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云南大理“2010.1.15”日环食期间辐射和温湿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建立的大气边界层(PBL)观测系统探测资料,详细分析了2010年1月15日云南大理日环食期间辐射通量、气温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日环食过程中,太阳短波辐射和气温均表现出"V"型分布,而相对湿度呈现倒"V"型分布。太阳短波辐射从初亏时开始减小,食甚时达到最小值,复圆时恢复正常,与理想晴天条件下相比,食甚时亏损率高达88%。由于到达地表太阳辐射强度的减弱,地面有一个冷却作用过程,引起地面气象要素的一系列变化,越接近于地表变化越明显,所引起气温、相对湿度的变化时间滞后于日环食时间。  相似文献   

2.
杨骏 《地理教学》2010,(6):52-53
2009年国际天文年,上海市延安中学师生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了7月安吉日全食的拍摄,紧接着2010年1月,又成功在四川遂宁拍摄日环食照片,观测到同时出现的太阳黑子群两个。作为天文社的指导老师,想对这两次照相观测的一些操作要点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09,(7):F0003-F0003
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发生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奇观。持续两个多小时,我国可观测最长时间达6分钟。全食带宽度可达250公里,自西向东经过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省市,预计将有3亿多人看到。  相似文献   

4.
数字日全食     
《地理教学》2009,(9):48-48
6分1秒:7月22日我国境内能观测到的日全食时间最长达到6分1秒,被称为本世纪最长的一次日全食。3000千米:整条日全食带在我国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最窄处226千米、最宽处251千米。全食带从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扫向四川和重庆,接着进人湖北和安徽,又向东扫向江苏和上海,最后从浙江的舟山群岛人海而东去。  相似文献   

5.
中国日降水量小于不同阈值日数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要明  陈德亮  谢云 《地理学报》2012,67(3):321-336
利用中国672 个站点1951-2010 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系统分析了全国各地日降水量小于0.1 mm、1 mm、5 mm和10 mm不同阈值的日数、平均持续日数、最长持续日数和持续10 天以上过程出现频次等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别选择齐齐哈尔、乌鲁木齐、北京、昆明、常德、南京、汕头和海口8 个代表站点,分析了各变量的历史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全国日降水量小于0.1 mm、1 mm、5 mm和10 mm日数、平均持续日数、平均最长持续日数、极端最长持续日数以及日降水量小于0.1 m持续10 天以上过程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基本相似,空间上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时间上冬、秋季多,春、夏季少,这与我国气候干旱的时空分布特点基本一致;而全国日降水量小于1 mm、5 mm和10 mm持续10 天以上过程出现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我国实际干旱灾害的发生规律基本一致,高值中心出现在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发生时间集中在春、夏季。全国主要区域代表站点日降水量小于0.1 mm日数、平均持续日数、最长持续日数基本都呈增加趋势,且南方强于北方;日降水量小于1mm、5 mm和10 mm日数、平均持续日数和最长持续日数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其中乌鲁木齐日降水量小于5 mm和10 mm平均持续日数线性减少趋势分别达2.0 d/10a 和7.5 d/10a,最长持续日数线性减少趋势分别达9.3 d/10a 和11.8 d/10a,呈现出明显的湿润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12,(3):63-63
我国大洋功勋船“大洋一号”历时369天,航行64162海里,圆满完成我国第22航次大洋科考,于11日上午返回青岛。这是我国航程最长、科考范围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大洋环球科考,其航程相当于3倍赤道长度,并取得诸多历史性突破和科技成果;但对于神秘的海洋,这只是人类迈出的一小步。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由于农垦事业的发展,河流的水量及水质均呈现明显的变化。文中就目前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水资源利用的指导方针、具体分配方案以及据此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沙地彰武松在不同基质上扦插生根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彰武松在3种基质中插穗生根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生根率、生根性状和根系效果指数等三个因素,发现蛭石基质最好,草炭基质次之,细沙基质较差。草炭基质虽生根率较高,但根系效果指数却没有蛭石好。生根能力较差的细沙基质,生根性状离散度最大。彰武松插穗生根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侧根数、不定根(插穗底部切面不同位置上长出的主根)数、最长不定根长分别与根总长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侧根数、不定根数及最长不定根长相互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最长不定根长与最长不定根粗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乾隆帝,名弘历,25岁登极,在位60年,享年89岁。乾隆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享年最高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关于乾隆的出生地,是民间传闻最多、官方文献记载疑点最多的皇帝之一。  相似文献   

10.
潘登  杨磊  徐强强 《地理教学》2014,(19):25-28
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1]在初中及高中地理必修课中,学生对我国华北的"春旱"、长江的"伏旱"进行过详细的学习,而对于西南地区的旱灾涉及较少。自2009年秋季以来,西南五省市持续干旱,属于时下的热点问题。因此,将西南旱灾作为案例选入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现实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全长2200公里。中游河段长407公里(哈达墩——卡拉),河床纵比降很小,泥沙大量淤积,河道南北摆动幅度达80~120公里,汊流众  相似文献   

12.
丁树荣 《地理教学》2010,(7):34-37,39
2009年7月22日,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发生了一次日全食。在大约5个小时之内,日食带横扫过东半球。月球的影子首先降落在阿拉伯海上,然后穿过印度经西藏中部向我国的长江流域、东海和琉球群岛等区域移动。……这次日全食既是近百年来出现的最壮观完美的一次日食,也是公元2132年前全球日全食时间最长的一次。”  相似文献   

13.
正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西南地区是我国的四大旱灾多发地区之一[1]。2009年秋季到2010年春季我国云南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旱灾,这场旱灾"持续时间之长、干旱程度之深、旱情发生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大"创下了自上世纪50年代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的"四个历史之最"[2]。继此之后,云南地区又连续遭遇2011年雨季干  相似文献   

14.
周义钦 《地理教学》2010,(13):22-24
日食和月食是体现日、地、月关系的比较常见的天文现象。2009年为全球天文年,各种天文现象彷佛在庆祝似的一起来凑热闹。去年全球有一次日环食、一次日全食、一次月偏食及三次半影月食现象,其中7月22日上午的日全食,全食带起自印度,横贯我国西藏南部和长江流域,最后结束于南太平洋,成为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奇观。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主编的《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水文问题研究》,于2010年7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内陆河,具有自然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脆弱的  相似文献   

16.
单军 《中国地名》2012,(2):61-61
伏尔加河又译为窝瓦河,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全长3690公里,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流入里海。伏尔加河在俄罗斯的国民经济中,在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伏尔加河古代称"拉",中世纪人  相似文献   

17.
淮河流域降水过程时空特征及其对ENSO影响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月  张强  张生  陈晓宏 《地理科学》2016,36(1):128-134
基于淮河流域35个站点1961~2008年日降水资料,从成因角度研究不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ENSO)事件对流域降水过程时空演变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流域降水过程出现沂沭泗河水系变干、淮河水系降水量缓慢增大的特征。② CPW年,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年最长连续降水量的距平变化幅度大且为负值;EPC年,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较常年明显增多;EPW年,连续降水日数变长、连续降水量减少。③ ENSO对流域强降水影响较大,在CPW和EPW年淮河水系暴雨、大雨日数较常年多,而沂沭泗河水系暴雨、大雨日数比常年少;EPC年与此相反。④ ENSO对连续4 d以上降水影响显著,其中EPC年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汉王山流经甘陕川渝鄂豫六省全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汉江,又称汉水,古代称沔水,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是我国中部区域水质最好的大河。汉江具有水量丰沛、流域面积广、流经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盛的特点。汉江,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的汉王山(冢山),全长1577公里,东南流经陕西汉中、安康,出陕西后进入湖北西北部,在丹江口与汉江最大的支流——丹江汇  相似文献   

19.
全国最长沿海公路——辽宁滨海大道沿线地名群星闪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又是一年春来时。进入五月份,我国目前最长沿海公路——辽宁滨海大道以其独特秀美的沿海风光吸引着成百上千的自驾游者纷至踏来。鸭绿江断桥、湿地观鸟园、大鹿岛;燕窝岭、秀月峰、金沙滩;辽河入海口、北海渔村、月牙湾;红海滩、丹顶鹤;九门口水上长城、碣石宫;白沙湾、笔架山……沿途美景将玉带般的滨海大道点缀得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20.
三北工程是我国建设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建设期限最长的生态林业建设工程 ,她开创了中国生态林业建设史上的新纪元 ,由此拉开了我国林业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序幕。建设三北工程 ,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环境与发展方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三北工程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 ,更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为西部大开发建设铺垫了较好的基础三北工程建设范围共有 1 3个省 (区、市 ) ,其中陕、甘、宁、青、新、内蒙古、晋、吉、黑等 9个省(区 )分布在西部大开发范围内 ,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