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矿体空间特征是矿体数学特征的研究内容之一,它主要是定量地研究并揭示矿体的空间变化趋势和成矿过程中主要控矿因素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老代仗沟铅锌矿床v号矿化带底板的X值、矿体厚度、品位在三度空间的定量研究,查明了X值对矿体形态、产状、规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矿体厚度和品位均是由较规则到规则的变化,它们的变化类型和变化方向基本一致;在沿走向→侧伏方向→延深方向上,V-1矿体成矿热液自南东深部向北西浅部流动,这与测温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界河金矿床作为胶东地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通过坑道工程揭露已经探明其矿体垂深达800m左右。从矿区
浅部向深部,其矿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矿化类型呈现出浅部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深部以裂隙脉型矿化为主的分带规律;
矿体规模逐渐变小,矿化强度逐渐减弱,矿体产状也逐渐变缓。此外,矿物组分、矿石组构、围岩蚀变以及微量元素特征等从浅部
向深部也均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结合区域内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垂向分带特征,初步建立了胶东地区金矿化在垂向
上的“三段式”分带模式:浅部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中部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深部则以裂隙脉型矿化为主。   相似文献   

3.
北辛庄铁矿床位于山东省兰陵县城西,地处苍峄铁矿带东段,白水牛石断层东侧,受控于石闫背斜南翼,属"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体呈层状产出,走向265°~275°,倾向S,倾角45°~60°。矿床浅部和深部矿体分属于北辛庄北、北辛庄南两相邻探矿权,勘查历程和控制程度不一。北辛庄北探矿权内矿体经多期勘查,现最大控制深度已达-600 m。近年来于北辛庄南探矿权开展深部探矿,发现该矿体已延入本区,且在-1000m~-1400 m标高沿走向和倾向仍有稳定延伸。该文通过对矿床浅深部矿体的形态、规模、质量等特征对比分析,发现矿体形态结构简单,矿化均匀连续,矿石质量无明显变化,品位与厚度略具正相关性。矿体向深部总体有厚度减薄、品位贫化的趋势,同时具有缓倾部位厚度膨大、矿化富集,陡倾部位厚度减薄、品位贫化特征。-1400 m以深矿体仍满足工业指标要求,矿床中部勘查空白区段、矿床深部及外围仍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4.
焦家金矿田内矿体稳定、规模巨大,勘查深度已超过2000m,探获金金属量已超千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矿体严格受NNE向焦家断裂带控制,产状与构造面产状基本一致。从断层岩岩性和构造面表面形态入手,构建了三维构造模型,研究了断层面形态和断层岩岩性差异对成矿的约束作用。系统收集焦家金矿田内500个钻孔地质资料,通过二维三维相结合方式,发现断层岩岩性从浅部向深部发生明显变化,由断层泥渐变为糜棱岩,而上盘矿体数量和蚀变分带也随着断层岩的改变发生明显变化。对构造面进行表面坡度分析,发现矿体主要赋存在表面坡度较小部位,且沿倾向上表面坡度由陡急速变缓部位易于形成厚大矿体。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合栏杆银铅矿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郎如乡,地处昆仑山脉东端,受喜玛拉雅板块活动影响,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岩石普遍变质,属中-低温热液型脉状银铅矿床。矿体受构造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于断裂破碎带之中,断层总体走向NE,倾向NW,倾角50°~70°。区内圈出3个矿带,分别为Ⅰ,Ⅱ,Ⅲ。矿体厚度和品位沿走向和倾向变化不大,赋存标高+5110 m^+4870 m。矿石为富铅银贫锌的铅银矿石,矿体围岩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地质勘查工作,系统地控制了区内的浅部矿体,新增银铅矿矿石资源量146.6万t。该文通过对矿床浅部矿体的形态、规模、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围岩、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的分析研究,发现矿体形态结构简单,矿化均匀连续,严格受岩浆、构造控制,通过地表探槽平硐揭露及深部个别钻孔验证,矿体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表明该区深部和外围仍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对今后的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文君 《华北国土资源》2012,(4):112-115,117
本文主要对大南沟铁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介绍,对铁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品位变化、控矿因素等一系列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矿床成因,为该地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兖州市颜店矿区洪福寺铁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福寺铁矿床处于济宁磁异常的北端,为隐伏矿床,埋深1000 m左右,赋存于新太古代济宁岩群浅变质岩中。该矿床发育11个铁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探明的铁矿石资源量6.22亿t,平均品位TFe28.42%,mFe20.96%。矿床规模大、埋藏深,矿体形态和结构较简单,厚度较稳定,品位变化不大,矿石属于需选贫铁矿石。该矿床的勘探表明了分布于鲁西地区的新太古代济宁岩群存在较大规模的变质沉积铁矿,为该地区铁矿勘查开阔了空间。  相似文献   

8.
莱芜三岔河矿床为矽卡岩型铁金共生矿床,伴生银和硫。三岔河及周边地区前期勘查多以铁矿为主,矿体规模较小,未取得显著成果。近期在铁矿勘查中,发现部分样品金达到工业品位,经反复研究后调整工作思路,将勘查目标确定为铁金综合评价,实现了找矿突破。矿床为中型规模,矿体赋存于燕山晚期黑云母闪长岩内的奥陶纪地层灰岩捕掳体附近,矿体形态产状较稳定,呈似层状、透镜状,严格受接触带控制。莱芜三岔河矽卡岩型铁金矿床是鲁西地区找矿新发现,对鲁西地区寻找共生金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查干此老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境内,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该文系统阐述了查干此老金矿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特征,详细介绍了金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对查干此老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认为矿区的金矿化类型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兼有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体赋存于二叠纪斜长花岗岩及志留纪蚀变闪长岩中的石英脉、碎裂岩带及糜棱岩带中,其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NE向断裂构造带控制,未受后期构造影响。该文对查干此老金矿床的构造背景、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对该区的金矿成矿预测,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浑源县张旺金、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大致查明了矿床的形态、产状和规模,本区金、银多金属矿体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北西向和北北西向断层构成了本区的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含矿岩石以石英脉为主,结合矿石质量和围岩蚀变等研究,推断其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型矿床。通过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的分析,为下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莱州市寺庄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焦家式”金矿(即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是山东胶西北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莱州寺庄金矿床位于焦家成矿带的南段,矿化特征表现出与该成矿带上诸金矿的共同特征。矿区内划分了3个赋矿岩性带(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圈出3个矿体群(共180余个矿体)。其中在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内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矿体,取得了重大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2.
南墅金矿床位于胶西北著名金矿成矿带——招平断裂带的南段,南北与下庄、山后金矿相邻,NW向断裂与招平断裂带在矿区北部交会,成矿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在该区勘查取得了新进展,在矿床深部新发现一个产状稳定金矿体,最大埋深约700m,探获金矿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沿走向、倾向均未封闭,进一步勘查资源潜力较大。该文详细叙述了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体产出及矿化富集规律,分析了南墅金矿的成矿远景,提出了该区及招平断裂带南段金矿勘查的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平度市大庄子金矿床矿床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论述了矿区构造叠加晕特征:大庄子金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以及多种形式叠加的特点。根据其叠加晕特征,建立了大庄子金矿床深部第二富集带预测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确定了矿区深部盲矿预测标志以及找矿标志,并提出预测靶位,且在预测靶位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4.
焦家金矿床深部矿体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焦家金矿床位于焦家断裂带中段,属典型的"焦家式"金矿,截至2008年底焦家金矿床累计探获资源储量234 564 kg。该文通过对深部矿体地质特征论述,并与中浅部矿体进行对比,总结深部成矿规律,利用焦家断裂控制的矿体具有等距斜列、尖灭再现规律,对深部矿体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三山岛成矿带之中,为一严格受断裂构造控矿的超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全部赋存于滨海海域,具有规模大、延伸稳定、有用物质分布较均匀的特点。作为国家级首批整装勘查区的一部分,尤其是首次在浅海海域进行深部勘查,该区勘查工作受到了多方重视、关注和支持,在1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主要靶区的详查工作。它首开我国浅海海域金矿勘查的先河,是在综合分析研究矿田成矿背景与找矿潜力的基础上开展的一次系统的、由预查开始直接完成详查的勘查活动,具有周期短、规模大、成果丰、效果好的特点,对我国以后海域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勘查,其中段和北段陆续发现数个大型、超大型金矿床,而南段勘查活动较少,有找矿突破的矿区更是屈指可数。位于招平断裂带最南端的山旺矿区在山东省地质六队的勘查下取得新进展,探获金矿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探矿深度达到1 342 m,矿体最大埋深接近1 000 m。矿体主要分布于断裂带下盘,呈似层状、脉状产出,矿化类型中浅部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渐变为蚀变岩型。该文阐述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成矿因素,分析成矿远景,为下一步在招平断裂带南段研究和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鲁西地区归来庄金矿床找矿始于1987年初,历经"六进六出"的坚持不懈,探求金金属量34.8t,填补了鲁西地区无大型金矿的空白。近几年,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在归来庄金矿床深部及外围开展的勘查工作,扩大了归来庄主矿体的规模,并且证实归来庄主矿体沿F1构造蚀变带向深部尚未封闭,仍有良好找矿前景。目前归来庄金矿累计探明金金属量超过50t,是鲁西地区唯一的特大型金矿床。该文在系统分析以往成果资料基础上,系统归纳了归来庄主矿体地质特征,建立了铜石杂岩体周边多种金矿化类型"一体多型"成矿模式,指出了下步找矿方向:归来庄金矿床深部找矿仍以寻找隐爆角砾岩型为主,外围重点围绕"一带多区",争取早日实现铜石地区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归来庄金矿是目前鲁西南地区唯一的大型新类型碲金型金矿床,近几年深部找矿有了进展。在充分研究归来庄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金矿化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归来庄金矿深部的地质勘查工程资料,以Surpac系统软件为主要工具,首次建立了归来庄深部金矿床的地质数据库, 构建了矿体的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基于归来庄金矿深部矿体三维模型,应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归来庄金矿深部矿体估算了资源量。将估算结果和传统地质块断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此软件进行资源量估算简便且准确,可以为矿产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焦家式”金矿是胶西北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陈家矿段位于焦家成矿带的北段,矿化特征表现出与焦家成矿带诸多的相同特征。研究区共有3种赋矿岩性即绢英岩化碎裂岩、绢英岩化碎裂状二长花岗岩、绢英岩化碎裂状花岗闪长岩。在-500~-800m共圈定4个矿体,发现了新的金矿体,实现了深部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涧里金矿位于招平断裂南端的旧店金矿田东侧,为一小型焦家式金矿,矿体受NE,NNE向小型构造控制;通过对该区次极构造开展地质普查,在其深部发现数个隐伏金矿体,认为旧店金矿田周围的小型蚀变带及深部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