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气象》1975,(3)
培育壮秧、防止烂秧是水稻增产关键措施之一。为了提高成秧率、培育壮秧、防止烂秧,我站从1972年起对水稻育秧不同复盖方法进行了试验。1974年春播育秧期间又到公社蹲点试验,试验地点在芦沟公社朝阳大队火箭生产队,面积0.01—0.1亩,品种为早稻二九南一号,播种期1974年4月15日,试验期间(4  相似文献   

2.
我们梅县丙村公社人和大队,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实行科学种田。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大队气象组,与公社气象哨一起,开展大寒露地育秧的农业气象试验。经过1970年以来5年的试验,证明大寒前后不仅可以培育壮秧,防止烂秧,而且“大寒秧”一般都能高产。到1974年,我们大队“大寒秧”的种植面积已达到早稻面积的40%,使全大队早稻平均亩产达到801斤,实现了一季跨《纲要》。 为什么要育大寒秧? 多年来,在早稻育秧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矛盾,一个是季节矛盾,一个是天气矛盾。过去,人和大队早稻习惯晚播,多数在惊蛰前后播种,这时气温已稳定通过12℃,很少出现烂秧。但是,由于播种较晚,成熟较迟,常常使晚稻抽穗期遇到寒露风危害,  相似文献   

3.
每年4月份至5月初,是我县双季早稻育秧的关键季节,这时正值冷暖交替,天气变化比较复杂。过去,本地区采用育水秧方式,每遇低温连阴雨,即易造成烂秧。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育秧方式已改进为半旱秧和旱秧后低温连阴雨的危害有所减轻,但新的育秧方式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即:大幅度的温度变化又影响了秧苗的正常生长,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温室无土育秧,是我国育秧技术上又一重大改革。从农业气象角度来说,早稻采用温室无土育秧,既可避免低温、阴雨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同时还能为秧苗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温湿度条件,缩短了育秧时间,有利于抢季节,防止烂秧。  相似文献   

5.
罗北十二队在早稻培育壮秧、防止烂秧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播种的有利时机和秧田管理技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从一九六六年以来,早稻育秧基本上没有发生烂秧现象。这个队的主要育秧经验如下:1、掌握天气,适时播种早稻秧苗扎根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很严格,而春播期间的天气多变,时冷时热,早稻播种后天气温暧,有利于种子扎根生长,若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则带来管理上的困难,容易造  相似文献   

6.
方成国 《气象》1978,4(3):31-32
近年来随着三熟制面积不断扩大,早稻育秧也有了较大的改革。由旱育秧和半旱育秧代替了过去的水育秧,育秧的主要时间也推迟到4月下半月,烂秧现象虽然减轻了,但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就是有些年份4月下旬气温偏高,秧苗发育过快,产生超秧龄问题。例如1974年早稻育秧期温度高,光照强,秧苗生长发育快,再加上这年三麦成熟推迟,茬口没有搭配好,致使部分早三熟品种出现超秧龄。如何避免超秧龄呢?我们同部分气象哨一起进行了早稻不同秧龄的农业气象试验。试验品种:早熟品种“二九青”、中熟品种“中杆早”、晚熟品种“广陆矮四号”。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仕谟 《气象》1980,6(2):14-14
一般认为早稻烂秧的气象条件是低温阴雨天气,而根据我们两年来的调查和试验观察,早稻烂秧还与秧苗遭受北风(下称冷风)的侵袭有密切的关系。即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条件下,冷风的大小,是造成烂秧与否的重要气象因素。因此,在早稻育秧时,注意防止冷风对秧苗的侵袭,能够有效地防止烂秧。  相似文献   

8.
低温是我县发展双季稻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通过多年实践发现,低温危害我县双季稻生长,主要发生在早稻育秧、早稻移栽和晚稻齐穗这三个时段。近年来,我们针对这三个主要时段的低温危害,进行了以水调温抗低温的试验。实践证明,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灌水保苗 早稻育秧期间,本县常常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造成气温大幅度下降或低温连阴雨天气,对秧苗生长  相似文献   

9.
在早稻播种时节,长江以南的中低纬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往往影响春季早稻的播种。人们为了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和季节的有效性,采取了科学的薄膜育秧法,以促进秧苗生长发育,避免早稻盛花期处在雨季集中时段以及二晚兔受寒露风危害,确保早晚稻稳产增产。薄膜育秧,就目前而言,是一种较为广泛的育秧法,如旱床育秧等,它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温光气候资源,保证阴雨低温期间的秧苗正常生长,而且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实惠,具有“省、增、早、好”等优点。该育秧法,除合理配肥外,基本原理与其它形式的薄膜育秧一样,都可改善小气候,在春季北方冷空气比较  相似文献   

10.
匡昭敏  温福光 《广西气象》1997,18(4):44-47,50
研究旱育稀植育秧的田间小气候效应及对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以水稻衣秧为对照。结果表明:两种育秧方式的田间小气候变化差异明显,特别是在阴冷天气旱育秧增温保温效应更显著,旱育秧的生理性状明显优于水育秧,其抗寒性,抗旱性,抗逆性均比水育秧强,插后有很强的暴发力,同时根据本试验所得的资料,对旱育秧苗生长与积温的关系建立了其动态生长模拟模式,经检验,其模拟效果精确度很高。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技》1976,(1):6-6
三、四月间,寒流活动频繁,常常是时晴时阴,时暖时冷的天气,播种后遇上这样的天气,就容易造成烂秧。不仅增加用种量,而且推迟插秧季节,影响早晚两季丰产。为了使早稻少烂秧或不烂秧,提早季节,适合三熟制发展的需要,达到增产的目的,我哨学习了外地经验,采用温室育秧方法,并对温室寄秧、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6,(1):24-24
广西南宁市气象台农气站李仕谟根据1973年南宁市郊早稻播种期间的气温比历年明显偏高,秧苗生长较快,但结果早稻产量不高这一事实,对早稻秧苗生长期遇到低温与其产量的高低进行了分析研究与试验。他首先分析了南宁市郊1951年以来历年早稻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前早稻有多种育秧方式。为了摸清在不同育秧方式下秧龄期与大田生长期所需的热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寻找适宜的早稻育秧方式,我们于1984年在上海市郊的宝山、崇明两县气象站和松江县九亭、南汇县东海等两乡进行了早稻不同育秧方式的试验。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14.
章俊 《浙江气象》2001,22(1):23-25
倒春寒及育秧期间气温突变常造成本县早稻烂秧缺苗而影响早稻生产,探索防灾补救措施一直是科技人员的重要课题.本文除了通过总结常规培育壮秧,临时补播等补救措施外,还通过对比试验,重点总结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直播栽培在早稻烂秧情况下的应用.总结出直播栽培的技术要点,为解决早稻烂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力 《气象》1981,7(4):16-16
近几年来,天气预报为各行各业及时地提供了服务,成绩是很大的。但对农业生产来说还满足不了需要。例如在早稻育秧时只报什么时候来寒潮是不够的,还应当指出是否会达到气温低于10℃并连续4天以上的烂秧指标。否则农村干部群众就无法准确掌握护秧时机。1980年我县新河公社早稻就因为持续低温阴雨烂秧20万斤。又如5月低温,天气预报往往只报该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种稻要好秧”,“秧好半季稻”,搞好春播育秧对于夺取早稻丰收,乃至对全年农业生产丰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春播期气温变化剧烈,常遇低温阴雨,对春播育秧造成很大困难和威胁,轻者停滞生长,叶尖发黄,重者烂秧死苗。如1972年4月初受冷空气低温阴雨影响,全县损失谷种二十多万斤,这不仅造成谷种紧张,需补种补苗,而且推迟了农事季节。但我们在调查中  相似文献   

17.
培育壮秧,是省肥、壮杆、大穗、高产的重要措施。但在培育壮秧中,常由于气候情况的变化,发生超秧龄或不足龄现象,影响早稻稳产高产。为了寻找可靠而简便的判别秧苗适龄的方法,提供生产部门参考,我们于1976年在青浦县选了5个点,1977年在松江、青浦、上海县选了8个点,对早稻不同品种的适宜秧龄,采用多点、异地、同时的方式进行试验。试  相似文献   

18.
马巧英 《气象》1993,19(7):62-63
4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基本接近常年同期,但旬际变化较大,华北等地尤为明显。北方冬麦区持续少雨,干旱迅速发展,月底麦区南部旱情缓解;上半月,江南、华南阴雨寡照,早稻播种育秧及秧苗生长等受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旱育稀植育秧的田间小气候效应及对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以水播育秧为对照。结果表明,两种育秧方式的田间小气候变化差异明显,特别是在阴冷天气旱育秧增温保温效应更显著,旱育秧的生理性状明显优于水育秧,其抗寒性、抗旱性、抗逆性均比水育秧强,插后有很强的暴发力。同时根据本试验所得的资料,对旱育秧苗生长与积温的关系建立了其动态生长模拟模式,经检验,其模拟效果精确度很高。  相似文献   

20.
培育壮秧,需要综合的技术措施,但从最近几年育秧的情况看,以气象的角度来说,应着重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适时播种 最佳的早稻播种期,不仅要考虑避免烂秧和培育壮秧,而且要使早稻全生育期处于良好的气候条件下而有利于增产。早稻适宜播种期一般应具体考虑如下几方面:(1)播种期间天气适宜;(2)移栽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3)分蘖期温度在18℃以上,幼穗分化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1℃以上,能避过“五月寒”;(4)不影响晚稻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