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利用轮台县气象局2006年10下旬至2007年2月气象观测资料,分析2006-2007年冬季轮台县杏树冻害成因.结果表明:杏树冻害是秋季气温偏高、冬季暴雪天气引起的一系列气象要素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温骤降、积雪雪面最低气温低为主要因素;雾凇、气温日较差大等因素则加重了杏树受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吐鲁番东坎农业气象试验站和鄯善气象站近52a(1960-2011年)冬季逐日资料,分析入冬期、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低温日数、负积温变化特征,以及特色林果葡萄、红枣冻害发生年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探讨冬季气温变化与冻害发生的关系,总结冻害成灾指标,为防止果树冻害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冬季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入冬期偏晚,冬季结束时间提早,冬季持续日数缩短;冬季气温在1985年发生突变,存在7a的周期变化。在无稳定积雪的情况下,最低气温负积温较历年平均值低180.0℃以上,日最低气温≤-18.0℃持续15d以上,且日最低气温连续≤-20.0℃持续5d以上,休眠期的红枣、杏树花芽会发生中度冻害;最低气温负积温较常年低200.0℃以上,日最低气温≤-20.0℃持续7d以上,且日最低气温≤-21.0℃持续5d以上,红枣、杏树及无积雪、覆土厚度〈30cm的葡萄会发生严重冻害。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干旱山地花椒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1998~2007年秦安县花椒树物候、产量资料及1961~2007年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分析,得出影响秦安花椒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 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开花盛期的气温日较差、降水、日照时数,落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的平均最低气温,成熟期前期的极端最高气温、降水量,成熟期后期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及日平均气温.花椒主要灾害是冻害和干旱.2000年以来初春冻害和7月干旱频率增多,花椒种植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增多,应加强品种培育、土壤条件、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主要环流因子,介绍了2006/2007年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及其预测。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高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因子着手,结合外强迫因子,综合考虑环流因子和外强迫作用对气温进行预测,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DWSZ2型温度观测仪于2006年5月-2007年4月在陕北丘陵沟壑区的志丹县李家湾的气温观测资料,通过与县气象站的观测数据比较。结果显示:山地年平均气温略高于川地,呈现出冬暖夏凉的特点,冬季山地平均气温偏高1.6℃,夏季偏低1.4℃;山地增温效应提高了日最低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高出川地1.9℃,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变小,平均低于川地2.9℃;山地海拔增高降低了日最高气温,夏季最明显,平均最高气温山地低于川地2.2℃;山地春季终霜日提早,降低了果树花期冻害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6.
2006年冬季(2006年11月1日~2007年2月28日)吉林省总的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特高,降水接近常年。冷空气活动少且强度弱,气温持续偏高;降水时间分布呈前冬(2006年11~12月)少,后冬(2007年1~2月)偏多,空间分布呈东南部山区(吉林、通化、白山)略多,其它市(州)略少的特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冬季的天气特点、环流特征及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工增雪对冬麦冻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子毅  贾昭茂 《气象》1997,23(9):27-30
自1978年以来,在新疆北部沿天山一带对冬季层状云飞机播撒碘化银、干冰等冷云催化剂进行人工增雪作业,对18个非播云年和17个播云年的冬麦冻害做了对比,在播云期内冬小麦年平均冻害面积减少80%以上。对3个主要因素(麦种改良、冬季气温升高和人工增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播云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1气候概况冬季(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全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分布不均,日照充足,大风日数偏少。1.1气温冬季全区平均气温在-22.2~-2.3℃之间,与1971—200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全区大部地区偏高2~4℃;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正常外,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包头市、东胜、临河、五原县冬季平均气温偏高4℃。全区普遍出现暖冬,气温明显偏高,统计代表站1961—2006年46年冬季平均气温,12个站中7个站排名第一,其余站均排前10位(见下表)。代表站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距平及历史排位表代表站平均气温/℃平均气温距平历史排位巴彦…  相似文献   

9.
2008年和田地区冬季林果业冻害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林果业冻害情况、冻害特点及冻害地理分布,分析了2008年和田地区冬季林果业冻害形成的原因。显示2008年冬季林果业冻害是低温、连阴降雪、冰冻天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低温天气是造成林果业冻害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优宽 《山东气象》2007,27(1):47-48
利用2006年12月-2007年2月山东省气温、降水等天气实况,500hPa旬、月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6年冬季的环流特征、天气气候特点和主要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1.
1冬季气候概况2006年冬季(2006年12月~2007年2月)青海省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略多但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正常。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是海晏、大柴旦、德令哈、河南、久治、甘德、达日、都兰、玛多发生冬季轻~中雪灾,1月上旬青海省北部地区的低温天气,2月东部农业区的异常高温天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南山杏树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利用乌鲁木齐南山山区历史气象资料,进行了杏树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南山的热量、无霜期、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基本可以满足杏树的生长需求,为了避免冬季冻害,应选择在逆温强的地带发展杏树,春季花果期霜冻灾损率为17.7%,处于中轻度风险区。该研究为当地合理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且末气象站1971-2012年冬季逐日气温资料,通过对冬季极端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10℃负积温、最低气温≤-18℃日数、≥1cm积雪持续日数等冻害气象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红枣综合冻害指数,并采用线性回归,ma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对综合冻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冻害指数数值越小,冻害越严重;确定综合冻害指数≤-1.0时为红枣出现冻害的临界指标;冻害指数在1977年前后出现了一次增大突变;预测2013年红枣受冻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4.
近134年上海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使用上海1873—2006年共134年冬季气温资料和1961—2004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上海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百余年来上海冬季气温有3次明显的增温过程和2次降温过程,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增温趋势,其中1970年代以来增温幅度最大。上海冬季气温具有2年、40年和80年的变化周期,在1980年代中期冬季气温发生增暖突变。134年间上海冬季平均日数显著缩短,趋势倾向率为-1.6 d/(10 a)。上海冬季气温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局地城市化双重作用的结果。上海冬季气温变化与北半球温度和全中国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减弱使得上海冬季气温增暖,局地人口增加、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也对上海冬季气温起到了一定的增温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丹寨县油菜越冬期的气候条件分析及防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寨县冬季气温较低,冻害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丹寨县油菜越冬期的气候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提高油菜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陕西气候特征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2007年气候的主要特征:年平均气温全省大部显著偏高,年降水总量陕北和关中南部偏多,年日照时数全省大部接近常年,冬季气温异常偏高,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多历时短、高强度的局地暴雨天气,秋季的长时间低温阴雨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气候背景下,2007年陕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春季的低温冻害与干旱、夏季暴雨和秋季低温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陕西的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夏季暴雨诱发洪涝、城市内涝等自然灾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总之2007年属一般年景。  相似文献   

17.
以 2000~2001年冬季为例 ,分析了气温对熊岳桃树越冬的影响 ,提出了防御果树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气温对熊岳桃树越冬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0~2001年冬季为例。分析了气温对熊岳桃树越冬的影响,提出了防御果树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利用济宁市2005年冬季11县市的平均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并通过对冬后不同生长时段的小麦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分析了2005年冬季天气特点及其对冬后小麦生长的影响。整个冬季,前期气温偏高,中后期气温偏低,负积温较常年偏多,使小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主茎冻枯型冻害,致使其苗高增长、单茎绿叶面积衰减、茎秆干重、千粒重增长等差异较大,从而使济宁市小麦平均产量降低,并针对造成小麦冻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2006、2007年龙川县乡镇自动站与县城老隆遥测站的气温日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表明:大部分乡镇气温分布随纬度自南向北降低。以上坪镇自动气象站为例,对气温差值(△t)做对比分析,气温差值有明显的月、季节的变化,2月△t^-最大,8月最小,冬季的△t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