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版)自2004年1月1日正式执行以来,从事地面测报相关工作的同志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版)中的一些技术细节掌握理解程度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规范地面测报工作,提高地面观测水平,本文对新《规范》的学习谈一些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全省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管理会议于四月七日到十二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局业务科长或测报管理人员,西安、长安站测报组长,省气校测报教研组组长,省局器材物资供应站计划调拔人员,省局业务处测报管理人员共二十一人。这次会议首先由省局业务处处长杨武圣同志作了一九八○年全省地面测报工作总结和一九八一年全省地面测报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3.
由省气象学会和省气象局在西安联合召开的测报专业学术会,于四月二十四日开始,二十八日结束。省、地、县气象部门的测报管理人员、论文作者和气象报表审核员共38人参加。会议收到了云天观测、测报管理和气象仪器等方面的论文和技术材料16篇,大会交流了10篇。学会付理事长、西北大学副教授张继书在会议开始作了测报专业学术报告,省气象局副局长延祖铎在会议结束时讲了话。与会同志通过学术交流和讨论,认为  相似文献   

4.
鲍家栋 《气象》1980,6(3):28-28
1980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简称新规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我国地面测报工作的经验和特点。 经过这一段对新规范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总结了经验。广大气象观测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观测经验。新规范将现阶段测报工作中行之有效的观测经验有选择地予以列入。比如,在云的观测上,新规范归纳了夜间云的观测的三条经验,对山区台站云的观测叙述也比较详细。在夜间能见度观测方面,分别指出有目标灯和无目标灯须掌握的几条原则。特别是白天能见度的观测,根据所选目标物的颜色和其细微部分“清晰可辨”、“隐约可辨”、“很难分辨”三种情况下能见度估计方法。只要  相似文献   

5.
全省气象工作会议指出:测报工作是我省气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要求各级领导:一要抓好《规范》、《制度》的再学习、再贯彻;二要整顿质量差的重点站,严肃处理涂改伪造事件,把质量低劣的人从观测岗位上“撤”下来,集中学习,培养提高。众所周知《规范》是气象观测的技术标准和操作章程,《制度》是岗位职责、质量考核的具体内容,它们构成了测报工作的“根本大法”,每个观测员都必须严格加以遵守,不得违背。值班制度中规定,观测时必须“观测一项,纪录一项,不得追记;严禁伪造、涂  相似文献   

6.
陈德鉴  王树廷 《气象》1979,5(11):8-9
从1980年1月1日起,由中央气象局制定的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就要在全国气象台站正式执行了。这是气象观测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气象人员盼望已久的心愿。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建国以来,经历过1950年《气象测报简要》、1954年《气象观测暂行规范(地面部分)》和1960年《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等  相似文献   

7.
李进虎  邵玉红 《青海气象》2006,(2):47-50,55
中国气象局颁发了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下称新《规范》),并于2004年1月1日执行,如何与原《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下称原《规范》)对照应用,保证新《规范》的正确实施。本文结合青海地面气象测报和自动气象站业务工作实际,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主要的异同之处,供同行们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第一春,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之际,收到《规范》铅印本阅读之暇,联想到台站测报工作实际,随手拾零,写了一点札记,寄语战斗在第一线的地面观测新兵。  相似文献   

9.
东北三省和大连市测报管理联席会议于8月2—4日在大连旅顺召开,三省一市的有关处室领导及主管地面、日射测报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国家气象局气候司站网处副处长陈中立到会。会议就近几年来东北地区台站网调整和基准站建设、航危报服务、日射仪器换型等方面问题交流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9月19~21日,全省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全省气象测报工作会议和省气象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总结了全省前8个月的主要工作,部署了今后几个月的重点工作;传达了全国气象测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近十年来全省测报工作基本情况,讨论了关于加强全省气象测报工作的意见和措施;选举产生了省气象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并审议通过了有关学会章程和工作规划。全省14个市局局长、省局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及各市的业务科(处)长等分别参加了会议。在全省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上,各市汇报交流了前8个月的工作进展情况及…  相似文献   

11.
吴道远 《贵州气象》1999,23(5):35-35
测报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为天气预报、气象科研、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等提供重要数据资料,是气象业务工作的起点和源头。气象测报工作直接影响到天气预报的准确程度和情报资料的使用价值。多年的测报工作,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气象观测工作者,要搞好气象测报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必须从严守(气象观测规范》,增强自身素质及覆行各项岗位职责人手。1增强自身素质所谓素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思想素质;二是业务技术素质。测报工作是一项极其细致的工作,且每一次观测是各自独立进行的。而对器测项目来讲,有无差错,还比较…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2月11—13日,甘南州气象局气象测报创优质劳动竞赛经验交流会在合作召开。卓尼站测报股等三个集体,马文兰等九名个人分别在会上交流了经验。经过讨论评选,卓尼站测报股为州先进集体,马文兰为州优秀测报股长,马文兰、唐永林、杨晓鹏为州优秀测报员,杨晓鹏为州优秀预审员,王天福为州优秀农气测报员。这样就树立了甘南州气象局自己的标兵。会议对以上先进  相似文献   

13.
章琪 《气象》1983,9(1):43-43
全国测报工作会议于去年10月13—19日在杭州召开,到会代表共131人,收到经验交流材料61份。 会议认真回顾了自1977年8月在太原召开的全国气象测报工作座谈会以来所进行的大量工作,这包括:1.深入揭批“四人帮”,不断肃清其在测报工作中的流毒;2.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促进了工作的正常化;3.加强了在职测报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业务技术水平;4.开展了岗位练兵,苦练过硬本领;5.组织了测报大普查,恢复了检查工作制度;6.完成了地面观测规范的修改及组织执行;7.撤换了超检仪器,加强了检定工作;8.下发了保护观测环境的联合通知,改善了观测环境;9.整顿了台站档案,加强了记录报表的审核。由于五年来各级气象业务部门狠抓了以上各项工作,目前已经基本上扭转了十年内乱所造成的人员思想混乱,技术力量削弱,仪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王淑民报道:全疆气象测报工作会议于1997年11月24日在乌鲁木齐召开。区气象局领导,各地(州市)气象局局长。业务科长,区局机关各处室领导,直属单位领导以及兵团气象局等单位的代表,共m多人出席会议。这次会议是自1981年全疆首次测报工作会议以来,又一次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西北五省区高空测报经验交流会于1989年9月12日至18日在乌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省区气象局的高空测报管理人员、审核员、雷达维修人员、机制报表软件研究人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发来了贺信及经验交流材料.  相似文献   

16.
<正>1引言农业气象测报业务系统Ag MODOS是农业气象观测业务系统软件,该软件有农气观测参数设置、观测数据编辑、观测数据应用服务等多种功能。该软件与农气观测规范相关技术规定有许多不一致之处,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组织制定了相关技术规定的说明,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对农业气象测报业  相似文献   

17.
由区气象局,区气象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区地面气象测报知识竞赛于五月卅一日到六月三日在南宁隆重举行。来自全区八个地区气象局和区直气象台的35位代表参加了比赛。 鉴于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广大测报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提高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测报质量特别是内在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对此竞赛活动早在去年10月就发了通知,要求全体测报人员对《规范》、《地面气象观测》、各类电码、技术规定和有关基本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做好参赛准备。对参赛选手的产生,采用当众抽签、随机产生的方式,在赛前一个月预以确  相似文献   

18.
今年,根据全省气象会议提出“测报和报表质量错情率达0.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力争赶上先进”。我们认真传达,反复讨论,采取措施,经过努力,测报质量由第一季度的0.5%下降到第二季度的0.1%,半年错情率平均为0.3%,报表连续十个月  相似文献   

19.
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诞生了,这是我国气象战线上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测报技术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新“规范”共分四篇二十章,层次清楚,规定明确。以第三篇为例,本篇共分三章(十六——十八章)十八节,包括月  相似文献   

20.
中央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改革小组于1977年4月11日至19日在上海市宝山县召开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改革座谈会(云天部分)。参加会议的有:黑龙江、河北、陕西、四川、湖南、江西、上海、广东、广西九省、市、自治区台站代表及规范改革小组成员。会上交流了各地学习运用群众经验开展云天观测工作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地面规范》中“云”、“重要天气和天气现象”两章的编写提纲,并进行了具体的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