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近些年珠海市地质灾害发生概况,选取地质灾害主要致灾因子,并进行细化评分,以2 km×2 km面积为单元,将珠海市共划分出680个单元,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分别予以赋值,运用MapGis软件获得各单元的地质灾害综合易发性指数,将珠海市地质灾害划分出高、中、低和不易发生4个等级,然后用ArcGis软件生成珠海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划分结果为珠海城市建设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与灾变区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中国崩塌一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活动程度和形成条件,建立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模型,据此,以县(市、区、旗)为单元,逐个计算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分析中国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特征,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将中国大陆划分七大地质灾害灾变区和若干亚区,论述了各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水平和主要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及评价是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必须同时注重灾害现状和形成条件两类因素。西昌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中,确定分区主导因子后应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方法.定量化分区以GIS技术为依托,应用了GHGIS网格化与数值化地质灾害图件进行单元要素叠加,将单元信息叠加结果按数值表示,用GHGIS软件作模糊综合评价,自动生成等值线,定量化综合反映全县地质灾害现状。  相似文献   

4.
贵州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建江 《贵州地质》2009,26(4):317-320
根据全省完成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结合各地行政区面积及山地丘陵比例,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发育程度指数法,对9个地区级行政区域进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析,划分出的地质灾害高、中、低发育区比较符合省情实际,对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GIS技术在四川省九龙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九龙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在对全县地质灾害特征和影响因素调查基础上,探讨了GIS技术在九龙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描述了GIS图形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支持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思路,并介绍了评价因子选取、栅格单元划分、结果评价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将GIS技术应用于九龙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可以提高评价效率和准确性,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源危险性评价及受险对象易损性评价;以此为基础,结合地质灾害特征,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地质灾害风险评估BP神经网络的建立、训练与仿真方法进行探讨.以天水地区为例,运用MATLAB软件,调用newff命令,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该神经网络分3层,输入层有7个节点,输出层有3个节点,隐含层有6个节点.选择8个典型评价单元、以定性分析结果为预期输出,调用train命令对所建立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对其余单元调用sim命令进行仿真,得出天水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分区图.理论分析与实例验证表明:BP神经网络具有自身调节连接权值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四川重灾区地质安全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四川12个地震重灾县为研究区,在详细收集分析地震前后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地质安全综合评估。首先在综合分析历史最高洪水位、25°坡角、活动断裂、沟谷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性5项因子的基础上,划分出不宜建区和相对宜建区;再对相对宜建区开展地质安全综合评估,利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叠加功能,在对相对宜建区进行多边性网格单元剖分的基础上,选取地形地貌、活动断裂及区域地壳稳定性、斜坡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4项指标进行单独分级评价,然后按照取差原则综合上述各单因子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划分出了相对安全区、次安全区、不安全区,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地质安全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本文在对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进行了以县(市)为单元的危险性评价。评价区共包括116个单元,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共分为5级,高危险单元5个,较高危险单元7个,中等危险单元11个,较低危险单元47个,低危险单元46个。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完善珠海市地质灾害巡查管理和提高地质灾害巡查工作效率,本文选取与地质灾害密切相关的致灾因子,对珠海市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单元格划分,然后利用村界切割格网数据,通过ArcGIS相交分割功能,计算出各村不同危险性等级区面积,在此基础上叠加巡查路线,最终形成地质灾害巡查单元划分图.本成果可以为珠海市地质灾害相关部...  相似文献   

10.
以紫云县重点区域为例,通过划分斜坡单元作为评价单元,运用AHP-信息量模型,结合GIS分析建立了基于斜坡单元尺度的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通过选取符合区域孕灾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的坡度、坡高、地层、斜坡结构、河流距离、构造距离、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评价因子对重点区域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最后通过叠加易损性评价结果形成不同降雨频率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成果。基于斜坡单元尺度AHP-信息量模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相较栅格法和传统信息量法,避免了夸大平坝区及无人区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的不合理结果,其充分考虑了评价因子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及影响情况,且增加了相似孕灾条件下的地质灾害样本以确定信息量值,经验证评价结果准确可靠,同时其成果能做到以斜坡为单元开展地质灾害精准防治。  相似文献   

11.
华铜矿矿山主要有尾矿坝、海水入侵、地面塌陷、矿井突水、滑坡、围岩大变形冒顶等地质灾害.通过矿山现状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险性分级、地质灾害勘查技术方法介绍,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预测做了概括性分析,提出了可操作的、有效的地质灾害治理方案,认为矿山环境恢复工程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该矿山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建议治理项目应分阶段逐步完成.  相似文献   

12.
利用陇西县近20年的地质灾害与降水资料,分析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区域和具体地点及危害程度和分布特征,研究了引发地质灾害的气象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山体滑坡、地裂缝、塌陷和泥石流是陇西县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时段主要集中在局部强降雨和暴雨出现的夏季(5~8月)。地质灾害发生有多方面因素构成,大—暴雨、暴雨降水过程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决定条件,其次是人为性破坏了地质原有结构,导致出现或诱发地质灾害。我们在探讨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成因的基础上,确定了地质灾害发生的降水强度标准,再根据多年的预报经验,寻找出相关性较好的预报因子,应用气象资料分析判断引发地质灾害可能性大小,发布预警信号和地质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和防御流程。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省地质灾害发育.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12个省份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据已开展的34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截止至2003年底)资料统计:全省崩、滑、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共10163点。规模一般较小,但造成的损失大。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下水、降雨、人为工程活动等。江西省中低山及丘陵地形面积大,山坡坡度较大;岩浆岩类、变质岩类、碳酸盐岩类分布面积广,岩石较为破碎,残坡积层与强风化层相对较厚;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人为工程活动频繁;这些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有利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刘福权 《吉林地质》1993,12(3):53-61
总结和介绍发生在吉林省的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水土流失、陨石雨、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及洪涝灾害的特点、分布状况及形成机制,探讨了防治与减灾对策。以航、卫片解译查明各地质灾害的影象特征及分布范围,表明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岸沿岸移民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举世无双的宏伟工程,其水库的百万移民大都采取就地后靠安置,水库沿岸地质条件较复杂,滑坡、崩塌众多,地质灾害对移民的安全有重大影响,国家对三峡水库沿岸移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给予高度重视,在几十年长期勘察研究的基础上,拨资进行现阶段的大规模地质灾害防治。防治工作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较高的科学技术难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地处南流江冲积成因为主的古滨海平原的地貌、松散沉积物及其工程地质特性、场地土、场地类别、场地周期等环境特点为基础,对北海市进行了地震设防区划。将北海市划分为残丘区、台地区和阶地海滩区三个地质地貌单元和相应的三个地震设防分区,每个地震设防区给出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文中还对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7.
卡房镇是“锡都”个旧市主要的锡、铜等有色金属矿区之一。卡房集镇东部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降雨集中,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成为了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卡房集镇东部滑坡、泥石流的灾害情况,总结了其发育和活动特征,并详细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该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晶 《吉林地质》2006,25(4):65-69
长春—吉林输油管道敷设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性为中等复杂,现状地质灾害种类有崩塌、不稳定斜坡和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规模均属小型。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无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由于地震或断裂构造引起的地层错动或不均匀地面沉降,导致管线开裂。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营口后仙峪硼矿山现状地质灾害有采空区地面塌陷、巷道坍塌、露采场边坡局部岩石崩塌。矿山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和高强度不科学的矿业开发活动是引发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针对矿山的地质灾害特征提出了矿山生产过程中要加强边坡观测、剥离堆积场一定要先筑坝后堆放等9条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地质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对武汉市城市地质环境及场区地震、环境地质因素、江、湖水质、洪泛及地面渍害、三峡工程及影响等进行了论述。从而认为应把研究和防治武汉城市环境地质灾害及环境恶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来开展,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管理的大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