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暨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拟定于2007年10月在武汉召开。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力学计算新方法;(3)岩土工程研究与重大工程实例;(4)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5)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与参加会议。会议专题: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发展与回顾时间:2007年10月地点:武汉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会议论文与出版: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  相似文献   

2.
岩土力学反分析及其集成智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高玮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01,22(1):114-116,120
通过对岩土力学反分析的数学,力学,信息及系统4种描述法的全面介绍,揭示了岩土力学分析的本质,并通过反分析现状的概述及其智能化研究的说明,指出了目前反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还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岩土力学反分析研究的集成智能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第八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由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承办。拟于 2 0 0 4年 10月在上海召开。会议内容与会议主题1关于学科发展的动态的特邀报告2围绕下列主题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 :(1)岩土特性与本构模型及工程参数 ;(2 )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 ;(4)岩土渗流分析与计算 ;(5 )岩土工程实录分析 ;(6 )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 ;(7)计算岩土力学中的新技术应用 ;3召开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会议征文要求1、应征论文要求内容具…  相似文献   

4.
《岩土力学》2012,(6):1828
(2013年10月25~27日,南京)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3)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4)环境岩土工程;(5)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会议专题: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新方法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5.
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每3年召开一次。第8届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与力学学院承办。拟于2004年10月在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召开。 会议内容与主题: 1. 关于学科发展的动态的特邀报告。 2. 围绕下列主题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 (1)岩土特性与本构模型及工程参数; (2)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 (4)岩土渗流分析与计算; (5)岩土工程实录分析; (6)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 (7)计算岩土力学中的新技术应用。 3. 召开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会…  相似文献   

6.
《岩土力学》2017,(5):1413-1423
对于岩土工程设计来说,准确识别均质土层的边界是极其重要的。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数据常用于土分类、土层边界识别和岩土工程参数评价等方面。基于CPTU测试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力学分层,可以有效地识别均质土层边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法和修正的Bartlett检验,对CPTU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相应的组内相关系数指标RI和Bartlett统计量。结合R_I和修正的Bartlett统计量临界值,检验土体的均质性,确定均质土层的边界,从而进行力学分层。利用3个场地的CPTU数据进行力学分层,并将其结果与土性分层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力学分层结果不仅能分辨出全部主要的土性分层界面,而且还显示更多潜在的次级力学分层界面。  相似文献   

7.
主  办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  办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大连理大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主题 :1、学科发展动态特邀报告2、岩土特性与本构模型及工程参数 ;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 ,岩石动力学 ;岩土渗流分析与计算 ;岩土工程实录分析 ;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 ;计算岩土力学中新技术的应用。联系方式 :116 0 2 4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年廷凯先生注明“七届岩土力学会议”字样。联系电话 :0 411- 470 85 13  470 85 11传  真 :0 411- 470 …  相似文献   

8.
瑞利波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介质的弹性波速的差异与介质的岩土力学特征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介质的瑞利波速度与其剪切波速非常接近,因此利用瑞利波勘探技术进行地下介质分层时,其优势十分明显.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初勘阶段可利用瑞利波勘探技术宏观划分力学性质差异明显的地层、地质构造,而在详勘阶段可以探测基岩埋深、填土厚度等的变化趋势,均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岩土力学》2013,(3):658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协办单位:《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岩土力学》编辑部会议时间:2013年10月25-27日会议地点:江苏南京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3)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4)环境岩土工程;(5)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  相似文献   

10.
《岩土力学》2006,27(3):486-486
2006年1月11日,《岩土力学》2006年度第一次编委会扩大会议在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朱耀仲所长、汪大国书记、孔令伟所长以及在汉编委。本次会议由主编白世伟教授主持,《岩土力学》编辑部负责人方昭茹汇报了《岩土力学》两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和2006年工作计划,会议还选举了《岩土力学》副主编,在场编委就副主编人选进行了投票,结合所外编委的投票结果,孔令伟教授当选为《岩土力学》副主编。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水平层状地基运动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研究地层系统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与地层参数之间的关系, 修正测量得到的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偏差, 建立了层状地基参数的频域识别方法。并利用大型振动台上的地基模型试验数据, 实施了层状地基的参数识别过程。结果表明, 该方法产生良好的地基参数估计。  相似文献   

12.
李立  余翠  孙涛  韩增强  唐新建 《岩土力学》2019,40(8):3274-3281
针对数字全景钻孔摄像系统获取的实测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特征的数字式钻孔图像溶隙结构识别方法。利用岩层中的典型结构,如土质层、溶隙在颜色上与普通岩石具有较大差异性的特点,首先建立了一个自适应HSV颜色空间溶隙结构检测模型,利用该模型获取溶隙结构的二值化图像;对该二值化图像进行滤波处理;然后从处理后的二值化图像进行分区像素密度统计来确定土质层或溶隙区域的深度、面积及方位角等信息,从而实现数字式钻孔图像中溶隙结构的自动识别。通过对大量数字式钻孔图像进行试验并与对应的钻孔雷达图像进行结果对比表明,其方法能对全孔图像的溶隙和土质层进行快速、准确地自动化检测与定位,为钻孔图像岩体结构的自动识别与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黑河高山草甸冻土带水热传输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黑河源区高山草甸冻土带的基本气象参数、植被参数和土壤水热性质参数为输入条件,利用CoupModel模型计算了试验点两个完整年度日尺度上的各种基本水热状况,计算结果较符合实测值(7层地温和土壤液态含水量平均R2分别为0.95和0.83).利用模型输出的土壤热通量和土壤水迁移分析了试验点季节性冻土区的水热传输过程:在土壤层开始冻结期,下层土壤液态水向冻结锋面集结,集结期向上的地热通量急剧增加;在冻结期,土壤热传导主要与上下层的土壤温度有关,土壤水迁移基本处于零通量状态;在融化期,在融化锋面未出现液态水分集结现象,融化层土壤水热传输过程迅速改变并与非冻结土壤一致,向下的地热通量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4.
河北坝上地区位于东亚季风气候边缘区,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丰宁黄土剖面为研究该区域长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化提供了理想材料。通过丰宁黄土剖面地球化学元素和磁化率分析,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恢复了该地区230,ka BP以来的环境演化历史; 通过野外观察,识别出了S1古土壤之下发育的风化淋滤黄土层,探讨了S1古土壤发育时期的风化淋滤特征及其所揭示的气候变化问题。结果表明: (1)230,ka BP以来的磁化率记录可与深海氧同位素3—8阶段进行细节上的对比,表明丰宁黄土堆积区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积极的响应;(2)S1古土壤发育时期,由于受到强降水的影响,土壤中元素受到强烈淋溶从而向下迁移到L2黄土中,造成L2上部地球化学记录与磁化率的差异;(3)从S1古土壤顶部到钙结核层之间土壤属于酸性淋溶土,可能相当于现今中国北亚热带的黄棕壤,其剖面由土壤层、风化淋滤黄土层和CaCO3淀积层构成;(4)S1古土壤发育时期的温度和降水量与现今江苏泗洪和六合地区相当,表明当时研究区为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15.
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贵州喀斯特区域2011-2015年53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0~100 cm的逐日土壤水分、降水、气温资料,分析了不同农业气候区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变异系数以及土层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各区土壤水分的范围总体相差较小,据 0~100 cm层土壤水分相对小值区的分布形态,可分为持续性土壤干旱区、季节性土壤干旱区、土壤湿润区。(2)依据各区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相对大值区的时空分布形态类似可分为变异一致区、季节变异区及持续变异区。(3)通过10~50 cm对其下层土壤水分的关系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区、温和湿润区、高寒区研究土层(10~50 cm)与其下层(20~90 cm)土壤水分相关系数均>0.60,其余各区土层只与其下20~40 cm土层相关系数较大,而对其下更深土层相关系数较小;从滑动日数来看,各区10~50 cm土层与其下10~20 cm、30~50 cm、60~100 cm层最大相关系数的滑动日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3~10日、10~20日、20~30日。(4)通过对比各区土壤水分与其变异系数分布特征发现,土壤水分的低值区发生的层次及时间与变异系数大值区基本相对应,土壤水分的变化除与降水、气温直接关系外,还可能与土质及环境等其他要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层假设的Green-Ampt模型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Green-Ampt入渗模型由于假设过于简化而限制了计算精度,针对这一问题,在分层假设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将均质入渗土壤分为饱和层、过渡层和干土层,采用Richards模型分析了不同入渗条件下各层的厚度以及各层内含水率和导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渗条件一定时,过渡层占湿润层(包括饱和层和过渡层)比例会随湿润层厚度的增加线性减小,积水深度和土壤初始含水率分别会影响这一线性关系的纵轴截距和斜率,而土壤饱和导水率则对其没有明显影响;过渡层内土壤含水率分布为椭圆形曲线,而导水率随深度增加线性减小。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湿润层的等效导水率并相应给出锋面吸力的计算方法,对传统Green-Ampt模型进行了改进。结果显示,改进后模型计算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冻结土壤介电常数混合模型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靳潇  杨文  赵剑琦 《冰川冻土》2018,40(3):570-579
介电常数是微波辐射传输理论所需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参数。通过研究平均温度低于-4℃,组分中含有冰的土壤——冻结土壤,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微波波段冻结土壤的介电常数混合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土壤温度、微波频率、土壤质地以及其中未冻水含量的影响。模型使用一点法计算未冻水含量,引入Stern双电层理论计算冻结土壤未冻水的介电常数,引入Maxwell-Garnett介电常数混合理论、介电常数容积混合理论构建冻结土壤介电常数混合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冻结土壤介电常数混合模型给出的介电常数实部、虚部的曲率与实验结果很好吻合,模型结果比较满意,对比分析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在对千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基于3S技术的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包气带岩性、坡度、地质灾害、湿度指数、植被指数、土壤层厚度、土壤质量、地下水位埋深、径流系数、采矿、旅游等11项敏感性因子,采用BP网络模型在MAPGIS平台上对千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真实反映了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现状的同时,显示出基于GIS平台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以物理模型土钉墙的破坏性试验获得的土体的基本参数和模型的尺寸为基础,应用FLAC3D软件建立土钉墙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数值模型模拟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并监测该过程中的土钉墙墙体沿深度方向水平位移情况和各层土钉的轴力变化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支护过程结束后,在墙顶分级施加竖向荷载直至墙体产生较大变形,研究了土钉墙在超载状况下的工作状况以及破坏过程,并与物理模型土钉墙的破坏性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开挖过程中墙体水平位移底部大于顶部,呈“勺形”分布;墙体水平位移最大处附近的土钉轴力也最大;粉质砂土土钉墙变形超过基坑开挖深度的4‰后,墙体的稳定性会极大降低;粉质砂土土钉墙没有下卧软弱层时,在地面超载作用下其破坏形式为体内破坏,表现为部分土体沿滑裂面向下滑动。  相似文献   

20.
压实宽级配砾质土干-湿循环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宽级配砾质土作为垃圾填埋场复合防渗系统中土工织物黏土垫和土工膜(GCLs/GM)防渗衬垫的保护层时其水力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压力膜仪测试了土样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参数,并借助van Genuchte方程和Fredlund 3参数方程拟合了0~3次干-湿循环的压实宽级配砾质土样的4条脱湿土-水特征曲线。结果显示: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在0~100 kPa的低吸力区间内逐渐变陡,含水率随吸力增加而逐渐减小,在位于400 kPa附近趋于平缓;干-湿循环过程中,试样的饱和含水率存在峰值,而残余含水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两种模型拟合的宽级配砾质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差异不大,van Genuchte模型略优于Fredlund 3参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将试验结果与已有文献中干-湿循环条件下的黏性土以及膨润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比较,表明作为防渗垫保护层的宽级配砾质土更有利于GCLs的吸湿与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