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线罩是一种为保护天线正常工作而设置在天线外部的结构物.为避免受到外部机械损伤,保证天线的电性能以维持正常运行,许多北斗/GNSS基准站的天线都会使用天线罩进行遮盖.由于天线罩本身材质特殊,不同型号天线受其影响不同,特别是对北斗/GNSS高程解算影响差异显著.本文首先给出了天线罩对北斗/GNSS信号吸收和折射基本原理,然后针对北斗/GNSS基准站更换天线或者天线罩时对定位、特别是高程方向的影响,提出了使用偏心观测量进行重新标定的方法.基于广东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改正天线罩的影响,满足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坐标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由天然气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物质。当用显微镜放大来看时,会发现其有着像"笼子"一样的结构。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它可以直接点燃,所以,天然气水合物通常也称为"可燃冰"。从本质上讲,可燃冰仍是天然气,人类在利用可燃冰作为化石能源时必须将其分解为天然气才能使用。伴随着国内外能源战略布局以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发展,天然气  相似文献   

3.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面对能源枯竭问题,要想提高煤炭利用率,避免造成能源的浪费,便需要通过煤质测定和分析,了解其成分及性质,然后对煤炭进行分类使用。所以,必须确保煤质分析的准确性,加强对整个操作过程的控制力度,避免误差的出现。文章简要介绍了煤质分析,指出了造成煤质分析误差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煤质分析准确度提出了几点科学、可行的方法,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由于当前缺乏有效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精细化遥感探测方法和高精度的数据产品,全国尺度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仍显不足。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网络爬虫数据、OSM地图数据和环境专题数据等信息,发展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专家知识参与获取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遥感识别和精细化制图的技术方法,研发了1990、2000、2010和2020年共4期的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分布数据产品及2010—2020年场地植被恢复信息数据产品,作为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的组成部分(CLUD-Mining)。CLUD-Mining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可靠性,数据产品平均精度为91.75%;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开发建设的面积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发展趋势,1990—2010年,面积增长速度从55.22 km2/a上升到95.51 km2/a,而2010—2020年呈现负增长,平均每年减少27.28 km2;此外,2010—2020年场地植被恢复面积达746.76 km2,主要集中在华北区和西南区;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分布格局逐渐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本研究对提升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时空分布特征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场地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是建设高效的能源经济体系、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途径。因此城乡一体化对能源效率的效应分析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测度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能源效率值,并分析其时空上的分异特征,通过构建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3个维度的综合指标体系评价城乡一体化水平,以此为基础运用Moran's I指数确定了能源效率、城乡一体化水平及其他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最后运用混合地理加权回归估计城乡一体化及3个控制变量的回归参数值并作空间效应分析。得出结论:① 从空间相关性分析来看,长江经济带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对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也对能源效率有正向影响,而技术进步则在一定条件下与能源效率呈负相关关系;② 从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来看,城乡一体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小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而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小;③ 城乡一体化水平对能源效率的正向影响程度随着能源效率的上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其影响在空间分布上自东向西呈现出递增的特征;④ 长江经济带的能源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基于此,对长江经济带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能源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五年来,我国能源的生产与消费都发展很快,但弹性系数过大,反映了我国能源使用率偏低,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总体来看,供需缺口有所扩大但缺口率基本稳定,无明显增长,基本上属于立足本国之列.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可再生能源已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7.
近五年来,我国能源的生产与消费都发展很快,但弹性系数过大,反映了我国能源使用率偏低,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总体来看,供需缺口有所扩大但缺口率基本稳定,无明显增长,基本上属于立足本国之列。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可再生能源已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今天人们所用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都是由植物等腐烂变成的.由生物体到化成能源这一过程,大自然用了上亿年的时间,数百年来,它们一直是人类能源的主角.但是这些传统能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资源将面临枯竭.同时,传统能源在使用和生产的过程中还会带来各种污染,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能源短缺的大国,加紧开发低污染乃至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凭借其丰富而配套的矿产资源,依托矿业开发与后续加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鞍山、本溪、大连、抚顺为主体的钢铁工业体系;以盘锦、锦州、辽阳、大连、抚顺为主体的石油和石化工业体系;以抚顺、阜新、铁岭、沈阳为主体的能源工业体系;以沈阳、大连为主体的重化工和机械、仪表工业体系.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今天人们所用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都是由植物等腐烂变成的。由生物体到化成能源这一过程,大自然用了上亿年的时间,数百年来,它们一直是人类能源的主角。但是这些传统能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资源将面临枯竭。同时,传统能源在使用和生产的过程中还会带来各种污染,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能源短缺的大国,加紧开发低污染乃至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2014,(1):56-57
正近年来,全球严峻的能源形势以及使用常规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促使世界各国努力地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来构建多元化能源结构,以保证本国能源安全。地热能以其清洁和储量丰富的特点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予以关注,本文将美国、冰岛、日本这3个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突出国家的经验进行梳理介绍,以飨读者。目前国际上有100多个国家开发利用地热能,并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能源专家普遍预计,到2100年地热能利用将在世界能源总值中占30%~80%。地热能是指蕴藏在地球内部距地表5公里以内  相似文献   

12.
核能是清洁 高效 安全的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消费不均衡。煤炭资源60%集中在华北、西北,水力资源70%以上分布在西南,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于西部和海域。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华东、华南沿海和东北地区,能源短缺成为这些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在增加能源消耗和使用成本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陈建军 《国土资源》2003,(12):32-33
辽宁是久负盛名的重工业基地,在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曾做出了巨大贡献。以重工业为基础的装备制造业对各类矿产资源的消耗数量之大有目共睹,特别是能源矿产其消耗量约占全国能源总产量的5%,居全国第7位。而煤炭又是辽宁省的主要能源矿产,其产量占一次能源总产量的63%,煤炭的消耗量高  相似文献   

14.
煤层气是与煤伴生的、主要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通常含量大于95%,发热量与天然气基本相同。煤层气与天然气可以混输混用,相互替代,是一种洁净的能源。煤层气主要作为燃料使用,也可用于发电,以及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和炭黑等。  相似文献   

15.
刘增洁 《国土资源》2003,(10):62-63
2003年4月美国能源信息署对今后24年全球的能源供需形势进行了预测。 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2025年世界油价为26.57美元/桶。未来全世界的能源消费将稳步增长,到2025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比2001年增长58.4%,年均增长1.9%。天然气将是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均增长2.8%;石油需求将进一步增加,2020年和2025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将  相似文献   

16.
页岩气是国内外新兴的非常规新能源,可作为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在当前世界能源紧缺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
意义。当前,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尚处于起步阶段,远落后于北美地区的商业化开发,但国家高度重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
以有效缓解能源紧缺。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关键在于储层的水平井压裂改造,也是当前我国页岩气产业面临的重大困难之一。整
理和比较了多级压裂、清水压裂、同步压裂、水力喷射压裂、重复压裂、CO2 与N2 泡沫压裂、缝网压裂等当前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
技术及适用条件,对比了压裂中常用的滑溜水、复合压裂液、泡沫等各类压裂液体系和各类添加剂的优劣效果,总结了井下微地
震、测斜仪、直接近井筒裂隙监测、分布式声感器等常用的裂缝监测技术适用范围。初步展望认为,超高导流能力压裂和超临界
CO2开发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又称绿色能源,其二氧化硫、粉尘的排放量接近为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很低,几乎没有污染。加之天然气洁净,使用方便,用途广泛,因此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世界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1996年,天然气在世界能源利用中的比重达到23.6%,世界天然气能源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8.
高性能通信网络是智能电网的基础,随着分布式绿色能源、智能楼宇,电动汽车等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需要建设先进的通信网络以传递能源/用户侧信息。讨论了智能电网电力通信的体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下一代数据网、电力通信安全性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今后重点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讲述了Struts+EJB构架在B/S开发中的集成使用,介绍了EJB技术、Struts原理及其使用技巧;并总结技术优势.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讲述了使用EJB和Struts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0.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消耗着大量的物资与能源。实现城市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欧盟主要采用推广可再生能源,调节能源价格,改善建筑材质,降低消耗等多种方式推进城市的低碳绿色转型。但各种能源使用与消耗方式缺乏整体全面分析,不利于指定决策与宣传推广。为此,欧盟启动了对于城市的综合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分析研究项目。该项目主要通过城市三维模型CityGML,实现对于城市建筑模型、能源管网设施,以及能源消耗的标准化数据管理,并通过CityGML自带的应用领域扩展模块实现对于能源消耗模拟所须数据的支持。在统一数据格式的基础上,实现与专业能源分析软件(Energy Plus,Trnsys等)的数据对接,并将分析结果通过CityGML标准实现共享与可视化。该项目以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日内瓦等欧洲绿色能源城市为代表,通过将电力、地热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进行经济、排放分析,结合建筑物的散热,消耗等多种因素,分析各种能源政策可能会产生的环境、经济、人文影响,从而为支持欧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IntegrCity项目的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组织方式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基于CityGML的智慧城市的研究方法与可视化策略。这对于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