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英国皇家海军退伍军官孟席斯在其《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1421:ChinaDiscovered the World)一书中提出郑和船队曾进行了环球航行,他的主要依据就是欧洲人绘制的古地图。我们在上期中已经指出,他所列举的《毛罗地图》实际上与郑和船队没有任何关系。在这一期中,我们要讨论《1513年皮里·雷斯地图》(The Piri Reis Map of1513),因为孟席斯认为该地图是证明郑和船队曾进行过环球航行的“确证”,是揭开郑和舰队航海秘密的“最有价值的关键”证据之一。奥斯曼帝国舰队司令和他的地图皮里·雷斯出生于15世纪后半…  相似文献   

2.
龚缨晏 《地图》2005,(5):88-93
1405年,中国航海家郑和开始率领庞大的舰队远航西洋,在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英国退役军官孟席斯(Gavin Menzies)成了一个名人。因为他在2002年出版了《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1421,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一书,提出郑和才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环球航行的航海家。  相似文献   

3.
翟涛 《地图》2005,(6):30-33
今年恰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同时又是中国人海权意识觉醒的历史时刻,因此全社会都在反思500多年前的东西方大航海动机,后果的异同,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初,英国退役潜艇军官孟席斯提出了“郑和首先发现新大陆”的骇世新论之后,全球范围内勃发了一场“郑和热”。  相似文献   

4.
《地图》1986,(1)
根据全国“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筹备委员会”的决定,在大连海运学院航海史研究室及山东大学历史系中西交通史研究室协作下,我们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编制了《古今对照郑和航海图》。该图于1985年6月由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出版,作为向郑和下两洋580周年纪念大会的献礼。《古今对照郑和航海图》包括《武备志》卷二百四十的《郑和航海图》原图及新编的《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原图拼接成八  相似文献   

5.
李军  张文 《地图》2002,(4):16-22
今年3月,英国64岁的退休潜艇指挥官孟席斯提出中国人比哥伦布早72年发现新大陆。尽管其推论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无疑让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6.
唐博 《地图》2009,(2):120-127
宣德六年(1431年),发生了好几件事。 江南刘家港。时隔十年之后,宦官郑和再率船队,前往西洋诸国宣扬国威。两年后,船队载誉而归,郑和却客死他乡。大明王朝的航海时代戛然而止。  相似文献   

7.
史图赏析     
成继龙 《地图》2001,(3):60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到过东南亚、印度、西亚,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8.
陈述彭 《地图》2005,(3):38-41
“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郑和下西洋.先于哥伦布横渡大西洋70年。长期以来.包括中国的旧教科书.都沿用欧洲人的说法.把哥伦布作为14~16世纪地理大发现的第一人。但是.20世纪末,人们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被扭曲的历史得以还原。例如.英国出版的海洋地图集和世界探险史的著作中(如The Times Atlas of Oceans.1983:The Times Atlas and Encyclopedia of The Sea.1989等)都把郑和下西洋的光辉历史列于榜首.而哥伦布仅列于第三位或第四位。  相似文献   

9.
1593年刻印的《乾坤万国全图天下人物事迹》地图载有亚伯尔耕、加拿大的名字,没有亚墨利加,显示明代知道新大陆的地名比利玛窦制作的《坤舆万国全图》早9年。1570年的奥特里斯的世界地图说明欧洲还没有到过美洲西部。普兰修斯1590年和1594年的地图完善了欧洲人还没有到过美洲的西部和亚洲地理,比对中文的《坤舆万国全图》的准确性,唯一可能是西方采纳了来自中国的信息。其中最大可能是荷兰航海者林斯豪滕和他相熟的中国通在印度果阿的交流,果阿是郑和当年必经之地。1590年后,西方地图有了飞跃的发展,其后西方海洋霸权中心从葡萄牙转移到荷兰和英国。奥特里斯1570年的世界地图,普兰修斯1590年与1594年的世界地图,3种地图逐步改善了西方对新大陆和中国的认识,但是没有欧洲人测量的文献根据,应该是中国的世界地理知识传入西方。《乾坤万国全图天下人物事迹》《郑和航海图》与《坤舆万国全图》代表3种不同用途的地图,均为中国创绘。《坤舆万国全图》的原图是明代内府藏的世界地图,约1430年成图,远早于利玛窦和李之藻时代。明代中国人是世界地理大发现者,是现代地图学的先驱,地图学起码是中国独立创建的,不是来自西方。  相似文献   

10.
智力冲浪     
史图赏析从 14 0 5年到 14 33年 ,郑和先后七次航海到过东南亚、印度、西亚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 (如图所示 )。1)请说出郑和下西洋途中 ,经过哪些主要的海洋、海峡。2 )当时所用船只为帆船 ,在航行过程中要尽可能顺风顺水 ,故郑和下西洋出发的季节多选择在   ,此时我国东部吹  风 ,南亚吹  风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的方向为   ;归国的季节多选择在   ,此时我国东部吹  风 ,南亚吹  风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的方向为  。国名竞猜  下列 5个谜语 ,分别对应上边的 5个国家 (A、B、C、D、E) ,请用线条连接起来。零存…  相似文献   

11.
《地图》2006,(2):13-13
一幅横空出世的古地图将本不平静的郑和研究再度掀起波澜。2006年1月12日,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人》在《或许,中国人打败了哥伦布》一文中刊登了一幅世界地图,认为此图是郑和首先发现新大陆的最新证据。这幅地图名为“天下全舆总图”,其左下角记录了此图是乾隆时代的大臣莫易仝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测绘》2003,(1):44-44
英国前海军军官、业余历史学家孟席斯论证指出,1421年3月至1423年10月,4支中国大型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并绘制了世界地图。  相似文献   

13.
墨卡托投影圈,是1569年荷兰地理学家墨卡托(Mercator)所发明。墨氏是根据透视圆柱投影原理,加以数学修正而成。在此图上,是用直线表示经纬线,且所有经纬线互成正交。构成一幅大致成长方形的世界的地图。墨卡托投影图自发明以来,一直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地图册中,用以描绘世界全图和各种挂图,尤其被广泛地应用于航海事业上,成为航海家们不可缺少的航行指示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斯里兰卡是广袤的印度洋上最惊艳狂放的篇章,那么斯里兰卡南部面朝大海阳光灿烂的加勒古城,则是一幅嘈杂又寂静的画,街头巷尾都能给人意外的美感.精致的门楼、回廊和窗楣铭记了一个又一个时代. 旧日的加勒味道 很多年以前,斯里兰卡原住民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打鱼生活,加勒也还是一座平常无奇的渔村.15世纪初,热爱航海的葡萄牙人开辟了新航线,并把“新发现”的印度南部、巴西东部以及非洲一些地方占据为殖民地,发展殖民计划.在葡萄牙的诸多航海家中,圣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被称为“像战士一样为葡萄牙开疆拓土的航海家”.  相似文献   

15.
郑和航海图     
孙果清 《地图》2011,(2):130-131
《郑和航海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所绘包括亚、非两洲在内的航海图。郑和,本姓马,字三保,深受永乐皇帝赏识。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依最后一次远航路线为依据,编制了这幅航海图。此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国》,后多省称《郑和航海图》。  相似文献   

16.
王汐 《地图》2014,(5):62-73
航海行为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扩展到了陆地以外的大洋彼岸.正是有了远洋航线的开辟,原本模糊的世界轮廓逐渐明朗,毫不相干的洲际间也有了互相连接的纽带.  相似文献   

17.
龚缨晏 《地图》2008,(6):122-125
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托勒密的杰作《地理学》在古代西欧失传后,却被阿拉伯人继承下来了。文艺复兴时期,托勒密的《地理学》重新被介绍到西欧,并形成了多种版本。到了16世纪,一些根据全新的地理知识而绘制出来的世界图,也被附在托勒密的《地理学》一书中。  相似文献   

18.
巨周 《中国测绘》2008,(2):52-59
詹姆斯·库克(1728-1779)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航海家.太平洋和南大洋的探险家;被誉为“18世纪以至今后任何世纪所能产生的最有能力、最负盛名的航海家”。从1768年7月到1780年10月他先后3次率领探险队在太平洋海域进行了探险活动.完成了世界航海史上举世瞩目的环球航行。尽管库克没有寻找到大英帝国梦寐以求的南方大陆,也未能从太平洋打开通向大西洋的西北航道.然而这3次航海活动却为尔后英国在太平洋的殖民活动奠定了基础.也为人类在太平洋海域的考察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非航海用DDM向航海应用转换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航海用数字水深模型(DDM)不能直接应用于航海上的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深不确定度拟合面的非航海用DDM向航海应用转换的方法。采用不确定度合成方法计算原始水深不确定度对非航海用DDM建模点的传递不确定度;利用测试点检验法估算非航海用DDM网格的地形描述不确定度,进而合成建模点的综合不确定度;基于模型网格双线性法构建非航海用DDM的水深不确定度拟合面,并推估模型内任一点的水深不确定度,以提高转换后非航海用DDM的深度保证率。试验证明:所提方法切实可行,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转换后非航海用DDM的深度保证率,以满足舰船的安全航海需求。  相似文献   

20.
莱斯特·布朗在2月16日发布的《中国正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首要消费国》报告中称,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目前对谷物、肉类、煤炭和钢材的需求量已经超过美国。“中国作为一个消费大国超越美国将被看作一个世界经济领袖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正在书写新的经济史。如果上个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这个世纪看来是中国人的了。”这是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PolicyInstitute)所长莱斯特·布朗(LesterBrown)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时所言。中国是“经济超级大国”问:您认为中国如今正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消费国。您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