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灌溉用水分配不均、平均节水能力受限的问题,提出基于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型。在ZigBee组网条件下,对模型节点进行入网处理,并根据详细的处理结果,对节水传感器进行具体选择,完成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模型应用背景环境的建立。利用灌溉参量计算KC节水系数,设定引脚数值的方式,实现模型的顺利应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节水灌溉模型相比,应用高效技术模型后,灌溉用水分配均匀度最大值可达90%以上,平均节水能力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2.
周忠生  王跃军 《地下水》2007,29(2):92-95
传统的灌溉制度是以农作物的需水量为依据的,用水量很大.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实施节水灌溉,即以作物耗水量(ET)为依据,而把作物需水量仅作为一个参考值使用.通过全面推行非充分灌溉制度,灌溉预报制度,田间灌溉节水技术等,把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生物节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建立完善的农业灌溉技术体系,以实现科学运筹 ET 和农业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杨春成 《地下水》2008,30(1):95-96
分析了目前节水灌溉滴灌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管理措施。实践证明,只有落实管理措施,加强责任制度,才能发挥滴灌节水工程的效用,体现节水灌溉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4.
许书刚 《地下水》2012,34(6):116-117
根据县域的用水现状,分析农业节水灌溉发展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缺乏科学的节水规划和完善的节水机制、灌溉工程生态环境差,毁损严重、对高效节水项目资金监督监管措施不力等方面。提出强化政府对高效节水的行政管理、强化水利法规制度建设、发展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和加强高效节水管护组织建设等方面建议。得出要真正实施好高效节水项目,还要建设相应组织,将工程建后使用管护的责、权、利全部无偿移交给组织,切实把节水工程做成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0,(4)
大洼灌区作为盘锦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在灌区推广应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技术为满足灌区现代化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迫切需求。结合大洼灌区灌溉工程、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农业灌溉用水条件,对近年来常用的节水措施、生物节水、农业和工程管理等环节进行评价分析可知,应综合考虑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灌溉工程条件、水资源状况和区域气候条件,根据节水灌溉要求及其适用范围,从环保、生态、节水和增产等方面综合评价适宜节水灌溉技术,为大洼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适宜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沧州市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梅 《地下水》2013,(3):172-174
对沧州市农业节约灌溉中节水建设标准低;节水灌溉工程不到位;投入机制不健全;节水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民节水意识淡薄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同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采取工程节水;优化种植结构;强化农艺节水等措施建议。为今后该地区的农业节水灌溉建设管理与节水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5)
陕西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节水灌溉,90年代中期开始小面积试点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本文针对陕西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南北水情和气候差异悬殊,作物种植结构多样、水源和骨干水利工程情况不一,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等特点,结合陕西省高效节水灌溉的实践经验,深入剖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集成选取的原则,提出将全省高效节水灌溉划分为陕北风沙滩区、渭北旱原及黄土丘陵沟壑区、渭河阶地及秦岭北麓区和陕南秦巴山区四个分区域分技术模式进行集成比选,促进全省高效节水灌溉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来引黄井渠结合灌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存在工程老化、退化、工程标准低,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节水的认识、积极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大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积极推进计量供水,制定合理水价,完善工程配套设施,增加投入,改革管理体制,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广节水灌溉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海瑛  原小健 《地下水》2000,22(2):67-68,54
全县水资源紧缺,干旱频发,用水供需矛盾突出,必须发展节水灌溉技术,要用已建工程作示范,介绍经验,分类指导,加快节水灌溉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5,(6)
为了探索适宜节水滴灌发展的技术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的发挥工程示范工程作用。建平县节水滴灌综合示范项目区选择八家农场为示范区,通过在项目区开展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灌溉用水与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工程,实现工程取水量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并结合土壤墒情与气象等信息的自动监测,科学指导灌溉,引领灌溉现代化方向。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2012~2015年农业节水工程实施节水灌溉30.0 km~2,灌溉作物为玉米,灌溉方式为膜下滴灌,取水水源为地下水,项目总取水量为1 800万m~3。从全区农业节水工程项目取用水资源方案入手,对喀左县2012~2015年农业节水项目取用水资源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用水在辽宁省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之内,符合国家用水指标规定的,农业节水工程措施下的取水合理性可靠,符合国家产业调整相关政策,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喀左县农业节水项目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小宁 《地下水》2012,(5):210-211
桃曲坡灌区地处渭北旱塬,河源来水相对不足,供需矛盾突出。通过调整分析,灌区存在灌溉设施建设标准低,用水灌溉方式粗放,灌溉技术落后,利用分数仅为0.48左右;提出要提高节水意识,扩广小畦灌溉,加快渠道改造工程,提高灌溉利用分数,建立建全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刘晓鸽 《地下水》2010,32(3):101-101,103
分析总结了利津县节水灌溉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行农业节水激励政策、多渠道融资、进一步搞好节水灌溉规划、重视中低产田节水灌溉、扶持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等一系列加快利津县节水灌溉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节水灌溉技术目前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它迎合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节能降耗的基本原则背景,希望结合更多节水灌溉技术类型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率,解决传统固有问题。本文以节水灌溉中的滴灌技术为例展开分析,通过对滴灌技术施工流程、技术应用要点、滴管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和滴管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滴灌可完全从节约用水目标出发,结合地方农田水利工程实际状况进行系统配套优化管理,同时实现对农田水利系统工程内容优化,改良农田水利灌溉方法与相应指标,直接提高地方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及最终经济产值,有效提高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曹风华 《地下水》2009,31(5):109-111
分析总结了山东省节水灌溉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行农业节水奖惩机制、多渠道融资、发展非充分灌溉与调亏灌溉、发展设施农业、重视中低产田节水灌溉、扶持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等一系列加快山东省节水灌溉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乡市发展节水灌溉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武生  吴敏  王皎皎  贾宪武 《地下水》2009,31(4):109-111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实施农田节水灌溉是保障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节水工程取代了以前"粗、笨、跑、漏"的土渠灌溉,提高了渠道输水能力,节水、节地效果明显,缓解了水资源矛盾,降低了灌溉成本,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粮食产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灌区提出其适宜的节水灌溉途径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赵廷式  荣丰涛 《地下水》1996,18(4):143-147
节水灌溉对于干旱半干旱、缺水极缺水的山西来说十分重要,节水灌溉将是“九五”期间水利建设的重点。节水灌溉是一种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模式。节水灌溉的目的是减少从水源到田间输水系统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减少田间储水损失;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减少作物株间蒸发量;优化作物灌溉制度减少作物的无效蒸腾。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是管灌、喷灌、微灌和渠道防渗、平整土地、划小畦块等。关于节水灌溉的技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节水灌溉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探讨节水灌溉内涵的基础上,指出节水灌溉的影响不仅仅表现为“有利”或“不利”影响,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分析了当前节水灌溉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节水灌溉综合评价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
农业节水灌溉措施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龙天 《地下水》2006,28(5):57-59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江生产建设兵团66团在解决缺水问题时所采取的节水灌溉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对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采取适宜的灌溉技术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使水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李绍飞  王学文  葛爱丽  李保会 《地下水》2011,(1):99+114-99,114
陶城铺引黄灌区于上世纪80年代建成通水,灌区内水资源非常紧张,灌溉方式粗放,浪费水现象十分突出,对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势在必行.节水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二者必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是搞好节水工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