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量物质对海洋的大气输入(续三)R.A.Duce等6.4计算方法Atlas等[1986a]、Atlas和Giam[1986,1989]、Bidleman[1988]、Bidleman等[1990]和Tateya等[1988]讨论了大气有机物的沉降过程...  相似文献   

2.
微量物质对海洋的大气输入(续二)R.A.Duce等5.5总结与讨论按10°×10°区域估算了全球海洋各含氮物质的大气输入。为了确定计算的可靠性,从特定10°×10°区域估算得到的通量首先与该区域的测量值相比较。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特定海盆和全球海...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十年中,显而易见,大气是许多自然物质和污染物从大陆输送到海洋的重要途径。这些物质的大气输入对海洋生物过程和海洋化学循环有正或负的影响。例如:很明显,大气是许多区域的重要营养成分如铁,氮等的重要输送途径。在本报告中,我们评价了这些地区的期的数据,发展向海洋的微量元素,矿物气溶胶,含氮物质合成有机物的大气通量的全球范围的估算值;比较了这些物质通过大气和河流输入的海洋比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部分清洁地区大气中N2O的浓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3年4月—1995年8月对中国部分清洁地区大气的N2O浓度进行了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农田(玉米田和麦田)大气的N2O平均浓度高达322.1-343.4ppbv,这是土壤排放N2O的结果;临安、龙风山和瓦里关山大气本底观测站(WMO/GAW)N2O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18.8±8.4ppbv,317.4±4.7ppbv和314.0±4.2ppbv。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气N2O的分布及变化特征。另外,还对现场取样及N2O浓度测量技术作了初步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气候海洋与大气的临界时间跨度及其非线性作用的大致结构。与预报的空间分辩率及系统的非线性强度相联系,气候大气和海洋的临界时间跨度可反映系统可预报的相对时间尺度。对于具有同样空间特征尺度的大气和海洋,海洋的最小临界时间跨度约是大气的9倍(可达数日至数十日)。一般(外源变化缓慢的)气候海洋与大气的一阶非线性越强,其临界时间跨度越小。气候海洋与大气非线性作用的大致结构是:通常与科里奥利力对流体运动的规范作用(如地转运动)有关,非线性作用随纬度增加而减弱。距平流场的切变结构及其沿经向与纬向上强度的比较直接改变气候大气和海洋的非线性作用(比如,向东的距平环流强度与经向环流强度相当时,非线性作用最强),较强的外部驱动(风应力和压弹梯度力)使非线性作用加大等等。  相似文献   

6.
徐全倩  徐海明  马静 《大气科学》2018,42(6):1191-1207
采用高分辨率卫星和再分析资料,利用涡旋探测技术、滤波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中尺度海洋涡旋与大气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日时间尺度上,海洋涡旋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Temperature,简称SST)与海表风速之间不仅存在同位相的正相关关系,还存在反位相的负相关关系,即在涡旋这种中尺度上既存在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也存在大气对海洋的强迫。海表风速与SST同位相时,对暖(冷)涡来说,向上(下)的净热通量增强,云和降水增多(减少);其海水温度异常和海流旋度较强,暖(冷)涡较为深厚,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海洋对大气的强迫。海表风速与SST反位相时,对暖(冷)涡而言,当其处在正(负)位势高度异常、中低层相对湿度较小(大)、气温较高(低)的大气配置下,海表风速较小(大);同时向下(上)净热通量增强,云和降水减少(增多);涡旋海水温度异常和海流旋度较弱,这种暖(冷)涡较为浅薄;表明晴空(阴雨)条件下有利于暖(冷)涡的维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静  徐海明  董昌明 《大气科学》2014,38(3):438-452
采用动态合成、带通滤波等方法,通过对冬季黑潮延伸区暖、冷两个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分析,研究了大气对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海表温度(SST)与近海面风速的正相关关系在涡旋的动态合成图上清晰可见,暖(冷)涡上空对应10 m风速的极大(小)值,即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在日时间尺度上表现显著;SST高低值中心基本对应10 m风无辐散区,暖(冷)涡上空为异常正(负)涡度分布;暖(冷)涡上空潜热、感热通量增大(减小),降低(增大)大气稳定度,从而加强(减弱)边界层垂直混合作用,使得海洋大气边界层增厚(变薄)。暖(冷)涡旋上空对应摩擦速度极大(小)值,反映了湍流粘性力在高(低)海温中心增大(减小)的特征,表明动量垂直混合机制在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中起着主要作用。中尺度海洋涡旋能够影响大气瞬变扰动,大气瞬变扰动强度在暖(冷)涡下游上空出现极大(小)值,该影响不仅表现在海洋大气边界层,在自由大气中低层也有较为清晰的反映。此外,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入手,发现斜压能量转换在中尺度海洋涡旋影响大气瞬变扰动强度中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递熵和再分析数据,讨论了不同ENSO位相下热带中东太平洋与其上空大气的信息传输,研究结果表明:厄尔尼诺、拉尼娜及中性状态下均是以海洋输出信息、大气输入信息为主导的特征,且海洋和大气输入和输出信息的空间分布型较类似。相对中性状态而言,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状态下,海洋和大气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均较强;拉尼娜状态相比厄尔尼诺状态,海洋与大气输入和输出的信息要稍强。通过重排滑动随机抽样方法分析了热带中东太平洋与其上空大气信息传输强度与海温异常的关系,重点分析了热带中东太平洋与其上空大气信息传输的不对称性。揭示了海洋对大气的信息传输随海温距平的变化可以分为类拉尼娜、类中性状态及类厄尔尼诺3个阶段:类拉尼娜阶段,随着低海温的减弱信息传输逐渐减弱;类中性状态,低海温向高海温的过渡过程,信息传输并不存在显著的变化趋势;类厄尔尼诺,随着高海温的增强信息传输逐渐增强。热带中东太平洋与其上空大气信息传输的不对称性更表现为类拉尼娜和类厄尔尼诺阶段信息传输与海温异常之间建立线性关系的阈值和线性趋势程度的不对称。此外,大气对海洋的信息传输随海温的变化与海洋对大气的信息传输随海温的变化类似,即海洋对大气信息传输较强时,大气对海洋的信息传输同样较强,反之亦然,并且大气对海洋的信息传输随海温的变化同样存在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与技术的新进展J.H戈登(NOAA大气影响计划部主任.马里兰)1引言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大气影响计划(AMP)的诞生应归功于商业部长委托制定的人工影响天气咨询委员会的报告,这个多学科专家组的报告极力建议建立一个由N...  相似文献   

10.
季风异常,ENSO事件和地气角动量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风异常和ENSO事件是发生在低纬地区的年际大气和海洋异常现象。本文把近年来这方面的分散研究集中到固体地球,全球海气相互作用的地球系统中来,揭示出季风异常和ENSO事件以及其它的大气和海洋事件的固海气相互作用的反映。这一分析具体得到下列认识:(1)南方涛动(SO)是太平洋东西部海温异常与山脉地形共同作用在海平面气压场上的反映;(2)在地球系统的年际变化中,除了大气对海洋的动力作用和海洋对大气的热力  相似文献   

11.
山西雨季降水与太平洋海温关系王振华,温芝荣(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030002)鉴于海洋的巨大热容量和热惯性以及海洋和大气的密度、相对质量的巨大差异,使得海洋对全球气候起着调节作用和稳定化的影响,海洋相对大气夹说比较稳定。海洋对外部扰动的反应常常是相当...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上海2、8月份各100次探空资料,采用数值实验方法,研究了三通道(23.8、31.4和94GHz)微波辐射计地基系统遥感大气水汽和液态水总量的能力和修正大气电长度时所能获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张海燕  陶丽  徐川 《大气科学》2022,46(4):859-872
本文利用1958~2018年期间海表面温度(SST)异常和湍流热通量异常变化的关系,探讨了其与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相关的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在不同海域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黑潮—亲潮延伸区(KOE)表现为显著大气强迫海洋,赤道中东太平洋表现为显著海洋强迫大气;在年代际尺度上,PDO北中心表现为大气强迫海洋,加利福尼亚附近则表现为显著海洋强迫大气。进一步分析表明:加利福尼亚附近区域是北太平洋准12年振荡的关键区域之一,与PDO准十年的周期类似,加利福尼亚附近的冷(暖)海温对应其上有反气旋(气旋)型环流,赤道中太平洋海水上翻和北太平洋东部副热带区域经向风应力的变化是北太平洋准12年振荡的另外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王志恩  胡欢  陵周军 《气象学报》1996,54(4):437-446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激光雷达测量臭氧的方法:双差分吸收方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气溶胶消光和后向散射对臭氧测量的影响,从而使激光雷达在气溶胶影响严重地区测量的臭氧精度比传统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大大提高。利用(289,313;277.1,299.1nm)或(268.4,289;277.1,299.1nm)4波长进行双差分吸收可以用于对流层大气气溶胶含量丰富或分布不均匀地区臭氧的测量。利用(299.1,341.5;308,353nm)4波长进行双差分吸收可以对火山爆发后平流层臭氧进行较精确的测量。  相似文献   

15.
用包括有天气尺度大气变率、海温(SST)平流和海气热交换的简化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研究了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问题。研究发现将模式SST的强暖型事件合成对显示海洋强迫大气迹象是有用的。还提供了海洋影响大气的其他证据,即海洋平流似乎通过反馈效应增强了模式SST异常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极轨气象卫星TOVS资料微机处理系统简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轨气象卫星大气垂直探测(TOVS)资料微机处理系统可实时接收处理TOVS/HRPT资料,生成空间分辨率约75(或50)km的大气温度和湿度廓线、位势高度、热成风、大气中水汽总含量、射出长波辐射(OLR)、臭氧总含量等大气参数以及TOVS水汽图象等产品。其中,大气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5K,大气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5%。由于气象卫星覆盖范围广,观测频次多,因此,TOVS产品可弥补海洋、高原、沙漠等地区常规探测资料之不足。  相似文献   

17.
根据Dobson和TOMS资料分析北京和昆明大气臭氧总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约20年 Dobson和TOMS资料来分析北京(39.93°N,116.40°E)和昆明 (25.02°N,102.68°)两地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1979-2000年间北京大气臭氧长期变化趋势是-0.642 DU/年,而昆明在1980-2000年间的趋势是-0.009 DU/年;(2)北京和昆明两地大气臭氧都有很强的季节内变化(尤其冬季更强),与季节性变化强度相当;(3)在北京和昆明,由记录较短的大气臭氧资料分析得到的长期变化趋势,与较长记录得到的结果有显著差异;(4)在北京(中纬度)和昆明(低纬度)大气臭氧都有显著的准两年振荡信号;(5)两个站点大气臭氧的年际变化主要由长期趋势项和准两年振荡信号组成;(6)Dobson仪测量得到的臭氧总量与TOMS资料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国际大气和海洋观测资料同化专题研讨会简介及我国同化工作现状沈桐立(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系,南京210044)第二届国际大气和海洋观测资料同化专题研讨会于1995年3月13~17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发起,并为总的组织者。为...  相似文献   

19.
曾智华  陈联寿 《高原气象》2011,30(6):1584-1593
利用高分辨率大气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耦合了简单的海洋混合层模式,设计了不同海洋初始混合层厚度条件下的数值试验,研究了不同混合层厚度对热带气旋(TC)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C经过海洋混合层厚度较浅海域时,TC对应的海洋底层的冷水更易上翻,最冷中心区出现在TC大风中心右...  相似文献   

20.
LASG全球海洋-大气-陆面系统模式(GOALS/LASG)及其模拟研究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该文扼要介绍了LASG第一版本全球海洋-大气-陆面系统模式(GOALS/LASG)的发展和结构,及其对气候平均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模拟,以及近期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