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电子表格技术,对自动气象站的逐分钟地面气象数据文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格式处理,并对有疑误的记录和要素项进行彩色标记,以便快速检查自动气象站各气象要素数据是否异常,为初步判断各要素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提供一个数据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2.
魏华兵 《湖北气象》2006,25(1):31-32
利用电子表格技术,通过对自动气象站的逐分钟地面气象数据文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格式处理,并对有疑误的记录和要素项进行彩色标记,以便快速检查自动气象站各气象要素数据是否异常,为初步判断各要素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提供一种数据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3.
群言堂     
《湖北气象》2005,24(4)
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关键在于仪器正常工作20世纪末以来,各地人工地面气象观测站相继转为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能否保证持续正常运行,关键在于能否确保其配置的各种仪器正常工作。为了确保自动气象站仪器正常工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管理。(1)坚持仪器巡视认真细致。首先,每天日出后和日落前巡视观测场和仪器设备,检查气压、温度、湿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地温传感器埋置是否正确,风向/风速传感器是否灵活。其次,每个正点前10分钟,查看采集器显示屏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计算机显示器上实时数据是否齐全,与前1小时或数小时数据比较其变化是…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山洪外场试验项目所建的ZQZ-CY型便携自动气象站,原来只限于使用DCP北斗卫星通信方式来进行资料传输。该文针对ZQZ-CY型便携自动气象站的结构特点,为其提供了可以在GPRS和DCP两种通讯方式之间进行快速切换的方法。使ZQZ-CY型便携自动气象站能快速方便地在两种通讯方式之间进行自由切换,从而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条件下的应急气象观测,保障应急气象观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两要素区域自动站的建设改造工作已经全面铺开,新的区域加密站通过GPRS网络向中心站传输观测数据。建设过程中发现由于通讯模块更换造成不能使用的情况,该文针对通讯模块参数重写及设置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区域站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ZQZ-A两要素自动气象站在贵州省投入业务运行已经有几个月,为了保障两要素自动气象站资料准确和正常传输,有针对性地就ZQZ-A两要素自动气象站提出了安装维护要点和故障的解决办法及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以来,各地人工地面气象观测站相继转为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能否保证持续正常运行,关键在于能否确保其配置的各种仪器正常工作。为了确保自动气象站仪器正常工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管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区域自动气象站无线传输双卡通讯模块试制,再通过通信软件技术,实现通信模块双卡自动备份并自适应4G、3G和2G信号,解决因单个通讯运营商基站故障导致的传输不通畅问题;提高区域自动气象站传输及时率。  相似文献   

9.
对遵义市移动通信网络由2G升级为4G后对区域自动气象站GPRS通讯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为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护人员提供一些帮助,更好地保证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分模块设计了集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状况自动监控与分析、自动报警、数据查询与输出、要素等值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在分析市县级气象部门对区域自动气象站应用需求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软件系统结构、主要功能及实现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两要素自动气象站的组成及各部分易发故障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为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气象观测网,保证自动站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丁妙增  王聆勤 《浙江气象》2005,26(Z1):33-37
为了解决自动气象站与中心站无线通讯问题,现在常采用GPRS或短信通讯方式.本文着重介绍基于GSM的短信模块在自动气象站数据通讯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系统组成以及系统所实现的功能,简单介绍了中心站软件.  相似文献   

13.
DZZ1-2型自动气象站的故障判断和维修   总被引:4,自引:33,他引:4  
介绍DZZ1-2型自动气象站的基本配置、系统特点和判断故障的基本原则和办法。针对自动站运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分析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通讯等方面的故障,利用台站现有的万用表、模拟传感器测试盒等常用维修工具,进行故障分析和定位,找出排除故障办法,以及在排除故障后对自动气象站进行整体检测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业务运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观测的质量和效率,但同时也对设备的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GStar-Ⅰ型设备为例,分别从传感器、采集器、电源和通讯模块4方面详细介绍了工作原理和日常维护,通过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监控软件能否接收数据及对数据异常的分析、采集器和电源控制器的指示灯闪烁是否正常等方法来判断电池欠压、通讯卡欠费、装套管受潮或进水、各接线线序错误等常见故障并进行分析,以期对装备保障人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综合气象观测体系的发展,国内自动气象站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同时要求台站各要素观测数据的三性也越来越高。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自动气象站维护的要求,气象计量部门每两年要对各自动气象站进行现场标校鉴定。对台站而言,如何做好标校鉴定期间的工作以及由此产生的异常数据值对业务工作的影响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广西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的便捷化,提出一种区域自动气象站综合测试系统,适于测试DSD14型自动站、山洪自动站(CAWS100型)、多要素区域自动站(四要素站、五要素站、六要素站、七要素站或海岛站、应急移动气象站等),包括采集器测试、通信模块(宇能模块与宏电模块)测试、前置机测试、外置气压传感器测试等,满足日益增长的故障诊断需求,具有快速、准确、实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晖 《浙江气象》2009,30(2):19-21
为做好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保障区域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针对CAWS600-B(W)型和CAWS600-B(C)型自动气象站在运行过程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气象观测网分系统”项目是2001年12月正式启动的,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网的自动化建设及站网、监测项目的合理调整,最终建立一个在空间分布与探测时间密度都较为合理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面气象观测网。(1)项目建设概况截止至2004年底,全部共建设完成1698个自动站,其中利用国家投资(含大监项目、雷达项目、西部人影项目)1187个,省局自筹资金511个,所有自动站已全部投入业务运行,其中部分自动站已经进入单轨运行,并通过各省的通信路线进行联网发报,通过9210气象卫星通信网进行上行传输。(2)全区自动站建设与运行情况广西自动站建设从2002年开始,历经3年时间,已累计建成各类自动站55个,在气象业务的运行中体现了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优势。南宁市吴圩自动站于2003年1月1日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进入单轨业务运行;后期建设的23个国家基准基本站及15个雷达校准站也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39个站均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运行,其业务质量同时参加质量考核,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2004年8月开始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组建自动站中心站,中心站数据服务器及前置通讯处理机放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从2004年9月5日开始,全区39个自动站均须将小时观测数据自动上传至自动站中心站,实现了全区自动站小时观测数据的共享。自动站的监控、维护保障、标校检定由区装备中心承担。一年多以来通过电话支持以及下台站的方式,为台站排除了许多故障,为广西自动站的正常稳定运行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各自动站运行情况正常,雷击及供电情况不稳定对自动站的运行影响最大。(3)中尺度自动站组网建设展望根据中国气象局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规划,按照中国气象局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矩阵式管理、七巧板战略”的建设思路,采取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要求、分步实施、数据共享的基本原则,力争用3年的时间,全区共建设约500多个自动气象站,形成一个间距20km左右,密度适宜、布局合理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中尺度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实现观测时间密度最小为每10分钟一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发送一次观测资料。2004年完成14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2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和区气象台自动气象站中心站建设。2005年完成55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个5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4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2006年完成50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2个7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0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MILOS 500型自动气象站主控微机与采集器间的通讯故障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总结了检测通讯故障时所遵循的原则、方法及步骤,并举出实际工作中典型的通讯故障的实例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20.
针对HWS3000手持式自动气象站蓝牙通讯的数据传输模式在多站点观测组网应用中的不足,结合气象应急服务需求,设计开发了可多站点组网应用系统。系统由智能变送器模块、网络适配器模块和中心站远程监测软件组成。使用nRF51822蓝牙芯片作为微控制器,接收自动气象站采集的温、湿、风、压数据并支持户外LED屏实时显示,应用编程技术(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实现了传感器电子数据表格TEDS(Transducer Electronic Data Sheets)的在线更新、传感器自识别和校正功能。多站点采集的数据通过4G无线模块上传至中心站,通过监测软件解析并显示,实现了各监测站点数据的显示、实时曲线和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该系统的外场测试运行正常稳定,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