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以《警戒潮位核定规范》为依据,利用塘沽海洋环境监测站的长期验潮资料,以多年一遇的潮位值和防潮设施的防潮标准等为基础,结合核定区域的地理位置、保护目标的社会经济情况、历史风暴潮灾害情况等,对天津市沿海的警戒潮位值进行核定,最终得出天津市沿海的红、橙、黄、蓝四色警戒潮位值分别为283 cm、263 cm、238 cm和213 cm。天津沿海的警戒潮位核定实际工作表明,详实、准确、全面的资料搜集,是警戒潮位核定工作的基础和重点。  相似文献   

2.
警戒潮位是指沿海地带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险情或潮灾,需进入戒备或救灾状态的潮位既定值,是海岸防汛工作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海洋预报部门发布风暴潮预报、警报的重要参考,是各级政府防潮减灾指挥决策的重要依据。依据河北省已核定出沿海警戒潮位值,将警戒潮位定为4个数值,按蓝色警戒潮位、黄色警戒潮位、橙色警戒潮位和红色警戒潮位进行分级核定,分别以蓝、黄、橙、红4色予以标志,通过将警戒潮位值实体直观化,更便于沿海地区直接了解风暴潮警戒潮位情况,为唐山市沿海的风暴潮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警戒潮位的细化也有利于沿海部门单位更加有针对性地制订预案、采取防风暴潮措施,这对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风暴潮警戒潮位是有关海洋预报部门发布预警信息及指导政府部门进行防灾减灾决策的重要参考,通过设置风暴潮警戒潮位标志物是进行预警的有效途径。风暴潮警戒潮位标志物是将沿海警戒潮位值按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警戒潮位进行直观化,更便于沿海地区直接了解风暴潮警戒潮位情况。通过对风暴潮警戒潮位标志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节省建设成本,提高警戒潮位的辨识度,为沿海的风暴潮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减少海洋灾害对沿海地区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沿海各验潮站重现期高潮位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传统重现期高潮位计算方法发现该局限性主要为广西全日潮潮汐性质下天文潮与风暴增水叠加概率过低和广西沿海堤防标准普遍偏低所致。根据不同岸线类型,结合海堤实际防御能力、海洋灾害承灾体和风险区划,提出适用于广西的红色警戒潮位核定新方法,对其它全日潮岸段警戒潮位核定和防潮应急管理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沿海为例,对考虑波浪影响的《警戒潮位核定规范》在沿海警戒潮位核定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核定深圳市警戒潮位值,对深圳市沿海防潮能力、防潮重点区域及历史潮灾情况进行了调查梳理,建立了堤防能力和潮灾情况资料库。将深圳市沿海划分为4个核定岸段,确定了岸段等级,结合岸段保护目标的社会经济情况、水文气象要素特征等的统计分析结果,计算各岸段重现期潮位和波浪爬高等要素,确定警戒潮位核定修正值,最终得到深圳沿海4个核定岸段的四色警戒潮位值,为深圳市风暴潮灾害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支持。重点介绍了对波浪重现期要素和波浪爬高的计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江苏省沿海警戒潮位核定工作出发,对《警戒潮位核定规范》中核定岸段等级划分、波浪爬高复合坡度计算、数值模拟选取年极值高潮位过程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分别为岸段划分等级结果偏高、复合坡度计算公式不满足适用条件、年极值高潮位选取有偏差。文章同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思路,供规范修订或警戒潮位核定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海南是中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素有"台风走廊"之名,同时也是遭受各种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为提升全社会海洋灾害防御意识,做好风暴潮的防灾减灾工作,本文依据海南省核定公布的风暴潮4色警戒潮位值,在海南岛北部到东北部一带沿海设计了一种利用K波段雷达进行潮位测量的警戒潮位标志物,集基础支撑结构、供电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终端报警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管理中心平台等功能于一体。通过警戒潮位标志物的设立,可有效提升海南省海洋观测能力建设水平,完善海南省海洋灾害预警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亦可为海南省海洋环境预报、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MIKE21-FM水动力模型,结合Holland台风模型和TPXO7.2全球潮汐模型,建立了风暴潮-天文潮耦合数学模型。根据0814号台风"黑格比"的最佳路径数据,模拟了该强台风在深圳引起的风暴潮过程,并对深圳沿岸最高潮位与对应岸段的警戒潮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深圳沿岸最高潮位普遍超出警戒潮位,其中前海湾以北珠江口岸段最高潮位超出红色警戒潮位,深圳湾岸段最高潮位高于橙色警戒潮位,大鹏湾湾顶西侧岸段最高潮位超黄色警戒潮位,仅大鹏半岛东南侧岸段最高潮位低于蓝色警戒潮位;深圳西部沿岸最高潮位明显高于东部沿岸;深圳珠江口岸段最高潮位沿珠江口伶仃洋纵深方向由南往北递增。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山东省警戒潮位核定为基础,对其沿岸验潮站的实测数据情况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分别采用相关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补充实测数据,获得年极值水位序列,并采用极值Ⅰ型方法计算重现期高潮位。在警戒潮位核定中建立年极值水位序列所使用方法的顺序是,有实测数据优先采用实测数据、没有实测数据利用相关关系、没有相关关系再使用数值模拟和调和分析的方法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相关关系建立年极值水位序列中,计算重现期高潮位时一定要满足潮汐性质相同、所受风暴潮过程相似等条件;在使用数值模拟建立年极值水位序列中,须与其全年天文潮最大值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风暴潮警戒潮位标识是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险情或潮灾、需要进入戒备或救灾状态的级别提示.一般建设在港口码头、海上堤坝等海边固定标志物上,在其墙体侧面进行涂刷或镶嵌四色标识,这种标识受外界因素影响级别判定具有一定的误差.针对固定式风暴潮警戒潮位标识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风暴潮警戒潮位电子标识建设方案,采用现有海洋站点获...  相似文献   

11.
黄志扬  曾建峰 《海洋工程》2018,36(3):104-109
乘潮水位是沿海航道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现有乘潮水位的计算方法只考虑了潮汐这一因素,往往忽视潮流因素。随着船舶大型化和航道建设条件复杂化,潮流也成为部分航道乘潮水位计算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在分析潮位、流速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基于乘潮水位计算的典型潮曲线法,提出了考虑"潮流窗口"后乘潮水位的计算方法,以舟山岛礁海域的鱼山10万吨级进港航道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本方法的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2.
河北是遭受各种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其中风暴潮是造成河北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灾害类型。现有的海洋监测设施布放间距较大,不能满足当前防灾减灾需求。为提升全社会海洋灾害防御意识,做好风暴潮的防灾减灾工作,依据河北公布的风暴潮4色警戒潮位值,设计了一种集实时潮汐监测和相关气象信息为一体的警戒潮位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支撑基础、供电模块、气象及液位传感器、数据采集与转发模块、终端管理系统组成,在沿海地带建设的智能潮位监测点建设成本低、建设速度快且占地面积小。智能潮位监测点的设立,有效提升了河北海洋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同时可为河北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黄骅港验潮系统在工程应用中出现的数据缺测,研究了利用潮汐性质相似性判断指标和基于余水位配置的潮汐推算恢复缺测数据的可行性,分析了推算精度。结果表明,使用以上技术黄骅港缺测时刻水位数据的推算精度优于10cm,可满足实际生产作业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涨潮、落潮历时时间不等显著的特殊海区实施水深测量水位改正,不合理的计算潮时差将与实际产生明显差异。分析了涨落潮历时时间不等产生的原因,推导了涨落潮历时时间的近似计算公式,为保证水深测量成果质量,提出了在类似海区应逐日分别计算涨潮和落潮时段的潮时差以实施较合理水位改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海洋站潮位观测数据、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信息以及长江口水文站径流量数据等,重点分析了2009?2018年长江口咸潮入侵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口咸潮入侵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咸潮一般从每年的9?10月开始入侵,翌年4?5月结束。3月咸潮入侵次数最多,达12次。2009?2018年,长江口咸潮入侵次数和咸潮持续时间均呈下降趋势,2009年长江口咸潮入侵次数最多,达13次,时间均发生在10月至翌年的4月;咸潮持续时间年际变化较大,2011年咸潮入侵持续时间最长,累计为55 d。2015?2018年,咸潮入侵次数和入侵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2018年没有监测到咸潮入侵过程。(2) 1?4月,长江口处于季节性低海平面期,且同期径流量少,但是受东亚季风影响,持续的增水过程使得增减水?径流量综合影响指数明显偏高,其中1月、2月、3月的影响指数分别为1.5、1.9和1.6,该时段长江口的咸潮入侵过程主要受增减水的影响。5?7月,长江口径流量明显增加,海平面?径流量综合影响指数均小于0,径流的作用强于海水上溯。8月,长江口径流量开始下降,虽然季节海平面较高,但是长江口呈现明显的减水过程,海平面?径流量和增减水?径流量的综合影响指数分别为0.1和?1.6,基本不会发生咸潮入侵。9月,长江口处于季节高海平面期,并且以增水为主,海平面?径流量和增减水?径流量的综合影响指数较大,分别为1.2和1.0,易发生咸潮入侵。10月、11月长江口海平面?径流量的综合影响指数分别为1.5和0.8,径流影响弱于海水上溯,易发生咸潮入侵。(3) 2009?2018年发生的48次咸潮入侵过程有2/3恰逢天文大潮。在某些年份长江口沿海基础海平面偏高,若持续增水恰逢天文大潮,则加剧咸潮入侵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余水位配置的海洋潮汐推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余水位的配置模型,利用长期验潮站实测水位结合临近短期验潮站天文潮位来恢复短期站的实际水位,并对其进行误差分析,证明基于余水位配置的海洋潮汐推算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山东沿海潮汐特征和风暴潮灾害的基础上,对风暴潮警戒水位确定的原则做了讨论,给出了确定风暴潮警戒水位的计算模式,并就山东沿岸主要港口城市的风暴潮警戒水位做了初步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相对海面变化时,常常用实测潮位记录来分析相对海面的变化速率。淤泥质海岸的验潮站多设在入海河流的闸F。由于拦门沙发育等因素的影响,闸下测到的潮位不能准确反映低潮时的潮位变化,因此常常采用平均高潮位记录来分析相对海面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平均高潮位、平均潮位和平均海平面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得出平均高潮位与平均潮位以及平均海平面变化速率之间的关系。并对江苏沿海6个验潮站33a的潮位记录进行分析,得出江苏沿海此期间的相对海面变化速率为0.29~1.00c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