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鞍山市地处岩溶高发地区,岩溶塌陷已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文章论述了高分辨率反射波法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地震记录分辨率的主要因素,介绍了高分辨率地震记录的采集和处理技术方法。通过实例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岩溶在高分辨率反射波法成果所表现的异常特征,证明了该法在鞍山城区岩溶勘查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复杂山地条件、特长、大埋深的雪峰山公路隧道的工程地震勘探实例,介绍和分析了根据实地情况开发和应用的高分辨率地震震源激发技术,复杂地形、地质构造条件下共排列双向变偏移距高分辨率反射波多次覆盖技术,环保型地震反射波与折射波法野外同步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于1985年10月8—13日在常州召开。会上交流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经验共31项,有三维地震勘探、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地震地层学、煤层反射波动力学及人工合成记录等的研究和应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工程地震反射波法用于深度在200m或更浅些的地壳的地质调查也只有近10年的时间。在这一深度范围内与折射波法相比,反射波法的优势在于它可对多个层位进行高分辨率的成象,并能解决速度随深度减小的问题,而折射波法则不能。  相似文献   

5.
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波法探测岩溶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明 《广东地质》1997,12(1):71-76
叙述提高反射波分辨率应采取的措施及压制干扰的方法,总结灰岩中溶洞的反射波子波响应特征,为解释识别提供依据,介绍探测岩溶的数据处理技巧和高分辨率反射波探测岩溶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海区的浅层地震层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迎如 《沉积学报》1986,4(4):65-72
前言海洋浅层地震调查方法不同于陆地,它是运用换能器在海水中激发声波,声波在浅层沉积中传播,在存在波阻抗差异的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并利用换能器接受反射波,再进行连续自记;在当前,其记录形式主要为模拟。过去,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对浅层地震剖面的应用,多偏重于海底岩性的解释,而对于解释地层和沉积相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浅层地震获得海底面下几十米的记录,与石油地球物理几千米深的地震记录分析对比可以看出,由于浅层地震记录剖面上几十厘米厚的高分辨率,时间剖面垂直比例的放大,因而记录剖面清晰度高,较易辨认地震层序,可解释浅部地层和沉积相,为将今论古提供了依据,为浅层地震的运用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  相似文献   

7.
城市隐伏活断层地震勘探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目前城市隐伏活动断层地震勘探方法的最新进展。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城市隐伏活断层探测手段中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总结了地震勘探的基本方法,如地震反射波法、折射波法、面波法、横波分裂法和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方法;其次,针对城市环境干扰大、场地条件复杂的情况.总结了提高浅层高分辨率城市地震勘探抗干扰能力的研究成果;最后,本文展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用跨孔地震CT、探地雷达、高密度电阻率法、浅层地震反射波、土壤氡浓度和波速测试6种物探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进行探测,查明了该区的溶洞、土洞及构造破碎带的分布。介绍了各种方法技术,对综合物探成果进行总结,结合实例说明综合物探方法在该区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在广花盆地岩溶发育区,首次应用跨孔地震CT探测建筑物地下岩溶分布,为评价受岩溶地质灾害影响的建筑物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林雄 《福建地质》2014,(1):57-61
根据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结合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岩溶地区灌注桩检测工程实例,对岩溶地区灌注桩检测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多种物探技术勘查宁南深层岩溶水的组合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宁夏南部山区深层岩溶水赋存特点,对EH-4 电导率成像法、瞬变电磁法、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法、放射性法组合勘查宁南深层岩溶水试验结果及钻探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目前该类地下水的最优化勘查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地面岩溶塌陷的高分辨地震勘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面岩溶塌陷是地质灾害主要灾种,由于其突发性,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威胁。浅层高分辨地震技术可以查明形成塌陷的基岩地质条件,特别是横波反射法可以查明覆盖层中地下水作用形成的潜蚀带或土洞等覆盖层地质条件。勘查洞穴是岩溶塌陷地震勘查方法面临的特殊问题,为了解土洞、溶洞形成的地震反射信号特征,专门进行二维固体超声波模型试验。唐山市岩溶塌陷勘查实例表明,高分辨地震技术可探明基岩埋深、断层、破碎带及覆盖层潜蚀扰动区,为防冶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2.
浅层地震探测技术应用中的分辨率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忠球 《矿产与地质》1999,13(2):112-116
浅层地震探测技术中影响分辨率的因素,除与反射波主频和频带宽度有关外,还主要受信噪比、子波形态、采样率、岩性界面反射系数的影响。浅层地震探测中,通过高分辨率数据处理,能有效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3.
应用浅层地震探测岩溶塌陷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俊茹  陈烈南 《物探与化探》1997,21(4):289-292,304
本文根据应用浅层地震在唐山探测岩溶塌陷的工作结果,研究了在隐伏岩溶发育区探测岩溶塌陷的技术路线,提出了提高地震勘探效果及地震分辨率的技术措施,分析了对地震时间剖面进行地质解释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影响薄互层地震反射波特征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楔状模型,两层,多层介质等厚或不等厚模型和实际井中反射系数序列的频谱分析,和对用不同主频不同类型,不同衰减系数子波的合成记录剖面的波形分析以及合成记录的频谱分析,初步认为,薄互层的单层时间厚度,子结构厚度是决定反射波特征,频谱特征的基础,薄互层的互层数,入射子波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目前的常规地震勘探中,薄互层地震反射波多以时间不可分辨的面貌出现,因此为了得到特定薄互层结构的可分辨的最佳图像,  相似文献   

15.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地震勘探的成败。保证野外资料采集质量的关键是采集参数的选择。参数选择得当,就能有效地拓宽有效波频带范围,提高有效波的主频。以松辽盆地北部太平屯—宋芳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区块的实际地质参数及相应的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工作经验,从地震波运动学的角度,确定了该地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的参数,并分析了它对分辨率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王家岭矿区属黄土塬地貌,各种干扰波十分发育,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主要煤层埋藏浅、层数多、小构造发育,常规煤田地震采集方法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难以达到采区地震勘探的“三高”要求。针对王家岭矿区实际特点,在精细调查浅表层黄土速度分层结构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逐点设计井深、震/检联合组合、低频检波器接收、大偏移距/高覆盖观测系统等关键采集技术,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获得了连续性较好的下组煤层反射波,为精细构造识别与岩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符伟  刘财 《世界地质》2015,34(2):505-510
将L1正则化方法应用到地震谱反演的实现中,验证了谱反演方法在拓宽频谱宽度、提高分辨率上的可行性。对谱反演中L1正则化解的稀疏性和应用矩形窗造成结果不稳定的现象做了详细讨论,提出自动选择窗口长度进行谱反演的算法模式,并基于该模式对地震模型进行了试算。该方法有效地拓宽了数据的频谱宽度,提高了反射地震勘探的精度,为薄层的识别和更加复杂的地震勘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储层预测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1  
当前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不断从盆地规模的层序地层和体系域分析向储层规模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方向深化。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和方法可应用于从盆地到储层的各种规模的沉积充填分析。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是以露头、岩芯、测井和高分辨地震等密集控制的资料分析为基础的。精细的测井分析、高分辨三维地震剖面和各种参数处理和切片技术、计算机模拟及可视化技术等是开展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和应用于地下沉积地质分析的重要支持。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和方法为盆地沉积充填的精细研究、储集体分布和储层不均一性预测以及开发地质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岩溶塌陷调查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枣庄市市中区是山东省岩溶塌陷的主要发育区之一,由于该地区特殊的水文及环境地质条件,使得该区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基于该地区岩溶塌陷的规律,分析了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提出并详细阐述了降雨入渗诱发产生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AMethodofImprovingSeismicDataResolution:ComprehensiveInversionofWellloggingandSeismicDataZhangYufen;HongFeng(DepartmentofAp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