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利用河北省地磁台1986~2005年的地磁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磁场长期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这进一步认识了河北省地磁场变化规律及其特征,为地震预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河北省各地磁台站1986~2005年的地磁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磁场长期变、短周期变化及与太阳黑子的活动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这对进一步认识河北地区地磁场变化规律及其特征,为地震预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第一手资料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磁场变化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新疆两个地磁台1985~2007年的地磁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磁场的长期变,短期变活动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这对进一步认识新疆地磁场各要素的变化规律及特征,对了解新疆地区地磁场各分量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北京地磁台1987~2012年已正式出版的《地磁观测报告》资料,对北京地磁台地磁场的长期变化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北京地磁台地磁场长期变化的基本规律,这对进一步认识了解北京地磁台地磁场各要素的变化规律与特征,以及应用北京地磁台的资料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了山东省南部地区1982—1990年流动地磁观测资料。应用二次拟合数学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地磁场的变化特征和区域地磁场、局部地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分析研究鲁南地区区域地磁场、局部地磁场的变化与其附近地震的关系是有实际意义的。文中还指出了存在地磁变化灵敏点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7年度辽宁省流动地磁测区40个地磁观测点所得的流动地磁总场数据,结合2017年12月19日辽宁海城M4.4地震发生前后流动地磁监测结果,分析地磁场出现的邻期差值局部异常特征,在研究地磁时序变化和地磁前兆异常后,认定该区域地磁场总强度的异常是海城M4.4地震的前兆异常,得到了该地震与地磁场异常活动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利用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1957—2013年的地磁连续观测资料,对北京地磁场七个分量的均值和年变率进行分析,总结出地磁场七个要素不同的变化特征。此项工作对了解和应用北京地震台地磁的资料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剑川5.3级地震的地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剑川地震前流动地磁重复测量结果表明:在震中的北东、南西两侧地磁场总强度发生了明显的有规律的变化。本文概述了流动地磁的工作方法、资料处理和观测精度,通过资料分析,认为地磁场总强度的变化有下降—回升—发震的特征,地磁场变化的原因与地震的孕育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地磁场磁力线切割海水和电磁感应两种方式的共同作用影响着海水介质中变化地磁场的时空特征.虽然近些年的野外实践、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都表明,海面和深海海底的变化磁场存在差异,但极少有实测数据揭示在海水介质不同深度位置地磁场的时空特征.本文主要介绍在南海西南次海盆4366 m深度处布放和回收了一个4000 m长深海地磁观测潜标的科学实验;重点分析垂直方向不同水深位置上地磁场观测记录中总强度的变化幅度及相位的时空特征.并通过建立地磁场太阳静日变化模型,将观测结果与南海周缘的三个地磁台站观测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磁场总强度在深海水体的不同深度存在着显著差别.在地磁扰动较小或平静期间,深海潜标处的日变形态与同纬度邻近台站的观测结果较为一致;而在地磁扰动期间,由于所处位置处地下电性介质的差异会对感应磁场产生不同的影响,观测到的总强度在幅度和相位变化中也出现相应的不同.本文的分析结果不仅为海水介质不同深度地磁场时空特征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也为海洋磁测中地磁日变观测站的布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辽宁地区地球物理场监测地磁测网的改造情况;利用改造后测网观测成果,分别绘制了辽宁地区地磁场总强度梯度分布图、地磁场总强度等值线分布趋势图及地磁场年变化分析图:探讨了改造后的地磁测网地磁场梯度分布规律;分析了辽宁地区各重要活动断裂及老震区地磁场总强度的年变化和邻期变化特征,为地震预报提供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地磁场Z分量的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河北省及邻区共8个台的绝对磁测Z分量的资料,分析了地震磁场Z分量的年变化。结果是,曲线相对长斜线而言,一年中形成两个峰值,时间在4月份和10月份前后。前年1、7、12月份为低值,7月份最低。相对长斜线的年变量大幅度各台变化不大,有从南往北逐渐加大迹象,但是各台的年变化幅度又随时间而有较大差异。主伙同时间里各台Z分量的变化差异,主要是各地长期变化速率不同引起的。认识了地磁场Z分量这些变化特征和规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地磁台地磁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乌鲁木齐地磁台有史以来的地磁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磁场的长期变,短期变及其磁暴活动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这对进一步认识乌鲁木齐地磁台地磁场各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征,为地震震预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第一手资料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磁和天文因素进行地震三要素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解用明 《中国地震》2001,17(1):92-96
本文分析了华北地区地磁台站和流动磁测资料与近期河北及邻区中强地震的相关关系,发现了冀,京,津,渤地区近百年地震所显示的单月发震优势特征,结合地磁交汇点附近一般是未来可能发震的位置,这对地城许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月7日涉县地震台地磁Z分量加卸载响应比出现高值变化,通过检测观测系统、调研测区环境、分析空间磁场影响、对比同台多套仪器及对比河北省内其他台站相同仪器和分析震例等,认为涉县台地磁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变化不排除是地震地球物理异常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2001年7月份发生在处及邻区一组地震活动前的地磁异常和震前对地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预测。对异常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地磁方法不但对较强地地震反应明显,而对相对平静期的显著地震也有所显示。  相似文献   

16.
张北地震前地磁空间相关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地磁空间相关方法对华北地区1996年1月至1998年1月地磁核旋定点(北京时21h)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1998年1月10日张北MS6.2地震和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MS6.4地震前存在地磁空间相关低值异常。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月7日,河北邯郸地区广平台、涉县台地磁FHD观测仪Z分量数据同时出现了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变化。通过对观测系统检测、测区环境调查、空间影响分析、与台站其他观测进行对比及以往震例讨论等,认为该变化可能为一次地磁局部地球物理异常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