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大空有雾或其它视程障碍现象时8N~hC组的编报问题上,虽然(GD—01Ⅱ)电码上有规定,过去一些同志也谈过该方面的体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问题不好处理,因我站位于海拔千米有余的山上,常由于 Fs 云的抬升和 Fh 云  相似文献   

2.
在从事地面测报值班工作时,往往会碰到一些天空不明的天气状况,其记载问题在《规范》已有明确规定。但对有航危报发报站任务的地面观测值班员来说,碰到这类天气状况问题,要妥善地处理有一定的困难,而且GD—22Ⅱ中也没有明确当天空不明时如何编发危险报的具体规定。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编报方法可供参考。有雾或其它视程障碍现象使整个天空不明,同时又达到危险天气通报标准时,则要选择编发8Ns9hshs、992DaDb组电码。若遇此类情况,应依据观测员连续观测到云的演变情况进行判断云量、云高,并据实编报8Ns9hshs、992DaDb组电码。若遇…  相似文献   

3.
新电码有关云码编报的修改部分,较之原GD—01的有关规定要切合实际些,这对提高云码编报的精确度有好处。 一、增加了“如果确实观测到普通层积云与淡积云同高存在时……”。实际工作中,布满全天的普通层积云下有淡积云比较容易识别。但当普通层积云只占据部分天空,而另一部分天空为淡积云所遮掩时,如观测员确实看到两者在同一高度上,就可根据二者云量多少或按其发展趋势编报C_L=1或C_L=5。这条说明,可使人避免一遇到普通层积云和淡积云同时存在,不仔细观测其高度如何就编报C_L=8的“公式化”倾向。新电码规定,普通层积云与浓积云同高,应编报C_L=2;普通层积云下的部分积云已发展成积雨云,虽其量较少,也应编报C_L=3或C_L=9。这比原GD—01对积雨云有云量达2成的要求,更能确切反映本站的天气状况。  相似文献   

4.
《气象》1981,7(1):30-30
《气象》去年第9期章淇同志文中认为对于电码规定要“坚决执行”,“不宜灵活运用”,否则“编报结果就会失去比较性”,“错情也无法评定”,“弊病就会更大”;这个意见,我们不能赞同。章淇同志是就疑难问题来谈的;所谓疑难问题,即出现了按电码规定无法反映实际天气演变的情况。这时是从实际出发,灵活编码;抑或囿于电码规定,生搬硬套?这是不能不讨论清楚的问题。 “GD—01编报补充说明”的前言中明确指出:“观测员在编报时应掌握本说明的精神,而不应依赖规定或硬套规定。我们认为编报工作首先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能表达实际情况的电码编报”。然而,时至今日它并没有被人们充  相似文献   

5.
在航空报规定的第5条中,第五款规定,积雨云与其它云同时存在,已高度相同时,还看天空总云量是否≥4/10,来确定编报几组8Nschshs。其中:①N≥4/10时,究编报CB的8Nschshs组.然拒,按0、4、6、10规定编报8Nschshs,这一组的Ns报合量。C编报积雨云之外电码大的云状。由于CB云是一种特珠的云种,容易出现一定特珠的天气现象,甚至灾害性天气,所以对CB云在航空报中的云量、云层的编报就显得十分重要。就应用航空报的单位来讲、收到这份航空报,对了解这个地方当时天空云量,云层有一个清晰的印象。那么.当Cll云与其它云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6.
浅析雷暴相关电码的编报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天气报中关于雷暴相关现象的编报,因其规定特殊较难掌握,尤其是其中一些电码的相关编报对许多观测员来说更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7.
实现地面气象要素自动观测是近年来我国气象观测领域的发展趋势,观测自动化给地面观测业务和观测数据的应用推广带来较大改变。本文研究了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气现象代码表WMO4680,分析得出WMO4680简化了视程障碍和降水阵性的代码分类,比WMO4677编码更适合自动观测设备的特点。结合我国业务天气现象电码编制原则,设计实现了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和过去天气现象电码的自动编制。根据我国目前可自动化观测的要素数目,经过流程设计和当前最新业务改革内容,可以实现46个天气电码的自动编报。  相似文献   

8.
九月下旬参加了省局举办的新电码讨论会,是一次很好地学习机会。通过学习讨论,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有些编码更简练了。例如:①在旧电码里气压倾向要用0到9共十个电码编报,不少观测员感到既不好掌握,又比较繁琐,同时在预报工作中对气压倾向也不一定象电码那样十分细致的分别考虑。在新电码里气压倾向只编报2、4、7三个电码,表明气压倾向上升、下降和无变化三种情况,这就完全可以满足  相似文献   

9.
天气报观测时15分钟内、航空报观测时10分钟内出现的现象都是“观测时的现象”.当观测时先后或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上天气现象时,应合并选码. 雨或毛毛雨并有雨淞生成和雾并有雾淞生成时,现在天气电码的选择,可以说是合并选码,也可以说是按大码编报原则.因为雨、毛毛雨、雾都有单独编报的电码,而雨淞、雾淞却没有相应的电码,但编报电码中有雨或毛毛雨并有雨淞结成和雾并有雾淞生成的电码,且电码较雨或毛毛雨、雾单独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气象》1981,7(5):27-28
“关于天气电码编报的讨论”自去年第8期到今年第3期共举办了8期,刊登了20篇文章。电码方面值得讨论的问题很多,限于篇幅,这次只讨论了过去天气和现在天气配合编报的问题,并且只讨论了很少  相似文献   

11.
新电码规定中增加了一个过去天气电码,这对于完整地反映过去天气时段内的情况很有好处。但由于电码增多,在过去天气和现在天气配合编报方面带来  相似文献   

12.
杨远驰 《气象》1981,7(5):26-27
《气象》自去年第8期开展了关于天气电码编报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不仅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了争论,而且还针对现行电码规定存在的缺陷和如何正确理解、执行编报规定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本文将根据个人对GD—01的理解,对这次讨论中提出的某些技术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与各级气象业务管理部门和各级台站的同志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08时天气加密报中7WWW_1W_2的编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的天气加密报中 ,我省规定夜间不守班的站 0 8时7WWW1 W2 一组的“WW”编 0 8时观测时的天气现象 ,即 7∶45~ 8∶0 0(包括 8∶0 0 ,不包括 7∶45)这 1 5分钟内出现的天气现象 ,“W1 W2 ”一律编报××。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台站曾多次将 7WWW1 W2 编报为72 1××、791×× ,这是不妥的。“WW”电码 2 1反映的是 70 1 ~ 745间有降水而观测时没有 ;“WW”电码 91反映的是 70 1 ~ 745间有雷暴 ,而观测时没有。由此可知 ,“WW”电码 2 0~ 2 9、91~ 94,我省一般站在编发 0 8时天气加密报时 ,不能使用08时天气加密报…  相似文献   

14.
《地面天气报告电码》中3.13.3(1)条规定:如果在天气现象可以用几个码来编时,一般应选择其中最大的一个码编报。但是17、18、19应比20—49优先选用,电码28,29应比40优先选用。对电码28应比  相似文献   

15.
AHDM测报数据软件广泛应用于地面测报业务正常工作之中 ,对提高地面测报工作效率和资料的准确性起到了很大作用 ,大大减轻了测报人员的工作量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操作不当带来工作繁琐。1 AHDM4.1与 AHDM4.1 1程序的弊端  加密报电码规定 ,日最低气温编报时次为每日 0 8时 ,而 AHDM4.1测报软件程序设计在每日 0 8时和 1 4时均需编报该组 ,所以每天 1 4时编报结束需要人工取消该组 ,给工作带来繁琐。AHDM4.1 1程序克服了这一弊端 ,符合一般气候站加密报编报规定。但在编制地面月报表中 ,D文件 AHDM4.1与 AHDM4.1 1程序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谈关于编码发报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测报工作,一方面是积累资料,另一方面又将获取的部分资料以电码形式,拟编报文发出,为天气预报提供依据.气象电码种类很多,一部分电码做了硬性规定(如现在天气电码),还有一部分电码只做了些概括性的说明(如过去天气W_1、W_2的配合编报).对于硬性规定的电码编报,向来很少出现异议,但对于概括性说明的电码编报却出现了很多争论.不用说站与站之间,就是一个站上的工作人员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本  相似文献   

17.
正确编发农气报的关键是对电码的熟悉、理解和运用。对电码理解的差异,影响着编报的质量。本文针对农时特性和农气报的特点,并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农气报电码编报中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l农气报编报应注意的问题11重复编报的两种情况农气报2段的重复编报有...  相似文献   

18.
从电码规定的文字叙述来看,就人工站而言,iRix的编报有如下的组合: 11 31 41 12 32 42 13 33 43 但实际上,就02、08、14、20时的编报来说,上列编码中的12、13、42、43所表示的情况实际是不存在的。所以,实际存在的编码组合只是:  相似文献   

19.
在气象填图值班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气象电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掉码现象,如何正确及时地分析判断处理好这些错,掉电码,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注意掌握各种气象电码的组成型式和编报内容。目前我区常用的气象电码有地面电码,高空电码。地面电码又分国内陆地,国际陆地,国内舶船,国际船舶,广西定时。高空电码  相似文献   

20.
有关航空报、危险报的编报规则及要求,已是发报台站测报员所熟悉的了,但是最近却有两个问题引起了我站地面值班人员的争论. 一、某日观测实况12~sVV=30.0 N/N_L=5/4 dd=WNW ff=10 WW=00W_2=x云层:Cu1200/1 Cb1200/3 ci4500/1.按照航空报电码(GD-21ⅠⅠ)编码规定:5-(2):天气总云量达到或超过4成时,按下述规定分层重复编报本组,先编最低的个别云层,不管它的量是多少;再编报一次较高的个别云量,其自下而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