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3,(5):41-47
遵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近年来,以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为中心的耕作制度改革在京郊广泛展开,使单位面积产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贺勇  郑全红 《四川气象》1995,15(3):47-48
通过对“优质早稻-秋季作物-小春作物”种植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以利充分开发利用成都秋季气候资源,提高复种指数,进一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增加膛民收入,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优质早稻—秋季作物—小春作物”种植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以利充分开发利用成都秋季气候资源,提高复种指数,进一步发展“两高一优”在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成都地区种植制度的热量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勇  郑全红 《四川气象》1997,17(1):24-25,4
通过对成都地区现行种植制度的热条件,复指数及气候产量进行判别分析,得出本地区复种指数临界值,产气候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本地区最合理,最经济的复种指数,从而达到充分挖掘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稳定粮食生产,促进本地区“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每年3月上中旬,正是我县小春作物孕穗扬花的关键时期,如终霜冻偏迟,就对小春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小春作物复种指数要逐步提高。为了避免小春作物冻害,  相似文献   

6.
解放前,我省除在中部平坝地区实行一年大小春两熟制外,广大山区和热坝地区多为一年一熟制,复种指数很低。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贫下中农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在农业生产技术和耕作制度方面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前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之一,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双季(或三季)早稻播种育秧的关键时段。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复种指数不断提高,为了不误农时,迫切需要有准确的适宜播种的晴暖天气(即所谓“冷尾暖头”的转折性天气)的中期预报,以便抢在好天气到来之前,做好浸种、催芽、  相似文献   

8.
一个地区产量高低,受种种条件制约,除受土壤、水肥、品种、病虫害、气候和气象灾害影响外,还与本地的复种指数密切相关。而在某地的复种指数是否合适要根据当地的热量条件来定。有一定的热量条件,就可以有一定的复种指数,并形成一定的产量。但是,通过增加复种指数来提高产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复种指数超过了当地热量条件的许可范围时,非但不能增产,反而要造成减产。因此,不能盲目地追求复种指数的提高。反之复种指数太低浪费了许多热量资源。本文就热量条件、复种指数和气候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费歇尔判别分析,  相似文献   

9.
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启蒙者。他对我国农业气象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农业气象工作的开展与普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一向重视气象工作为农业服务和农业气象工作。早在1916年,在他的第一篇气象论文中就体现了这一思想;1921年,他在建议“我国应多设气象台”时,首先讨论的是“气象台与农业”;1922年,又指出“气象与农业之关系,至重且要。……气象在农业上实占  相似文献   

10.
南宁地区冬玉米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农业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开发和利用对推动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玉米是南宁地区仅次于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是广大农村的主食,开发冬玉米:一是能充分利用南宁地区南部冬季丰富的光、温、水资源;二是利用好部分冬闲田,提高复种指数,争...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今年一月十七日视察中国气象局时指示:“气象科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农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气象工作要坚持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服务,特别要把为农业服务放在首位”这是党和国家对气象科技的作用、地位的高度评价,也是为气象服务工作再次指明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指示,在“九五”期间,把我省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上新的台阶.1“九五”期间气象为农业服务任重道远,大有可为1.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5年、15年我国国民  相似文献   

12.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是稳社会、安天下的基础产业,也是一个弱质产业,自然灾害风险是种养业农民利益得失乃至整个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焦点”。连续5年的中央1号文件、“十一五”规划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配合市委、市政府实现“二十年把汕头建设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历史任务,气象行业要充分发掘气候资源,发展气象科技,大力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研究和预测,努力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为“科技兴市”提供一个更为安全的空间环境。1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加速发展“三高”农业和新能源汕头属亚热带气候,气温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常青。优越的气候条件是发展汕头优质高效农业和新能源的重要基础。1.1充分发挥气候优势,发展“三高”农业农业生产直接受天气气候影响和制约。要发展“三高”农业,既要充分利…  相似文献   

14.
国外农业气象概况和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整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气象学也有了很大发展。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也愈来愈重视农业气象工作了。前世界气象组织主席塔哈在《世界气象组织未来》一文中指出,“为了满足世界人口迅速增加所需要的粮食增产的要求,该组织应在农业气象方面做出极大的努力……”。1975年召开的第七届世界气象大会,也将“农业气象支援粮食生产计划”列为大会的新计划。会议要求世界各国加强农业气象组  相似文献   

15.
王馥棠  李郁竹 《气象学报》1964,34(3):355-368
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及其若干特点。结合主要作物的农业气候指标,对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农业气候热量资源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平原地区可以推广一年二作(包括稻一麦二作),山区可以进行二年三作的建议。这样可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热量资源,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 作者试图通过这个研究为北京地区的农业技术改革提供一些农业气候依据,同时摸索局部地区热量资源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旱涝风冻、灾害群发。人们不禁要问:老天爷到底是咋回事啦?有人说,祸首是厄尔尼诺;有人说,罪魁是太阳黑子——黑漩涡。笔者以为,除了那些道理之外,天上的事嘛,还需要从地上和地下说起。地球系统的构思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饶有风趣、一语首破“外论”的哲理。即所谓农业的问题在农业之外,教育的问题在教育之外……。推而广之,气候的问题应在“大气层”之外。的确,大气科学发展到今天,随着现代化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气象卫星的应用,以及数值天气预报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县三十多年来,生产条件的改变,技术的进步,复种指数的提高,促进了粮食生产的不断发展,但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小气候,限制了“麦—稻—稻”三熟制的发展。《富阳县综合农业区划》提出:“光、热、水条件较差的地区可搞“肥—稻—稻”或“麦—稻”二熟制的粮食生产;对适宜种三熟制的地区应适当调整全年粮食作物的品种搭配”。为了调整光、热、水资源不足的山垄田的熟制,县科委于81年冬,列题由县区划办组织力量进行为期三年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农村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面对新要求、新需求,江西气象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福祉安康为宗旨,以提高面向“三农”气象服务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着力建设发展适应江西省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着力发展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着力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科技水平,努力实现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露天工场”,作物生长和农活安排,都受着天气变化的严重影响。我们刚下农村不久,公社领导就十分信任地要我们和有看天经验的贫下中农一起,建立气象哨,鼓励我们用毛主席哲学思想“管天”,当好农业生产的参渫。三年多来,我们看云状、云量,测风速、风向,记录气温、湿度、雨量……密切地注视着天气的变化,不断地提出农业生产措施的参考意见,还搞了一些农业气象方面的试验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初步地改变了我们的思想感情,使我们的心和贫下中农的心更贴近了,而且,也提高了我们辩证地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本领。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为充分利用凌源市农业气候资源,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以春麦为上茬、大豆为下茬的复种生产形式发展很快,播种面积由1988年的3.86万亩,增加到1991年的13.0万亩。但是,由于麦茬大豆产量不够稳定,有些年度成熟度不好造成产量下降,影响了经济效益。本文根据近几年大豆(合丰26号,下同)生产情况和本市不同地点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初步确定麦茬大豆的一些农业气象指标,为大面积推广麦茬大豆种植和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