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由徐脉直研究员等编著的《海洋固体矿产》一书 ,已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成果 ,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 ,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各类海洋固体矿产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科学地阐述了海洋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海底磷钙土、滨海砂矿等海洋固体矿产的成因、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该书还对海洋固体矿产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 ,并对开发前景进行了预测。作者认为 ,海洋固体矿产资源开发虽投资巨大且有风险 ,但却是一项获利极大的事业。但是 ,由于陆地资源仍可满足人们对资…  相似文献   

2.
海洋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还拥有可持续再生的潮流、波浪等自然能源。但是严酷的海洋环境条件长期以来一直阻碍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矿产和能源的开发利用有了新的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日本制定了1997年度海洋开发计划,其中海洋矿产和能源的开发计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现状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 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陆地上的许多矿产资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且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势必要把开发矿产资源的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1%的蓝色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陆地上有的矿产在海洋里几乎都有.因此,把海洋作为人类探求新的矿产资源基地,已成为许多海洋国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在地球上3个最大的海洋中,印度洋的研究程度最差.但是已有的资料使我们能对与其有关的海底矿产进行综合.敖德萨国立大学海洋地质和地球化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В.П.Резннк等)绘制了印度洋中部和陆架区固体矿产分布图(其比例尺为1:1000万).  相似文献   

5.
从海洋高科技谈起风险投资与知识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利用海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人类生产和生活空间逐渐向海洋推进,海洋空间利用日益多样化;海水作为巨大的液体矿,逐步进入综合开发利用阶段;许多近海区域将成为蓝色田野和牧场,海洋农牧业将成为新兴产业;海洋矿产和能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但我国沿海地区受风暴潮、海冰、灾害性海浪、海洋地质灾害等多种海洋灾害的影响,是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每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十几亿元,90年代增至100亿元左右,海洋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的自身变异性特点和…  相似文献   

6.
海洋矿产的研究和开发已有数百年,但至今仍未有一个完整的分类。本文新分类所依据的原则有三:1.海底地质构造区划,首先根据地壳结构的差异分为深洋底和陆缘海底两大类海底矿产,这种划分也反映了板块构造对海底成矿作用的影响。2.海底地质结构,陆缘海底和深洋底均具有“三层结构”,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近岸及毗邻海域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这是山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到目前为止,沿海七市(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101种,探明的矿产地555处,其中在海洋及近岸探明的矿产有35种,包括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4种,非金属矿产14种和水气矿产2种。如胜利油田的石油、天然气。莱州市的仓上金矿、三山岛金矿、菱镁矿、滑石矿,龙口市黄县煤田以及丰富的莱州湾与胶州湾沿岸地下卤水、滨海砂矿等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大洋多金属结核成因认识的重大突破大洋多金属结核(锰结核)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些大国开发海洋的重要“黑色资源”。1985年起我国在东太平洋已成功地进行了数次多金属结核勘查,并于1991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被联合国批准的大洋矿产先驱投资者。现已基本上探明了在...  相似文献   

9.
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问题的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问题的思路徐质斌(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资金投放问题是海洋经济发展中一个关键问题。无论是海洋经济的全面启动,还是海洋科技项目的研究,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是一个普遍现象,资金短缺已成为海洋...  相似文献   

10.
《海洋地质前沿》2014,(1):封3-封3
《海洋地质前沿》(原《海洋地质动态》)是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前沿》编辑部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类正式期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以海岸带与大陆架区为重点的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1.
莫杰 《海洋科学》1988,12(6):48-50
当前世界海洋地质科学领域中,最令人瞩目的有三大新进展:(1)国际性联合大洋钻探计划(ODP);(2)板块构造理论研究;(3)古海洋学的发展。 近年来,现代海洋地质科技不仅在沉积、构造和矿产的基础理论方面,而且在应用研究和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4月 2 4— 2 6日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海域1∶ 1 0 0万区域地质调查研讨会在青岛新东大酒店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等系统及沿海省 (区 )地调院的 70多名海洋地质、工程地质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并就海洋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构造地质、矿产地质、区调规范等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研讨。中国海域 1∶ 1 0 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 :查明测区海底地形地貌变化特征 ,查明测区海底沉积物类型和分布规律 ,查明海底及沉积层地球物理及其构造特征 ,查明海底矿产类型及分布状…  相似文献   

13.
由访英学者、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刘洪滨撰写的《中国海洋开发与管理》(英文)书稿已完成。将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中国海洋开发史、海洋自然环境、海洋资源(矿产、油气、水产、盐业)、港口及航运、滨海旅游、海洋环境保护、海岸带开发管理、结语八章组成,共约40万英文字符,附有图表若干张。该书是一部用英文撰写,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国海洋开发、管理的专著。书中对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世界洋底已发现的主要和分布最广的固体矿产有铁锰结核、钴锰结壳、相当于黄铁矿型矿石的深海多金属硫化物、磷钙土、金属矿与金刚石砂矿。俄罗斯“南方海洋地质”和“北方海洋地质”联合在安哥拉—巴西和马斯克林群岛—澳大利亚完成了宽带状定期横穿海洋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位于8°—20°S之间的大西洋和印度洋近赤道海区的海洋地质工作总面积超过1000万km2。当前这个地区是世界海洋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它包含了不同成因的地质构造和海洋岩石圈所有的地质时代区间。在这个地区所获得的资料是研究世界海洋岩石圈主要的…  相似文献   

15.
<正>《海洋地质动态》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动态》编辑部编辑、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指导类正式期刊(月刊),主要刊登反映当今国内外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技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学术论文,报道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方法以及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等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海洋工程地质学(或称工程地质海洋学,国外也有称之为海洋地质工学,即为MarineGeotechnique,是现代海洋科学中的新领域,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随着人类对富饶海洋全面地开发利用,如港湾建设、海底石油等矿产的开采、海洋生物、化学资源的摄取、  相似文献   

17.
詹滨秋 《海洋科学》1986,10(3):69-70
加拿大海洋学研究所是由联邦政府渔业和海洋部,环境部和能源、矿产与资源部共同管理的多学科的海洋研究所。作者在该所进行访问研究的两年中,目睹她在海洋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和管理工作的效率。该研究所承担和参加全国,世界性的研究计划。不仅开展长期的海洋基本资料调查和地球循环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进行短期的具有任务性的研究,以及向社会各方面提供海洋资料、情报和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一、开发状况世界上海洋矿产资源已被开采利用的有几十种。其中以南非共和国、纳米比亚海底金刚石以及美国、苏联的砂金最引人注目。近年来世界各国从海洋中提取的工业矿物量占全部产量的比例为:锡60%(除中国外)、锆石96%、独居石80%、金刚石5.4%、铬铁矿2.1%、钛铁矿30%、金红石98%。如果按1977年世界同类矿产的年产量折算,分别为:锡15.6万吨、锆50.4万吨、独居石1.96万  相似文献   

19.
海洋蕴藏着生物、矿产、空间、“可燃冰”等多种新能源和可开发功能,而陆地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经过数百年的消耗将不可逆转地趋向枯竭。发展蓝色经济是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海洋知识信息的积累和传播,可提高全民海洋教育和环保意识、海洋国土意识,促海洋高技术创新发展,而海洋高新技术将助中国经济崛起。  相似文献   

20.
海洋蕴藏着生物、矿产、空间、"可燃冰"等多种新能源和可开发功能,而陆地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经过数百年的消耗将不可逆转地趋向枯竭。发展蓝色经济是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海洋知识信息的积累和传播,可提高全民海洋教育和环保意识、海洋国土意识,促海洋高技术创新发展,而海洋高新技术将助中国经济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