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超长波是在半球范围内,沿纬圈方向上波数为1—3的大气波动。超长波的变化不但直接影响着大型天气过程的范围和强度,而且还对某一地区长期天气趋势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研究超长波的变化,尤其是研究某一地区超长波的活动特点,将有助于预报该地区的长期天气变化趋势,有助于分析该地区某一阶段气候特点的成因和气候异常。  相似文献   

2.
范远荣 《气象》1979,5(9):17-20
10—15天以上的天气预报,通常称为长期天气预报。国内外发布长期天气预报已有很长的时间了,但到目前为止,使用的方法基本上是一些预报经验和统计方法,预报准确率很低。为什么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至今仍然很低呢?问题的关键是对长期天气过程的规律认识不够。短期预报自1950年以来由经验方  相似文献   

3.
农七师气象站1993年3~8月春夏季长期天气预报,获得总分980分,共14项,平均达到70分;1993年9月~1994年1月秋冬季预报获得920分,共12项,平均77分。(各项目得分见春夏季、秋冬季评分表)。长期天气预报准确率能达到70%以上准确性,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性进展。农七师气象站长期天气预报准确率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有以下几点:1长期坚持做长期天气预报,必须坚持年年做、月月做。这样,才能不断总结出好经验好方法来,知道那些方法预报准确性高,又有什么弊端,那些方法反映预报准确性差,或根本不能用。再就是,对各种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天气预报专业委员会召开的随机动力气候分析、模拟与预报学术会议和国家气象局动力统计长期数值预报课题的第三届年会,于1985年12月6日至10日在广西桂林市联合举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天气预报委员会长期预报组与“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课题组,于1993年4月23—28日在南京气象学院联合召开了“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学术交流会.会议总结了过去两年的研究成果,认为在长期天气过程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在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天气预报专业委员会、长期天气预报理论、方法与资料建立总课题组、北京气象中心于1989年3月27日-4月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1989年全国长期天气预报技术交流会.这次会议正式代表近百人,还有不少列席代表和旁听者.会议主要内容:一是讨论1989年全国汛期天气趋势预报,二是交流近几年来长期天气预报理论、方法与资料建立的新成果及长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建立情况.本文着重介绍第二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背景在1982年以前,在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内,所有有关天气预报的工作,是由天气预报研究工作组负责的。在1982年2月,在墨尔本召开的第8次大气科学委员会上,考虑到人类活动和生产对长期天气预报的日益需要,和近年来长期天气预报的迅速发展,为了在最近10年内建立起1个月以上的数值预报业务,决定单独成立长期预报研究工作组。紧接着,在当年12月份,由大气科学委员会和联合科学委员会(JSC)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联合召开了“长期预报专家会议”;回顾了长期预报的现状和所取得的成就,报告了有关方面的论文,并讨论了从物理基础、预报模式到观测资料等问题。会后,还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上     
《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章基嘉、葛玲编著,气象出版社出版,1983年6月,445页。本书有机地结合太阳物理学、地质学、海洋学、日地物理学、大气环流、中长期天气过程以及数理统计等的基本知识,介绍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我国近三十年来中长期天气预报方法,以使读者获得较系统的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知识。全书共五篇二十章,主要内容:大气环流的基本知识;中期天气预报;长期天气预报;气候变化和超长期天气预报;中长期天气数值预报概论。本书可供气象、水文和海洋专业人员以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和研究生参考。×××《云物理学简编——云、雨和人工造雨》(英)B.J.  相似文献   

9.
一、长期天气预报的可能性人们通常把月以上的预报称为长期预报。按预报时效及内容又可分为月预报,季度预报及年度预报。现在世界上共有30多个国家正式发布长期预报。我国是长期预报开展较为广泛的几个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史宝山 《贵州气象》1999,23(4):11-12
该预报指标是继《贵州气象》1997年第4期发表的“长期天气预报的两条预报指标”之后的又一条预报指标,它不仅是温度预报指标,而且与前两条预报指标相关关连,相互制约 。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江西气候史料,就太阳活动黑子相对数11年周期与江西旱涝的关系作了统计分析,结合太阳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综合作出江西省在1995年、1996年和1997年超长期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2.
李德明  张隐君 《气象》1981,7(10):11-13
一、天气预报评分及问题 1.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计算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最简单的评分法。 设预报次数为n,预报正确次数为m,则预报准确率为 P=m/n×100% (1) 预报准确率的高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预报水平,但由于预报对象的气候机率的差异,相同的预报准确率所反映的预报水平却是不一样的。 例如,东北一些地区有“十年九春旱”的气候规  相似文献   

13.
王立生 《气象》1981,7(12):8-8
天气变化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尺度,长期天气预报的主要对象为数千公里到几万公里的超长波系统。在超长波系统异常的情况下会导致大范围的长期天气的异常。可见长期天气异常具有相当大的范围。气象台在作长期天气预报时,根据气候特点将所预报的范围划分为若干预报区域,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工作量,而且还可提高预报质量。本文以我地区夏季(6—8月)降水为例,说明区域划分的方法和一些体会。 一、划分预报区城的相关系数法 根据预报量逐年变化特点,把变化特点相似的各站点划为同一预报区域,这就是区域预报的基础。划分预报区域的方法很多,如:相关系数法、聚类分析法等。本文采用了相关系数法,以诸站点间的相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5—9月持续低温对我国东北地区粮豆总产量影响很大,研究夏季(5—9月)持续低温的长期灾害性天然预报,对农业生产是有很大意义的。 夏季(5—9月)持续低温的长期天气预报方法国内外虽都有所讨论,但还不如降水预报方面内容丰富,因此对我们来讲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本文企图从造成东北地区夏季持续低温的长期天气过程入手,研究稳定性超长波的活动规律,提出一种初步的季节长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中期天气预报的对象是如连阴雨、寒潮等中期时空尺度的天气过程,这些过程与行星尺度环流系统或一群天气尺度系统变化密切相关。大气长波的发展与消亡是中期天气演变的最基本过程,而超长波的活动则构成了中期环流形势演变的背景。随着中期数值预报的进展,其输出产品给中期MOS预报提供了预报信息。目前,欧州中  相似文献   

16.
结合2015年6月1日长江监利"东方之星"客轮沉船事件及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经验,可以认为目前强对流天气预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于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不足、强对流天气形成的机理认识不足、数值预报模式对强对流天气预报能力不足和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不足。在实际业务工作中较为可行的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思路是:首先要具有较全面的本地区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气候背景知识,然后按照配料法为主的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和天气学分型的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等进行强对流天气的落区预报,最后按照雷达、卫星资料等相结合的强对流外推临近预报方法进行强对流天气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17.
呼盟长期天气预报系统设计李成才,薛德友(呼盟气象处)(呼盟气象台)目前,长期预报方法主要依赖于在大量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的天气气候一统计学方法,数据多、统计分析量大是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之一。而且随着气象科技的进步,用于长期天气预报的气象资料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8.
伊通县处在吉林省中部,面积两千余平方公里,自然地理较为复杂,盛产大豆、玉米、高粱、谷子和水稻。解放后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73年上《纲要》,1974年过“黄河”,迈进了我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行列。为了适应“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飞跃发展的需要,县委在大办农业,规划农田基本建设,搞好大中型水库工程配套,控制和利用水利资源等方面,都迫切要求我们做一年以上的超长期天气预报,为此我们队1969年逐步开展了超长期预报工作。特别是在徐贵山老农经验的启发下,认真总结了他50多年在丰歉年景及旱涝演变方面的经  相似文献   

19.
长期天气预报业务和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从预报内容、预报方法和预报水平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长期天气预报业务概况。从统计和动力两方面总结了长期天气预报方法研究的现状;其中重点介绍了用GCM做月平均环流预报的进展。最后展现了长期天气预报在未来十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海明 《青海气象》2005,(3):70-72,74
青海省气象局自1999年开始推行预报业务体制改革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逐步建立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天气预报业务流程,短期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短期气候趋势预测、一般性降水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逐年稳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青海省天气预报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