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球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于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众多具有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也是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主要有地层剖面、构造剖面以及古生物化石等。本文系统总结我国地质遗迹分布现状、地质遗迹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和遗迹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嵊州市拥有较为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 其中尤以地貌景观类、古生物类和水体景观类最具特色。根据地质遗迹资源特征、成因, 将本区地质遗迹资源分为7大类, 概述了区内典型地质遗迹特征。结合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质学报》2022,(3):510-515
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导向性景观,包括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其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水体景观4大类、9类10小类共计171处地质遗迹景点。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可得出有中峰洞1个国家级景观资源,燕子岩峰丛、太极天坑绝壁、王家洞等48个省级景观资源;有长坪瀑布、红军洞等91个市级景观资源。根据这一等级划分,对景区保护和监测形成框架体系。研究成果对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涛  武国辉  陈珊 《矿物学报》2007,27(3):524-529
地质遗迹资源是地球在亿万年的演化中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讨论了地质遗迹资源的概念,认为地质遗迹资源具有四种价值,即资源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审美价值、生态价值;提出地质遗迹资源管理原则:科学性原则、市场化原则、经济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原则。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地质遗迹资源价值管理: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施地质遗迹资源资产化管理;②开展以提高资源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资源经济系统管理;③全面推行技术经济评价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④实施资源价值工程,强化地质遗迹资源价值管理。  相似文献   

5.
地质遗迹资源属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目前对地质遗迹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遗迹资源的分类、评价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属性尚未进行全面分析.论文从广义的地质遗迹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入手,进而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属性进行较全面的论述,并分析了其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环境属性、社会属性和科学属性之间的关系.地质遗迹资源属性的研究对于促进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地质遗迹资源的价值与功能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暂缓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遗迹资源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暂缓开发”是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时,如果不具备保护条件,就暂缓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括介绍了北京市地质遗迹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依据2007年开展的"北京市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现状综合调查"项目,将北京地区的地质遗迹分为7大类31个亚类170处,针对不同类型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阐述,并从2000年以来北京地区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建设情况、管理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和管护设施建设、摸清资源家底和制定规划等方面,阐述了北京地区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情况和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8.
地质遗迹资源是地球在亿万年的演化中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讨论了地质遗迹资源的概念,认为地质遗迹资源具有四种价值,即资源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审美价值、生态价值;提出地质遗迹资源管理原则:科学性原则、市场化原则、经济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原则.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地质遗迹资源价值管理: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施地质遗迹资源资产化管理;②开展以提高资源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资源经济系统管理;③全面推行技术经济评价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④实施资源价值工程,强化地质遗迹资源价值管理.  相似文献   

9.
山西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典型地质遗迹资源及科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所谓冰洞是指全年365天都存在冰的洞, 是一种极神秘的洞穴旅游资源。目前国内发现的冰洞只有10多处, 其中山西宁武冰洞冰量最大, 形态最好, 冰花种类最多, 是一处十分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本文在对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进行总体介绍基础上, 对公园范围内发育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并分类, 然后对宁武冰洞这一典型而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资源从地质地貌特点、冰洞发育及成因进行归纳探讨, 并对国内外目前所发现的10多个冰洞进行比较, 指出宁武冰洞是现在世界上已知在中纬度中高山地区保存最好, 规模最大, 冰体最多并可直接见到地质时期存有古冰的冰洞, 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罕见的、脆弱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地质遗迹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是珍贵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北京地区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部分地质遗迹因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原因正在遭受破坏或已完全破坏,现状堪忧,从保护地质遗迹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家有关办法规定、落实有关规划和示范意义等方面,建议开展地质遗迹监测工作。通过分析认为,北京地区地质遗迹监测对象明确;目前监测技术成熟,包括人工巡查监测、遥感监测和物联网监测等;信息系统建立有基础,有大批从事地质遗迹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资金落实有保障,地质遗迹监测主责单位和服务对象明确,监测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北京地区地质遗迹的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11.
梵净山地区新元代地层发育良好,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地质意义和旅游价值。本文以1∶5万梵净山等四幅区调为基础,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划分了10个大类、15个亚类,其主要地质遗迹资源有沉积地质遗迹资源等六大类。同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区内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评价,发现研究区主要以国家级和省级地质遗迹资源为主,还有少数世界级地质遗迹资源,总体质量较好。本文对研究区六大类主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内涵进行了介绍,并从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研究和开发三个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地质遗迹资源的概念分析及利用特征入手,阐述了地质遗迹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必然性,并探讨了地质遗迹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任务、实施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3.
地质遗迹资源资产化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涛  武国辉 《矿产与地质》2006,20(4):571-573
从地质遗迹资源的概念分析及利用特征入手,阐述了地质遗迹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必然性,并探讨了地质遗迹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任务、实施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地质遗迹保护区划研究初探与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强  徐朱  周晓丹 《安徽地质》2014,(4):280-284
基于地质遗迹资源价值和开发利用条件两方面因素,构建了地质遗迹综合评价体系。遵循地域性、点面结合、保护与开发结合等原则,提出了以地质遗迹分布区划分区为评价单元,综合考虑地质遗迹评价与空间分布特征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划方法。结合保护区划结果,对江苏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三郊口保护园区地质遗迹分布、特点及形成原理,并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其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地质遗迹典型,资源丰富,综合价值高,达到省级地质公园水平.研究成果对该区后续旅游资源开发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九寨沟地质遗迹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更 《四川地质学报》2005,25(3):178-179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地质遗迹资源景观丰富。以湖泊、瀑布、钙华津流、钙华彩池等为代表的地质遗迹景观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价值。应从加强地质遗迹本底调查,加强系统科研,特别是水循环的研究,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治理等以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应用ArcGIS系统实现了对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地质遗迹资源的调查。在野外实地调查前、中、后三个阶段,全面应用了该工具进行数据处理、辅助决策、图件制作及数据库初步建设;在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与保护工作中,初步探讨了应用ArcGIS工具的具体方法及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为以后同类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郝俊卿 《陕西地质》2004,22(2):101-106
陕西省独特的区域地质背景条件,造就了地质遗迹资源种类丰富、代表性强、规模大和崩塌构造发育等特征,涵盖了极高的地学科学价值,但目前保护利用中存在着缺乏系统地调查、保护工作滞后和利用潜力尚待挖掘等问题。本文依据“在保护中利用、以利用促保护”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地质遗迹资源提出了科研 观光型、科研型两种保护利用类型,以此实现陕西省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与当地经济互动发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俊卿 《陕西地质》2005,23(2):94-100
地质遗迹作为一种具有珍贵地质科学价值和独特造景功能的自然遗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已日益突出。同样,以地质遗迹资源为核心的地质公园也面临着如何协调地质遗迹保护与公园建设之间的矛盾。从以往经验来看,在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地质公园建设的保护性利用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为此,本文选择黄土国家地质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从地质公园建设与当地经济互动发展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地质遗迹的保护性利用,从而达到有效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一汉旺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地质灾害链遗迹及治理工程为资源特色的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科学科普和美学价值。对公园典型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其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参考国家标准和前人分类方法,对其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提出保护建议,以期促进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及地质公园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