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充分共享已有的CAD地图数据,使之能运用于WebGIS地图发布,通过分析CAD地图的数据组织特点及SVG地图数据在地图信息发布上的优越性基础上,提出了从CAD地图数据到SVG地图数据的映射方案,实现了西南科技大学校园CAD地图格式到SVG的转换及其网络发布。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当前现有的网络地图发布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了目前大多数GIS厂商都使用的网络地图发布技术——栅格图像,为了克服该技术存在的交互能力弱的问题,引入ASP.NET服务器组件技术来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Web发布。重点介绍了ASP.NET服务器端组件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基于ASP.NET服务器端组件的网络地图发布技术的体系结构,并提供了其原型系统来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格网的坐标转换,其过程可分为建立格网和格网内插两部分。建立格网过程中生成的格网文件是格网内插的前提,为了使格网文件便于解释和应用,需要制订合理的格网文件格式。目前,有NADCON和NTv2两种格式可供参考。通过这两种格式的比较分析,认为NTv2格式更优,并将其作为参考,研究了面向CGCS2000的格网坐标转换中所使用的格网文件的具体格式,并以1954北京坐标系(BJS54)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转换为例,提供了设计样本。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基于栅格瓦片技术生产的Web电子海图虽解决了跨浏览器显示的问题,但其显示速度、渲染效果及交互能力仍无法满足现在用户的需求。为了实现Web电子海图的大规模应用,针对栅格瓦片技术支持的下电子海图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开源地图服器Geoserver与地图可视化JS库Leaflet的矢量瓦片技术优化方案,包括海图数据预处理、矢量切片的制作、矢量瓦片数据多样式显示及矢量瓦片数据要素查询等,通过在实验室海洋信息展示平台中的验证与测试,实现了矢量电子海图数据在Web页面上的多样式灵活显示及交互功能,证实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及高效性,整体提升了Web海图服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栅格小于1′的全球海底地形数据通常以卫星测高海洋重力数据构建的1′海底地形数据作为背景场模型,采用数据格网化方法得到。基于此,以STO_IEU2020模型作为海底地形背景场数据,使用反距离加权法、改进Shepard拟合方法、径向基函数法、Kriging方法4种常规网格化方法以及“移去-恢复”方法,分别构建了试验区域栅格大小为30″和15″海底地形模型,并对试验结果开展了分析评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Shepard拟合方法构建的30″和15″栅格海底地形模型相较其他3种常规海底地形格网化方法检核精度高。进一步基于改进Shepard网格化方法,采用“移去-恢复”方法构建的30″和15″栅格海底地形模型结果显示,“移去-恢复”方法可进一步提升建模精度,据此建议制作多尺度海底地形数据,可重点考虑基于“移去-恢复”的改进Shepard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何乔  赵泳  郭海涛 《海洋测绘》2006,26(1):57-59
鉴于全自动的栅格地图数据现势性检查受到自动特征提取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高以及提取速度较慢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不能满足生产作业的需求。采用像素数的变化比率的方法来实现半自动栅格地图数据的现势性检查。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刘敏 《海洋预报》1989,6(3):72-76
本文介绍了用FORTRAN语言编制的绘制等值线程序的使用。其中简单讲述了程序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该程序的几个特殊优点;介绍了程序中四部分子程序的功能和如何建立资料文件;比较详细地说明了程序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最后指出了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另外程序中使用的是DXY-800绘图仪上的绘图语句,若移植到其它绘图仪上,只需相应修改程序中绘图语句的格式即可。  相似文献   

8.
基于XML的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地理空间元数据及元数据标准在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空间元数据格式的技术要求,引入网络环境中的标准文本格式XML及其相关技术,显示应用XML进行空间元数据管理的优势。以地理信息一元数据标准为例,介绍规定数据类型及格式要求的XML Schema文件,并用于对存储元数据的XML文档进行有效性检查。设计XSL文件实现XML文档的树状嵌套输出样式。元数据编辑器通过DOM解析XML文档中的元素节点进行数据更新、添加、删除操作,实现对元数据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比例尺数据库建设工程于2月18日通过验收。1∶5万比例尺数据库是我国目前覆盖全国的比例尺最大、数据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精度最高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内容包括高程、影像、地形、地名、土地覆盖、栅格地图、元数据等7个子库。数字矢量地图、数字栅格地图、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数据等产品,已在国家土地监测、环境监测、边界勘测、抗震救灾和地质调查等领域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中国测绘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数据库建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现有网络地图中国界显示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按照网络地图国界显示的基本原则,探讨了网络地图国界自适应显示及符号化的方法。并基于Supermap为中国国界管理信息系统制作了一套国界网络地图。  相似文献   

11.
托勒密地创立了将球体图形投射到平面上的技术,但到了15世纪末,地理学家和航海者发觉托勒密地图已无法满足当时人们想精确地探索世界的欲望。托勒密采用的地图算法被证明有诸多纰漏,他所有使用弧度表现的陆地都被放大夸张,由于没有用天文学方法确定经纬度,书中的整个经纬网格都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划时代的地理学大师墨卡托应运而生,他将世界海图的制作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讨论分析了目前海洋科技专著中地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图应符合自明性、抽象性和简明性的要求,并针对图名、线划图和影像图提出地图制作的规范化建议,以便增强地图在海洋科技专著中的信息传递功能和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海洋测绘数据集的规范性,制作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集,从用户需求、数据模型和编码格式等三方面分析梳理了数据集制作的前提、基础和条件。讨论了影响数据集数据模型和编码格式选择的各项因素,提出了制作海洋测绘数据集应重点关注数据模型和编码格式的兼容性、扩展性及标准化的问题,并从采用标准、用户需求和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制作海洋测绘数据集的一些原则性意见,可为数据集制作和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长江口北港冲淤演变规律的定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长江口北港为例,利用GIS及地图可视化技术,通过最小距离内插得到栅格水深图,并通过将不向时相的地形图进行叠加处理,得到河床冲淤演变图,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成形沙体的特征、河道容积变化和底沙输移路线及输移距离。使河床冲淤演变的研究定性、定量相结合,为分析河槽历史演变提供了可视化的环境。本研究表明地图可视化技术是定量研究底沙运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以Shape格式矢量数据的结构特点、存储方式为基础,采用ADO.NET技术,实现了Shape格式地图矢量数据的数据集的转换和存储。为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管理Shape格式数据以及建立Shape数据的空间拓扑关系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港口多媒体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概述了多媒体电子地图的应用现状及其与传统地图的对比,简要介绍了港口多媒体电子地图的开发环境TeleAtlas3.0,详细描述了地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并结合实例分析总结出港口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介绍海洋底质标准化处理系统的开发背景、总体结构、功能及特点。该系统基于海洋底质标准化数据记录格式,解决了数据格式转换繁琐和不规范等问题,具有代码及格式维护、转换规则配置、数据格式转换、文件浏览和错误日志生成等功能,在实现人机交互和高度集成的基础上,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ArcGIS用户制作国标地图的需求,结合我国海岛海岸带调查成果制图需求,对ArcGIS软件制图功能以及国标规定进行分析,设计并构建了基于ArcEngine组件的1:5万海岛海岸调查成果制图系统。系统生成了坐标网格与内外图廓,实现了坐标注记内容的分别读取并自动添加到内外图廓间的精确位置,计算了图廓外整饰信息的精确位置并实现自动添加。系统生成的所有图式内容均符合我国1:5万地图图式标准规定,成功运用于我国海岛海岸带遥感调查成果制图中。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遥感专题信息数据、常规观测信息数据以及地理信息数据.三类数据其来源不同,组织方式不同,存储格式也不同,如何在遥感信息提取平台上综合运用它们进行多维、动态显示与处理,是系统研发的一个瓶颈问题.根据海洋数据特征,建立能够对矢量、栅格以及时间数据综合处理的一体化时空模型,实现其数据结构,并使用"海洋一号"卫星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结构可以满足多源遥感数据的多维动态显示与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气象数据可视化应用中对渲染速度和出图质量的要求,基于抽象工厂模式设计并实现了一款集多种图形渲染技术于一体的渲染引擎。通过实时切换图形渲染技术,该引擎在保持图形显示属性不变的前提下,既能够提供由硬件加速技术所享有的高性能,又能够输出高质量的矢量图形。使用该引擎的气象信息分析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天气图的交互制作,海量气象数据的实时显示,用于科研论文和业务演示的矢量格式图像文件生成。因此,该绘图引擎能够较好地满足天气预报业务和气象科研两个方面的可视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