或8个角钢的角钢混凝土柱为框架柱的套建增层用框架结构,并给出了节点构造。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地震设计分组,对基于现行设计标准设计的跨度为16m的新型套建增层框架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常遇地震作用下的设计要求时,在7度和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建造在I、II、III类场地上的部分套建增层框架将会倒塌。根据弹塑性反应分析结果,提出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避免这种套建增层框架发生倒塌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层间隔震技术对于结构竖向不规则以及结构增层等状况有良好的适用性。然而,层间隔震可能出现的较大隔震层变形会带来结构设计的困难。通过在隔震层中设置阻尼元件可以减少变形,但是过大的阻尼出力和过多的数量需求可能导致空间布置和安装不便。惯容元件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该研究提出采用惯容隔震系统作为层间隔震提高能量耗散效率的手段以控制地震响应,同时也给出了基于性能需求的惯容层间隔震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并以一个标准钢结构模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惯容元件的使用显著降低了上部子结构的地震响应和隔震层的变形,惯容系统实现了预期的耗能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不附加原有建筑竖向和水平荷载为原则,提出了一种建筑加层新的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外包柱提供了加层附加荷载的竖向传力途径;利用隔震层、外包柱及加层结构对原结构动力响应的调制作用,保证了原结构水平地震响应不增加,因而保证在原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整体结构有足够的抗力和可靠性。本文对实际结构进行了加层设计,给出了计算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在外套框架加层结构中采用摩擦阻尼器和砂垫层作为减震装置,进行增设摩擦和消能的加层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摩擦和消能装置能有效地减小加层结构的地震反应。在此基础上,对采用摩擦和消能装置加层结构的构造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层间最大剪力的分配情况,给出了层间最大剪力在结构构件与耗能器之间按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假想分配后,所得假想层间构件力与层间最大构件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假想层间附加力与层间最大附加力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罕遇地震作用下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与安装软钢耗能器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两Ping异型柱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专门的两层半子结构试验装置。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别从试验现象、破坏特征和变形特点等方面研究了两层半子结构试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两层半子结构试验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多层结构的受力特点,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13.
TMD在多层房屋加层减震中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层框架结构进行了有、无TMD结构的振动台对比试验,验证了TMD对多层结构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应用TMD方法对某个7层框架结构进行了改造,分析表明,改造后的建筑与改造前相比,结构的底部剪力下降了约25%。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小钢筋混凝土(RC)框架-轻钢增层混合结构的鞭梢效应,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该类结构的新型外包加强型节点,旨在加强对上部结构的约束,减小上下部结构的刚度突变。为了深入研究其抗震性能,与另一种外包锚固式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对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节点均表现为梁端塑性铰破坏,并能有效控制裂缝开展;新型外包加强型节点滞回曲线饱满,捏拢速度较慢,并能将塑性铰外移,有效保护了节点核心区,其刚度退化、等效黏滞阻尼系数、耗能能力等各项指标都较外包锚固式节点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提高了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轻钢增层混合结构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多层偏心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层单元模型,建立了基于层剪力-扭矩等效屈服EYST面概念的求解多层偏心结构体系双水平向地震动作用下平扭耦联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简化算法,并讨论了控制偏心结构非线性扭转反应的相关结构参数;通过数值分析,初步验证了该简化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基础隔震高层建筑地震响应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对某高层隔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三维地震响应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对比了隔震结构及其相应非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给出了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剪力,层间位移等,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建筑结构震害预测程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建筑结构的震害预测程序PEEDS中的震害预测方法及程序的结构和功能。该程序根据目前结构的分类方法,包括多层砖混结构、单层砖平房、单层砖柱厂房、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烟囱和筒支水塔的震害预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用于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耗能机构参数优化方法,通过约束条件限制结构体系在整个地震时程中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层间侧移延性比,用多层复形法对摩擦耗能机构参数进行优化。本文方法可靠、实用,用于耗能机构的抗震结构参数设计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9.
层间隔震结构计算模型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本文通过对层间隔震结构整体动力性能及时域反应的分析,用模态综合方法建立了该结构计算分析简化模型。该模型合理、可靠,为建立实用设计方法、推广层间隔震结构的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单层非对称(空间)结构为例,利用最优控制原理,探讨了最优控制力与受控结构反应随AMD楼面安放位置和结构刚度分布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该规律对输入地震波,权矩阵以及结构参数的敏感性,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上述工作为研究多层非对称(空间)结构中AMD楼面安放位置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