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提高作者的投稿积极性,经《内陆地震》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申请、新疆地震局党组研究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起,对《内陆地震》收到拟刊发的论文,向论文作者收取版面费,同时适当提高论文作者稿费、专家审稿费,详情请咨询0991-3833432。  相似文献   

2.
1993年4月2日在北京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了第三届《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到会22人(除请假、出差、出国的同志)。主编陈培善主持了会议并宣读第三届编委会名单、发放聘书;秦馨菱先生仍然是本届编委会的名誉主编,副主编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司长孙其政同志担任。这届编委会委员增加了一些新生力量,即,一些地震观测技术方面的专家。编辑部负责人李瑞芬就近两年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编辑部是如何想办法办好本刊,及今后办刊的设想向编委们进行了介绍。编辑部始终将提高期刊质量作为编辑工作的出发点,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赢得读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 《地震学报》第五届编委会于 2 0 0 2年 3月 1 4日在京召开主编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主编及在京、津的部分编委共 2 2人 .陈运泰主编主持了这次会议 .他指出 :“这次主编扩大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共商如何进一步办好《地震学报》 .经过编委们和编辑部同志的多年努力 ,《地震学报》已被列入我国“期刊方阵” ;学报英文版已被国际EI数据库收录 ;同时 ,《地震学报》近期还被荷兰《地球物理文摘》(ElsevierGeoAbstracts)收录 .为发展地震科学、促进学术繁荣 ,《地震学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当前学术期刊“百…  相似文献   

4.
《华南地震》从 1 981年创刊以来 ,已经历了 2 0年风雨历程。 2 0岁 ,对一个人来说 ,正是青春年华 ,大有作为的开始 ;2 0岁 ,对一个刊物来说 ,也正是处于成熟期 ,它的办刊方针更明确 ,刊登文章的内容更丰富 ,作者群体的面更广 ,编委会的组成更具代表性 (编委会成员中有港、澳及日本学者 ) ,读者群体除了一批固定的老订户外又增加了众多的新朋友。 2 0 0 1年也是《华南地震》编委会的换届之年 ,第六届编委会在第五届编委会的基础上 ,作了部分调整 ,有三分之一的编委继续留任。第六届编委会在编委组成中将专业的广泛性 ,地域的分布面和年龄结…  相似文献   

5.
20 0 4年 1月 1 7日 ,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由主编马瑾院士主持召开了《地震地质》第 6届编委会第 2次会议 ,会议的目的是讨论在新形势下《地震地质》如何走精品之路的问题。在京的编委丁国瑜、马宗晋、邓起东、朱日祥、李、汪集、周锡元、钟大赉、滕吉文等院士 ,丁仲礼、马胜利、王椿镛、车用太、曲国胜、刘启元、任金卫、陈晓非、汪一鹏、张国民、张培震、张家声、洪汉净、徐杰、程绍平、钱祥麟等教授和研究员出席 ,特约英文审校林传勇研究员及编辑部全体成员列席了会议。与会编委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地震地质》期刊的科学水平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编委们一致认为在目前期刊多、办刊难度大的情况下 ,应进一步强调《地震地质》期刊的特色 ,不断提高期刊质量。一方面要广开稿源 ,争取具有创新性、时效性强的优秀稿件 ,吸引反映国家和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水平论文 ,面向全国 ,既要反映本所的创新成果 ,也要迅速反映全国地震和地质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既可采取专题组稿 ,也要积极吸收自由投稿 ;另一方面 ,要不断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 ,通过编辑部、专家和编委会的共同努力 ,做好审稿工作 ,严把论文质量关 ,选择最优秀的论文、最新的  相似文献   

6.
《内陆地震》2010,24(1):40-40
经《内陆地震》编委会研究决定,组织专家对2008年度在本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优秀论文评审,并对优秀论文作者予以适当奖励。2009年12月9日上午,召开了《内陆地震)2008年度优秀论文评审总结会议,经专家评定,2008年度发表在本刊上的下列6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8月19-22日在哈尔滨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承办,通过审核的会议论文将在中文期刊《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增刊上发表。欲知会议具体信息请登入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网站(www.caee.org.cn)。欢迎广大科技人员投稿和参会。  相似文献   

8.
2005年5月26日,《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在北京中国地震局召开了第1次会议,顾问,主编,副主编及部分编委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议题为:①期刊的定位;②期刊的栏目设定;③期刊的发展方向。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为期刊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陆地震》2007,21(1):28-28
《内陆地震》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震学术性刊物。在广大作者的支持下,刊物的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印刷质量逐年提高。为推进新疆及内陆地区的地震科学研究,进一步为新疆防震减灾事业做出贡献,为答谢广大作者对本刊的厚爱,经《内陆地震》编委会研究决定,自2006年起,本刊编委会将组织专家对上年度在本刊上发表的论文进优秀论文评审,对前6名优秀论文作者予以适当奖励。经专家评定,2005年度发表在本刊上的下列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牛安福、张晶、吉平/《强地震引起的同震形变响应》(第1期)龙海英、胥颐、魏斌等/《新…  相似文献   

10.
消息动态     
《内陆地震》2007,21(4)
2006年度《内陆地震》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内陆地震》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震学术性刊物。在广大作者的支持下,刊物的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印刷质量逐年提高。为推进新疆及内陆地区的地震科学研究,为答谢广大作者对本刊的厚爱,经《内陆地震》编委会研究决定,组织专家对每年度在本刊上发表的论文进优秀论文评审,对前6名优秀论文作者予以适当奖励。经专家评定,2006年度发表在本刊上的下列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罗福忠,胡伟华,赵纯青,等巴楚-伽师6.8级地震地质灾害及未来地震地质灾害(20卷第1期)谭俊林,张文孝,王增光…  相似文献   

11.
吕金水 《华南地震》2011,(4):132-132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华南地震》创刊三十周年编辑工作研讨会议,一起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此,我谨代表《华南地震》编委会、编辑部向多年以来支持和关心刊物成长的各级管理部门领导、同仁以及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一直关心支持《华南地震》杂志的作者、读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为《华南地震》做出贡献的编委会成员、专职和业余的采编人员表示慰问,同时向莅临会议的各位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12.
《地震学报》1995,17(3):400-400
第四届《地震学报》京区编委扩大会议在京召开《地震学报》编委会于1995年4月21日召开京区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地震学报》名誉主编秦馨菱院士,地震学会理事长、《地震学报》主编陈运泰院士,副主编冯德益教授、张以勤编审、黄杰藩教授;有工作在北京大学、中...  相似文献   

13.
我刊接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编委会的通知,经过多项指标的筛选,《地震研究》已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中P3类即地球物理学类的核心期刊,该书将于1999年内出版发行。这是继1992年和1996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第二版之后,《地震研究》连续第3次被评为核心期刊。第三版的研制所使用的指标基本与前两版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版所选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影响因子数据库”及重庆情报中心的“载文数据库”并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内陆地震》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主办,《内陆地震》编辑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震学术性刊物。本刊遵循党的新闻出版方针政策,为地震科研和防震减灾工作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提供交流、争鸣的园地与传播的桥梁。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下,刊物的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印刷质量逐年提高,在历届科技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内陆地震》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以及中国期  相似文献   

15.
《内陆地震》第9卷(1995年)总目次《内陆地震》第9卷(1995年)总目次...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 7月 3日 ,第 6届《地震地质》编委会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召开 ,会议由主编马瑾院士主持 ,出席会议的在京编委及有关同志有 :马宗晋、刘启元、张培震、任金卫、丁国瑜、马胜利、王椿镛、刘福田、石耀霖、朱日祥、曲国胜、李、杨主恩、钟大赉、洪汉净、赵国泽、程绍平、钱祥麟、樊祺诚、邓起东、张流、董瑞树、蒋溥、臧绍先、高祥林、刘萍、姚清林、赵东芝等。马瑾主编作了主旨发言 :目前科技期刊偏多 ,随之而来的竞争也很激烈。文章发表在什么期刊上 ,关系到作者的命运 ,作者选择社会影响大的期刊发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在情理之中。面对这种形势 ,如何找准定位 ,把《地震地质》办得更好 ,编委的职责是什么 ,是今天会议的主题。编委们围绕《地震地质》的社会及学术定位、扩大稿源、审稿把关、创办英文版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为使《地震地质》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国内学报类的一流期刊而献计献策。在对《地震地质》期刊过去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 ,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改进意见。如积极扩大稿源 ,跟踪学术会议和大课题组稿 ;专辑与自由来稿相结合 ;每期有所侧重 ,争取每期有 1~ 2篇有吸引力的文章 ;加强编委传阅  相似文献   

17.
大正 《山西地震》2005,(4):42-42
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山西地震》第六届编辑委员会会议于2005年10月12日至15日,在山西省地震局太原基准地震台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提交论文的作者,省地震学会理事及《山西地震》编辑委员会委员70余人。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陈会忠研究员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地震监测发展趋势》的报告。《山西地震》编委、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李志雄,《山西地震》编委、研究员徐扬、袁正明,山西省临汾市地震局原局长、高级工程师王汝雕等在年会上作了专题学术报告。提供论文的作者分组进行了学术交流。会议期间召开了山西…  相似文献   

18.
《世界地震工程》2004,20(2):111-111
日前,本刊编辑部接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编委会寄来的入编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过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并通过学科专家评审,《世界地震工程》被确定为建筑科学类的核心期刊,并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即第四版)。  相似文献   

19.
<华南地震>从1981年创刊以来,已经历了20年风雨历程.20岁,对一个人来说,正是青春年华,大有作为的开始;20岁,对一个刊物来说,也正是处于成熟期,它的办刊方针更明确,刊登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作者群体的面更广,编委会的组成更具代表性(编委会成员中有港、澳及日本学者),读者群体除了一批固定的老订户外又增加了众多的新朋友.2001年也是<华南地震>编委会的换届之年,第六届编委会在第五届编委会的基础上,作了部分调整,有三分之一的编委继续留任.第六届编委会在编委组成中将专业的广泛性,地域的分布面和年龄结构的合理性作为调整的重点,使编委会更具广泛性、权威性和对新思维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为《地震研究》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2 0 0 2年 1 2月 2 3日《地震研究》召开了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工作会议。会上宣布了由全国地震系统部分专家 ,全国部分重点院校有关专业教授组成的新一届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名单 ,并在会后由云南省地震局主管宣传的局领导颁发了《聘书》。上届主编对《地震研究》自 1 978年创刊至 2 0 0 2年所走过的 2 5周年历程作了工作回顾 ;新编委们畅所欲言 ,就如何把《地震研究》办成精品期刊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者认为《地震研究》对提高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预测预报水平 ,交流学术成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