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常颖 《地质论评》2023,(5):2015-2016
<正>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工作诚信单位(第二批)正式向社会公布。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工作诚信单位评定工作是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和《中国地质学会章程》精神,积极发挥学会优势,服务行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的创新举措,旨在推进地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地质工作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2021,67(2):6702419-6702419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未来中国发展的新蓝图,对新时代地质工作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更高要求,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坚决贯彻落实,做好新时代地质工作的转型和发展,发挥地质工作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作出新的贡献。中国地质学会作为面向全国地质行业、服务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学术组织,为了紧密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搭建高水平的地质科技创新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3.
《地质学报》2021,95(3):202103093-202103093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未来中国发展的新蓝图,对新时代地质工作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更高要求,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坚决贯彻落实,做好新时代地质工作的转型和发展,发挥地质工作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做出新的贡献。中国地质学会作为面向全国地质行业、服务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学术组织,为了紧密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搭建高水平的地质科技创新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质咨询服务部(以下简称咨询部)是在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学开发咨询中心领导下的科技咨询服务组织。咨询部遵循科技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承揽有关国家经济发展的环境地质规划和评价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诸项咨询任  相似文献   

5.
《地质学报》2009,83(5)
为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促进地质科技创新,推动地质学科的发展,中国地质学会决定组织召开2009年学术年会。本届年会围绕“地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题,交流近年来地质科研、生产领域的科技新成果,探讨如何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服务。同时,2009年恰逢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诞辰120周年,为弘扬李四光先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年会也将组织相关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局 《地质论评》2021,67(6):67061604-67061604
10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一行莅临中国地质学会开展调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特别助理、副总工程师、科技外事部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朱立新陪同调研座谈。李朋德主持座谈会并致辞,表示中国科协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学术团体发展工作,对中国地质学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期待中国地质学会能在中国科协的持续支持与指导下进一步蓬勃发展。朱立新代表学会作了中国地质学会工作专题报告,介绍了学会基本情况,汇报了学会近几年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促进地质科技进步、支撑行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工作成效,以及学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束为书记充分肯定了中国地质学会在地质科学领域做出的贡献,认为中国地质学会作为百年老会,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普及等方面做了许多亮点工作,在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为其他学会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科协将深入研究并协助解决学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中国科协与学会的沟通与服务工作,促进学会的国际化发展和交流,让学会充分发挥科技交流平台优势,在全球科技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广华 《地质论评》2023,69(1):10-11
<正>(2022年11月29日)尊敬的王广华部长,各位院士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好!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今天我们隆重召开中国地质学会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共庆中国地质学会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奋斗历程,展望美好发展未来。我谨代表中国科协,向中国地质学会表示热烈祝贺!向学会会员和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关心支持学会发展的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一百年前,章鸿钊、李四光等26位地质学家怀揣科学救国之志,创建中国地质学会,搭建起了地质科技工作者交流互助、奋发作为的平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学会始终秉承“地质报国”的初心使命,团结一代又一代地质科技工作者,与祖国同呼吸、与时代同脉搏,在推动地质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代地质工作新要求,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深化党建强会、繁荣学术交流、建设一流期刊、普及地质科学、深化国际合作、培养举荐人才、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袁鹏 《地质论评》2022,68(4):68041360-6804141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地质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地质学会依托自身平台优势和行业特色,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工作。根据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和《“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建设实施与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中国地质学会制定了《中国地质学会创新基地评选和管理办法(试行)》,并经中国地质学会第40届理事会第三十七次常务理事会议(通讯)审批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9.
《安徽地质》2006,16(1):54-54
2月25日至26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38届理事会扩大会议。理事会扩大会议圆满完成了从37届到38届的换届。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调局局长孟宪来任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朱立新任秘书长。会议通过了中国地质学会第38届理事会任期目标任务;宣读了中国地质学会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倡议书;会议表彰了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者和中国地质学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会推荐的夏群科博士获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我会荣获先进集体奖(全国10个省级学会获奖),柏林同志获先进个人奖(全国63名先进个人奖)。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地质学会第10次工作(基层)会议于1992年11月12—14日在温江召开,有全省各地(市)州学会、专业委员会和基层学会的95位代表参加。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以14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搞活学会工作。 会上传达了中国地质学会70周年庆祝活动的盛况;报告了80年代我国地质科学发展状况;还邀请了参加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代表及赴法考察专家作了报告。与此同时介绍了上级科协、学会和兄弟学  相似文献   

11.
前言     
《现代地质》2015,(2):227
<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15年,也迎来了两年举办一次的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的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年地质工作者是地质战线上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是地质事业的未来。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青年工作委员会自2012年4月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发现、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地质科技工作者,促进他们早日成才"的建会宗旨,积  相似文献   

12.
《地质论评》1979,25(2)
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宋叔和同志,1978年4月,应英国伦敦地质学会邀请,参加了国际地质情报会议。为了解外国学会情况,作为改进中国地质学会工作的参考,承宋叔和同志详细介绍英国伦敦地质学会的情况。简述如下: (一)伦敦地质学会(相当于我们的中国地质学会)下设八个小组。地质情报组就是其中之一。1978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地质学会是中国地质学会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简称“省科协”)所属的一个较大的省级学会 ,成立于 1 96 0年 3月 ,到今年正好是 40年。学会在团结四川地矿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 ,为推动经济建设 ,促进地质科学技术的发展 ,交流国内外地学成果作出了自己的努力。40年来的学会工作 ,主要是组织学术交流、出版学术刊物 (《四川地质学报》和学会《会讯》)、进行科技咨询、普及地学科技知识、组织地学夏令营和开展地球日活动等。四川省地质学会 (简称“学会”)牢牢把握住学会工作的主线 ,根据中国科协和省科协制订的章程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质》2019,(1):F0004-F0004
北京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of Beijing)成立于1936 年3 月27 日,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北平分会。学会由北京地区地质界具有一定水平和经验的地质科技工作者自愿联合发起成立,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核准注册的北京地区地质科学学术性的社团组织。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是我会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地质论评》2015,61(3):6103579-6103579
<正>2015年4月22日,中国地质学会联合中国地质学会珠宝玉石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国土资源部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哲学研究分会、北京紫竹院公园等多家单位,在紫竹院公园举办了第4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共同呼吁"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朱立新出席活动并与现场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段时间,经我们了解,我省有一些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很想加入地质学会,但对学会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入会的手续不太了解或不够全面了解。为此,向大家简略地介绍一下学会的情况及入会条件、入会手续等。需进一步了解详情的同志可来信索取学会章程。江苏省地质学会成立于1961年,是由江苏地质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地质学会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并受江苏省科协领导。其主要任务是:团结我省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经济建设发展和地质科学技术进步;普及地质科  相似文献   

17.
梁锋 《地质论评》2023,69(5):1858-1868
7月9日—12日,以“天山联通东西 中亚共聚海内”,“绿色、创新、合作、共享——驱动丝绸之路矿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一届中亚-天山青年地质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青年工作委员会、新疆地质学会和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中国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发起创办,旨在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贯彻新疆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聚焦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促进西部优势资源转化,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打造青年地质才俊交流成果、展现风采的区域性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我国同中亚国家地质事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是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深空对地观测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针对我国自主对地观测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卫星业务应用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从对地观测数据体系构建、应用系统建设、自然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体系创新,以及新型对地观测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工作与部署,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果。这些成果提高了我国深空对地综合观测能力,提升了基础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的定量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焦奇  沈舒  徐红燕 《地质论评》2024,70(1):399-403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的过程,分析了学会成立背景中青年的作用,从制度的建立、奖项设置、组织建设、学术活动上等方面梳理了学会百年历程中对青年会员工作的重视,提出传承优良传统,坚定地质文化自信,丰富并开拓新的服务方式,凝聚广大地质青年,发挥青年会员在学会服务地质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焦奇  沈舒  徐红燕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17-2023040017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的过程,分析了学会成立背景中青年的作用,从制度的建立、奖项设置、组织建设、学术活动上等方面梳理了学会百年历程中对青年会员工作的重视,提出传承优良传统,坚定地质文化自信,丰富并开拓新的服务方式,凝聚广大地质青年,发挥青年会员在学会服务地质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