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勇敢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418-1423
以多元地学信息综合成矿预测为理论指导,综合分析攀西成矿带基础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与成矿相关的异常信息,利用计算机图形叠合处理方法将多元地学信息与遥感数据融合,重建遥感图像并进行综合成矿信息提取;利用综合成矿信息预测显示,成矿有利区多位于大量已知矿床发育的地段或周围区域,且在已知矿床点的外围仍是综合成矿信息的主要区域,表明在已知矿区的外围仍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运用水成铀矿理论的地质预测和评价预测,在对松辽盆地西南部上第三系地层结构、岩性岩相特征、古气候、地球化学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等控矿因素研究基础上,预测了成矿远景,认为舍伯吐地区、开鲁地区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地段,为本区进一步铀矿普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及远景预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王保群 《铀矿地质》2000,16(6):322-326
本文运用水成铀矿的地质预测和评价标准,对控制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构造背景、岩性岩相、水文地质特征、古气候、铀源等基本条件及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铀成矿远景,认为苏巴什-底哈尔、三道岭以及布尔加凸起西南部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地段,今后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水成铀矿理论,对公婆泉盆地地质构造背景、岩相古地理特征、水文地质条件、铀源等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盆地具有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并有砂岩型铀矿化显示,具备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值得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5.
查干德勒苏盆地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飞 《铀矿地质》2004,20(3):163-169
本文在综述查干德勒苏盆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 ,阐述了盆地水文地质特征 ,并结合盆地地质演化史进行了古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根据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特征 ,从目的层空间展布、铀源、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水中微量元素、放射性水化学特征等角度提取了铀成矿信息 ,在盆地中部南缘圈定了一片铀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黄国龙  陈贤春 《铀矿地质》2001,17(6):341-347
根据水成铀矿成矿理论,本文对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大地构造背景,盆地发展演化史,新构造运动特征,古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铀源及找矿目的层岩性,岩相,地层结构,厚度,埋深,产状等因素综合分析,认为该盆地西北部某些地段具备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条件。牛鼻子梁以东是新构造运动相对稳定的地区,其中冷湖地区具备形成大型层间氧化带的条件,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金明  王敢  滕润球 《铀矿地质》2003,19(3):141-147
本运用水成铀矿地质理论,对乌兰花盆地上新统铀矿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铀源条件、岩性岩相古地理、砂体特征和水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盆地上新世具备古河道的发育条件,上新统是主要的找矿目的层位之一,具备形成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但是同时也存在对铀矿形成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运用水成铀矿成矿理论,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第三系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构造背景、岩性—岩相分布、后生蚀变作用、水地质特征、古气候、铀源等基本条件进行分析,认为第三系泰康组和大安组发育层间氧化带,具备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坦途—保安和甘南—龙江两片值得进一步工作的铀成矿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9.
本从区域地质条件出发,通过对高精度航空磁力(简称“航磁)和航空放射性(简称“航放)测量,遥感影像,地面物化探等资料进行解释,综合分析了潮水-雅布赖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并筛选出成矿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10.
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一些较为复杂、模糊且难以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的定量化决策。在地质勘查特别是铀矿地质勘查领域,高分(包括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和伽马能谱数据异常信息与成矿要素及成矿可能性之间的关系难以定量化描述。在大面积研究区中,通过高分数据、伽马能谱数据及其他地学数据,该方法能够定量化地描述最有潜力的铀成矿远景区。文章分析了高分遥感和伽马能谱等多源数据异常信息与铀成矿要素的对应关系,探讨了铀成矿要素转化为层次分析法准则层的适用性和最优远景区选择规则的合理性,研究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高分遥感和伽马能谱等多源数据铀矿勘查定量化分析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并以本巴图地区为实例进行该方法的操作步骤的展示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适用于多源数据铀矿远景区筛选工作,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大庆航放测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是当今世界铀矿勘探的主攻方向,具有开采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本文运用航放资料结合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较深入研究了大庆航放测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认为松辽盆地东北部具有十分有利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铀矿成矿前景良好。海拉尔盆地也具有较好的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水成铀矿理论,阐述了内蒙古查干德勒苏地区的区域水文地质背景,水化学特征,放射性水化学特征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分带特征。通过对测老庙盆地和迈马-敖伦盆地的成矿条件对比,认为迈马-敖伦盆地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条件。是形成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3.
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保群 《新疆地质》2002,20(2):106-109
介绍了“八五”以来伊犁盆地南缘浸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部署,分析了研究了盆地南缘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认为地浸砂岩型铀矿完全受层间氧化带控制,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单斜带和不整合面、有利的岩相岩性、富含有机质及黄铁矿等还原剂、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干旱半干旱的古气候、发育层间氧化带,这五位一体是伊犁盆地南缘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的重要条件,介绍了通过“解剖、探索、扩大”陆续发现512、511、513铀矿床的过程。总结了铀矿勘查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聂江涛 《铀矿地质》2014,(2):128-128
正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位于江西省相山铀矿大基地。由以李子颖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为首的科研团队通过大量的地质、物化探、遥感和钻探等多学科综合调查、科学选址和精心设计,科学深钻在2012年7月21日顺利开钻,仅施工9个半月,于2013年5月3日终孔,终孔深度为2818.88m,岩心采取率达到99%以上。最大限度地获取了地球深部成矿条件和地质环境信息,解决了热液型铀矿勘查和成矿理论方面的技术瓶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东平表生富集型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广西东平表生富集型氧化锰矿床成矿地质环境,含锰岩系地质特征,锰矿层结构,矿石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矿石化学组分等特征;认为表生富集型氧化锰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原生含锰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顶盖层厚度、岩性、气候及水文地质等条件所制约。文章最后讨论了锰矿化富集特征,氧化锰矿成矿模式等并指出探采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是遥感数字图像经过精纠正(包括投影差改正),并与数字化的简化地形图复合的一种新图.通过在GPS,GIS数据点控制下遥感图像的精校正,研制出了试验区具有国际分幅规格标准的1∶5万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并直接用于遥感区调试验和成矿预测研究.研究中应用新研制的正射遥感影像(地图)进行地质解译和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元地学信息综合与复合处理及成矿预测,完成了试验区1∶5万解译地质图、成矿预测图等系列图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遥感作为一门新学科引进地学领域,大大深化了地质科学的研究。通过对遥感信息的深入研究,可为地学特别是成矿预测学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有用信息。本文阐述了遥感异常的概念、产生原因、分类、提取方法及其与地质异常、物探异常、化探异常的关系,对遥感异常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综述查干德勒盆地地质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划分了含水系统,分析了水动力条件。应用稳定同位素测试成果进一步佐证了传统的水文地质分析。根据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特征,从目的层空间展布,铀源,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水中微量元素,放射性水化学特征等角度充分提取了铀成矿信息,在盆地中部南缘圈定了一片铀成矿景区。  相似文献   

19.
王雅丽  崔银亮 《云南地质》2010,29(4):438-443
根据遥感构造、含矿岩性地层、岩石蚀变异常等多种遥感地质信息,采用地质异常单元统计预测方法,对毛坪铅锌矿进行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明确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川北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川北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指出川北砂岩型铀矿是受古地形、岩相、构造、地球化学环境及热水改造等多因素控制的层控矿床。从成矿机理出发,对川北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