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甘南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勘查院为主要勘查单位,用20余年的时间,在甘南地区已发现和探明了3处特大-超大型、3处大型、10处中型共16处中型以上金矿矿产地,确立了夏河-合作和玛曲-碌曲两个金矿富集区,本文对玛曲县大水、合作市早子沟和夏河县加甘滩三个特大-超大型金矿的主矿体及矿石特征做一初步的总结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扬子地区磷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扬子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磷矿分布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0%~2上。扬子地区主要的含磷层位是晚震旦世的陡山沱阶和早寒武世梅树村阶。扬子地区在晚震旦世的陡山沱期和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具备极佳的形成磷矿的古构造、古地理、古气候条件,磷质来源丰富,在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形成了大型磷矿带和磷矿聚集区。滇东北寻甸-东川-会泽-带、川西南马边-雷波-会东一带、鄂西神农架和黄陵背斜西部是寻找大型磷矿和富磷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长春地区处于伊舒地热带和怀德杨大城子-扶余长春岭地热带内,根据“生、运、储、盖”等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地热资源潜力较大.运用“面积-温度-涌热(水)量”比较法,估算长春市(地区)地热田有效利用资源总量为1 796万吨/年(标准煤),可能有3-4个大型-超大型地热田.可以划分长春市近郊-九台市营城、双阳鹿乡-永吉万昌、农安...  相似文献   

4.
刘一  曾勇  高天山 《江苏地质》2008,32(4):292-296
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主要矿产地和远景区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找矿工作的进展,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深部资源潜力巨大,浅中深部(地下500m-1000m)铜的资源潜力可望达到1000万t以上、铁10亿t,其中大型-超大型矿床(区)7处-10处。深部(地下1000m~2000m)具有10处-15处大型-超大型矿床资源潜力区的可能。可通过深部找矿勘查工作,在已知大型矿床深部和外围、中新生代盖层覆盖区及新层位、新类型地区等地,实现深部“第二空间”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四川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地貌-气候、盆地盖层的岩性-岩相、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具备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区域戍矿条件。指出找矿有利地区是盆地中部构造稳定区与活动区过渡的大型单斜地区和盆地南部宽缓向斜地区。找矿目的层是上三叠统和下、中侏罗统的疏松砂岩层。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地区典型岩质滑坡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润秋 《第四纪研究》2003,23(6):640-647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西部地区多年的研究工作实践,对几类典型的大型岩质斜坡变形及失稳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重点阐述了这些大型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斜坡变形过程及发生机理的"概念模型",其中包括滑移-拉裂-剪断的三段式模式、挡墙溃决模式、"超级强夯"模式等.这些机理及模式的提出,对这一地区的防灾减灾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型-超大型矿床找矿新认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等根据全球6大洲、121个国家(地区)、22个矿种、1285个矿床的储量数据,进行了储量量变线性回归方程趋势分析.根据回归方程不同系数切割的量变界线,划分出了36个特(超)大型矿床(顶峰矿)、95个超大型矿床和314个大型矿床.据此,笔者等创新地提出了按不同储量量级划分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新认知,继而将3类不同量级的445个大型-超大型矿床投影在1∶2500万全球构造背景图上,并划分出4大成矿域、21个巨型成矿带(区).其全球成矿规律是:内生、外生、变质和后成矿床的全球成矿统一性;不同成矿区带成矿的专属性;`Cu、Au、Fe、Ag、Cr、Mn、Zn、Pb、Sb、Hg不同成矿金属,大陆边缘和板块汇聚带以及陆内构造-岩浆杂岩带和大型剪切带的成矿偏在性;特(超)大型矿床太古代-古元古代全球氧大气变态(过氧事件)、元古代-古生代全球还原大气变态(缺氧事件)和中-新生代构造圈热侵蚀(巨量构造-岩浆事件)的成矿异常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南省西部熊耳山地区四道沟银-铅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矿化富集特点的分析,综合该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提出四道沟银-铅矿区具有大型银-铅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华南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分布区。本文根据近年来新获得的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数据,结合近几年以来新报道的高精度成岩成矿年代学资料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总结发现华南西部地区中生代岩浆-成矿作用的时代主要集中在晚白垩世(76~98Ma)。通过分别总结华南东、西部地区晚白垩岩浆作用及相应的成矿作用的特征,发现华南东、西部的成岩成矿作用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是这两地内部各自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且东部地区明显要比西部地区更为复杂,但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在于该时期均处于岩石圈伸展的环境和壳幔间的相互作用明显。晚白垩世华南西部地区主要受控于华南陆块陆内背景下岩石圈伸展而导致的岩浆-成矿作用这一因素,而东部地区除此之外还受到太平洋古板块北北东向走滑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砂与原生金关系及四川大金砂矿源地的远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尔新 《矿物岩石》1990,10(2):70-76
从金砂矿区全球分布图与原生金矿富集区分布图对比分析中,得出中-大型金砂矿物质应来源于原生金富集区金矿床的结论。据此分析了四川大型金砂矿多集中于第四纪,并分布在相对很狭窄的樟腊-平武、古城-白水一带,指出龙门山海西-印支褶皱带东北段与西秦岭褶皱带交汇地区,可能存在着提供大型金砂矿物质来源的原生金矿富集区.  相似文献   

11.
广西乐业林旺金矿床构造解析及构造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详细的构造解析表明,矿床构造线主要分为南北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其中造山期间形成的南北向构造线(不对称褶皱和逆冲断层)控制了矿床的基本构造格架。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期间构造应力场发生近直交的改变,一方面使造山期形成的褶皱发生重褶,形成走向北东东的叠加褶皱;另一方面导致F1的左旋-正滑运动,矿液沿着断层拉张的空间沉淀就位。矿床构造演化至少经历了同生期裂陷、造山期挤压和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等三个阶段,成矿发生在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阶段。层状矿体主要赋存于背斜构造中,在空间上与赋存于断层中的脉状矿体相连。能干性和渗透性明显不同的地层组合是形成层状矿体的岩性基础,断裂构造则是主要控制因素。泥质不透水层分别与反冲断层、背斜构造组成的构造圈闭,以及两期非共轴背斜叠加形成的构造高点则是形成厚大矿体的主要原因。林旺金矿在烂泥沟金矿与水银洞金矿之间形成了一个从脉状型式→脉状和层状之复合型式→层状型式的完整矿床型式系列。这种复合矿床型式直观地表明了层状矿体是后生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2.
将内蒙古已知金矿划分为5大类型20个矿床亚类:即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变质热液金矿、沉积变质热液金矿、火山-次火山热液金矿、砂金矿.对各类型金矿床的地质成因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将内蒙古已知金矿划分为5大类型20个矿床亚类:即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变质热液金矿、沉积变质热液金矿、火山-次火山热液金矿、砂金矿。对各类型金矿床的地质成因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金矿床成矿时代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福建是我国东南沿违法乱纪半区金矿产区之一,既是古特提期成矿域东缘的组成部分,又受中国东部中生代环太平洋成矿带成矿作用的强烈叠加,且与基底变质岩(前寒武系)关系密切。福建金矿床总体具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变质岩,后期岩浆液改造富集,与不同层次的剪切带有关,受区域构造控制等特点。其成矿时代特征则具有“一老一新两期(元古宙和中生代且以中生代为主)成矿”和“成矿物质来源老,矿床定位时代新”等特点,金矿床成矿时代普遍为中生代或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此外,福建与华南地区的金矿床在地质特征上具有比较多的一致性,而与华北和西北地区在成矿时代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殷先明 《甘肃地质》2009,18(4):16-22
西秦岭造山带处于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交汇的特殊地段,是中国中央造山带的关键部位,成为中国大陆构造中一个独特的构造单元。该构造单元存在一系列弧顶向南的EW向弧形构造,弧形构造格局是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陆陆碰撞和陆内推覆造山长期的继承性构造演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河南熊耳山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的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官福  陈志宏 《地质学报》1995,69(3):255-266
通过对河南熊耳山地区寒武纪地层及该地区北岭的蚀变岩型金矿,鸡冠山的石英脉型金矿和店房的角砾岩型金矿的古地磁研究,结合地质上的研究成果,认为北岭蚀变岩型金矿和店房的角砾岩型金矿作用始于元古,有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鸡冠山石英脉型金矿则是燕山期成矿。  相似文献   

17.
肖荣阁  范军 《矿物学报》1998,18(3):344-349
滇黔桂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是80年代以来发现的产于碳酸盐岩、碎屑岩系中的重要金矿矿化类型。本文分析认为滇黔桂地区是晚二叠世后古地块裂开形成的构造三角形裂陷盆地,印支晚期由于扬子古陆、江南地块与越北地块的聚合作用,导致形成了复杂的褶皱断裂构造体系,划分为南盘江构造域、北盘江构造域与普安-安龙构造城;含矿建造为裂陷期形成的火山碎屑岩夹的热水沉积硅质岩与沉降期形成的碎屑岩系;控制矿床、矿田分布的是基底隆起构造、不同构造域叠加构造及紧密褶皱与断裂伴生的构造。  相似文献   

18.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一种新的亚类--硅质岩型金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湖  李统锦 《地学前缘》2004,11(2):361-372
根据广东和广西 3个金矿床 (长坑 ,高龙和果提 )的资料认为 ,微细浸染型金矿 (卡林型金矿 )中存在一种亚类 ,叫做硅质岩型金矿。它以碳质硅质岩为含矿主岩 ,该岩石宏观上呈层状 ,主要由细小的石英和碳质物组成 ,金呈微细浸染状存在。该类矿床具有一般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主要特征 ,但不属于后生热液蚀变交代成因 ,而是主要通过热水沉积作用形成 ,同时可以混入一定量的生物沉积和冷水沉积的物质。由此认为 ,微细浸染型金矿有多种成因 ,包括后生热液成因 ,热水沉积成因以及其他成因 ,应该从“热水沉积同生成矿”的角度考虑硅质岩型金矿的找矿思路。建议对一些金矿区的“硅化岩”重新研究 ,查明其真正属性。中国南方是寻找硅质岩型金矿床极有远景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及糜棱岩型目前仍然是我国金矿床的主要类型.金矿床的空间分布上具有丛聚性,在矿床类型及成矿时代方面,东、西部表现出明显差别.东间地区主要为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冰长石一绢云母石英脉型、矽卡岩型、铁帽型及红土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铁帽型及红土型主要形成于第四纪;西北部地区主要有蚀变碎裂岩型、冰长石一绢云母石英脉型和石英脉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海西期;西南部地区主要为微细浸染型、蚀变碎裂岩型、石英脉型及红土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一喜马拉雅期.砂砾层型在各矿化集中区均有不同程度分布,主要为现代地质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阿拉善呼伦西白金矿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阿拉善呼伦西白金矿产于呼伦西白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的中 ,矿体受构造破碎带的控制 ,由蚀变浸染型矿体和穿插其间的含金石英脉透镜体构成。采用单颗粒锆石U Pb法和石英的40 Ar/ 3 9Ar法 ,直接测定了含金石英脉的形成年代 ,结果表明呼伦西白金矿的形成年代为 319 5~ 348 84Ma ,即华力西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