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两淮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采煤、采石活动影响,两淮矿区内分布着大面积的沉陷区、积水域和采石场遗迹地。针对两淮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多元综合整治的地质环境治理理念,在矿区内采用沉陷区复垦、设立特色矿山公园、山地地质环境治理等技术对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探讨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多元治理技术模式,提出采煤沉陷区的“两大层次、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复垦技术,因地制宜设立了淮北矿山公园及采石场遗迹的治理技术等模式。   相似文献   

2.
首都周边的燕山—太行山区是我国著名的矿集区,矿业活动是该区最主要的人类工程活动和生产活动,遗留下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造成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内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生态涵养功能退化,同时也是下游京津冀主体功能区大气污染、水土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是影响京津冀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的重要隐患。本文在充分研究京津冀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思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精细化调查,编制首都周边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实施首都周边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工程,拓展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京津冀地质环境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3.
随着卫星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提高,突破卫星遥感对宏观地质灾害、地质环境进行微观研究的限制,为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多源、多时相、高精度的优势,在全面收集、分析已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学信息技术,快速、准确、客观地获取工作区矿山地质环境信息,查明研究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研究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南岭地区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的意义、目标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稀有金属资源开发基地,长时间大规模的矿山开采引起的水土环境变化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对矿山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其已超越自然地质作用而成为导致本区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因素。运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环境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以及3S技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开展本区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研究本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对于矿山环境治理、资源开发规划决策、安全开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江宁区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近年来勘查矿山环境现状和整理分析矿山环境信息,指出了南京市江宁区关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治理工作指导思想,分析了江宁区关闭矿山治理情况。为了“又好又快”实施矿山环境治理,探索了关闭矿山环境治理策略,对今后该地区矿山环境治理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得出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正逐渐减少,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总结了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和不足,指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党杰 《贵州地质》2018,35(1):49-54
六盘水市是贵州省最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引发了一系列采矿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方法,在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区地质环境基础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选取8个评价因子开展了基于GIS技术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研究区地质环境指数介于1.00 2.83之间,采用自然间断点划分方法将评价结果划分为三个等级,相应的将研究区地质环境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微区三个区域。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吻合较好,可为该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矿山的环境地质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谷先 《湖南地质》1990,9(1):78-80
矿山采选冶事业发展,废水、废渣、废气排放量增加,对矿山环境造成污染,为科学地进行矿山环境治理,需开展矿山的环境地质研究,其任务是:(1)开展矿山初始时的环境地质调查,以利于查明环境污染程度,(2)编制矿山有关的环境地质图件,(3)研究矿山采选冶过程对矿山环境地质条件造成的影响,(4)研究矿山向城市化发展将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湘西金矿在环境治理上取得一些成效,但环境地质问题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盱眙县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强烈,产生了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盱眙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五种适合当地实际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罗志吉  程继峰  姚津 《地下水》2009,31(2):122-125
新乡市矿产资源丰富,随着近年来大规模的开采,所产生的矿山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通过收集资料和对各个矿区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了矿山环境的特征,总结出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水均衡破坏等矿山环境问题,并分别对矿山环境保护和矿山环境治理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扎赉诺尔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为例,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投入情况,构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中增添了以往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中较少出现的区位置和治理可行性两个方面的指标。将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应用于对治理区的综合评价,提出治理顺序,实现治理资金的合理利用。这种评价方法效果显著,与实际相符,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管祥波 《山东地质》2011,(6):62-63,66
平邑县高度重视日益突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断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力度,通过推进矿山公园建设、严格采矿权审批程序及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总体规划等,对保护矿业遗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等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构建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模式是矿山地质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对比研究等工作,力图总结干旱缺水少土的宁夏石嘴山惠农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模式,丰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理论,为类似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借鉴。通过采煤塌陷区挖高垫低、研石清运等地貌重构,沙土、研石、有机质参混等土壤改良,修建滴水灌溉网植树绿化修复生态等。其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缺土少水情况下实施的,是集先破坏后治理的补课式的集中根治、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及矿业遗迹再利用的多元化治理经费投入的综合治理模式,其成功的采煤塌陷区治理为我国类似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资源种类丰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大和强度高,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在分析矿产资源概况及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及项目安排情况。选取了两个近年来实施的典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对恢复治理效果情况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能有效的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较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进一步分析预测了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认为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矿山地质环境整体将逐步好转。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为今后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门头沟区龙泉镇门头口村煤矿自然地理状况和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矿区存在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次生地质灾害。根据现场实际条件,提出了治理工程设计。矿山环境治理工程与园林工程相结合,为矿山环境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对河南由于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资源毁损、景观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阐述,并对近年来开展的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四川省华蓥市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实地调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因子、分层次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各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进行了分析研究,定量地评价出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估结果显示,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与较严重分别占38%与49%,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结合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需要开展重点治理的区域,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矿业城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进德  田磊 《城市地质》2010,5(3):28-31
本文论述了矿业城市的含义,阐述了我国矿业城市的概况,分析了矿业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业城市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对策。指出矿业城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应重点解决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防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两大方面的问题,逐步偿还矿山地质环境的历史欠账,杜绝再欠新帐。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0,(2)
豫东平原区某煤矿开采多年,形成大面积塌陷积水区,对原生地形地貌和土地资源破坏较为严重。在分析当地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人文景观的规划,采用挖湖建岛、堆山造景、植树造林、平整土地等多种治理方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治理后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使治理区的居民生产、生活有了安全保障,对后续平原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起到“示范工程”效应。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第二轮)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贵州矿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及矿山环境治理的难易程度,划分了矿山环境影响严重区、矿山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及矿山环境影响一般区;对《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0)进行规划合理性及协调性分析、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提出了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得出《规划》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