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91年4月27日至5月4日,我院高级工程师杨景元和闫积惠同志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参加第八届遥感地质专题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464人。  相似文献   

2.
以交流和讨论锡矿地质、锡矿资源勘查经验为主旨的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来自亚太经社会地区和世界五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51位代表,以及国内的共120多位从事锡矿研究的专家、教授、学者出席了这次讨论会。这次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是由我国地质矿产部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  相似文献   

3.
1983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在印尼万隆召开了亚太地区水文地质图讨论会。与会代表各自介绍了本国或地区的水文地质编图情况。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图件展览。通过这次会议,对亚太地区各国水文地质编图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据所了解的情况,简介  相似文献   

4.
马谦 《地质论评》1985,31(2):194
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洽区南宁市召开。来自亚太经社会和世界五大洲的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有外宾51位。会后赴大厂锡矿进行现场地质考察。会议由我国地质矿产部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召开,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与亚太经社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中心负责组办。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地下水资源开发技术合作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南斯拉夫政府、萨格勒布水中心和联合国技术合作开发部发起和组织的。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三十多个国家和组织的地下水专家和联合国系统有  相似文献   

6.
据陕西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西安地质学院李英同志报导,1986年10月28—31日,陕西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在西安地质学院举行了第三届学术年会——“秦岭泥盆系含矿性及典型矿床”讨论会。到会代表来自甘肃、河南、湖北、陕西等省的冶金、核工业、石油、地矿和高教系统,共六十人。会议收到论文四十篇。这次会议是近年来对秦岭地区矿产资源研究的第一个专题讨论会。本次会议的论文及近年来在各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成果,都反映出对秦岭泥盆系含矿性及典型矿床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1983年11月2日至4日,在法国南部地中海滨海城市蒙波利埃举行了中法第三次喜马拉雅地质讨论会。会议主要交流了中法双方1982年在西藏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的成果。会上,中法双方科学家,共宣读了39篇论文。其中,地球物理13篇,地质26篇。 这次讨论会表明,地球物理,特别是人工地震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关于西藏南部的地壳厚度,利用人工地震资料,中法双方得到了基本相似的结果。在藏南地区为70Km,而在珠穆朗玛峰地区莫霍面  相似文献   

8.
1985年5月14日至5月20日在镇江召开了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遥感地质及数学地质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41个单位的9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遥感地质代表36名,数学地质代表54名.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中,除冶金部和有色金属总公司的遥感、数学地质工作者外,还有石油部、  相似文献   

9.
全国矿物包裹体讨论会1983年11月4日至10日在南昌举行。这是包括1977年全州会议在内的全国第四次关于包裹体的学术交流讨论会。这次会议交流讨论了矿物包裹体均一法、冷冻法和淬火法的理论基础、适用范围以及在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研究中的应用。会议收到论文102篇,到会代表194人。会议表明,矿物包裹体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地  相似文献   

10.
第15届国际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学术讨论会(Himalaya-Karakoram-TibetWorkshop,简称HKT会议)于2000年4月22日~24日在成都西藏饭店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希腊、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尼泊尔、新西兰、巴基斯坦、俄罗斯、瑞士、英国、美国等16个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等2个地区的205名学者出席了这次国际盛会。其中国外学者61人,中国港、台地区各1人。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刘东生、丁国瑜、李廷栋、肖序常、刘宝王君、曾融生、陈禺页、许志琴等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由我国科技部和…  相似文献   

11.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为庆祝其建立六十周年大庆,于1982年7月19日至30日在英国埃克塞特召开第一次国际水文科学大会。来自50多个国家近460人参加了会议,我国派出了由水利电力部、地质矿产部及中国科学院的有关单位组成的中国水文工作者代表团6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分为6个专题讨论会,高山地区水文问题为专题之一,共收到51篇论文,编入论文集的有34篇。该论文集分以下七个内容:  相似文献   

12.
全国水资源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7—12日在山东泰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共同组织,这次会议是1978年恢复学会活动以来规模较大的一次。会议的论文内容既涉及了水文地质及有关工作的广阔领域,也在理论探讨上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可  相似文献   

13.
周美付 《地质论评》1987,33(1):102-103
全国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17日至23日在河北省隆化县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和河北省地质学会联合主办的。到会代表共121人,分别来自国内大专院校、科研和野外基层单位。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  相似文献   

14.
全国铀系标准样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元月7日——10日在广州召开。参加讨论会的代表30多人,来自国家海洋局、地矿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核工业部、401所仪器厂及省研究所等20多个单位。这次会议主要检查了各铀系实验室的实验程序,流程和测试数据、讨论了有关问题,总  相似文献   

15.
会议简讯     
全国金矿床矿物包裹体学术讨论会召开 由中国矿物岩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委员会和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联合召开的《全国金矿床矿物包裹体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26日至30日在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举行。这次会议得到了武警黄金指挥部、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有关领导亲临会场参加会议,指导工作。来自地矿部、中科院、冶金部、有色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及大专院校的正式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作用讨论会于1989年9月21~24日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这次会议是根据1987年广州国际花岗岩讨论会上许多代表的倡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委员会等16个单位联合发起,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北方花岗岩类及矿产研究方面新成果的学术交流会。会议组委会副主任、沈阳地矿所所长谷峰致开幕词,组委会副秘书长李之彤致闭幕词。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80余人,主要来自与北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生物学会昆明组及云南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受中国古生物学会及云南省地质学会的委托,于1982年11月23日至27日在比明召开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云南部分)地层古生物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摘要63篇,论文全文16篇。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内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代表79人,列席代表32人,共111人。由于广大代表对三  相似文献   

18.
这次国际性的专题讨论会是由国际岩石力学协会发起的,并由英国土工协会组织的,这次会议将于1984年9月3日~6日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讨论的内容将涉及到民用的和釆矿工程应用的地下洞室的设计和施工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1992年3月25日至27日南海及其邻区特提斯演化及地体构造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广州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举行。这次会议就以下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1 关于特提斯在南海及其邻区的东延问题我国滇藏三江地区特提斯域已有较详细的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但在越过三江以后向东南延展的情况如何则研究较差。晚古生代期间,古特提斯从滇藏三  相似文献   

20.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并与墨西哥国际水文计划国家委员会共同筹备组织的国际地面沉降专题讨论会,于1979年9月24日至28日在墨西哥城召开。这次会议是一次着重于因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专题讨论会。会议目的是向世界各国收集有关情况并编写成地面沉降事例手册,便于提供各国进行该项工作时参考,并且通过会议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