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珍珠"台风强度及路径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丽萍  夏冠聪  尤红  黄静  马慧 《台湾海峡》2008,27(1):124-12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资料,从能量场、湿度场、辐散场以及西南季风和越赤道气流等多方面对"珍珠"的强度及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副高前期在南海的维持以及副高后期环流形势的调整是"珍珠"强度维持和路径突变的关键;南海海域维持高能区、弱水平风垂直切变、对流层上层强大的辐散场、以及充沛的水汽供应、风场动力非对称结构等是"珍珠"强度能维持的重要原因;西南季风、越赤道气流和副高南落而引发的东南风急流形成的季风汇合线是"珍珠"北翘的直接原因.台风风场结构中不对称强风速区的转移对台风路径改变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图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1010号台风"莫兰蒂"近海强度突然加强的原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充足的水汽补充和温暖的下垫面、高空槽东移和副高减弱、台风中心附近增强的正涡度平流、强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及适宜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是"莫兰蒂"台风近海强度突然加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针对登陆后的两大预报难点--路径突然西折和陆上长久维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的明显西折是由于副高突然加强造成的,地面3h变压、涡度变量、东西风分量变量等物理量对短期台风路径预报非常有用.台风陆上的长久维持与低空水汽通道的连结、高空流出气流的强辐散、登陆后的移向和特殊的下垫面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0814强台风"黑格比"和9615台风"莎莉"的移动路径及强度特点分析,结果得出台风受到500 hPa不断加强的大陆副热带高压南侧偏东气流的引导,移速不断加快,而且与台风同向移动增强的副热带高压使台风的移速更快。强劲、持续的越赤道气流输送、对流层高层持续的强辐散以及弱水平风垂直切变都有利于台风显著加强和维持。台风螺旋云带的变化对台风移动趋势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使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时热带气旋资料,分析了台风"天鸽"的路径和强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近海突变原因,结果表明:(1)22日15时—23日13时为"天鸽"突变的关键时间段,突变第一段为22日15时—23日00时,第二段则为23日09—13时;(2)高海温对"天鸽"的加热作用导致了"天鸽"的近海突变;(3)"天鸽"的两次突变增强后,都伴随有更充沛的水汽输送,这有利于"天鸽"的潜热释放作用增强,进而引起"天鸽"强度突然增大。"天鸽"两次强度突变前,伴随着风垂直切变迅速减小,而突变后,高层出流的突然增大带来风垂直切变的增大;(4)涡度场演变特征与"天鸽"强度突变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其中辐散项引起的低层辐合增强,有利于高层辐散气流的发展,而高层辐散的增强同时又有利于中低层辐合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正反馈机制促进了低层正涡度和高层负涡度的积累,引起了台风"天鸽"的强度突变。  相似文献   

6.
项素清 《海洋预报》2005,22(1):67-73
2003年第14号台风"鸣蝉"朝西北方向移到24°N以北时,中心气压下降到920hPa,近中心最大风速达60m/s,在沿125°E北上时,强度减弱很缓慢.本文对该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台风主要是在副热带高压和高空槽的引导下移动,路径比较规则.来自热带辐合带的深厚水汽输送通道为台风强度的维持提供了丰沛的水汽和能量.200hPa高空槽前西南急流为台风提供强流出流场.涡度场的对称分布,使水汽和能量向台风中心旋转,低层辐合加强,涡动动能得以维持,有利于台风强度的加强.弱的水平风速垂直切变和暖洋面的加热作用,也是台风维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台风“森拉克”转向前异常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应用天气学方法,对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的0813号台风"森拉克"移动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纬度短波槽相继东移引起西北太平洋副高短期东西震荡,导致台风蛇行北上;短波槽东移后,中高纬度维持平直西风环流,冷空气活动较弱,没有长波槽的调整和短波槽的东移,使副高西进后得以维持是台风移动路径西折的根本原因;850 hPa等压面上高压东移和台湾地形共同作用是台风强风区建立和转移的关键,台风不对称结构对预报台风移动路径西折具有预示作用。850 hPa相对湿度的变化对台风移动路径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台风未来有沿着对流层低层相对湿度湿轴移动的趋势,对流层低层相对湿度干轴对台风移动有阻挡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60年台风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频数、路径和强度变化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是高峰期,70年代则是低谷期,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台风活动总体处于低谷期;台风路径主要以转向为主,在20世纪60、70年代平均路径比较偏南,而进入21世纪后平均路径比较偏北;强度在20世纪50、60年代总体较强,后25年总体较弱;西北太平洋台风异常偏多时,西北太平洋副高弱且位置偏东,太平洋海温分布呈"拉尼娜"特征;台风异常偏少时,副高强且位置偏西,太平洋海温分布呈"厄尔尼诺"特征。  相似文献   

9.
近6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0年台风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频数、路径和强度变化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是高峰期,70年代则是低谷期,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台风活动总体处于低谷期;台风路径主要以转向为主,在20世纪60、70年代平均路径比较偏南,而进入21世纪后平均路径比较偏北;强度在20世纪50、60年代总体较强,后25年总体较弱;西北太平洋台风异常偏多时,西北太平洋副高弱且位置偏东,太平洋海温分布呈"拉尼娜"特征;台风异常偏少时,副高强且位置偏西,太平洋海温分布呈"厄尔尼诺"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利用NCEP全球数据同化系统(GDAS)1°×1°分析资料,对1214号热带气旋"天秤"台风移动路径西折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中高纬度环流调整后转为纬向环流,环境场由弱转强是"天秤"台风北上过程中移动路径西折的根本原因;300hPa等压面上青藏高压的变化对"天秤"台风移动路径有一定的影响,当300hPa等压面上青藏高压中心偏西、东亚维持低值系统时,"天秤"台风移动路径偏北,青藏高压加强东伸,"天秤"台风移动路径西折;"天秤"台风在500hPa等压面上等位势高度梯度场从北上过程的基本对称结构转为不对称结构,对预报"天秤"台风移动路径西折有重要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Becaus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or dissolved metal usually are not good predictors of the acute toxicity of metals to aquatic biota (i.e. not all of the metal appears to be bioavailable), it has been tempting for researchers and regulators to attempt to identify a form or combination of forms of a metal that is the bioavailable fraction. But from geochemical, biological, and analytical perspectives, the term 'bioavailable fraction" is context-specific (i.e. not generalizable) and quantitatively elusive. Although the term "bioavailability" conveys a useful, general concept and should be retained in the aquatic-toxicology lexicon, the term "bioavailable fraction" should be avoided.  相似文献   

12.
“黑格比”和“莎莉”两个相似台风暴雨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814"黑格比"和9615"莎莉",这两个路径相似的台风给防城港造成暴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分布等方面讨论了它们的降水条件差异,结果表明,造成"黑格比"台风降水较强的主要原因是:有冷空气侵入台风外围;水汽辐合上升到摩擦层以上;高空辐散有利于台风强度维持。另外还发现螺旋度的变化与台风暴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选取登路北上,在大连地区造成强降水的热带气旋0509"麦莎",对其影响大连地区期间的环境流场、路径特征及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及非纬向高空急流与低空急流的耦合,使来自东南洋面的丰沛水汽不断输送到大连地区,且有利于"麦莎"的北上。"麦莎"在北上过程中,没有从中纬度西风槽获得斜压能量,并没有变性加强。同时,借助于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麦莎"暴雨的中小尺度系统,结果表明导致大连地区强降水的主要系统是两个中-β尺度系统,暴雨落区在"麦莎"的东北侧。  相似文献   

14.
郎喜白 《海洋预报》2011,28(3):26-31
以台风的路径、风力、气压、风暴潮、降雨等基本数据为基础,分析了201003号台风"灿都"的特性,得出各种特性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0102号台风"飞燕"移动路径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鸣  林毅  李泓浩 《台湾海峡》2003,22(1):102-107
2001年2号台风“飞燕”登陆早、强度大、移速快、突发性强给福建中部沿海地区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及云图等资料对其登陆福建及后期路径北折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hPa散度、850hPa涡度及低层能量场对台风路径北折有比较好的预示作用,台风未来移向有沿着200hPa其中心附近辐散中心长轴方向、850hPa正涡度长轴方向及低层暖平流区和850hPa θse高能中心轴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山谷冰川的存在完全是由气候波动决定的 ,甚至不大的变暖也能导致雪线显著地向上移动。在最近数十年来 ,冰川的缩小越来越强烈。这种情景见于相隔如此遥远的国家 ,像肯尼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新几内亚的山脉中 ,但最强烈的这种现象见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和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中。在秘鲁 ,库埃尔卡冰川强烈地后退。测量工作表明 ,最近 3年内其主干道的冰舌平均每年缩小 1 55m,这比 1 963— 1 978年间快了 3 2倍。冰川的面积从 1 976年的 56km2 减小至现在的44km2。在这样的融化速度下 ,再过 2 0年 ,这里的冰将不复存在。如果气候的趋势不…  相似文献   

17.
18.
《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我国极地多学科综合性考察成果的学报类刊物。《极地研究》分为中文版《极地研究》(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Research)和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中文版为季刊,每年的3、6、9、12月出版;英文版为半年刊,每年的6、12月出版。中、英文版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所设栏目有学术论文、研究记录、研究综述、研究简报、会议报道、学术讨论和新书简介等。内容涵盖有关极地的高空大气物理、气象学、地球科学、海洋学、生物和医学等学科的理论探索、科学发现、学术讨论、实验技术方法、极区512程以及极区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主办单位为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编为资深的极地物理海洋学研究员董兆乾先生。中文版定价为每年32.00元;英文版定价为每年60元。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上极大的动力现象之一,即所谓全球性的“传送带”,是北大西洋深部水的移动,对两个半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在间冰期这个过程特别显著,而在当前的冰期,它的规模实质性地减弱了。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的这种观点被广泛接受,即世界海洋环流的明显变动主要体现在研究深海有孔虫组织中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环境场、卫星云图和海岛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1007号热带气旋"圆规"在三气旋和强副高的天气形势下路径稳定的原因,指出弱小的热带气旋对较强大的台风影响不大;偏心台风的内力与本身结构有关;台风右前方的增暖对台风路径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