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华山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华山站1960-2011年的气温、湿度、风速、日照、降水、总云量、低云量和大风日数等日平均气象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和寒冷指数作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对华山旅游区的气候特点、人体舒适度及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旅游风景区气温、相对湿度和大风日数3个气候因素的组合比较优越,气温对人体舒适度起主导作用。华山旅游区各月月均气温随着时间的推移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使得华山旅游区各月的舒适程度增加;华山的地理环境导致其常年多风,且风速偏大,6-9月的大于3.4 m/s,有助于空气流动、增强乱流,降低炎热感觉,提高人体舒适度指数。华山旅游区在6-8月平均气温仅为15.5℃,平均风速为3.7 m/s,为华山旅游的人体舒适度最高的月份;4、5、9、10月为华山旅游区人体舒适度适中的月份;3和11月为很冷;2和12月为极度寒冷;1月有冻伤危害。  相似文献   

2.
利用青海省河南县气象站1968—2017年逐日大风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河南县大风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a河南县年平均风速为2.2m/s,以气候倾向率0.14(m·s~(-1))/10a呈显著下降趋势;最大风速平均值为18.0m/s,以气候倾向率以1.64(m·s~(-1))/10a呈显著性减小趋势;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8.4d,以气候倾向率6.7d/10a呈显著性减少趋势;一年之中各月均有可能出现大风天气,其中3月出现大风天气最多,9月最少,月变化非常明显;出现大风天气最多的季节为春季,其次冬季,秋季最少;1980年出现大风日数最多,共出现大风日数为75d;1997年出现大风日数最少,仅14d;从年代际来看,70年代为大风天气高值期,年均大风日数为56.7d。  相似文献   

3.
对1995-2014年桂平大风天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平均大风日为10d,最多年出现在1998年,为26d,最少年出现在2014年,为0d,2000年开始大风日数波动下降趋势;月大风日数基本上集中在4-9月汛期时间,总日数占过去20年总大风日数的93%,大风日数最多的月份是7月,最少的为12月,为0次;日内大风主要出现在14时-19时之间,占72%;有2个风向的大风日数较为突出,分别为SW、SSW,20年平均大风日数分别达到了40次和53次。根据这些结果总结规律,为桂平对大风灾害天气防范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华山气象站1985—2014年气象要素资料,分析近30 a华山云海的变化及云海与降水、相对湿度、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山年平均云海日为26.27 d,最多年份72 d,最少年份仅3 d;面积200 km~2云海年平均日数24.23 d;面积≥200 km~2云海平均日数2.87 d,最多有20 d (1985、1994年),最少有2 d(1997年),1997年后再没有面积≥200 km~2的云海出现。云海的出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年际差异明显。秋季云海出现日数最多(平均云海日数8.13 d),冬季最少(平均4.60 d);各月的云海日数8月最多,5月最少。面积≥200 km~2云海冬季出现日数最多,夏季最少;11月出现最多,3、12月次之,5月最少。面积≥200 km~2云海出现的前一天或当天一般都有降水,两天中至少有一天出现降水的几率是84.30%;平均相对湿度≥70%时,较易形成云海;云海日出现时常伴有风,但总体风速不大,通常≤10.0 m·s~(-1),利于云海的形成保持。  相似文献   

5.
利用南极长城站1985—2014年所获取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其气温、风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城站年平均气温为-2.2℃,气候变化趋势率为0.079℃/10a,近30a长城站气温升高了0.24℃,秋季气温增速最大。年平均风速为7.3m/s,最多风向为ESE;大风天气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33d,冬季大风日数(13d)较其它季节多,春季平均风速(7.9m/s)较其它季节大,大风主要风向集中出现在N—W、S—E两个方向区间。降水主要以雪和雨夹雪为主;月平均降水量45.5mm,降水日数为25d,降水日数无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它三季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年降水量为546.5mm,年降水日数为296d,降水量变化趋势与以往结论相左,近30a长城站的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气候变化趋势率为41.8mm/10a。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法、线性趋势分析法等方法对泰来县国家基本气象站近61a(1958-2108年)大风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分析了大风日数与风速的年际、季节、月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1a来,年际大风日数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下降倾向率1.8d/10a;春季大风日数最多,占全年的66%,且月平均风速在4月也为全年最大值4.7m/s;年平均风速呈现与大风日数相似的波动下降趋势,1987年之前偏大,2001年之后逐渐减小,直至2010年后逐步稳定在3.1m/s左右;各季节平均风速表现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  相似文献   

7.
基于1973—2016年德令哈市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平均风速、大风和沙尘日数数据,运用统计法、气候倾向法,分析了平均风速的变化特征,以及大风对沙尘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4a来,春、夏、秋和冬季平均风速均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49、-0.404、-0.399、-0.255(m·s-1)/10a和-0.320(m·s-1)/10a;平均风速的月变化呈现单峰式特点,各月平均风速均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日数与大风日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大风日数的减少影响沙尘天气的日数或强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泰山气象站1971—2010年近40a逐日风向风速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泰山大风天气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40a泰山平均风速为7.0m/s,冬季风速最大,春季次之,夏季最小;近40a最大风速为37.7m/s,出现在1977年;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60.3d,月平均大风日数最多为4月,9月最少,从季节分布看,春季最多,冬季次之,夏季最少,春冬季为大风多发季节。近40a泰山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年平均大风日数均呈逐年减少趋势。泰山最多风向为西南,除冬季外,春、夏、秋三季均以西南风向最多。泰山大风主要有冷锋后偏北大风、中小尺度系统造成的短时大风、气旋大风等,其中以冷锋后偏北大风和夏半年气旋造成的雷雨大风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利用线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濮阳近50 a平均风速、大风日数的变化特征,并利用滑动的t检验法分析了风速突变,结果显示:年平均风速以0.498(m/s)/10 a的倾向率减少,大风和扬沙日数分别以2.7 d/10 a和5.6 d/10 a的倾向率减少;平均风速,大风、扬沙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0.
选取阿拉善右旗境内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0-2018年共59a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阿拉善右旗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月变化和日变化等。结果表明:阿拉善右旗大风日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总体呈减少趋势;20世纪60-70年代大风日数最多,阿拉善右旗气象站2010-2018年大风日数最少,雅布赖气象站2000-2009年大风日数最少;大风日季节变化明显,4月最多,10月最少,春季最多,秋季最少。一天中03-04时和13-14时,大风出现频率最高。大风风向以ESE为最多,SE次多,两个风向的大风频率占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