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武威地区位于河西走廊的东部,春季大风是该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为了及时准确地做好大风预报,武威台曾利用历史天气图和本地资料作预报工具。但由于图表资料较少,加之春季大风属小概率事件,突发性强,影响因子较多,因而使用时准确率低,尤其在形势转换时预报往往失败。为了更好地发挥 B 模式传真图的作用,在吉林经验的推动下,省台组织该区有关预报人员,对应用 B 模式数值预报结果作春季大风预报进行  相似文献   

2.
何风鸣  朱光祚 《气象》1982,8(12):8-10
绵阳地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是冷空气入侵四川的门户,大风是常见的灾害性天气。长期以来,大风预报以经验为主,故常有失败。近两年来,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大风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建立了较为客观的预报模式,从而使大风预报准确率显著提高。本文仅就我区冬半年(10—5月)大风的分析预报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春季大风是安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别是东大风出现机率最多、危害最甚。本文用完全预报法对其进行分析,试作春季短期大风预报。资料选用1972至1982年3—5月历史天气图,从归纳的大风环流形势中分别找出因子,建立方程。据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形成安西春季大风的主要形势有冷高南  相似文献   

4.
在浙北平原地区,台风引起的大风是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以往对台风大风研究偏重于沿海海面,本文试图对位于浙北的嘉兴市平原地区大风情况作若干分析,并提出一种预报方法,可供业务使用。一嘉兴市大风概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动力统计大风预报系统的原理、计算过程和流程,根据东京24、36小时地面形势预报场,利用地转风和梯度风原理作大风的预报。根据不同的风向求出订正系数,并给出了检验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中期,地级气象台对各种天气事件的预报自动化程度不高,人为性很大。本文结合当时气象台配备的硬件条件,分析了历年本地大风冰雹这种小概率事件的个例,从资料到接收,产品计算、因子确定、方程建立,到预报结论输出,建立了一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风冰雹预报报系统,对本地气象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县地处渤海南岸。春季大风频繁,大风预报的准确与否,对海上水产捕捞和海上航行安全关系极大。为了提高大风预报的准确率,我们用简化回归方法对海上作业危害较大的偏北大风作了初步研究,现将使用情况和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风是沿海地区最常见、也是主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对航运、海上捕捞、水产养殖、石油开发等行业和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极大。随着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对大风预报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对大风预报的需要,在原有大风预报经验的基础上,制做了本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喀什地区春季灾害性大风天气的影响及成国作了分析,并指出大风预报的方法及指标。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东部大风气候特征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1971—2010年4个气象站大风(≥6级,即10min平均风速≥10.8~13.8m/s)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大风的时空分布、强度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大风天气主要发生在山区和沙漠边缘;年、年代际大风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3—5月是大风的高发期,占全年大风日数的34.8%~56.8%,其次是2月、6月和11月;各强度大风日数的变率较大,随着大风强度的增强,大风日数迅速减少;大风天气具有持续性特征,最大风速大多出现在持续大风时段内。采用2003—2007年逐日20时ECMWF数值预报格点场资料,按照Press准则进行预报因子初选,运用逐步回归预报方法进行预报因子精选,使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大风预报方程,并用双评分准则(CSC,couple score criterion)确定各季节各地大风预报全局最优的显著性方程,预报方程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预报方程回代拟合率为66.7%~73.4%,预报准确率为58.8%~67.5%,达到了一定的预报水平,可为大风的业务预报提供客观有效的指导产品。采用最大靠近原则确定了大风预报临界值和预报、预警的级别。  相似文献   

11.
利用HLAFS数值预报产品,作本地24小时强降水预报。充分利用数值预报产品的优点,实现预报流程的全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大风是酒泉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尤其是春季(3—5月)大风比较频繁,对工农业生产危害甚大。关于大风的研究,我台在短期预报方面曾做过大量工作,但对短时预报还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在挖掘、收集预报员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大风出现的规律及特点,充分利用上游站实况信息,从天气形势演变入手,整理了一套酒泉市区时效为0—6小时的春季14—20时大风短时预报专  相似文献   

13.
除雷雨大风外,新乡市大风主要是东、中路冷空气和少量的西路冷空气影响所致.利用1979~1998年气象资料,寻找预报指标,建立预报模型,用Micaps上的资料自动作出分月24h有无大风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4.
王黉  李英  吴哲红  郭鹏 《气象科技》2019,47(4):600-607
大风作为常见且影响严重的天气现象,可在各类天气系统和地形综合影响下产生。全面认识其机理和预报方法,对风灾防御和风能利用都有很大帮助。本文梳理了我国气象观测和业务预报关于大风定义、大风分布特征以及雷暴、台风等主要灾害性系统大风分布情况。之后简述雷暴、台风、冷空气等系统产生大风的机理,以及复杂地形下垫面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局地大风的影响,概括了不同系统大风预报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大风研究现状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周学群 《气象》1987,13(5):51-51
冬半年东北季风潮的暴发常使南海海区产生6级以上大风天气。过去主要依靠常规天气图提供的信息,先做出对流层500hPa形势预报,据此估计出地面气压场,然后做出大风过程的预报。3—5天高空形势预报主要依据长波调整理论和外推,再加经验。近年来,数值预报的中期形势预报能力有很大提高,特别是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  相似文献   

16.
主要考虑风速大于12m.-s 1已经危及轰六飞机飞行安全。强热带风暴,局地雷暴造成本站大风的形成比较直观,容易预报。但强冷空气入侵和冷空气变性高压中心东移入海造成本站东北大风主要在时间和强度上难以把握。为此着重讨论这两类天气系统造成本站东北大风的原因及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7—2017年余姚地区44个气象自动站观测数据和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对余姚地区日极大风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一种本地化的经验阵风预报模型(雷暴日除外)。研究发现:余姚地区日极大风呈正态分布,风力峰值为4~5级,平均每年大风日占比达7.03%,累计大风时次占比3.32%,年平均大风日26 d。风力越小,阵风与平均风之间的线性拟合效果越好。影响阵风预报的因子主要有10 m平均风速、925 hPa风速、地面粗糙度、摩擦速度和3 h变压。6级及以下阵风预报中,业务中的阵风经验系数1.4容易造成余姚本地阵风预报偏低,适用于余姚本地阵风预报经验系数为1.775;6级以上阵风预报经验方程考虑了平均风速、垂直动量下传、水平动量传输、地面摩擦和海拔高度订正,其与925 hPa风速的平方呈正相关,与摩擦速度呈自然指数相关,经验方程相对于经验阵风系数的预报拟合优度提升了59.61%;经验阵风预报方程通过了2018—2019年的数据检验,该方程对1~2级阵风预报偏高,3~5级效果最好,6级阵风的预报偏低;6级以上的阵风等级预报准确率达55.2%。地形摩擦作用在冷空气大风与台风大风过程中尤为重要,这两类过程阵风系数分布类似,但台风带来的动量下传比冷空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1~2010年阿勒泰地区7个观测站地面大风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阿勒泰地区大风日数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结合2007~2012年35个大风个例的历史天气图、ECMWF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进一步分析了大风天气环流特征,总结归纳出不同天气形势下大风预报指标和预报方法,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年大风日数为30 d,春季最多,冬季最少;各县市大风日数年际变化差异较大,均呈明显减少趋势,就全区而言,其气候倾向率为-8.5 d/10 a;受地形显著影响,西北部为大风多发区,东部最少。根据环流形势特征,该区大风主要分为冷锋型、动量下传型、回流型、中小尺度型4种类型。根据归纳的大风预报指标及预报方法,得出该地区2011~2012年大风预报准确率为77%,效果较好,在预报业务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风是台风引发的三大灾害之一,考虑到现有的台风大风研究相对较少、预报经验也比较不足,因此对其预报方法进行回顾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验预报、统计预报、数值模式预报及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等4个方向梳理了台风大风预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图是经验预报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统计预报根据方法的不同可细分为回归预报、客观相似预报和气候持续性预报;数值模式预报方面,国内外多家机构都研发了相应的台风大风预报产品;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目前则包含了动力释用、统计释用和人工智能释用。同时总结了上述4类预报方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与实际业务中进一步提高台风大风预报能力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集合预报在渤海极大风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海川  周军 《气象》2019,45(12):1747-1755
利用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地面气象常规观测中逐小时极大风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集合预报中6 h极大风预报数据,选取渤海海域代表站点,对集合预报极大风产品进行预报误差特征分析。分析表明:集合预报极大风产品的离散度明显偏小于均方根误差,各个预报成员的预报结果集中与否并不能反映出预报可信度。受模式预报能力所限,无法简单通过集合预报选取出最为可信的预报结果。集合平均、第75%分位值、最大值在极大风预报中各有优劣,因此基于以上三个统计量及不同量级风速发生的频率建立了渤海极大风预报客观订正方法,试验对比分析表明,该订正方法可以使极大风预报准确率有效的提高,为大风天气过程预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