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河套西部五十年代开始营造的大型防沙林带, 最窄的为100-200米, 最宽可达3-4公里, 全长为175公里。它与封育的沙生植被相结合, 形成平均宽达5公里的绿色带, 对控制北部乌兰布和沙漠的入侵起着屏障作用。其中坝楞公社一段位于磴口县城东北约10公里处(图1)。该公社西、西南、西北为乌兰布和沙漠, 南北长15公里, 东西宽2.5-5公里, 总面积5万多亩, 而沙漠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2.
百善 《地理教学》2011,(18):1+65-F0002,F0003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距敦煌185公里,玉门关以西85公里的地方,是一处风蚀地貌群落,俗称魔鬼城。在一条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干涸河床地带上,雅丹密布,丘峰林立,形态各异,不论是个体。还是整体,规模之宏大,气势之浑雄,均属世界罕见。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气候     
台湾和福建隔着一条宽不过40公里的海峡,南北长约380公里,东西宽约140公里,面枳35,774方公里,回归线好横过中部。全年高温多世界湿。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气候     
台湾和福建隔着一条宽不过40公里的海峡,南北长约380公里,东西宽约140公里,面枳35,774方公里,回归线好横过中部。全年高温多世界湿。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冰川的近期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祁连山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巨大的边缘山系。该山系位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地,由数条平行山脉组成,长达八百余公里,最宽处超过250公里。山脉都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最高峰团结峰达5,826.8米。1958—1959年,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近海海岸带上,北起射阳河口,南到长江口北岸,分布着一片巨大的岸外沙滩。其南北长200公里,东西宽90公里,以东台市琼港东南方向15公里的条子泥为顶点,向北、向东、向东南方向呈辐射状分布,故又称为辐射状沙洲。整个辐射状沙洲由十多条形态完整的沙脊组成,各沙脊又分别由5.12个大小不等的沙洲组成,共有70多个沙洲。  相似文献   

7.
鲁北平原黄河古河道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祖陆 《地理学报》1990,45(4):457-466
鲁北平原黄河古河道可分为地面古河道(埋藏深度0—8m)和浅埋古河道(埋藏深度8—40m)。两类古河道部大致可分为三条古河道带,呈SW-NE向近平行展布,每带一般宽5—15km,最宽处可达20km。 古河道沉积层主要由细砂或粉砂组成,为古河床之曲流砂堤或天然堤沉积。各期古河道沉积层之顶、底板主要为粘土或亚粘土和淤泥层所构成,为古黄河泛滥相沉积物。 本区古河道按形成时间顺序可分为三期,下部第一期古河道大约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中部第二期古河道形成于全新世早—中期,上部第三期古河道形成于全新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巧家—蒙姑段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沙江水系演化与河谷发育问题长期以来是地质地貌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河流阶地及其相关沉积是河谷发育过程的产物,可以提供河谷发育的时代与形式等诸多信息。金沙江在巧家—蒙姑段河谷中,葫芦口附近发育和保存了8级基座阶地,结合光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方法,依据古气候资料,推断T6~T1的下切时间分别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MIS)的36/35、34/33、24/23、20/19、14/13和4/3阶段,即气候由冷至暖的转型期。青岗坝附近则发育了5级由堰塞湖相沉积组成的堆积型阶地,指示了中更新世以来该段河谷在下切过程中经历了频繁的滑坡堵江堰塞,发育形式以“下切—滑坡—堰塞—堆积—下切”过程为主。此外,河流的平均下切速率自0.82 Ma以来由此前的0.56 mm/a下降至0.19 mm/a,表明中更新世以来频繁发生的堵江堰塞事件严重抑制了该段河谷的下切作用。综合流域内河流阶地序列及相关沉积的研究,金沙江下游段现代河谷的形成时代不晚于早更新世。  相似文献   

9.
老奇台位于博格达山北坡开垦河冲、洪积扇中部。山麓地区黄土呈带状广泛分布,平行于山脉走向,东西绵延约20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覆盖于不同时代地层之上。厚度从2—30米不等,一般为土黄色粉砂质粘土,细而均匀,富含碳酸盐类。黄土分布的上限往往与云杉林分布的下限相一致,海拔为1700米左右。当地1700米—2700米的中山带现广布雪岭云杉林,海拔1500米—1700米的山地河谷内是桦、山杨、榆等阔叶落叶树与云杉形成的混交  相似文献   

10.
王万里 《地理教学》2011,(21):1+65-F0002,F0003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的高原上,全长446公里,底部宽0.5~29公里。最大深度1740米。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科罗拉多高原为典型的“桌状高地”,顶部平坦。侧面陡峭。这是由于地壳强烈抬升和流水的下切侵蚀而形成。  相似文献   

11.
江苏北部废黄河口水下三角洲稳定性和深水港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黄河口三角洲的演化主要表现为水下三角洲大面积的冲蚀和三角洲海岸线的夷平,形成了由—10m以深的平坦悔床、—5m~—10m问的水下斜坡和—5m以浅的近岸浅滩三个地貌单元构成的地形格局。—10m~—15m水下平台稳定,略有冲刷;而水下斜坡随着往复性潮流长轴与斜坡走向逐渐趋于一致,潮流侧向侵蚀弱化;近岸浅滩则表现为人工护岸条件下的有限下切。这为深水港口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近岸水深条件和相对稳定的水陆域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06,(1):44-45
珍岛是韩国的第三大岛,在珍岛的陆地同海上的小岛茅岛之间,有一条自然形成的海路,满潮或退潮落差几小时,海路隐于水下;只有退潮落差较大、海水变浅时,海路才露出水面。每年阴历的3月和5月,各有两三天潮水落差最大,每天在海上便会出现一条长达2.8公里、宽40多米的“海路”,将大海一隔为二,时间仅有1个小时,人们可以沿着这条“海路”一直走上茅岛。  相似文献   

13.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牧藏自治洲泸定县境内,东距成都380多公里, 以低于海拔现代冰川、大冰瀑和温泉著称。海螺沟冰川长15公里,尾端伸入海拔2850米的原始森林区,是地球上同纬度海拔最低的,可供大众游览观光的一条现代冰川;其冰瀑布宽500至1100米, 高1080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冰瀑布;其冰川舌长5.7公里,冰川弧拱、城门洞,冰缝等晶莹剔透,千姿百态,  相似文献   

14.
信息博览     
域外链接世界闻名的石油湖马拉开波湖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的西北部,总面积14344平方公里,最长处212公里,最宽处92公里,是委内瑞拉同时也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马拉开波湖面宽广,一望无际,水深平均达20多米。靠南的部分有大小150多条内陆河注入,是淡水;湖北部出海口有近10公里宽的水面与加勒比海相接,  相似文献   

15.
河流阶地形成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再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许刘兵  周尚哲 《地理科学》2007,27(5):672-677
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在内因(河流内部动力变化)和外因(低频和高频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基准面变化)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受单一气候变化制约的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可以解释由于沉积物通量和径流量变化引起的河流堆积-侵蚀过程,但它难以解释形成多级阶地的逐步(或间歇性)下切过程。多级阶地的形成可能同时受到构造抬升和周期性气候变化的制约。由于下切过程的滞后效应,侵蚀和冰川均衡抬升、河谷的侧向侵蚀过程等影响,山地的构造抬升与河谷的下切之间并非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应当慎用河谷的下切速率来代表山地的抬升速率。  相似文献   

16.
小腾格里砂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休郭勒盟境内(北纬42°25′—43°30′,东经112°50′—116°45′之间),略成长椭圆形,东西伸延300余公里,南北宽30—80公里不等,是我国境内草原地带最大的一片砂地。全区海拔高度1,100—1,300米。  相似文献   

17.
小腾格里砂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休郭勒盟境内(北纬42°25′—43°30′,东经112°50′—116°45′之间),略成长椭圆形,东西伸延300余公里,南北宽30—80公里不等,是我国境内草原地带最大的一片砂地。全区海拔高度1,100—1,300米。  相似文献   

18.
寒冬时分,可可西里管理局的保护队员进入"无人区"腹地巡山调查,当他们到达库赛湖一带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吃惊不小:库赛湖已经冲破湖盆形成一条宽达20米的新河道流入20公里以外的海丁诺尔湖,原本安装在湖岸高出正常水位2米以上的湿地监测设备已  相似文献   

19.
天山山地是亚洲最大山系之一。以山体宏伟、地势高耸著称,呈纬向展布於中亚腹地,东西长达2500公里,其中我国境内1700公里,南北宽250—350公里,独山子——库车段约330公里。天山最高峰为位于我国天山西段的托木尔峰,海拔7435.3米。以纵向展布而论,山势从托峰向东西方向渐次降低;山脊线高度在4000米左右,与南北两侧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米)和准噶尔盆地(平均海拔500米)的高差达3000—3500米,显得非常高峻。就横向排列而言,除最高峰段分别向南北两侧递降外,有些地段则是外缘山岭高於内侧山地。独山子——库车横断面即为一例。这里也是山体最完整的地段,由数排大体上彼此平行的山岭与谷(盆)地相间构成。天山山体的地貌骨架无疑是地质结构的反映。在地质构造上,山地主体为古生代地槽褶  相似文献   

20.
华北山地的古河道与古水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忱  马永红 《地理研究》1996,15(3):33-41
华北山地早第三纪地貌奠定了现代水系格局的基础。至晚第三纪晚期河流已发育到中-老年阶段。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早期,山地差异活动剧烈,断陷盆地形成,内、外流水系并存,遗留下垭口与顺直-曲流型宽谷。第四纪中期,河流袭夺,内陆水系先后变成外流水系,并生成“U”形宽谷。第四纪晚期,河流下切,水系变迁,现代水系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