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哈辉 《高原地震》2002,14(1):11-16
从震害损失评估、震后监测预报、初步科学考察、震后社会对策等几方面,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应急工作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加强青藏构造块体及其边缘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测及防震减灾工作紧迫性、重要性的分析,提出了震后工作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这次地震的震时和震后的社会反应和对策、从对策中获得的几点体会和震后对策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震生活对策系指地震事件发生之前和之后涉及到的日常生活、经济生活、民政等工作,以及所采取的一系列物资保障、措施和办法。其主要内容涉及食、喝、衣、用、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物资及其保障;孤、老、幼、残的社会救济和鳏、寡新组家庭安置等问题;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的生命线工程(饮用水管线、交通运输网络工程等);以及震后商品物资的调拨储运供销及其相互间运筹安排和货币流通出现反常现象及商品动态等。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生活物资保障在地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生活物资保障要适应地震特点的要求;及时地实施地震生活对策(这是本文的主要部分,又分为震前生活对策、震后紧急生活对策和震后生活对策);以及加强地震生活物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地震发生之后引起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称为地震通讯,由于地震给通讯带来一些特殊问题和要求,使其具有某些特殊性,因此,制定地震通讯对策成为非常必要。本文对地震通讯的机构和任务分工,在重点地震危险区建设地震传输通讯网路,以及地震预报的中期、震后早期和震后晚期的通讯保障措施等三个方面概述了地震通讯对策。本文最后在“对我国地震通讯的展望”一节中提出,利用卫星通讯实现地震技术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和应用计算机通讯网络实现地震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5.
本文扼要记述了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预报过程,并对震前观测预报各个阶段的对策和震后的应急措施等作了详细的回忆和归纳,对本次地震的预报效益和工作体会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扼要记述了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预报过程,并对震前预测预报各个阶段的对策和震后的应急措施等作了详细的回忆和归纳,对本次地震的预报效益和工作体会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毁灭性的大地震是一种极可怕的天灾。在古代,地震被列为“灾祥”事件,是获罪于天的惩罚。科学发达后,人们逐步在认识地震。在地震发生前后,人们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预测预防和救灾的措施和方法,减轻了灾害的损失。地震对策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即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研究减轻地震灾害、以获取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战略和战术。它包括震前预测和预防、震时和震后早期救灾措施和震后晚期恢复重建三个方面的内容。地震对策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震本身的运动特征及其所造成的直接破坏;二是人与社会对地震灾害的反应,即“地震社会学”。这二者都是亟需长期深入研究的科研课题。由于地震的科学预测尚未成熟,地震对策还是一个新课题,尚需积累更多的经验,作更深入的研究。本书借助于半经验的研究,总结了我国近20年来减轻地震灾害方面的经验,较系统地提出震前预测和预防、震后救灾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地震对策,它是我国第一部地震对策的论述,是开展防震救灾工作的实用参考书。  相似文献   

8.
震后受伤人员的救援与救治是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城市医疗系统震后救援的能力是伤员救治结果的直接影响因素。文中从城市区域层面出发,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明确震后影响医疗系统救援的相关要素,对比分析震后受伤人员对医疗资源的需求程度以及医疗设施本身的供给能力。同时考虑道路通行能力对医疗救援的影响,结合人口伤亡模型、道路通行模型等,以此评估震后医疗系统的应急救援能力。最后以某市为例,利用GIS平台构建基础数据库,运用以上方法,实现基于供需平衡分析、空间应急救援能力分析的灾后应急模拟,根据模拟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韧性提升对策。文中对城市应急医疗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着重对溧阳两次地震的经验教训作总结,其教训为5.5级地震后的重建中仍未采取一些抗震措施,由于多种原因未以做出短临预报,震时人员避防失当群众缺乏地震常识,仓惶外逃现象严重,其经验为5.5级地震后深入地宣传了防震减灾知识,伤员救 护治疗及时合理,震后反应迅速且对策正常,震后较快恢复正常,最后,对6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在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推进地震科技进行与应用,发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三者结合方面作了概括,认为是结合得较好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地震碑刻和考察资料,在介绍西昌四次历史强震震害的基础上,着重总结了该地区强震后的救灾措施、对策,平息讹言和防震经验;揭露了西昌地震"邛海公田"的丑闻,分析了"西昌陆沉"的由来和社会影响;简略讨论了西昌未来地震并对防震宣传工作提出了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以历史地震为例,叙述了明清两代在地震活动频繁的台湾地区进行地震救灾的程序、组织体系、救灾对策等,为制定防震减灾对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元代及其前历史强震目录增补与讨论(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综合处理元代及其前地震震后救灾,减灾措施及社会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对缺乏震害描述的地震进行了参数厘定,并对部分疑难地震进行了讨论,弥补了这一时期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防震减灾与经济发展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地震灾害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阐明了防震减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防震减灾要讲求对策,指出只有采取正确的措施,才能取得减灾实效。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害是人类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灾害。一次破坏性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叙述了地震灾害损失的特点及开展地震保险、设立地震灾害基金业务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开展地震保险、地震灾害基金业务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5.
日本阪神地震灾害的一些调查统计数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光  沈繁銮 《华南地震》2005,25(1):83-86
通过整理阪神地震灾害的一些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综述阪神地震灾害损失特点,探索减轻地震灾害的震前震后对策,为做好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6.
徐近之实察叠溪地震及对震后的建议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1933年徐近之先生实察叠溪地震灾害和水患的情况,及其提出的防震减灾对策意见。指出这些对策对发展震区经济、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和地震应急措施等们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敬海  聂高众 《地震地质》2014,36(1):196-205
地震应急预案作为地震应急的核心文件之一,存在操作性不强,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在分析地震应急预案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技术。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是地震发生后,为指导地震应急救援,针对具体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阐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特点及其与地震应急预案的关系。论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组成,包括:处置方案框架、应急决策知识和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介绍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上应用地震应急决策知识修正应急处置方案框架并动态生成处置方案。以地市级为例论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框架,并介绍地震应急决策知识的组成。从而为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生成与应用奠定基础,该方案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地震应急预案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地震灾害特点与防震减灾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孟潭 《中国地震》2003,19(2):103-108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涌现了大量的城市群。城市群地震灾害比单个城市的地震灾害更为复杂、严重。地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大。本文首次对城市群的地震灾害特点、防震减灾对策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着重指出了城市群防震减灾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9.
山西中部地区农村民居震害特征及抗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整理山西中部地区历史地震灾害资料,总结了山西中部地区农村民居由地震引起的地基震害、建筑结构震害、建筑材料与施工震害三大特征,讨论了今后农村民居和村镇公共建筑的抗震对策。为将地震造成的民居震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提出要实行总体规划,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加强对农村民居抗震工作的指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8年8月25日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发生了6.8级地震之后,10月6日当雄县发生了6.6级地震。对比分析了这2次地震的震害特征,探讨了两地灾害损失不同的主要原因,为今后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