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西气象》2005,26(2):60-64
罗茂兴男,1965年6月生,汉族,广西荔浦县人,1987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大气探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12月晋升气象电子高级工程师。多年来致力于防雷减灾事业,熟悉桂东北雷电活动规律,对数百家企、事业单位防雷安全隐患问题提出并实施了整改措施。擅长高山地区的接地降阻工程设计施工,著有《高山风化石土壤防雷接地降阻工程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在防雷工程中应用的接地降阻材料的降阻机理、降阻效果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防雷接地工程中如何因地制宜选择降阻材料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探讨了如何发挥降阻材料的降阻效果,减少其对接地装置的腐蚀,延长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接地降阻材料施工工艺的优化方案,以及在使用降阻材料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广东气象》2001,(2):26
继2000年《广东气象》以增刊形式出版了第三期《防雷减灾工程技术专辑》之后,省内乃至全国各地纷纷来函来电索要增刊。为了推进广东省防雷减灾工作逐步规范化、法制化,把防雷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也为了满足全国各地防雷减灾工作者的业务需要,《广东气象》拟于2001年第三期之后,再以增刊的形式出版第四期《防雷减灾工程技术专辑》,欢迎广大气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防雷减灾工作的同志积极撰稿,介绍自己在防雷减灾工作岗位上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技术。现将专辑征集的主要内容分列如下:       1.防雷减灾理论及其应用;    2.防雷设施建设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督、竣工验收方面的理论技术问题的研究;    3.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分析讨论;    4.重大雷电灾害案例的分析;    5.有关最新防雷理论技术规范的译文。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稿件格式请参照《广东气象》投稿简则(见《广东气象》2001年第1期P50页)。稿件、磁盘请寄《广东气象》编辑部收,也可发E-mail,地址是:yqw@grmc.gov.cn。稿件截止日期:2001年8月30日。         《广东气象》编辑部   2001年5月  相似文献   

4.
根据接地工程的实践,借鉴一些地网降阻的经验,提出了解决接地降阻典型方法和步骤,为防雷工程人员在接地设计、施工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东气象》2002,22(1):5-6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新闻界的朋友们 :2 0 0 1年 1 1月 2 1日省政府第 2 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管理规定》 ,张高丽代省长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第 1 3 4号令 ,将于明天正式实施。《山东省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管理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颁布实施后 ,我省制定出台的第一部规范气象工作的法规性文件。《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 ,是我省气象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经济快速发展、雷电灾害较为严重的我省来说 ,是依法做好防雷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举措 ,也标志着我省的气象法制建设又步入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6.
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雷电防护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谢征 《气象科技》2005,33(3):275-277
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SAT小站)这一现代通信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由于VSAT小站的部件主要由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并且设备安装时常常将天线置于楼顶,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因遭受雷电袭击而造成设备损坏的事件常常发生。本文主要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和IEC有关标准,结合目前国内气象、海关、烟草、金融等行业大量使用的VSAT通信小站结构原理和现代雷电防护理论,就如何对其进行雷击电磁脉冲的综合防护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在现代防雷接地系统中,重要的是等电位系统的结构而不是接地电阻阻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接地降阻剂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地是雷电防护工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降阻剂是降低接地电阻值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接地降阻剂的种类、降阻机理,对如何选择、使用降阻剂及有效发挥降阻剂的降阻效果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8.
雷电防护接地电阻降低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密 《气象科技》2009,37(6):771-774
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几种降阻的方法,根据接地工程的实践,借鉴一些地网降阻失败的经验,提出了解决接地降阻典型方法和步骤的"程序法",并在110 kV石门变电站地网改造中进行了应用和检验,供防雷工程人员在接地设计、施工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嘉宏,男,1968年8月生,壮族,中共党员,广西天等县人。1990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2003年6月获硕士学位,2005年12月取得天气气候高级工程师资格。先后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短时预报科副科长、运行管理科科长、决策服务中心主任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业务科技处  相似文献   

10.
我区防雷减灾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防雷减灾工作在全国起步较早 ,自 2 0 0 0年以来 ,我区的防雷减灾工作有了显著的发展 ,部分盟市的防雷工作已在全区起到了带头作用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内蒙古自治区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已于 2 0 0 2年 8月 1日在我区实施 ,这标志着我区防雷减灾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面对新的形势和我区的现实状况 ,就怎样加强我区防雷减灾工作 ,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一、建立健全防雷减灾工作法规、规章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内蒙古自治区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气象局新一轮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精神,结合近10年来湖北省防雷减灾事业发展历程,介绍了全省雷电业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按照适应气象事业的发展和雷电业务轨道建设的需求,探讨了全省防雷体系内部运行机制整合调整的形式和具体内容;提出了依法拓展防雷工作领域的思路和对策;最后,对全省各级防雷中心进一步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桂林电视发射台和中国移动桂林分公司尧山基站(海拨高度713m)的防雷接地降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实践,探索出在高山地段风化多岩石土壤获得低接地电阻的一些经验,对类似的高山防雷接地装置设计和施工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山风化石土壤防雷接地降阻工程技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桂林电视发射台和中国移动桂林分公司尧山基站(海拨高度713m)的防雷接地降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实践,探索出在高山地段风化多岩石土壤获得低接地电阻的一些经验,对类似的高山防雷接地装置设计和施工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实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减灾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应遵守本细则。第三条 省、地、县气象主管机构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具体职责为 :(一 ) 贯彻执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防雷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 ,拟定并组织实施防雷减灾工作的发展规划、计划。(二 )组织对防雷减灾技术、防雷电装置以及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开发 ;指导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网建设。(三 )按国家规定负责防雷电装置检…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对广西气象事业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特殊年份─《气象研究与应用》创刊60周年了。而对于我,《气象研究与应用》伴随我走过31年的成长岁月,不知不觉中,与《气象研究与应用》结下了半生缘。1985年,我从成都气象学院毕业后,开始了预报员生涯。尽管毕业前,老师一再叮嘱,天气变化复杂,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多做机理分析,归纳出各类天气变化的统计规律性,才能做一个合格的预报员。  相似文献   

16.
运用2016年广东省气象局科研项目《风力发电系统雷电防护技术研究》技术成果,对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风力发电机组遭受雷击的基本特征;提出风力发电机组直击雷防护、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电位连接防护、SPD防护、防雷接地等雷电防护技术的具体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我县防雷减灾工作已进行 4年多了,我觉得我们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充实防雷理论,向群众大力宣传防雷知识,搞好防雷设计、检测及设施改造工作。  我们知道雷电危害分两类:一类是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雷电的高压、大电流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使建筑燃烧、爆炸、倒塌、崩毁。第二类危害是雷电二次危害,即雷电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静电感应和雷电波等。现代防雷技术措施有:躲、均压或搭连、传导或拦截、分流、接地、屏蔽。其中接地是分流和排泄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干扰能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目前避雷检测把测量接地体电阻放在…  相似文献   

18.
2008年4月9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事业发展与软科学研究室应邀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信大)气象工程管理研究中心的巩在武、张丽杰、孙宁等十几位老师进行了访谈。气象工程管理研究中心在李廉水等校领导的发起下于2007年5月成立,是南信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下设的重要研究机构,拥有一支具有高学位、多专业背景的年轻团队,依托经管学院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人才优势,重点研究经济学、管理学与气象科学的交叉领域,以服务气象工程管理及实践。巩在武,男,管理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气象工程管理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之一。1975年出生,2007年4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他一直致力于模糊决策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研究,曾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正在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项目“气象灾害风险的模糊、灰评价方法研究”,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气象行业科研专项“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与技术研究”,江苏省并斗教计划项目“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等项目。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10篇,例如:Least Square Method to priority of the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Int J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2008年第2期)、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群决策中的逆判问题(《系统管理学报》,2007年第5期)、模糊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排序方法(《运筹与管理》,2006年第4期)、不同偏好形式判断矩阵的二元语义群决策方法(《系统工程学报》,2007年第2期)等。由于出色的科研成绩,2006年巩博士还获得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届“十大科创之星”称号。目前,针对气象灾害评价系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凭借自身的科研背景和理论基础,巩博士已经将科研重点转入到气象灾害风险评价领域。张丽杰,女,气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1974年出生,2003年4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系统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气象管理现代化。曾参与科技部项目“气象衍生灾害预报预警机制研究”、中国气象局软科学项目“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和发挥现代化建设效益若干问题研究”、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江淮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及其预估研究”等多项课题。  相似文献   

19.
蔡云泉 《浙江气象》2010,31(2):38-40,43
雷电灾害是德清农村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通过分析发现,农村雷击灾害频发主要成因为农村防雷设施缺乏、防雷安全隐患多、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工作开展难度大。结合这两年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气象工作示范县和防雷工作实际,德清县对农村防雷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明确政府管理职责,制定农村防雷实施细则,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设防雷安全示范村等几方面措施,有效加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孟雪峰同志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2007年12月取得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