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描述小波系数分布规律的非高斯双参数模型为基础,介绍和分析了BiShrink滤波算法,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的改进算法采用冗余小波变换替代正交小波变换,将子带内小波系数的局部相关性纳入滤波过程,给出了局部自适应的阈值估计策略,再通过双参数联合收缩函数达到系数收缩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同时兼顾了子带内小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和尺度间系数的传播特性,在有效滤除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图像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斑点噪声产生机理和主要滤波算法的基础上,将均值滤波、中值滤波、Lee滤波、Lee-Sigma滤波、局域滤波、Frost滤波、Gamma-MAP滤波等常用算法用于福建省海岸带JERS-1 卫星SAR图像的斑点噪声去除,并参照多种评价指标对各种滤波器的去噪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基于CUBE算法的多波束测深数据自动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栋  柴洪洲 《海洋通报》2011,30(3):246-251
对CUBE算法自动处理多波束测深数据的模型建立、格网节点的多重估计和最优估值选取准则进行了详细介绍,深入分析了多重估计的实用性,并通过实测数据对该算法进行实现.利用了抗差Kalman滤波改进CUBE算法.通过模拟数据对改进的CUBE算法进行实验,验证了算法改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尺度带乘性噪声系统,在多尺度最优滤波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状态最优固定域平滑算法的研究.通过推广得到的平滑算法需要大量的局部传感器参数,而分布式多尺度滤波融合后不能保留这些信息.针对这一弊端对算法进行改进,推导出仅使用融合后的一步预测及滤波值的平滑算法.该算法在线性最小方差意义下是最优的.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小波理论的多光谱激光雷达消噪信号,从能量、图形、统计多角度出发,提出了由信噪比、平滑度等6项指标组成的小波消噪效果评价体系。实验证明,该体系可以为多光谱激光雷达消噪信号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效果评价,为不同信号噪声去除方法的选择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对不同算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下图像对比度偏低,细节模糊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非锐化掩模引导滤波的细节增强方法。首先由原始图像做引导图进行滤波得到细节层图像,并对细节层使用噪声检测的中值滤波去除斑点噪声;然后对原始图像进行基于均值滤波的非锐化掩模,得到锐化图像,并将锐化图像作为引导图对原始图像进行引导滤波,获取基础层图像;最后将滤波后的细节层进行增益后与引导滤波获取的基础层进行叠加,达到增强水下图像细节的目的。并通过信息熵、局部对比度和平均梯度3种客观评价指标对图像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观和客观测试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图像对比度以及增强细节信息,有利于提高水下图像资料解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水印的不可见性,提出1种基于水印信息压缩的图像小波域水印算法.通过细化处理和骨架缩放技术将水印图像浓缩,减少要加入的水印数据量.压缩后的水印被嵌入到图像三级小波分解后的低频逼近系统上,并通过逆过程进行水印提取,嵌入的水印具有较高的不可见性和较好稳健性.仿真实验证明算法具有很好的不可见性,经滤波、噪声、图像压缩和剪切等攻击后仍然能较好的提取水印.  相似文献   

8.
海底地形深度数据滤波常用的方法有:交互滤波、中值滤波、趋势面滤波等。基于粗大误差判别3σ准则,研究测深数据趋势面滤波的方法,提出了海底复杂地形分区和滤波阶次自动选择算法,解决了模型参数需经验设定而造成的滤波效果不确定问题。系统可以客观地检测和剔除粗差,得出较高精度的三维海底地形数据,对多波束测深数据滤波的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多波束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简便性,研究了多波束水深点云处理的策略和关键算法,构建了kd-tree(k-dimensional tree)结构加速点云查找,针对大尺度噪点设计了半径滤波和统计滤波算法,针对小尺度噪点提出了双边滤波算法,并对以上算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设置适合的滤波阈值,半径滤波和统计滤波能高效去除大尺度噪点,且保留地形特征,总误差分别为2.25%和2.76%。在大尺度噪点去除的基础上,改进的双边滤波可以实现地形平滑的同时,保持水深点云的有效数据量。研究成果为多波束点云数据的自动化处理提供了解决方案,对多波束测量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提升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总结当前遥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图形法引入到遥感融合图像质量评价体系当中,通过目视判别、定量统计参数和图形法三种方法对融合算法进行比较。并提出利用图像灰度的分布函数的比较对遥感图像进行评价,实验证明,分布函数是一种客观、有效的评价手段,可应用于对遥感图像融合结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郭继杰  程恩  王清池 《台湾海峡》2001,20(3):287-291
本文在确定了水声信道的数学描述后,提出了在信道自适应过程中,可以应用子波对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解,逐尺度地对信道进行均衡,这样,不但减少了运算数据量,也减少了均衡所需的权系数个数,计算机仿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对象越来越复杂,为了增储上产,开展有效的储层预测成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受分辨率的限制,利用常规地震剖面进行储层预测很难满足油田生产的需求。为此,对子波分解与重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实际资料,建立了能反映储层情况的地质模型,对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明确了特殊地质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发现低频端包含了较多的储层信息,对储层空间展布的精细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充分挖掘地震资料的有效信息,较好地进行储层预测。将该技术应用到研究工区的储层预测中,获得了与钻井结果相吻合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视觉特性的影像增强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遥感影像对比度调整是影像预处理中的关键部分。分析人的视觉特性发现:影像中不同区域特征变化被感知度有所差异。相对于高频区域及对角线方向,人眼更容易感觉到平缓部分的特征变化。以往的对比度增强算法并没有考虑这一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特性的影像增强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在较好的保持影像细节特征的同时,改善了影像的对比度,得到了较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基于树型框架小波变换和尺度共生矩阵的方法对遥感影像中居民地进行识别提取。通过非完全树型框架小波变换把图像变换到不同的尺度层上,然后在不同尺度层之间,提取相互依存的尺度共生矩阵信息,进而形成居民地的纹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用基于小波的尺度共生矩阵的方法对居民地有较好的提取结果。  相似文献   

15.
In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MRA)by wavelet function Daubechies(db),we decompose the signal to two parts,the low and high frequency content.The high-frequency content of the data is removed first and a new "de-noise" signal is reconstructed by using inverse wavelet transform.The wavelet spectrum and harmonic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dal data before constructing the input and output structure of ANN model.That is,the concept of tidal constituent phase-lags was introduced and the new "de-noise" signal was used as the input data set of ANN and the forecasting accuracy of ANN model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6.
跳点普遍存在于重力、磁力、定位、水深等测线数据中。对跳点的处理分两个步骤:先利用改进的经典校验算法剔除大幅度的跳点,再利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剔除小幅度的跳点。并在小幅度的跳点处理中提出先用小波收缩再用样条拟合的方法,较好地协调了相似性和光滑性,有效地逼近了真实值。  相似文献   

17.
南海西北部与红河地区地球物理场及其地壳深部结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南海西北部与红河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计算了研究区重、磁资料的一阶小波细节变换、四阶小波逼近变换。根据重力场资料以及南海北部盆地钻井取样的测试结果,同时参考在研究区进行的地震勘探结果,对研究区的地壳结构进行了反演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地壳结构较为复杂,地壳厚度在17—38km之间,总的趋势由陆向洋地壳厚度逐渐减薄,反映出该区域地壳具有陆壳、过渡壳的性质,同时存在上地幔隆起区及凹陷区。用地震层折成像结果与重力资料计算出的地壳分布趋势进行了对比验证。根据地幔对流结果探讨了研究区深部地球动力学特征及其与深部地壳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遥感影像中海洋锋具有弱边缘(Weak Edge)信息特性,其空间尺度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传统边缘算子只能提取某一尺度的海洋锋信息,而损失其他尺度信息不足,本文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特性,探讨了海洋锋信息在各尺度间的分布的继承性,提出最佳尺度确定的算法框架,设计出最佳尺度确定算法的流程,进一步进行海洋锋各尺度信息的提取。最后以海面温度锋-墨西哥湾流为实例进行形态特征提取,并与典型的边缘提取算子效果在信息量、抗干扰性、定位精度、连续性和对比度上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提取多尺度的海洋锋信息上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Cross-shore variations of wave groupiness by wavelet transfor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definition of groupiness factor (GF) based on the local wavelet energy density of the wave time series to describe the groupiness degree of waves.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is new GF is that the effect of the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n it is smaller than that on SIWEH-based GF or envelop-based GF. Then, the new GF is used to study the groupiness variations of mechanically generated irregular waves in a wave flume propagating on a slope of 1:45. The results of present study show that the decrease of groupiness in the coast is triggered by breaking. And energy distribution along the record time for the first harmonics of waves in the surf zone, which becomes more uniform than that out the surf zone, is the main reason causing the decrease of groupi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