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莺歌海盆地处于南海北部边缘,直接发育在红河断裂带之上,呈北东向延伸。盆地以大规模的超压热流体活动为特征,并在中央底辟带形成了以DF1-1为代表的气田群,使莺歌海盆地成为我国重要的大气区之一。盆地新近纪以来具有独特的热沉降特征,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构造活动,这一阶段的构造事件及其相关的应力分布特征对流体的运移和晚期成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南海西部晚渐新世主要断裂活动特征及与红河断裂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海的形成演化是众多被动型边缘海中最复杂的,而南海西部的断裂带构造活动特征又是南海中最复杂的构造之一。本文针对前人提出的红河断裂带出莺歌海盆地后的东延、南延以及东南延问题,通过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琼东南盆地受到南北向挤压的区域应力场分析,认为这期的应力主要来自南海西部近南北向断裂带的右旋剪切活动,结合红河断裂带的构造运动特征,提出晚渐新世末南海西部发生断裂构造置换,红河断裂带17°30′N以南近SN走向部分被南海西缘断裂带所置换,并且构造活动特征与北部红河断裂带明显不同,南海西部晚渐新世前后两个时期不同的断裂构造活动特征反映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的两种不同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3.
DFl—1底辟区是莺歌海盆地内超压流体最活跃的地带之一.超压流体的活动直接受控于构造应力及其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断裂和裂隙构成的输导系统.从底辟区大规模流体垂向活动以及幕式活动的特征来看,流体流动的动力主要是由于垂向压差的存在以及渗流场变化引起的局部应力场(包括热应力场)的作用所致.在详细研究底辟区的构造及流体活动关系的基础上,对底辟区构造应力场及渗流场的演化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构造运动引起的应力场决定了DFl—1底辟区油气沿主要断裂系走向迁移的总趋势,在底辟区流体从底辟的两侧向其中心运移,由底辟体中向上运移为主;高压流体产生的热应力控制局部应力场状况及油气运移方向,驱动流体向底辟体顶部运移,当热应力值过大时有可能改变应力场状况以及油气运移总趋势.  相似文献   

4.
DF1-1底辟区构造应力场及渗流场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DF1-1底辟区是莺歌海盆地内超压流体最活跃的地带之一.超压流体的活动直接受控于构造应力及其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断裂和裂隙构成的输导系统.从底辟区大规模流体垂向活动以及幕式活动的特征来看, 流体流动的动力主要是由于垂向压差的存在以及渗流场变化引起的局部应力场(包括热应力场) 的作用所致.在详细研究底辟区的构造及流体活动关系的基础上, 对底辟区构造应力场及渗流场的演化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 构造运动引起的应力场决定了DF1-1底辟区油气沿主要断裂系走向迁移的总趋势, 在底辟区流体从底辟的两侧向其中心运移, 由底辟体中向上运移为主; 高压流体产生的热应力控制局部应力场状况及油气运移方向, 驱动流体向底辟体顶部运移, 当热应力值过大时有可能改变应力场状况以及油气运移总趋势.   相似文献   

5.
琼西莺歌海盆地断裂系统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莺歌海盆地构造变形背景和变形基本特征的分析,详细地研究了盆地断裂系统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对断裂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北西向断裂控制了盆地的总体构造格局,尤其是强烈的右旋扭动形成南北向雁行式的张裂隙,诱导了泥-流体底辟构造的发生;泥-流体底辟活动进一步形成局部的应力场,开启新的断裂和破碎带,同时,形成与超压流体的活动相关的流体压裂。  相似文献   

6.
莺歌海盆地泥-流体底辟构造成因机制与天然气运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莺歌海盆地的泥 -流体底辟构造发育演化是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和超压体系形成演化的结果。与盆地构造类型密切相关的不均衡压实和热作用引起盆地超压体系的发育 ,而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则导致盆地中中新世以泥底辟作用为主 ,晚中新世—第四纪以流体底辟作用为主 ,其中 ,早期泥底辟阶段形成的构造形态对晚期流体底辟作用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在莺歌海组浅层底辟圈闭中 ,圈闭形成期与中新统气源岩生烃过程的匹配是造成含不同天然气组分的流体发生幕式充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滇西兰坪盆地中新生代形成了丰富的金属与盐类矿床,是我国著名的热液矿床成矿带。成矿系统时─空结构的统一性是进行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的前提和指导思想,综合分析兰坪盆地的成矿时代、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地质背景,初步认为: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盆地西缘出现以铜为主的成矿作用;兰坪盆地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早、晚第三纪期间,因盆地东、西部边界向两边地块的俯冲碰撞及中轴断裂带的强烈活动,导致盆地中央地带出现大规模成矿流体活动,成矿流体因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分异、运移,及盆地受挤压隆升,变成山间盆地,出现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流体圈闭,因而形成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矿床;同时,含有挥发性组分汞、锑、砷的流体从深部沿中轴断裂带上升向两侧的次级构造裂隙带扩散,导致盆地东部复式背斜带中出现锑、汞、砷的成矿作用;其后,矿床受到改造和氧化作用。盆地内发育深大断裂;兰坪盆地的成矿作用是在构造流体演化的制约下完成的,同时成矿作用的发生改变了流体的性质和构造环境,促使流体的再次循环,出现成矿作用的多期性、分带性。  相似文献   

8.
莺歌海盆地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莺歌海盆地位于南海西北部 ,属 NW走向红河断裂带向南海海域的延伸。本文通过对盆地结构、沉降特征和构造 -沉积迁移过程的研究 ,提出莺歌海盆地在始新世—早渐新世期间属左旋扭张性断陷盆地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盆地演化阶段受到红河断裂带的左行剪切运动影响。莺歌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反映了印藏板块碰撞过程对南海形成演化的影响历史  相似文献   

9.
南阳凹陷同生断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阳凹陷是南阳—襄樊新生代盆地的组成部分,不整合叠置在华北地块、秦岭构造带、扬子地块之上,经历了早第三纪沉降、早一晚第三纪间的隆起和晚第三纪—第四纪沉降3期活动。本文根据本区早第三纪形成、活动的生长断层参数的统计、分析了断裂长度、延深、落差间的数学关系。在分析、确定几条主要生长断层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讨论了控制南阳凹陷形成的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研究断层的形成机制和石油勘探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莺歌海盆地周边区域构造演化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莺歌海盆地周边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综合分析表明,该舅地形成和演化构造应力场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古新世末至早渐新世印支地块快速向南东方向挤出,同时伴随着地块的顺时针旋转运动。第二阶段,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印支地块向南东挤出运动逐渐减弱,华南地块整体仍然相对稳定。莺歌海盆地处于左旋剪切状态。第三阶段,中、晚中新世随着印度地块逐渐楔入欧亚板块内部,印支半岛的挤出运动进一步减弱。至中中新世末,华南地块整体开始挤出。第四阶段,上新世一第四纪印支地块相对稳定,华南地块挤出运动继续进行,两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呈右旋剪切运动。莺歌海盆地新生代的构造应力场演化受太平洋板块、印度与欧亚板块之间相互作用控制。其中,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所导致的印支地块与华南地块的相对运动,是决定莺歌海盆地新生代构造运动应力场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盆地构造岩浆活动与热流体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流体活动可以改变盆地的温-压场,对有机质演化和油气生成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珠江口盆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海上舍油气盆地。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到了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联合控制。五期重要的构造活动和岩浆作用决定了盆地演化的复杂性,造成了盆地地温梯度和热流值均高,促进了盆地的热流体形成与活动,也使得盆地内烃源岩成熟加速。包裹体等分析表明,盆地油气运移始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延续至第四纪。目前研究表明,油气运移至少经历了两期。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发育的裂陷型盆地,其油气资源丰富,且地处洋陆过渡带,盆地内部断裂特征复杂.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结合多属性分析技术,完善了区域断裂的精细化解释.将断裂构造类型依据断裂级别与规模划分为控盆一级断裂、控凹二级断裂、控带三级断裂、控圈四级断裂和控层五级小断裂;在盆地西南段发育典型的犁式、旋转正断层等单剖面断裂样式,在地震剖面上形成阶梯状、“Y”字型等多种断层组合,其中珠三坳陷的文昌A凹陷内部常可见树枝状构造,珠二坳陷的开平凹陷广泛分布独特的卷心式断层;而在二维平面上也分布有平行式、斜交式、雁列式等多种组合类型.受新生代以来的持续右旋应力场作用,盆地西南段整体断裂走向以NE→EW→NW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且断裂活动速率逐渐降低.结果表明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和古南海持续南移的联合影响,盆地西南段处在伸展拉张应力场环境之下,形成了始新世-渐新世NE-NEE向、EW向和中新世NWW-NW向3组断裂发育.珠江口盆地西南段断裂构造的演化、成因机制与南海北部陆缘应力场变化均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早白垩世合肥盆地性质及含油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地震、电法、盆地模拟等新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早白垩世合肥盆地的复杂构造及盆地性质、演化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合肥盆地在早白垩世时属于一个处于由压性应力场向张性应力场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复杂复合盆地,即早白垩世早中期属主要受控于其南侧大别造山带的滑覆冲断类前陆盆地、早白垩世中晚期属主要受控于其东侧郯庐断裂活动的走滑拉分盆地。进而探讨了其拉分盆地内潜在的下白垩统油气系统及其勘探前景。从盆地研究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郯庐断裂的活动及对合肥盆地的油气勘探均具有借鉴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营凹陷中央背斜隆起带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重建了东营凹陷构造演化过程 ,提出在盆地古近纪同裂陷期充填序列中 ,沙三段底界面S6′界面具有构造变格意义 ,过该界面盆地的构造应力场发生了由近南北向拉伸到NW—SE向拉伸的转换。在此基础上重新解析了盆地中央背斜隆起带 ,并指出中央背斜带是一个复合的构造系统。其东段的辛镇背斜的性质为受控于陈南铲式断层的大型伸展断弯褶皱 ,主要的活动期为Ek—Es下3 时期 ;而其西段为东营—梁家楼—现河弧形生长滑脱断裂系统的组成部分 ,主要形成于Es上3 —Es2 沉积时期。上述认识对于中央背斜隆起带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侏罗纪时东南亚大陆上形成两个大盆地,西为海相盆地,东为陆相红盆。白垩纪时大盆地闭合或解体。第三纪出现裂谷盆地,其发育受燕山期构造格局控制;拉张应力自南向北变弱,裂谷发育自南向北变晚。第四纪为上叠盆地阶段。滇西与泰国各时期盆地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演化特征,恢复东南亚大陆侏罗纪以来不断碎裂、局部解体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吴根耀 《地质科学》1991,(4):359-368
侏罗纪时东南亚大陆上形成两个大盆地,西为海相盆地,东为陆相红盆。白垩纪时大盆地闭合或解体。第三纪出现裂谷盆地,其发育受燕山期构造格局控制;拉张应力自南向北变弱,裂谷发育自南向北变晚。第四纪为上叠盆地阶段。滇西与泰国各时期盆地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演化特征,恢复东南亚大陆侏罗纪以来不断碎裂、局部解体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侏罗系是柴达木盆地最重要的源储层系之一。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实测、地震解释、显微构造分析等大量系列资料的综合应用与分析,认为研究区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期右行逆冲-走滑构造运动、早—中侏罗世伸展运动、早白垩世北西-南东向挤压及新生代南北向挤压运动,它们与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早期(小煤沟组至大煤沟组)在NE向伸展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断陷盆地、中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彩石岭组—洪水沟组)热力沉降坳陷盆地、早白垩世南北向挤压坳陷盆地密切相关。侏罗纪原型盆地发育三类沉积边界,即盆缘不整合边界(缓坡型和陡坡型边界)、盆内正断层边界、后期逆断层改造边界。不同的现存盆地边界类型对原型盆地恢复的作用不同。侏罗纪盆地以东昆仑构造带为界具有"北陆南洋"的古地理格局,柴达木地区的侏罗纪盆地主要发育在沿岸造山带和岛弧带的山前坳陷以及薄弱的柴北缘加里东俯冲碰撞带之上,形成相对分隔的独立盆地群。柴达木早、中、晚侏罗世原型盆地的分布因受到古特提斯洋向北偏东方向的俯冲作用和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作用的影响,其沉积中心和沉积范围呈现出从早到晚向东北方向逐渐迁移的规律。早侏罗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柴北缘西部的冷湖—马海一带,中侏罗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柴北缘中段的大柴旦—怀头他拉一带,而晚侏罗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德令哈—乌兰一带。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growing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diapirs because of their significance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basins (Barber & Brown, 1988; Martin Hovland et al., 1989; Law et al., 1989; Collier et al., 1990; Lewis et al., 1994; Carmelo Monaco et al., 1996; Hieke et al., 1996; Hieke et al., 1996; Lewis et al., 1996; Limonov et al., 1996; Gallardo & Blackwell, 1999). With more and more effort devoted to the studies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al basins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