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7903矿床地质背景、矿化特征、矿床控矿因素分析,认为矿床受构造和层位双重控制,铀源主要来自花岗岩,矿床成因属表生淋积型铀矿化。  相似文献   

2.
胶东招掖金矿带控矿断裂演化规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招掖金矿带金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特点十分明显,研究表明这些控矿断裂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经历过至少四期变形作用,但金矿化主要发生在控矿断裂的张性演化阶段。断裂构造不仅控制着金矿化的时间,而且控制着金矿体的空间分布及产状,同时也控制着金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3.
玲珑金矿田不同级别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著名的胶东玲珑金矿田中,发育有众多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构造具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并对金矿化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其中,破头青断裂为一级控矿构造,它控制了整个金矿田矿脉的空间分布、矿化类型、矿物组合以及矿化深度的规律性变化。玲珑断裂为二级控矿构造,它控制了次级矿脉的富矿段,导致矿脉的斜列及走向变化,其产状对两侧次级矿脉的赋矿标高产生一定的制约。矿田内其他NE—NEE方向的众多断裂为三级控矿构造,它控制了矿体的产出位置、形态、产状等。  相似文献   

4.
平顶山市三条主要断裂及其对矿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放 《河南地质》1999,17(2):95-99
平顶山市发育的三条主要断裂有晚白垩世经历了向北东方向的逆冲推覆。背孜-鲁山断裂对煤田起破坏作用,对盐矿起控制作用;车村一下汤断裂对温泉起促进作用,控制萤石矿形成;二郎庙-黄土岭断裂促进金矿化,控制滑石矿生成。  相似文献   

5.
甘肃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地区,其成矿作用与断裂构造活动及中性岩脉的侵位关系密切,但成矿前期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开展早子沟金矿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研究,可为分析矿床成矿机制、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指导。早子沟金矿区主要发育4组不同方向的控矿断裂,根据断裂的相互切割关系推测,NW向断裂形成最早,SN向和NE向断裂次之,近EW向断裂形成最晚。矿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金矿化及其展布特征显示,NE向断裂控制的矿体成矿早,矿体规模最大;受近EW向断裂控制的矿体发育两期矿化,矿化强度高。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及断裂构造活动与金成矿作用关系分析,认为区域性的夏河–合作断裂构造带控制了早子沟金矿床的产出,早子沟矿区内不同方向的次级断裂多期次的活动叠加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推测早子沟金矿床两阶段的断裂活动控制了两阶段的金矿化作用,从而建立了早子沟金矿控矿构造的形成与演化模式。认为矿区下一步勘查工作重点应放在NE向断裂深部和近EW向断裂控制的缓倾斜矿体,尤其是近EW向断裂与其他控矿断裂交汇部位,是寻找叠加矿化富矿段的有利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6.
李兰英 《地质与资源》1996,5(4):315-315
<正>塔沃矿床位于塔吉克斯坦西北部。矿床主要赋存于石炭纪花岗闪长岩和泥盆纪碳酸盐地层接触处的钙—硅酸盐矽卡岩和石英白云岩中。在交代石英岩、花岗闪长岩和主矿化带附近的弱矽卡岩化灰岩中,可见低品位矿化。矿体形态为透镜状或旋卷状,平均倾向为南西38°。矿体在1720m处见有露头,向下倾伏深度达800m。矿化作用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矿前和矿后断裂,二是容矿岩石的位置。断裂控制着容矿岩石的分布,容矿岩石为矿化提供了有利的矿质成分。控矿的主断裂为“Vedushy”断裂,其走向为北西西,倾向南西,宽度变化范围为5~70m。许多证据表明该断裂为矿化前形成,控制矽卡岩矿化作用。容矿岩石也是控矿的重要因素。这种关系可通过地下勘查和矿床的统计地质评估得以证实。在该区,对金矿化最有利的两种容矿岩石为辉石矽卡岩和石英碳酸盐。  相似文献   

7.
庞玉蕙 《地球化学》1989,(2):121-130
该类矿床的形成受潟湖相环境、断陷构造、古水文与古气候的联合控制。在某些地区,地热对成矿有重要影响。矿床分为淋积型和淋积-热液叠加型。文中论述了其成矿机理,指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含矿地层,有时花岗岩也是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新甘交界的哈密地区,是北山地区最为重要的金矿田之一,其大地构造背景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交汇部位东北缘的北山裂谷;断裂构造是矿田内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文章对矿田内主要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和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带为矿田内的主干断裂,该断裂的逆冲破碎带为210金矿床的直接控矿构造,控制了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发育,由逆冲剪切产生的叠瓦式逆断层不含矿,而近SN向缓倾斜构造控制了210金矿床石英脉型矿化的发育:由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逆冲作用在金窝子岩体内形成的近SN向高角度追踪张性断裂控制了金窝子金矿床石英脉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成矿元素的分布;在对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区的控矿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9.
于都县银坑矿田F1断裂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都县银坑矿田的F1断裂是该矿田区域性推覆前峰,其断裂规模大,活动时间较长,在银坑矿田控制了地层、岩浆岩和多金属矿化的展布。本文主要从断裂的形象特征入手,浅析了断裂的控矿作用,同时指出F1断裂不但具有导岩导矿意义,耐用还有储矿作用。断裂本身亦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丁宝林 《矿产与地质》2006,20(2):138-141,159
双旗山金矿床的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按控矿断裂构造的形态、产状及其力学性质,将控矿断裂分为四类,即NW向压扭性断裂、NE向扭性断裂、近SN向或NNE向剪切带和NWW向张性或张扭性断裂.受NW向断裂控制的金矿化属片岩+石英脉型金矿化;受近SN向或NNE向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化属蚀变岩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1.
根据泰宁何宝山金矿区的控矿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何宝山金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3组。北东向的断裂为导矿构造,南北向断裂为控矿构造。控矿断裂为2组近南北向的断裂裂隙群,具有明显的剪性特征,控制了金矿化蚀变带及金矿体的空间展布。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为成矿后期的,对南北向的控矿断裂构造具有破坏作用。金矿化蚀变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内,明显受断裂控制。而金矿化程度与蚀变强弱、断裂的规模、破碎程度有直接相关。结合地质类比法,通过构造分析法及矿区地质条件、矿化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矿区F3断裂及弧形的拐弯处、F2-4断裂深部为矿体产出有利部位,矿区北部在断裂构造收敛部位、帚状构造砥柱边缘为寻找矿体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2.
河南小秦岭金矿田控矿断裂带演化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断裂的演化历史,将河南小秦岭金矿田的容矿断裂划分为两类,指出了它们不同的控矿意义。通过对成矿期内容矿断裂活动历史的分析,阐明了构造活动对矿床的矿化类型、矿体赋存部位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云开地区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断裂带带内的大断裂及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分别控制着区内的金矿带、矿带内的主要金矿床(点)及金矿体;其二,断裂构造的力学性质、活动期次及构造岩发育程度等,控制或影响着金矿的矿石组构特征、矿化期次及矿化强度等。本文还对断裂构造的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460火山岩型铀-钼矿床的构造-矿化分带及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60矿床是产在华北地台北缘上侏罗统次流纹斑岩体内的一个大型铀-钼矿床。矿床受次级火山断陷盆地的盆缘基底断裂(F_(45))与其派生的次级断裂(F_3)斜接复合部位控制,铀矿化分布在次流纹斑岩体中,矿床构造、矿化和围岩蚀变在垂向上的分带性十分明显,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吕梁期钾质混合岩化和晚侏罗世酸性火山岩浆活动所导致的两次铀的预富集作用,以及燕山期次流纹斑岩侵位后的酸性火山热液成矿、喜山期裂陷-玄武岩活动后的热水叠造成矿和近代的表生淋积叠造成矿等多次成矿作用阶段。460矿床是一个典型的复成因的火山岩型铀-钼矿床,可以由此建立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清水塘矿田位于断裂带中,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化富集除与地层岩性有关外,主要受断裂破碎带控制。通过分析清水塘区域构造控矿特征和矿区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总结了清水塘矿区断裂构造控矿的特点,认为多组断裂以及背斜和断裂的交汇部位均是铅锌矿体的主要富集部位;在成矿演化过程中,由于构造-岩浆活动及含矿热液的运移,断裂张开,热液充填沉淀结晶形成矿脉;当一部分矿液渗透到围岩中,继续沿微裂隙转移、萃取、活化、重新产生压裂,使裂隙张开,在构造-岩浆活化影响下,形成新的矿体。深大断裂作为导矿构造控制着含矿热液的运移空间,次级断裂作为容矿构造控制着矿化的富集部位。  相似文献   

16.
招—掖金矿带不同类型金矿的空间展布特点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招—掖金矿带产有大小内生金矿床百余处,据其矿化特点之不同可分为:大型硫化物型、石英脉型和两者间的过渡类型。这些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在水平和垂向上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分带规律。且以水平分带尤为明显。研究表明,控制三类金矿床在空间上展布的因素有构造、矿化阶段的发育程度、成矿环境的封闭状态、成矿时的物化条件和成矿后岩石差异性剥蚀作用。是这些因素的综合控制。导致了不同类型金矿在空间上的规律性产出,但其中起主要作用者乃控矿断裂特征及矿化阶段之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7.
汤其韬 《铀矿地质》2004,20(3):156-162
本文论述了产于寿昌 梅城中生代火山喷发带的 1 99铀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 ,在分析其矿化类型和控矿因素的基础上 ,探讨了矿床的成因 ,认为该矿床由淋积作用所形成。 1 99铀矿床具有品位高、埋藏浅、易于开采和浸出 ,经济效益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萨瓦亚尔顿穆龙套型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穆龙套型金矿床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是我国首例穆龙套型金矿床。研究表明,矿床受一套浊积岩系控制外,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矿带(体)严格沿断裂破碎带产出,并且控矿构造基本格局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还相应决定着各矿(化)带的空间展布格局与多阶段矿化组合特征、矿化强度规模等方面的差异性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上水桥金、萤石矿区断裂活动和热液活动均具有多期次特点。成为控矿构造的断裂 ,其活动时间与成矿热液活动时间有较高的统一性 ,在有效时间内活动的断裂控制了金、萤石矿化及矿体。在成矿前脉岩贯入岩体围岩断裂、裂隙 ,防止了热液逸散 ,对成矿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北秦岭地区具有多旋回构造发展史及多旋四成矿作用。主要表现:断裂构造作用的多期性,板块多次俯冲碰撞,构造带多次由北向南迁移以及多期次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方面。其结果使得该区显示出由北向南的构造发展规律,并形成了最终的构造格局。根据该区多旋回的构造发展历史,可将该区铀及其有关矿产分为五个矿化旋回期:太古代,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早古生代、晚古-中生代和新生代,是区内三个主要矿化旋回期。深大断裂带系统在成岩成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但控制了区内内生矿化的形成,而且是控制变质怍用与矿化的重要因素。断裂作用破坏了地壳岩石的完整性,使处于封闭状态的铀及其它成矿元素得以活化转移,从而形成了矿化作用的有利条件。燕山-喜山期构造和岩浆活化作用,对原有地质构造和矿化进行了强烈的改造。形成了新的矿化排列组合及新类型矿化。铀矿化则以淋积型为主。该区有利的找矿方向是:地台边缘冒地槽区,深大断裂带通过富铀建造的地区,北东向隆起一沉降过渡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