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东部基性超曲性岩常成群成带分布,明显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可分为蛇绿岩套型和岩浆侵入型两种,前者包括阿尔曼太岩带和克拉美丽岩带,是蛇绿岩套的主要组成部分,前者包括阿尔曼太岩带和克拉美丽岩带,是蛇绿岩套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喀拉通克岩带黄山岩带,为来源于上地幔的原始岩浆经分异,结晶而成,文中对这两类基性超基性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
四川盐边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四川盐边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环状对称分带的特点;根据岩石化学成分及相图分析估算了杂岩体形成时温度、压力、氧逸度、岩浆形成深度及当时地壳厚度;提出了该杂岩体是一个层序不全多次侵入的岛弧蛇绿岩套中一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3.
辽西元古宙旧庙基性杂岩的演化及地球动力学意义孙景贵(长春地质学院,长春130061)收稿日期:1996-8-16修改稿:1996-12-17作者简介:孙景贵男1961年生博士生矿床学关键词基性杂岩岩浆演化元古代辽西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已在稳定克拉通地块中...  相似文献   

4.
川西元古代蛇绿岩与扬子板块西缘元古代造山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川西盐边、石棉两地的基性超基性杂岩和火山岩系为世界上少见的元古代高原钛型蛇绿岩,这意味着该区曾经历过海洋化过程和板块运动。故康定至攀枝花一线的“康滇地轴”应为原始扬子板块西缘的无古代造山带。文章评述了该区蛇绿岩及有关基性超基性杂岩的研究现状,提出重建该造山带地质历史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5.
北淮阳新元古代基性侵入岩年代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别造山带北部北淮阳褶皱带中分布少量变质变形基性侵入体,错石U-Pb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它们的形成时代是新元古代(78±18Ma),与北大别杂岩带中TTG片麻岩的形成时代一致。它们不仅形成时代与北大别杂岩带中基性-超基性岩不同,而且表现出与北大别杂岩带中基性侵入体不一致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基性超基性岩石的矿床成因专题座谈会,于1985年4月9—12日在爱丁堡举行。金属成矿作用及其与蛇绿岩、层状火成杂岩,绿岩带和现代洋壳有关的矿床,是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197项目(蛇绿岩矿床成因论)与161项目(镁铁与超镁铁岩硫化矿床)和欧洲铬铁矿研究委员会形成这一主题的讨论会,它吸引了25个国家的130名参加者。  相似文献   

7.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独特的构造-成矿作用以发育大量石炭纪-二叠纪构造-成矿事件为特征,其中包括:(1)发育于晚石炭世-二叠世的阿尔泰岛弧及其变质事件、阿尔泰麻粒岩与基性杂岩、西南天山放射虫硅质岩和高压-超高压-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事件;(2)北疆发育的石炭纪(-二叠世)埃达克岩-高镁安山岩-富Nd玄武质岩组合、阿拉斯加型基性-超基性杂岩和大量的与俯冲相关的钙碱性岩浆活动与斑岩型铜矿床成矿作用;(3)天山晚石炭世晚期蛇绿岩与岛弧火山岩等。结合北疆地区相关的前陆盆地发育不明显、碰撞型花岗岩欠发育与大量发育平行造山带大型走滑构造等现象,可以认为新疆北部在石炭纪-二叠纪挤压-伸展-走滑并存,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活跃。这些新进展表明新疆北部在晚石炭世-二叠纪可能仍存在活动陆缘,因此,古亚洲洋构造域南部复杂增生造山作用最后延至晚石炭世晚期-二叠纪。  相似文献   

8.
新疆西天山菁布拉克岩带基性-超基性岩的全岩εNd(t)约为-5.1-+6.4,87Sr/86Sr(t)约为0.7037-0.7094。幔源岩浆同化围岩和结晶分异联合作用(即AFC过程)可以解释这些岩石的Nd、Sr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9.
新疆北部火山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北部火山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梅厚钧,杨学昌,李荪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GuangzhouInstituteofGeologyandNewTechnology,CAAS)(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  相似文献   

10.
通过1∶5万地质填图工作,将叶柏寿隆起区的早前寒武纪建平群变质岩系进行了解体。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区内基底岩系主要由晚太古代TTG和CA质侵入杂岩及少量表壳岩,早元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岩组成。最老的表壳岩呈捕掳体状分布在TTG、CA质侵入杂岩中,CA质杂岩(辘轳井二长片麻岩)侵入TTG质杂岩(叶柏寿片麻杂岩)中。  相似文献   

11.
富铝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铝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系指产于PTG系列蛇绿岩套地幔橄榄岩中的矿石,以富铝(Al2O3>20%)、低铬(Cr2O3<45%)为特征的铬铁矿床。该类型矿床以萨尔托海、贺根山及洪古勒楞铬铁矿床为代表。含富铝型铬铁矿床的岩体以伴有丰富的基性分凝体、含长地幔橄榄岩的出现以及矿石四周发育绿泥石薄壳而区别于含富铬型铬铁矿床的岩体。作者的研究表明富铝型铬铁矿床是原始地幔岩不同程度部分熔融再造的产物。富铬矿浆代表高度部分熔融的最终残余。富铝型铬铁矿床的成矿模式有两种:一为原始地幔岩中低度部分熔融再造的产物,以缺失高熔杂岩带为特征,属中低熔再造成矿模式,以洪古勒楞矿床为代表;另一种为原始地幔岩高度熔融再造的产物,以发育高熔杂岩带为特征,基性熔体与富铬矿浆之间曾发生了再平衡作用,属高熔再造-再平衡成矿模式,以萨尔托海及贺根山矿床为代表。  相似文献   

12.
论新疆兴地基性超基性杂岩分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将兴地基性超基性杂岩划分为南北两个岩带.南岩带(称为兴地河基性超基性岩带)形成于中元古代,系幔深橄榄拉斑玄武质岩浆活动的产物,具铜镍硫化物成矿专属性,北岩带(称为且干布拉克-团结村偏碱性超基性岩带)形成于晚元古代,系幔源碱性橄榄玄武岩浆、碳酸岩浆及类金伯利岩浆活动的产物,具蛭石、磷灰石、透辉石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13.
新疆若羌县长沙沟一带的基性-超基性岩位于阿尔金陆缘地块和祁漫塔格早古生代岛弧带结合部位,沿阿尔金断裂带状展布,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岩石主要由橄榄岩、辉橄岩和辉石岩和辉长岩等组成;上部镁铁质岩主要由辉长岩(部分为橄榄辉长岩和辉石岩)组成,下部辉橄岩、橄榄岩、辉石岩相互过渡(且成堆晶结构)。1∶20万、1∶5万化探资料显示,沿基性-超基性杂岩带有Cu、N i、Co、C r、W等异常,异常重现性较好,特别是Cu、N i、Co、C r元素套合较好,极值较大,浓集中心显著;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显示区内有较好的磁异常8处,异常规模较大,并与基性-超基性岩体吻合。对部分高磁异常区激电中梯剖面扫面,发现高激电异常,极化率在3%左右,最高达17.8%。经野外初步检查,发现了大量的铜镍矿化和磁铁矿化体,并圈出了阿克萨依镍矿和长清磁铁矿,表明长沙沟基性-超基性杂岩带具有较好的铜、镍、铁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东天山莫哲巴依萨依环状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法生 《江西地质》1998,12(2):91-95
本文对莫哲巴依萨依环状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它们属铁质基性、超基性岩,为同源岩浆分异而成,其成因类似于阿拉斯加型同心环状超镁铁质杂岩。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15.
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蛇绿岩形成于中奥陶。中晚志留及中泥盆世。从南到北依次为唐巴勒蛇绿岩带、玛依勒山蛇绿岩带和达拉布特蛇绿岩带。在层序上这些蛇绿岩有着相似特征,从下向上由变质超基性岩、基性杂岩、中基性熔岩及上部复理石沉积组成。作者通过对各成岩期蛇绿岩岩石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配型式、丰度演化等)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讨论了蛇绿岩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基性杂岩的形成背景及其动力学含义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新疆北部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出露-套基性杂岩,它们呈透镜状存在于晚古生代片麻状花岗岩中。阿拉尕克基性杂岩的~40Ar/39~Ar坪年龄为262.7±1.1Ma。基性杂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阿勒泰阿拉尕克、塔尔浪乡样品的轻、重稀土元素基本上没有发生分异,富蕴县乌恰沟基性岩的轻、重稀土元素发生了中一弱的分异;在微量元素特征方面,富集Th、Rb。通过地球化学图件判别,认为该基性杂岩形成于海山的构造环境。结合前人获得的花岗岩锆石SHRIMP的年代集中在400~410Ma左右,而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为240Ma左右,作者认为基性杂岩的~40Ar/39Ar坪年龄代表了晚二叠世时期的一次构造事件的年龄,基性杂岩寄生于花岗岩中是通过构造混杂作用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形成过程的两个阶段,即:晚古生代早期的俯冲阶段,为花岗岩与含海山玄武岩的增生楔形成阶段,晚二叠世的强烈碰撞阶段,导致花岗岩和增生楔物质的变形和构造混杂。  相似文献   

17.
玉古萨依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山西段玉古萨依地区。岩体侵入于祁漫塔格群变质砂岩中,由北西至南东方向岩性由超基性向基性过渡,可见明显的层状分异现象,普遍蚀变较强,辉石岩为主要的堆晶相。杂岩体岩石整体属于钙碱性系列,都属于富铁质或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型。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不同岩石类型均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岩体中角闪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06±2.6Ma,形成于早泥盆世早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下,表明在该时期区域内已经为碰撞后的伸展阶段。本次研究发现该杂岩体应为祁漫塔格早古生代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中非蛇绿岩成因的镁铁-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沉积的和超基性一基性建造的建造组合和分布位置的地质条件,可划分出下列典型的构造环境。1)河床()盆地与海洋型地壳结合处,2)海洋和大陆的活动边缘上的增长的和收敛带的火山作用区,3)在裂谷带的被动边缘和大陆内部的构造岩浆活化带。在古老陆台的基底、盖层和褶皱边缘构造中,同时期的建造类型,在横(侧)向和垂向上彼此可以互相交替或替代。不同类型的建造组合,其成分的变化,反映了喷发时地动力环境的变化。超基性一基性岩地壳是上地慢下热力一构造活动的产物。1建造组合(杂岩)类型及产出环境】.】海洋里。是古陆台基底…  相似文献   

19.
桐柏地区蛇绿岩块体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武长得 《地质论评》1990,36(6):494-503
本文根据野外工作和大量岩石学、岩石化学资料研究了桐柏地区的蛇绿岩块体。研究区内的蛇绿岩并非前人所描述的那样完整,真正属于蛇绿岩成员的仅是呈外来块体形式出现的超镁铁岩带,其中信阳卧虎的阿尔卑斯型超镁铁岩代表了蛇绿岩序列的变质的橄榄岩部分,桐柏大河一带的超镁铁杂岩代表了堆积岩层序。在同一地区出现的基性侵入岩和基性火山岩不是蛇绿岩的成分,应将它们剔出。基性火山岩是在弧后的边缘海盆地喷发的。蛇绿岩的侵位时代是早古生代末,大体与基性火山岩的喷发同时。上述事实表明,在早古生代沿松扒断裂带曾存在一个沟-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疆北部地质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北部地质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胡霭琴,张国新,李启新,范嗣昆,张前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GuangzhouInstituteofGeologyandNewTechnology,CAAS)(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