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971-2000年营口地区各月大风及大风日数等要素资料的分析表明:1971-2000年营口地区各月最大风速≥6级和≥8级的日数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6级和≥8级的年大风日数均呈递减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27.4 d/10a和-6.7 d/10a;1981-2000年营口地区最大风速≥6级和≥8级的年大风日数变化速率分别为-13.1 d/10a和-6.1 d/10a,反映出1971-2000年大风日数递减趋势较1981-2000年显著,春夏季(3-6月)递减趋势尤为显著。气温日较差减小所导致的局地环流减弱可能是营口地区大风日数减少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渤海大风特点以及海陆风力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程航  吴杞平 《高原气象》2013,32(1):298-304
利用2009年7月至今渤海浮标站观测资料,分析了渤海大风的特点.结果表明,2009年出现大风、强风57天,2010年为101天,2011年为38天.11月大风、强风日数最多,1月次之;夏季大风、强风日数较少.从风向来看,北风、东北风的大风、强风日数最多.浮标站与沿海两站风场的对比表明,大风日,东北、东风瓦房店站的最大风速更接近浮标站,其他风向旅顺站接近浮标站;强风日,8个风向都是旅顺站相对接近浮标站.从风速差最大值来看,沿海站比浮标站小2~4级.大风日与强风日的对比表明,大风日沿海站的风速更接近浮标站.对极大风速而言,沿海站与浮标站的风速相差较小,旅顺站的风速更接近浮标站.不同的大风过程由于影响系统不同,海陆风向风力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无论什么系统造成的大风,最大风速海陆差异都比极大风速海陆差异明显,最大风速海陆差异最小1级,最大5级,而极大风速只差1级左右.当北路、西路冷空气造成大风时,瓦房店站的风速更接近浮标站,最大风速小1~2级,极大风速小1级;当地面低压(包括热带气旋)造成南大风时,3个测站差别不大,最大风速小1级,极大风速相近.  相似文献   

3.
近40年南澳县大风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0—2009年南澳县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站风向、风速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 a南澳县年平均风速为3.7m/s,秋季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最小;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3.8m/s,春季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最小;年平均大风日数为68 d,冬季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近40 a来的年平均风速、平均最大风速和年大风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大风日数年内变化呈一峰一谷型;最多风向为ENE风向,NNE和NE风向位居第二,偏西风最少。  相似文献   

4.
利用泰山气象站1971—2010年近40a逐日风向风速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泰山大风天气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40a泰山平均风速为7.0m/s,冬季风速最大,春季次之,夏季最小;近40a最大风速为37.7m/s,出现在1977年;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60.3d,月平均大风日数最多为4月,9月最少,从季节分布看,春季最多,冬季次之,夏季最少,春冬季为大风多发季节。近40a泰山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年平均大风日数均呈逐年减少趋势。泰山最多风向为西南,除冬季外,春、夏、秋三季均以西南风向最多。泰山大风主要有冷锋后偏北大风、中小尺度系统造成的短时大风、气旋大风等,其中以冷锋后偏北大风和夏半年气旋造成的雷雨大风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根据沱沱河气象站1971年-2002年定时、逐日、月、年风向、风速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风的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沱沱河地区年内最大风速出现在2月和11月,平均风速春季最大,秋季最小;全年盛行风向是偏西风;大风日数的年变化以2月份最大,7月最小;年平均风速是逐年减小趋势,其中冬季减少最为明显,大风日数总体上是逐年增多的特点,但自90年代以来表现出显著减少的趋势;风速频率分布呈双峰型,小于4m/s的风速在该地区出现的频率最多。  相似文献   

6.
近30a我国5级以上风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全国397个测站逐日最大风速资料,分析了1975-2005年我国5级以上风日数的气候平均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研究表明:5级以上风主要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受地形和海陆分布影响,南方局部地区5级以上风日数也较多。就季节分布而言,春季最多,夏季次之,秋季最少。5级风日数的比例在我国南方地区大于北方,6级以上风日数比例则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近30 a我国5级以上风日数呈线性减少趋势,春季风日数的减少趋势较其他季节明显,其中5级风日数的变化趋势较其他级风日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利用全国397个测站逐日最大风速资料,分析了1975-2005年我国5级以上风日数的气候平均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研究表明:5级以上风主要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受地形和海陆分布影响,南方局部地区5级以上风日数也较多。就季节分布而言,春季最多,夏季次之,秋季最少。5级风日数的比例在我国南方地区大于北方,6级以上风日数比例则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近30 a我国5级以上风日数呈线性减少趋势,春季风日数的减少趋势较其他季节明显,其中5级风日数的变化趋势较其他级风日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利用依安县国家一般气象站30a(1989-2018年)风速风向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依安县近30 a平均风速为2.8 m/s,年均最大风速为10.3 m/s,并且呈减小趋势。大风日数平均为9.3 d呈减少趋势,但极大风速值呈增大趋势。春季比夏、秋、冬季节平均风速大,4月、5月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均大于其他各月,所以依安县春季是大风频发的季节。春季、秋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北风。  相似文献   

9.
聊城市大风气候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聊城市大风的统计,分析了大风的气候特征,得出了聊城市年平均大风日数、风速、风向有明显的空间变化,大风日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大风的日数、风向、风速的月变化明显,并且初步探讨了产生大风的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地区近30年大风变化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平顶山地区8个台站的大风记录,对大风天气基本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平顶山地区大风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多在20.0m/s以上,冬季出现大风日数量,夏季最少;进入90年代后,大风日数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统计雷州半岛东部海岛自动站的近4年观测资料,分析得到雷州半岛东部沿海海面风的时间变化特征和大风特点。结果表明:雷州半岛东部沿海风速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日平均风速分布呈单峰型,且日较差较小,正午前后风速较大,傍晚到次日早上风速较小;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东北和偏东风,春季的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夏季以东南风向为主,秋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偏东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热带气旋和冷空气是造成沿海大风的主要原因;热带气旋所致大风的平均阵风系数和离散度均明显大于冷空气样本。  相似文献   

12.
利用广东省汕尾红海湾大型浮标站的近4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汕尾红海湾近海海面风的日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征和大风特点.分析表明:红海湾近海海面秋、冬风速大,夏季风速小,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平均情况下中午前后风速较小,早晚较大,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冷空气和热带气旋是造成红海湾近海大风的主要天气系统;大风平均阵风系数较小,最大阵风系数在热带气旋影响下出现.  相似文献   

13.
1961~2010年河北省地面风变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河北省73个地面气象站风观测资料,结合NCEP/NCAR(2.5°×2.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环流指数,采用线性趋势拟合方法,分析地面风速的空间分布以及风速和最大主风向风频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对风速减小的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空间上风速呈东北西南向带状分布,依次有大、小、大3个风速带。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0.207 m·s-1/10 a;3.0 m/s以下的风速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8.0 m/s以上的日数呈显著减小趋势,3.0~8.0 m/s风速的日数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代表站最大主风向为偏南风,最大主风向风频平均每年增加0.54 d。风速的减小与1980年代以后影响我国的环流经向度减小、西风指数增加有关,也与城市化效应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71—2008年10分钟平均日最大风速资料,统计分析了济南产生5级以上风的气候特征,根据2001—2008年的天气图资料,进一步分析了济南产生5级以上风的天气形势,最后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将各种类型天气系统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1971—2008年济南的大风日数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0月和11月与9月相比大风日数明显较多,且秋季南北大风出现的日数相当;影响济南产生大风的天气系统主要有低槽冷锋、东(南)高西(北)低、华北低压、气旋和台风,其中以低槽冷锋、东(南)高西(北)低形势最为常见;通过对各类系统平均形势场的分析又可以看出,不同路径低槽冷锋天气系统中,北路类更易产生大风,西北路类其次,东高西低型较南高北低型更易产生大风。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61-2013年湖南82个台站夏季逐日最高气温数据,采取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3 a湖南高温(最高气温≥35℃)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夏季多年平均高温日数、高温均值及极端最高气温的大值区主要分布在湘东偏南及湘中偏北的部分地区。全省区域平均的多年平均高温站次及高温值总体呈线性增加趋势,7月中旬到8月上旬高温站次出现相对较多,7月8日起高温均值达到36℃以上并一直维持到8月末。高温最大持续日数总体呈现从湘中衡阳、株洲等地市向四周递减的分布趋势,极端持续高温日数阈值与高温最大持续日数空间分布较相似,但极端持续高温事件发生次数较多的台站主要分布在湘北、湘东南及湘西南。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广汉机场2010~2014年遥测地面风场资料,分析了春季地面风的年变化、月变化以及日变化特征,讨论了地面风对飞行训练的影响。结果表明:广汉机场春季盛行偏北风,此外主要还受到北西北、北东北风的影响,飞行训练易遭遇左侧风;4~5m/s以及6m/s以上的地面风日数年变化不大,但春季最大风速的年变化差异较大;3~5月月平均地面风速呈递增特征,从3月到5月主导风向由北风顺时针变化为东北风,东东南、东南、南东南风频率逐渐增加,左侧风以及逆风影响增大。地面风速的日变化呈现出“一峰一谷”的大陆型变化特征,即白天风速大,夜间风速小,午后风速最大,4~5m/s的风受日变化影响大,6m/s以上的风主要受天气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3年1月—2014年12月山东近海的8个浮标站、海岛站和自动站资料与ASCAT近岸风速和风向进行对比,以分析ASCAT反演风场在山东沿海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总体上看,ASCAT近岸风速与代表站实况风速正相关,ASCAT近岸风速在山东沿海误差较小,风向有明显的偏离。ASCAT近岸风在渤海、渤海海峡和黄海北部的适用性优于黄海中部。风力不同时,ASCAT近岸风速与实况偏差有明显差别,表现为当实况出现6级及以上的大风,ASCAT近岸风速小于实况;当实况出现6级以下的风,ASCAT近岸风速大于实况。就ASCAT风速偏差而言,6级以下的风速偏差小于6级及以上风。ASCAT近岸风向与实况偏差也有明显差别,当实况出现6级及以上的大风,ASCAT近岸风向与实况的偏离变小;当实况出现6级以下的风,ASCAT近岸风向与实况的偏离变大。因此,ASCAT近岸风速在山东沿海有较好的适用性,6级以下风更优;ASCAT近岸风向也有一定的适用性,6级及以上风向可用性比6级以下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南极长城站1985—2014年所获取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其气温、风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城站年平均气温为-2.2℃,气候变化趋势率为0.079℃/10a,近30a长城站气温升高了0.24℃,秋季气温增速最大。年平均风速为7.3m/s,最多风向为ESE;大风天气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33d,冬季大风日数(13d)较其它季节多,春季平均风速(7.9m/s)较其它季节大,大风主要风向集中出现在N—W、S—E两个方向区间。降水主要以雪和雨夹雪为主;月平均降水量45.5mm,降水日数为25d,降水日数无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它三季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年降水量为546.5mm,年降水日数为296d,降水量变化趋势与以往结论相左,近30a长城站的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气候变化趋势率为41.8mm/10a。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55—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我国中东部地区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存在差异的两个高山站(南岳山和庐山)风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夏季风的响应。分析表明:(1) 南岳山风速大于庐山,春、夏盛行西南风,秋、冬盛行北风,年内各月最大风速风向均为旺盛的西南偏南风(SSW);而庐山春、夏盛行南风,秋、冬盛行东北偏北风(NNE),年内除6、7月外最大风速的风向均为偏东北风;(2) 年及四季平均风速均呈显著减弱趋势,庐山风速减弱的趋势明显大于南岳山;(3) 两个站夏季风场的变化随夏季风季节内演变,西南风在6月初突然增强、在8月底—9月初突然减弱;(4) 两个站夏季西南风的风速与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呈反相关关系,强夏季风年西南风偏弱,其风场特征表现为北及偏东北风频率偏多,对应风速偏强,而南及偏西南风频率明显偏少,对应风速偏弱;弱夏季风年西南风偏强,其风场特征表现为西南气流异常。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海大风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1981—2010年江苏沿海地区的大风资料,分析30 a沿海大风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江苏沿海地区最大风速≥6级和≥8级大风,呈逐年递减趋势。夏季,江苏沿海大风以东南风为主;秋、冬季,以偏北风为主;而春季,沿海大风以偏北风为主,东南风次多。冷空气偏北大风以冬季最为常见,低压(气旋)大风和入海高压后部大风易发生在春、夏两季,雷雨大风主要发生在夏季,台风大风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