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斌  唐岩  王伟  刘波 《海洋测绘》2016,(4):56-59
在分析传统海图与航海通告生产模式基础上,借助数据库驱动海图生产模式,研究了海图与航海通告一体化生产技术,提出海图与航海通告一体化生产技术实现方案以及数据库模型。经分析,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海洋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利用率,以及航海图书产品生产作业效率,更好地满足各种军事活动保障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快速和准确地处理多元异构数据文档,是实现电子航海通告信息由互联网获取到生产实际应用的核心环节.基于对航海通告源数据结构与特点的分析,设计了通告预处理数据库模型、系统功能模型及工作流程,利用OCR技术、数据库技术及VS2010编程环境,研发了电子航海通告预处理系统,解决了通告文档内容的拆分与整合、识别与提取、检核与修编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利用互联网发布和获取航海通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模式,而海图生产部门和用户主要延用了手工选择、摘录、检查和入库等操作来处理和应用通告信息,这种方式制约了海图改正和更新工作的效率。以海图人工地物要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ArcMap软件、ArcGIS Add-In组件和ArcPython编程语言等开发环境,设计了互联网在线式人工地物信息处理解决方案,研究并解决了有关人工地物通告数据的爬取及清洗、提取与修编、检索和筛选,以及图层创建和输出等关键技术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嵌入式软件成果能够极大提高海图人工地物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效率,为海图改正和更新工作提供多种数据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4.
黄小苑  邬金 《海洋测绘》2010,30(5):69-71
主要讨论了改正通告管理系统中的三个模块,改正通告编辑系统、审核系统和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结合电子海图进行改正通告编辑,自动录入测绘数据库,实现了系统间数据共享,利用数据库二次开发接口在测绘生产项目管理系统调用并审批,并最终实现内外网Web发布,提高了改正通告编辑的质量和效率,方便海图制作部门及海图用户查询、下载。  相似文献   

5.
航海通告自动改正技术是海图生产和自动化水平更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分析目前航海通告改正技术的基础上,将自然语言技术应用到航海通告改正信息的分析和提取方面,并设计了航海通告模板库和语言词汇库,分析了航海通告语言分析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最后对实验环境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6.
朱津 《海洋测绘》2002,22(3):5-5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 (NOAA)近年扩大了其海图生产线 ,其生产内容增加了栅格海图 (RNC)。该项工作是在合作伙伴Maptech公司的支持下完成的。目前栅格海图的销量是纸质海图的 2倍。NOAA最近根据在美国海岸警卫队 (USCG)的区域性航海通告 (LNM)和美国国家影像与测绘局 (NIMA)的航海通告 (NM)上刊登的海图改正数据 ,对栅格海图进行数据更新 ,这样不但增强了栅格海图的实用性 ,而且确保海图用户能够及时得到重要海图更新数据。此项数据更新服务可在美国国家海岸警卫队管辖的所有区域内获得 ,通过使用该服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海图生产现状及基于数据库的海图制图技术,针对以航海图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海图数据库建设中的比例尺分级问题,依据统一的样本海图选择原则,计算海部要素载负量,计算结果表明,海图载负量数值受地形、人为等因素影响大。定义一个全水深的理想海部区域,通过确定水深注记间距和载负量之间的关系、参考现有海图水深注记最小间距值和航海应用对海图比例尺分级的需求等因素,最终确定了海图数据库比例尺分级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了国内外矢量海图通告改正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实现矢量海图通告改正所必需的通告符号与海图要素自动转换、改正位置自动计算、改正要素自动匹配等自动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了矢量海图通告改正的自动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海事测绘资料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讨论了海事测绘资料管理系统中的三个主要模块:航海图书资料系统、专题测绘系统、电子文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通过对海图编绘过程中涉及到的纸质资料、电子文档资料及测绘基础数据进行系统管理,达到减少测绘工作量,提高海图编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航海通告编发模式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焕  刘国辉 《海洋测绘》2009,29(4):82-84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航海通告发布工作的发展历程,重点是应用“航海通告数字化综合编辑出版系统”的情况,对航海通告编发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进行全景分析,并对今后航海通告的发展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水下碍航物信息的获取、处理、显示和管理等一整套技术方法,以水下碍航物数据库为支持,实现水下碍航物数据的获取、海图碍航物信息自动入库、水下碍航物可视化编辑、元数据信息查询和空间定位等功能,并实现以图片库和模型库为支持的海图碍航物要素的三维空间表达,建立水下碍航物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平台,为海洋测绘作业人员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2.
利用Surfer软件强大的土方量计算功能,及其Scripter模块的编程功能,结合大洋水深图(GEBCO)的水深数据,实现了全自动估算多波束全覆盖测量野外工作量的方法,旨在为相关测量单位进行工作量估算时提供参考与帮助。最后通过对多个工区的历史测量数据进行验证,采用本方法获得的工作量与实际工作量的平均误差为4%左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国际标准电子海图显示平台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数字海图产品不断的生产完善,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逐渐成为工作的重心,而这项任务的核心是符合S-57数据传输标准及S-52电子海图模式的显示平台的研制,以此为基础才能研制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ECDIS。在研究电子海图国际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技术实践,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电子海图显示平台,为我国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ECDIS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于数据库式的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互联网图形用户界面、电子海图、数据可视化等更具交互性的操作方式。针对这种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以ION为基础结合ASP技术,采用目前流行的三层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其中,ION可实现电子海图的可视化,而ASP可实现动态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运输由于其运力大、运费低而变得更具实用性。然而,这也意味着在海上航道行驶的船只正变得越来越多,这将导致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航海船只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会很高。据相关历史的统计,在海域中航行缺乏高精度导航数据会导致大量事故,这种累积的事故信息可以被用来提高航海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将蕴含在AI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大数据中的经验导航信息挖掘出来,以辅助实现复杂海事环境下安全可靠的船舶路径的生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自动生成船舶路径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大量船舶轨迹上通过DBSCAN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聚类形成不同的轨迹矢量簇。然后,迭代计算轨迹矢量簇的中心线,并从这些中心线之间的节点-弧段拓扑关系来构建航道网络。最后,基于航道网络来实现船舶路径的生成,对于航道网络未覆盖的海域,则通过海洋环境风险栅格的路径规划来实现船舶路径的生成。不同海域不同AIS数据集进行的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船舶路径生成方法是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石昕 《海洋测绘》2017,(5):60-63
在我国内河水运现代化快速构建时期和我国内河电子航道图发展初期,采用文献计量学、网络资源搜索、行业调查分析等方法,从研究国际内河电子航道图发展现状的基础出发,从成果现状和技术现状阐述中国内河电子航道图的发展现状。从标准发展、生产发展、应用发展、技术发展等方面分析中国内河电子航道图的发展趋势,得出中国内河电子航道图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机遇,提出发展建议,以推动我国内河水运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To achiev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n appropriate underwater terrain database storage format for underwater terrain-matching positioning is established using multi-beam data as underwater terrainmatching data. An underwater terrain interpolation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based on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 is proposed for defects of normal terrain interpolation, and an underwater terrain-matching positioning method based on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LSE) is proposed for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opographic features. The Fisher method is introduced as a secondary criterion for pseudo localization appearing in a topographic features flat area,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impact of pseudo positioning points on matching accuracy and improving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errain flat area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based on electronic chart and multi-beam sea trial data show that drift errors of a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can be corrected effectivel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practicality are high,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 of underwater accurate positioning.  相似文献   

18.
To achiev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n appropriate underwater terrain database storage format for underwater terrain-matching positioning is established using multi-beam data as underwater terrain-matching data. An underwater terrain interpolation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based on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 is proposed for defects of normal terrain interpolation, and an underwater terrain-matching positioning method based on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LSE) is proposed for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opographic features. The Fisher method is introduced as a secondary criterion for pseudo localization appearing in a topographic features flat area,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impact of pseudo positioning points on matching accuracy and improving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errain flat area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based on electronic chart and multi-beam sea trial data show that drift errors of a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can be corrected effectivel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practicality are high,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 of underwater accurate positio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