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危害严重,应用亚米级的高分二号(GF-2)卫星影像数据,提取地质灾害信息,并对室内解译结果进行了野外查证。本文提出了以GF-2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进行地质灾害解译的技术方案;并以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为规模化地开展基于国产高分系列卫星的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通过GF-2卫星影像与常用的国内外卫星数据用于地质灾害信息判释的对比研究,认为GF-2卫星影像对于地质灾害信息的识别能够满足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要求,GF-2卫星影像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首先通过对2期中巴资源卫星进行处理得到2004年、2009年黄河上游宁夏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再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多种方法,选出最优的解译标志;最后应用误差矩阵法进行分类精度的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林地和湿地已有一定的发展但速度较慢,植树造林等水土保持措施显示出成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中巴资源卫星TM图像为基本数据源,首先利用ERDAS IMAGINE 8.4对图像进行波段组合、优化、增强。接着利用Arcview GIS 3.2对图像进行解译。最后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典型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的宁夏炙武市2000~2006年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宁夏长城航空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重点介绍采用以航空遥感图像解译为主的综合方法, 对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的“土夯版筑”结构长城及附属的营堡、墩台进行首次全面调查的成果。还简介了多时相航片和早期航片的再开发利用情况, 并结合有关历史文献对宁夏长城分布、构筑体系及其功能进行了初步深索。  相似文献   

5.
以宁夏天湖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最近邻监督分类法的灌丛沼泽湿地边界提取方法。首先,结合中国湿地调查数据,对试验区一年多期Landsat 8 TM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分析,确定灌丛沼泽边界特征最明显的时相;其次,将对应时相的高分二号影像融合进行多尺度分割和特征选择,利用最近邻监督分类法进行灌丛沼泽湿地提取,实现边界定位。试验表明,通过该方法提取的灌丛沼泽湿地边界与湿地调查和人工解译得到的边界相比,中误差和平均距离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利用面向对象监督分类法提取灌丛沼泽湿地边界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中遥感解译工作量大、解译难度高,解译工作人员不可能逐一实地核实每一个图斑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库辅助作业人员解译的思路,以国情普查遥感解译样本数据库的建立为例,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标志库,方便遥感解译人员进行准确解译。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急剧增多,传统的监测分类方法很难适应海量遥感数据的解译需求.本项目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光伏电场为例,通过设计适合遥感地物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和构建目标样本的最佳特征表达,让计算机经过深度学习,具备观察和理解的能力,挖掘潜在的有用地物特征,实现光伏电场的自动化信息提取,并且验证了利用高分影像自动化提取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测绘》2016,(5)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丰富的空间结构信息和地理特征信息,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表覆盖信息提取工作中。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中存在的目视解译效率低、自动解译分类精度有待提高、重复构建解译规则易造成劳动冗余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解译知识库的面向对象自动解译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自动解译软件系统,通过解译知识的分类存储和用户的按需调用,实现影像解译的流程化、高效化。以四川省地理国情地表覆盖解译工作为例,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解译效率,解译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在明确遥感影像的类型、解译概念、解译过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及其应用,并以建立图像解译标志的实例,生动的展示了遥感影像解译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重要作用。在影像解译流程化、系统化工作层面,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0.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库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库中,全面、综合地总结了各种解译要素和常见的各种典型地物及其解译标志。该库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同时,结合该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库,成功地实现了对研究区的遥感地质解译。根据所建立的解译标志库系统地总结了研究区各种岩性的遥感影像特征;解译结果与1:200000地质资料相对比,共发现18处影像特征与其不一致的地方。经野外验证,根据解译标志库所建立的不同岩性的解译标志及解译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任务与特点,阐述了土地详查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在调查技术手段,土地分类标准,面积量算与检查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以利于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相关技术要点,提高土地调查的效率与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2.
浅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拜城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所遇到的土地利用分类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讨论,目的是加强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在实际调查中的可操作性,促进"城乡一体""跨行衔接"的现代多用途地籍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国土行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正式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更好地管理好重大工程项目,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开发了宁夏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开创了国内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文章详细介绍了宁夏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和数据库组成及各个子系统的组成.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在日常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武汉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情况、技术路线、调查方法及调查成果,并从日常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需求出发,分析了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以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城乡一体化软件KQGIS为建库平台,提出了数据库结构设计框架及建设流程。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基于KQGIS平台完成了甘肃省某县城镇地籍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城区11.33 km^2的土地面积,包括7200宗地及道路网和水系等地籍信息。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分析了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检查及处理、参数设置、数据库维护等关键问题。通过对数据库的检测和实际应用,该地籍数据库的各项功能均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陈敏 《东北测绘》2012,(1):85-87
随着"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字国土"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开展,各类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海量数据急剧增加,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设了"影像宁夏——政务服务系统"(以下简称"影像宁夏")。该系统是宁夏具有权威性、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有力地推进了基础测绘成果更加广泛地服务于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文章详细介绍了"影像宁夏"的设计思路,主要系统的结构、技术架构以及系统的各项功能,并阐述了"宁夏—政务服务系统"的主要特点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体现了3S技术在县级土地更新调查中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在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中通过专题数据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从内业判读,到外业调查,然后进行数据入库前的检查,分析数据的精度,入库后的相关处理和检查,最后建立新荣区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通过建立的数据库,进行统计和汇总,输出各种专题图表,供土地部门进行合理规划和决策。  相似文献   

18.
土地调查专题图件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静  邹峥嵘  曾毅 《测绘科学》2012,37(2):66-68
本文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背景,结合土地调查的实际工作,分析和讨论了土地调查图件成果的内容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分布图和耕地坡度分级图制作的主要流程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土地调查专题图件编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项全新的土地管理和资源利用工作,低丘缓坡调查目前正在全国积极开展。本文结合辽宁省低丘缓坡调查项目,简要介绍了低丘缓坡调查技术流程,详细阐述了调查方法和手段,为其他各省市的低丘缓坡调查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由于详尽的数据内容和精准的位置信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传统的服务方式的限制,数据的使用效率并不高。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结合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使用方式从线下转到线上,提高了数据使用效率。而本文提出的主动式地理信息服务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将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服务数据与用户业务数据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将是地理信息服务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