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ASTER数据提取云南个旧西区矿化蚀变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云  胡光道 《云南地质》2008,27(4):502-508
以ASTER影像为数据源、野外实测波谱数据为参考,用光谱角分类法(SAM)在个旧矿区提取矿化蚀变信息。为剔除假“异常”信息,用ASTER热红外波段的比值计算定义硅酸盐、碳酸盐和超基性岩指数作RGB合成得反应岩性信息的影像,据此确定西区重点研究区。在此区域再次用SAM提取矿化蚀变信息,结合用ASTER短波红外数据的比值计算增强的构造信息,分析提取的重点研究区矿化蚀变信息结果,为该矿区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ASTER影像对慕士塔格-公格尔山冰川解译与目录编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以帕米尔东缘的慕士塔格公格尔山为试验区,利用2001年ASTER遥感数据,综合空间锐化增强处理、比值图像取阀值和目视判读等提取冰川边界;利用ASTER的同轨立体像对提取DEM,区分表碛覆盖的冰川范围;自动、半自动和人工量算冰川的有关参数,进行冰川解译和新的冰川目录编制.与中国冰川编目数据对比分析,1962/1966-2001年间研究区冰川面积退缩了67.89km2,占总面积的(6.2±1.0)%.结果表明,运用高分辨率的ASTER遥感资料可快速、直观地实现基于GIS的冰川编目,方便地观测冰川的动态变化,从而节约冰川编目和观测冰川变化的时间和经费,在实践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北部某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研究区典型矿物与典型地物波谱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与波段比值方法,对ASTER数据的蚀变信息进行提取,获取地表蚀变信息.同时根据实际飞行测量所得的航磁梯度数据解译梯度异常,获取地表以下的岩性构造信息,并圈定航磁梯度找矿远景区.最后,利用这两种数据优势,建立遥感和航磁梯度综合远景区判断依据,划分出研究区一级综合远景区3处,二级综合远景区3处,三级综合远景区2处,并进行实地踏勘.结果表明,遥感与物探方法的结合,可以提高地质勘查的准确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4.
冰碛物覆盖型冰川边界的自动识别是冰川遥感监测的难点,综合遥感图像和DEM等多种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改进的半自动集成分类方法.该方法选择NDSI、NDVI作为分类指标,通过栅格DEM反演地表现象,并利用处于热红外波段的TM6探测地物的热辐射差异,应用栅格图像和GIS进行邻接空间分析,将冰川及冰碛物覆盖型冰川进行区别和分类.选择我国典型的季风海洋型冰川区——贡嘎山地区大量冰碛物覆盖的贡巴冰川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该方法比Frank Paul提出的方法更适合于我国海洋型冰川的遥感研究,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西昆仑造山带西段阿勒塔什地区为例,在缺少地表各岩石单元样品的情况下,对ASTER VNIR-SWIR波段反射率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岩性信息。首先对VNIR-SWIR多波段反射率数据进行最佳指数因子(IOIF)运算,得出最佳波段组合Band7-Band4-Band3,从其假彩色合成图像上只能识别少量岩性单元;为了减少高相关性波段之间的信息冗余度、并对波段信息进行集成,后对ASTERVNIR-SWIR波段反射率数据采用主成分变换并进行彩色合成,该图像能详细划分研究区多种岩性单元,如元古宙岩层、志留纪岩层、二长花岗岩岩体和英云闪长岩岩体,以及微观地质信息,如侵入岩热接触变质带、小型岩株和岩性界线。对比已有少量地质资料,认为提取结果可靠,为野外地质制图工作能提供超前信息。  相似文献   

6.
元素在地表的分布对矿产的赋存具有指示作用,而不同元素都有各自对应的光谱特征;使用光谱数据元素含量可快速、大面积提取元素分布信息,指导找矿工作。本文基于实地测量的岩石光谱发射率数据重采样至ASTER各热红外波段,然后进行波段比值处理;将波段比值与岩石中的Ca进行相关分析。使用SPSS软件做多元逐步回归,排除相关系数小及具有共线性的波段比值,得出Ca与发射率光谱的数值关系;通过数值关系计算,得到Ca含量的大致分布区域。结果表明,Ca含量与ASTER波段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利用ASTER波段反演地表岩石Ca含量是可行的;在Aster影像上Ca高含量地区与地层的岩性吻合度高。  相似文献   

7.
遥感数据能够提取围岩蚀变信息,为斑岩铜矿的勘查提供依据。研究区地处格咱岛弧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成矿潜力巨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OLI数据得到研究区的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采用该方法从ASTER数据中提取了绢云母信息。利用ASTER数据的SWIR波段来提取绢云母信息,能够抑制植被信息,突出矿物信息。经过野外踏勘发现了斑岩铜矿点,证实了遥感技术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为云南地区斑岩铜矿的勘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陈菁  周萍 《地质力学学报》2015,21(2):209-217
土墩铜镍矿位于东天山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 矿床形成主要受岩浆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为了进一步探测该地区的矿产情况, 采用ASTER热红外波段比值组合模拟的反演算法, 对发射率数据进行SiO2含量的定量反演, 在反演图上识别出了研究区内明显的石英断裂带。结合ASTER数据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波段中提取出的构造信息, 得出研究区完整的构造解译图。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阈值分割法对研究区进行了铁染、羟基蚀变信息提取。最后根据区内线性构造、遥感蚀变信息、岩石分布特征、化探异常、已知矿床点分布资料综合分析, 圈定出6个成矿有利区, 为研究区今后的找矿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Aster多光谱遥感异常提取在新疆天湖铁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STER遥感数据因波段范围宽、波段多,在蚀变异常提取与矿产勘探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据金属矿床常见蚀变矿物光谱特征与ASTER数据波段设置特点,提出硅酸盐铁、Fe~(2+)、白云石等提取的光谱指数.在此基础上研究该数据大气校正、干扰剔除等数据处理技术方法,提出了异常提取技术流程与步骤,在新疆东天山天湖铁矿区进行了试验研究,将矿物提取结果与地质图对比分析,表明提取结果与数据处理技术流程较可靠.  相似文献   

10.
ASTER数据在短波红外和热红外波段光谱信息明显优于ETM,使得在ASTER波段范围内能够更为详尽地刻画地物波谱,尤其是具有特征谱带的岩石和矿物.选择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北部地区为工作区域,设计了用光谱角制图法提取矿化蚀变信息的技术方案.通过波段组合和增强处理,ASTER数据对含Fe-OH(如黄钾铁矾,含铁白云母)、Al-OH(如粘土类矿物、明矾石、绿泥石、绢云母)和Fe~(3+) (如褐铁矿,赤铁矿)3种类型蚀变信息的刻画能力明显比ETM更好.野外查证了提取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