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士钊——“孙中山”的起名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日文《三十三年落花梦》时,因一时疏忽,误将孙文的本名同化名“中山樵”连缀成文,遂使“孙中山”之名从此流传 1903年4月,国内发生为保卫东北领土而起的抗俄运动。当时在南京陆师学堂的章士钊与30多位学生毅然退学赴上海,加入蔡元培等人组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2011,(8):54-55
安阳——冠有“八大古都”之美名洛阳——拥有“九朝古都”之雅名南阳——刻有“南都帝乡”“四圣故里”之盛名濮阳——享有“中国古代文明重要发祥地”之芳名信阳——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靓名  相似文献   

3.
尧是我国远古三皇五帝之一。关于他的出生地,《史记·五帝本纪》的《索隐》中有明确记载:“尧谥也,放勋名,帝喾之子,姓伊祁氏。案皇甫谧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从居为姓也。”其中并未说明三阿在何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09,(2):34-35
蒙城县名源于东晋曾侨置蒙郡,县治所位于今蒙城县城关镇西北15千米处。梁、北魏或为侨置区划,或为军城,东魏复为蒙郡、县。唐代定名蒙城县。关于蒙城的名称由来主要有3种说法:一是商代此处属北冢,“北”与“冢”上下相合为“蒙”字。二是为纪念庄子而得名。旧《蒙城县定动说:“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蒙人也。尝为漆园吏。”宋·苏轼所撰《庄子祠记》也说:“庄子,蒙人也。尝为漆园吏。”北宋王安石在他的《清燕堂诗》中有“清燕新豫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  相似文献   

5.
卢生一枕梦黄粱周佩林黄粱梦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北郊10公里处。原由三个相连的村子合并而成。村北原称二十里铺,中部为五化堡,村南“吕仙祠”一带称黄粱梦。该村名在历史上,三个村名曾同时使用,也曾互相取代,现为黄粱梦镇。黄粱梦因梦得名。据《邯郸县志·故事志》记...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1,(10):53-53
“碣石”之地,史书多有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汉书·武帝纪》:“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乌桓于柳城(今朝阳)回军途中,东临碣石。写下千古诗篇《观沧海》。唐太宗李世民出临榆关(今山海关)征辽曾几次临观沧海至碣石.并多有诗篇与群臣唱和。那么,“碣石”之地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09,(3):F0003-F0003
1994年,在深圳市八卦岭有一家专门从事丝绸服装生意的公司。董事长钱先生听说“酿名斋”扎寨深圳,主动上门请郭斋主“指点迷津”.并请大师为其全家人改了名字。一年后,他满面春风地来到“酿名斋”,“衡韵”的名字在郭大师的笔下诞生了。  相似文献   

8.
新宾满族自治县是清王朝发祥地,清太祖努尔哈赤出生在这里,在这里兴兵、建都、称汗、建立清王朝前期政权──大金国。清康熙帝曾称此地是“蔼蔼兴王地”。新宾满族自治县所在地新宾镇,地处辽宁东部山区、两山夹峙、苏子河冲积平原上。新宾名称由来,据清同治十一年八月所刻《新宾堡九圣神钟词碑》记载:“盖我皇(努尔哈赤)大启鸿图,治谋燕冀、路经如兹,得新兵一旅,冲锋对垒……而有力此坚”。因此,此地被称为“新兵堡”。其后,人事日繁,商辏有四方来客之象,遂称“新宾堡”。清末兴京府衙迁至新宾堡,乃称兴京,民国二年改兴京府…  相似文献   

9.
费鹏程 《中国地名》2014,(10):52-53
银冈书院,位于铁岭市南门里路西,是一所园林式的古建筑群,是清人郝浴所建“致知格物之堂”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定名于1675年,是东北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五大书院”之一。康熙年间奉天府尹的屠沂撰文勒碑留记,在《重修银冈书院碑记》中写道:“维天下之书院多矣,惟嵩阳、白鹿、岳麓、石鼓以大称。岂高阁、周建长廊四起云尔哉!盖人其人,故大其书院也”。  相似文献   

10.
大禹,姒姓,名文命,亦称夏禹、戎禹,系人们对我国古代传说中部落联盟之领袖、治水英雄、水利专家禹的尊称,其治水功勋被世代相颂。相传,古时“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持帝命,帝命祝触杀鲧子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年布土以定九州。”①因此,我国除有...  相似文献   

11.
人们都知道“共工触不周山”的神话,说“昔者共工与颛项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往折、地维绝,天倾西北,……”  相似文献   

12.
“章华台”之名最早见于《左传》、《国语》,当时称“章华之台”,为楚灵王所修。三国吴韦昭(公元204—273年)注:“章华,地名”。但没有指在什么地方。西晋杜预(公元222—284年)明确指出“台在今华容城内”(《左传·昭公七年》注)。华容为汉县,隶南郡。属荆州刺  相似文献   

13.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4,(10):71-73
花垣,亦称花园、花园寨。作为军事、行政区划地名,历有崇山、永绥、元里、花垣之称,皆有历史文化依源。今依次作初步考释。 崇山,何以为名?崇,《说文》:“崇,嵬高也。”段玉裁注:“嵬高”为“山大而高”。古文中“崧”、“嵩”通“崇”。《释山》、《毛传》皆曰:“山大而高曰崧”。古今文中有近20种释义,其本义指山大而高。山,《说文》:“山,有石而高。”王筠旬读:“无石曰丘,有石曰山。”《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指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今有学者认为:此崇山当指今湖南凤凰县西部和贵州省松挑苗族自治县东部边境的腊尔山。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南麓的白头山,穿山越谷,蜿蜒而下,向西南流经吉林省集安,过辽宁省丹东市至东港市,注入黄海。全长795千米,流经吉林境内489千米,流经辽宁丹东地区境内306千米,可谓源远流长。然而,关于鸭绿江的名称,自古迄今,说法不一,对其含义之解也有望文生义之嫌。唐代杜佑(735-812)《通典》解释说:“马訾水-名鸭绿江.源出白山,水色似鸭头,故俗名之”大清《嘉庆一统志》六七《吉林》基本照抄《通典》之说。今《辞源》说:“古称马訾水,一名盖州江。其水如鸭头,故名鸭绿江”。《江海春秋》一书说:“汉称马訾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名》2011,(1):1-1
延安古称延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相传人类始祖轩辕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见于《隋书》。延安因“延水安宁”而得名,具有“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20世纪上半叶,延安更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在陕西关中中部骊山北麓、渭水之南有一块面积56.25平方公里的神秘之地 ,这就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陵园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园之一 ,在这个“千古一帝”长眠的地方 ,留下了许多千年未解之谜。秦始皇陵的真正名称人们常把秦始皇的陵墓称为“秦始皇陵” ,其实它的真正名称应叫“丽山”(“丽”在这里读“离”) ,现在用的“郦”或“骊”都是后起的写法。为何不叫“陵” ,而叫“山”呢?这里面涉及我国古代的陵墓制度。在我国 ,春秋以前的墓葬都叫“墓” ,没有坟丘。《易经》说 :“古之葬者 ,不封不树。”…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举办的“选美中国”评选中,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独得两席:喀纳斯湖以“上帝的调色板”之名高居人选五湖第二,而湖畔“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图瓦村,名列六大最美乡村之三。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梓材》。其有云:“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范围所指,仅仅是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而已。至春秋时,“中国”之涵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后,又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展拓,而最终成为当今雄据东方的泱泱大国之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为夏朝。其时,黄河流域所居之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华夏”之语。唐代孔颖达疏云:“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者,美也,夏者,大也,连缀而用…  相似文献   

19.
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宝地的伊犁,古往今来一直闻名遐迩。从历史长河中去寻觅“伊犁”这个地名的语源,既是地名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也是对当前沉渣泛起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罪恶阴谋的有力反击。“伊利”因河而得名,史称伊列、伊丽、伊里、亦列、益离、帝帝河等。最早见于《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名》2011,(12):24-25
关于锦州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锦州之名始于辽代,起源小凌河。据《奉天通志》载:“小凌河古名唐就水,又日参柳水,辽称小灵河。金、元易灵为凌,明迄今仍之,源出热河省凌源县,迳锦县城西北三里左受二郎泉河,又东南过北宁铁路,绕城西南而东,以其回旋如锦名日锦川,县名亦取于此”。据《明一统志》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