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吉林省双阳水库灌区灌溉水源置换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宝明  戴长雷  易树平  李治军 《世界地质》2003,22(3):284-289,312
双阳水库供水为优先满足城区需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水库灌区需进行灌溉水源置换。基于时序分析与回归分析的迭合模型模拟预测双阳水库来水量和区间降水量,并采用迦辽金有限单元数值差分法对区间地下水系统进行模拟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新条件下灌区可能获得的水资源量为4 026.6×104m3/a;大于总需水量3 314.6×104 m3/a;从资源承载力的角度看,水源置换是可行的。对区内现状及规划中的取供水工程分析计算可知,灌区工程供水能力可达3 536.0×104 m3/a,大于总需水量;从工程承载力的角度看,水源置换亦是可以实现的。同时注意到,即使在水源置换以后,灌区的水供应对双阳水库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如果水库对城区的供水量大幅增加,则灌区在置换后建立的水资源平衡将可能被打破。  相似文献   

2.
中水发电作为节约能源的重要工程被广泛运用,中水供电的来源多为污水处理厂。然而,当污水处理厂存在供水不足的隐患时,需要第三方水源作为水源补充方案。通过某中水发电项目取水后宝教寺水库水量平衡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中小型水库可以作为发电项目补充水源进入水资源配置规划。为优化发电项目中水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根据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源条件的要求,选择了龙潭水库库区内马鞍山建设水源工程地表水做为供水水源,以满足建设项目用水需求,水源配置合理。适当考虑水库下游乡镇的用水需求。通过对用水合理性分析可知,应急备用水源地表水做为供水水源,满足建设项目用水需求,水源配置合理。  相似文献   

4.
刘扬 《地下水》2003,25(3):160-162
结合工程实例,对地表水水源及地下水水源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在乡镇供水中。联合运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既充分发挥了现有水源工程(地表水水库)的作用,又开发利用了地下水资源。实现了开源的目的。提高了乡镇供水的保证率,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乡镇供水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达到了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丽学  张丹  孙毅  于程一  王弛  乔书阳 《水文》2006,26(6):51-54
依据汤河水库水源扩建供水工程实际情况,本文分析了细河流域的用水现状,对细河流域2010年和2020年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并得出汤河水源扩建供水工程中细河可引水量,为汤河水库水源扩建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谷秀英  曲兴辉  王立强 《水文》2007,27(1):26-29
本文通过建立模糊带权马尔柯夫链模型,预测径流量未来的丰枯变化情况,评价运行期供水水源系统的可靠性。以供水工程承担的供水外来负荷大于工程本身的承载能力的概率定义了平原水库供水水源系统的风险,阐述了供水水源系统风险分析及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会侠 《地下水》2010,32(5):125-125
随着城市的建设步伐加快,对水的需要越来越迫切。根据城市的发展提出必须解决好环境用水问题,从工程到水源,从近期和长期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水的问题:一是用现有水库引输入城区东湖和西区新修的湖;二是加快建设后河水库,这样才能解决长期城市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博山是山东省淄博市南部的一个工业城市,完全依靠中奥陶系碳酸盐中的裂隙-喀斯特水作为供水水源。城区附近的水源均受到相当程度的污染。最后提出了博山区地下水环境保护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葫芦岛市作为工业基础雄厚的海滨旅游城市,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葫芦岛市城区水源中平山水源和有乌金塘水源为地表水源,其他均为地下水源。但由于城市水资源短缺,供水不足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对葫芦岛市城区现状缺水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节水管理措施现状和城市节约用水现状,最后提出了城区节水的途径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吴晓华  王凡勇  朱晓琳  王学森 《地下水》2007,29(5):29-32,49
阐述了济宁组群结构大城市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因开采地下水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现有水源地的开采潜力分析,提出河里、双庙、石桥、大南铺-新驿和济宁城区水源地适宜作为应急供水水源,并采用不同方法计算了应急供水总量.当济宁市城区水源地无法供水时,在无新增供水水源的情况下,其它应急水源地的供水保证程度(按2010年规划需水量计算)为60%,可基本满足城市生活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11.
郝奇琛  石建  苏晨  姜山  邵景力  万淼 《水文》2013,33(5):39-45
为有效解决鲁西南高氟区生活饮用水供水安全问题,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水质分析、岩土样分析、综合评价研究,查明高氟水的分布规律、圈定生活饮用水找水靶区。结合供水水源空间分布特征、供水现状及供水方式,因地制宜,提出了3种供水模式:以浅层孔隙水或岩溶裂隙水为水源的集中供水模式;以深层孔隙水为饮用水源集中供水并且以浅层孔隙水为生活用水水源的分散供水模式,以及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的集中供水模式。供水模式的划分可为鲁西南高氟改水工作及供水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用水何时达到顶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中国实际用水增长业已放慢的趋势、已经开始启动的供水价格的大幅上升趋势和水价与用水的关系、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高耗水行业已经接近顶峰)和用水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日益严格的环境立法和执法对用水的影响、中国水资源本身的限制等5个方面,分析中国的用水变化趋势,提出中国的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和总用水量目前均已接近顶峰,可望在10年内达到顶峰,最大用水量不大可能超过6500×108m3。  相似文献   

13.
榆神矿区的供水水源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矿区开发的初期用水可以利用烧变岩地下水,日供水能力约为6万~7万m3/d,中长期供水选择矿区外围的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和洛河组地下水。同时,矿井水可以通过自然下渗后补给地下水,丰富地下水资源,保证矿区开发用水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4.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以其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为依托,集资源开发与加工转化为一体,探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但由于基地内各个项目对水资源的依赖性极强,而受区位地理条件限制.未来十年供水缺VI巨大。在分析区域水文地质和资源勘探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水源工程保障供给和水保工程涵养水源、完善供水管网布局、矿井水利用,以及增加供给、集约调配、珍惜善用的供水保障方式,为解决能源基地的供水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汉石桥湿地引水工程为例,结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从水资源承载能力出发,收集和调查项目区的水资源状况和供水现状,分析项目需水合理性,供水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本地区水资源条件对项目用水的保障程度等,以及项目用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6.
大荔县是关中盆地的农业大区,也是陕西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而水资源不足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在收集资料、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地下水采样分析测试,采用单项指标法,对大荔县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找到3处地下水质安全区域;采用整理水文勘探资料、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对水质安全区地下水资源量、天然资源量、地下水现状开采量以及地下水开采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结合大荔县安全饮用水缺水现状,对农村安全供水进行区划;结果表明:地下水质安全区只有黄河漫滩南部地区具有1 687×104 m3/a的开采潜力,对解决大荔县安全饮用水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莉新 《水科学进展》2007,18(6):879-883
首先进行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水资源供需紧张度系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系统动力学评价思路。进而结合江苏省水资源特点,计算了包含经济增长率、供水水平和保证率三组参数8种典型方案的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为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乌鲁木齐河流域柴窝堡盆地的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主要进行了保湖供水方案的优化设计,从技术角度提出了一个最佳的地下水资源开采方案,旨在为该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建立城市应急地下水源地,有利于提高应对水资源危机事件的供水保障能力。本文对湘潭市河西应急地下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该水源地由白垩系罗镜滩组(K2lj)灰质砾岩含水层构成,面积较大,厚度稳定,岩溶发育,水量丰富,水质优良,可开采量达78486 m3/d,且稳定可靠。针对2020年规划的湘潭市主城区及九华经开区的146万人口,无论是20 L/人·天还是50 L/人·天标准下的基本饮用水应急需求,均有保障,建议将应急水源地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开发规划之中,充分保证湘潭市区的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20.
大城市实施分质供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桐 《华北地质》2004,27(3):184-189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当前除须继续加大治污、水环境保护的力度以外,还应从资源水利和环境水利的角度出发,实行分质用水,优水优用,污水巧用,差水改用,加速构筑多层次、多系统的立体供水网络。分质供水已有2000年的历史,现代社会已有成熟技术和实践经验,社会对分质供水亦有需求,故而分质供水是“资源型”缺水城市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