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4—6月我区天气气候基本特点是五月雨多气温低,四、六月雨水少但降水分布较均匀,无明显的旱、涝灾害,风调雨顺 为发展我区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天气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
刘文英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32(4):I0002-I0002
7—9月,江西省降水中东部偏多,其余地区偏少;气温偏高,Et照普遍偏少。总体上,伏旱不明显、秋旱较严重,暴雨未造成明显洪涝灾害,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但其间出现的暴雨、干旱、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给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春季我区气温变化起伏明显,季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正常。降水北疆偏少,旱情较突出;南疆降水正常,4月中旬出现连续阴雨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洪水、冰雹等局地灾害性天气南疆多于北疆。气候对农牧业生产不利的因素较去年偏多。一、气候概况 1.气温季平均气温,北疆(6站平均)为8.9℃,较常年偏高0.8℃;南疆(6站平均)为14.1℃,较常年偏低0.2℃。全疆各地除乌鲁木齐的季平均气温属偏高等级外,其它各地均属正常等级见表1。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3月江西省气温略偏高,降水正常,日照正常略偏多。1月下旬全省出现一次明显寒潮和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农业、林业、交通、电力、旅游等受到不同程度影响。3月下旬初赣州市普遍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其余时段天气条件基本有利。1月全省多阴雨(雪)天气,气温略偏高,降水量显著偏多,日照明显偏少。1月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9成,仅次于  相似文献   

5.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3,(4):I0001-I0001
江西省2013年7—9月气温偏高,日照偏多,降水明显偏少。本季度内出现了高温逼熟、农业干旱等灾害性天气,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总体较小。  相似文献   

6.
2013年1—3月江西省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分布不均。季度内出现了雨雪冰冻、冰雹、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农业生产受灾严重;但大部时段气温偏高,热量充足,大部地区稳定通过10℃初日较常年提前了15—25d,且3月全省未出现明显的低温连阴雨灾害,天气条件对早稻播种育秧、棉花育苗总体有利,基本未发生烂种、烂秧现象,春播进度较常年有所加快。  相似文献   

7.
化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9-2008年化州市地面站气象资料,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方面分析了化州市气候变化特征,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化州市农业生产的影响.近20年来化州气温上升明显,高温天气明显增加,低温天气明显减少;降水以年际波动为主,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季节的降水量变化有升有降;日照时数年际波动明显,线性拟合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导致台风、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气候变暖造成农作物生育期缩短、农田地力下降和农作物病虫害灾害频繁;降水变化波动大,导致旱涝交替出,这些都是气候变化对化州农业生产影响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茂名市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6,他引:7  
利用茂名1971~2004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其降水、气温的年、季变化特征,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近30多年来,茂名的年降水以年际波动为主,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季节的降水量变化有升有降,可能是其原因所在。年气温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十分明显,年气温每年上升0.03℃,春、夏、秋、冬季气温的普遍上升,导致了全年气温的明显上升。气候变化导致了台风连续登陆茂名,高温天气连连刷新纪录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严重影响茂名水果生产及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潮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丁丽佳 《气象科技》2009,37(2):190-195
用广东省潮州市1957~2006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近20年来潮州气温上升明显,夏季高温天气明显增加,冬季低温霜冻、春季低温阴雨、秋季低温冷害天气发生几率明显减小,但仍然有发生的可能;降水季节性变化明显:近10年春季降水明显偏少,夏季降水明显偏多,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几率有所增加。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潮州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等的影响,提出了调整种植季节、种植布局等农业气象建议、措施,为潮州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程红军 《吉林气象》2004,(2):15-16,21
2003年冬季(2003年11月1日~2004年2月29日)吉林省总的天气特点是气温特高,降水特多。气温冷暖变化较明显。降水初冬(2003年11月)和后冬(2004年2月)持续偏多,隆冬(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持续偏少。本文简要分析了冬季的天气特点、环流演变及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1):I0001-I0001
<正>江西省2013年10—12月气温略偏高,降水略偏多,日照偏多。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影响前差后好,其中10月至11月上旬持续少雨,秋冬种进度以及灌溉条件差的地区晚稻、棉花后期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以棉花受影响较大。11月中下旬先后出现两次降水,12月出现冬季暴雨,有效解除了农业干旱,对冬种及冬作物生长有利。10月,气温略偏高,日照大部偏多,降水明显偏少。月内仅7—8日出现一次小到中雨天气,其余时段基本无降水。晴多雨少,光温条件对二晚成熟收晒、棉花裂铃吐絮及采摘等有利,晚稻收割进度快于上年同期。但由于降水明显偏少,赣  相似文献   

12.
孙兴池 《山东气象》2004,24(2):33-34
利用2004年3-5月常规天气资料、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春季山东省气候特点和主要天气过程,并对天气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述,结果表明,前期少雨干旱,且多大风,后期降水明显增多,气温变幅大。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3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1—3月上旬全省出现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大;3月19日晚至21日的首场强对流天气给江西省带来严重影响。1气候概况1.1气温。1—3月全省平均气温为9.3℃,较常年同期平  相似文献   

14.
郭瑞鸽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32(1):I0001-I0001
2008年10—12月江西省气温略偏高、降水北多南少、日照北少南多。10月晴多雨少,对晚稻成熟、收晒有利。11月上旬出现暴雨天气过程,但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11月中旬起全省进入少雨期,部分地区发生农业干旱。总体上,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1211号“海葵”台风登陆后在江苏引发的两段降水对流特征差异明显的大暴雨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段区域性大暴雨天气发生在台风环流中心及北侧偏东风急流附近,此时台风环流完整,中心维持正压结构,环流中心及其北侧偏东急流附近伴有较大范围的水汽辐合和强上升运动,有利于区域性大暴雨天气发生,但降水发生在近乎中性的层结下,降水分布较均匀,发展平缓,降水期间对流活动较弱;第二段大暴雨则发生在远离环流中心的台风倒槽顶部,降水期间暴雨区中高层伴有较明显的冷平流,有利于对流不稳定层结发展,降水发展过程中,地面风场出现中尺度扰动,增强了局地辐合和气旋性涡度,加之地面锋区发展,促进了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此段降水中尺度特征显著,发展迅速,雨强大,伴有明显的对流特征,导致出现局地特大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Micaps资料、数值预报场,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呼伦贝尔市2014年10月11—13日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在黑海、里海高脊东移,新西伯利亚冷空气东移至贝加尔湖,受鄂霍次克海高脊阻挡,冷空气在此堆积,贝加尔湖低槽明显加深,台风北上使鄂霍次克海高脊逐渐减弱,贝加尔湖低槽迅速东移,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造成了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强盛的冷平流是造成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但降水的潜热释放及地面长波辐射对气温升降起到辅助作用。降水开始于冷锋前部的暖区一侧气旋中,冷锋过后降水转变为雨夹雪或雪,较大降水落区在气旋顶部或后部。T639、ECWMF数值模式提前对形势场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报。比较而言,以ECWMF模式预报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4):I0001-I0001
2014年7—9月江西省气温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日照时数偏少。江西省出现了多次大范围的强对流性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受灾严重,局部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先后出现5轮高温天气过程,赣南高温日数创耪高;8月中旬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气象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昌吉市每年五月份的降水对全年夏粮产量影响很大,是至关重要的天气事实.所以确定形成产量的关键期及其降水量指标,加强预报针对性,对农业生产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决定夏粮产量的关键降水时期对每年4月1日到6月10日的降水量按旬进行分析(因冬麦发育期早晚有差,并都有一定过程期,就采用了两旬为一时段,并将相邻时段都各重复一旬),以便于分析出降水关键期及其量值指标.这样就有1/4-20/4、11/4-30/4、21/4-10/5、1/5-20/5、11/5-31/5、21/5-10/6共有六个时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2008年1月出现50a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2009年1月则出现了30a一遇持续低温干旱天气。采用全省各站地面实测数据,实况资料降水为实测数据,温度资料选自自动站,天气气候分析采用NCEP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连续两年1月的温度、降水量与历史同期对比分析,同时将两年的月、旬温度和月降水量及月平均形势场和风场等也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和2009年1月的共同特点是月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均偏低;不同点是2a的月最高温度和月降水出现明显差异。2008年1月的低温雨雪天气给陕西的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带来严重影响,而2009年1月的低温干旱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歌 《气象》1999,25(11):62-63
8月份,降水分布大体呈南多北少态势,江南、华南等地降水明显偏多,湘、皖、鄂、赣等省局部地区发生暴雨洪涝;北方大部降水偏少,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月平均气温,全国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北方光温条件较好,对农业生产有利;中下旬,南方大部出现连阴雨天气,气温显著偏低,光照条件差.9908号台风在广东深圳登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