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国家气象局联合召开的“第5次WMO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理科学会议”,于5月8日——12日在北京举行.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美国气象学会(AMS)和中国气象学会共同参予主持了这次会议.来自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的200多位学者,报告和交流了他们在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气象学会和美国气象学会共同发起,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以及中国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CCMAP)共同赞助的“北京国际辐射会议”(BIRS)于1986年8月26—3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名誉主席是叶笃正教授(中方)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J·London 教授(美方),执行主席是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秀骥教授和美国犹他大学气象系廖国男教授。  相似文献   

3.
低重力下云物理实验室的简况报告,原载美国气象学会公报1979年第一期。作者是M.H.Davis,H.Weickmann及R.E.Smith等有名望的云物理学家。此报告是1978年8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气象学会云物理委员会的年会上,由H.Weickmann提出的。报告的目的是向委员会成员介绍美国宇航局大气云物理实验室(ACPL)当前的状况。我们感到这对我国关心大气云物理实验的同志来说也会感兴趣的。原报告因篇幅所限只是定性地介绍大气云物理实验室的概况。大气云物理实验室是一个通用的研究设备,由通用电力公司为美国宇航局的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设计并建造的。该实验室是在航天飞机上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4.
1985年8月2日-19日我赴美国夏威夷城参加IAMAP(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PSO(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联合学术讨论会和第四届WMO(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学术讨论会.参加IAMAP/IAPSO联合学术讨论会的中国代表有国内知名气象学和海洋学专家叶笃正、曾庆存、朱抱真、伍荣生、毛汉礼、叶龙飞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所、海洋所、国家海洋局、南京气象学院、兰州高原大气所、  相似文献   

5.
1985年8月5日至16日,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科学工作者聚会美国旅游胜地夏威夷州的火奴鲁鲁参加“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与国际海洋和物理科学协会联合会议”(下简称IAMAP/IAPSO会议),共同讨论气象和海洋方面的学术问题,我国以叶笃正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气象学界和海洋学界的知名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6.
在1980年召开的第三十二届执委会上,就有关第25届国际气象组织奖进行了剧烈的竞争,现已揭晓,美国的前任天气局长R·M·怀特(White)荣获桂冠. 怀特现任美国气象学会主席.从1980年夏季开始,怀特还担任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大学大气研究协会的主席.该协会有50所大学参加,是一个活  相似文献   

7.
郝望 《气象科技》1982,(2):46-49
一、概况世界气象组织1981年3月18~2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了一次人工影响暖云的专家会议。到会的有世界气象组织气象研究规划部的L.R.Koenig(凯尼格)博士、美国海洋大气局大气规划办公室的R.L.Lavoie(拉沃伊)博士、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w.R.Cotton(科顿)教授、马来西亚气象局局长何东源、日本气象研究所台风研究部的藤原美幸、印度热带气象研究所的Bh.V.Ramana Murty、夏威夷大学云物理观象台的高桥劭。何局长在致欢迎辞时说,马来西亚对人工影响暖云非常感兴趣,地处热带的马来西亚,人们总以为这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2500毫米),确实,这里季风供水是常有的事,但却也遇到缺水问题。当气候异常,特别是干旱,使许多象马来西亚这样的发展中的国家遭到重大经济损失。一次干旱就使几年的  相似文献   

8.
南方云物理和人工降水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2月12日至15日在贵阳市举行.来自南方七省(区)气象局以及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气象学院、空军气象科研所等十四个单位的三十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会议还邀请北方的新  相似文献   

9.
国际生物气象学会(ISB)和美国气象学会(AMS)于1987年9月13-18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召开"第十一届国际生物气象及大气生物学术会议"暨"美国第十八届农业及森林气象学术会议",作者应国际生物气象学会主席J.E.Newman教授的邀请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会上宣读了题为"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动态模拟——以中国黄淮平原为例"的论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学会第23届大气物理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及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分会成立暨首次会议,于1996年1月29日-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验,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徐宝祥等出席了会议。大气物理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志晋研究员报告了上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新一届委员会的活动安排。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分会主任游来光研究员提出分会的主要任务是:广泛介绍天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开展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专项咨询,积极推动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重大…  相似文献   

11.
夜间观云天     
1引言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或两者混合组成的可见聚合体。云的形成、发展和消亡是大气中错综复杂的物理过程的具体表现之一 ,它的形状、数量和分布不但标志着当前大气运动的状况 ,而且还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因此 ,准确的判断云状在天气预报、气象服务和飞行安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83,(6):80-87
气象现测P 412·1 830912谈谈雷暴移动路径及判别方法—张国治;峨四川气象科技》,四川省气象科研所,1982,池2,34一36P 412·15 830913关于新疆昭苏地区冰雹云结构及有关物理特征的研究结果(三):冰雹云入流区的测定和雷达识别〔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气象科研所;中国气象学会雹云物理学术讨论会,1982·12,44一61 索取号:6009一3P 412·15 830914关于新疆昭苏地区冰雹云结构及有关物理特征的研究结果(五):冰雹云垂直气流的综合探测方法〔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气象科研所;中国气象学会雹云物理学术讨论会,1982·12,73一89 索取号:‘00…  相似文献   

13.
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2008~2012年)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近5年(2008~2012年)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主要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内容涉及可分辨云数值模式及模拟研究、云降水的观测与遥感反演研究、气溶胶对云降水的影响及人工影响天气相关的数值模式、观测试验研究等.提高对云降水形成过程、时空结构与演变机理的深入认识,对揭示大气水循环、气候变化过程,提高天气精细化预报、大气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宏志  黄润恒 《大气科学》1979,3(2):190-193
近十年来,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在气象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已经成为探测大气温、湿、云、雨等气象要素的一种新的重要手段。美国已经在第三代气象业务卫星上安装了微波探测装置(MSU),与红外遥感技术相配合,以期提高测温精度。与此同时,地面大气微波遥感的研究工作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已经成功地测得对流层大气温度分布和低层  相似文献   

15.
一、简单的历史中央高空观象台(简称)是1940年在中央天气预报研究所高空观象台的基础上成立的。其创始人是:克里恰克、盖格罗夫皮努斯等人。从成立起就广泛使用各种飞行工具在大气中进行各种的试验和研究。研究的课题是:(一)气团的变性;(二)云物理和云的微物理;(三)大气锋面。最初的活动是研究大气高层。在研究中占重要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主持的第九次全国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8月11-16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来自二十个省(市、自治区)气象局、人控办、气象学院(系)、气象科研单位以及国家气象局科教司、气象出版社、《气象》编辑部等三十二个单位132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交流会.这是近年来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交流会,表明云物理学科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生气勃勃.会议收到学术论文提要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9月30日,美国气象学会(AMS)公布了2017年度的获奖名单。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海洋与大气学院"千人计划"谢尚平教授获得斯维尔德鲁普金质奖章(Sverdrup Gold Medal),成为该奖项自设立以来第40位获得者,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科学家。谢尚平教授主要从事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研究工作,是该领域的国际  相似文献   

18.
温景嵩教授,是我国微大气物理学尤其是气溶胶物理学的著名科学家。1933年2月4日出生于北京。1952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附中,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曾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957年至1971年)和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971年至1984年)工作。1979年10月至1982年2月,为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高级访问学者,师从当代国际流体力学大师Batchelor教授。1984年起到现在为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中国颗粒学会荣誉理事,北京大学优秀校友,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美国气溶胶学会会员,纽约科学院院士。几十年来,温景嵩教授从事微尺度大气运动中的气溶胶物理等过程的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创造性成就和突出贡献。在这一领域中他取得了一项标志性成果,这项标志性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气象学会计划今年举办4个重点学术会议。长期天气预报(一季度、北京)、干早问题(四季度)、全国台风(十一月、上海)和第三次天地生相互关系(十二月、北京)。计划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性一般学术会议有:“卫星气象学术交流会”(四月)、“中期数值预报学术报告会”(四月)、“第五次 WMO 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理科学会议”(五月)、“全国第三届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二季度)、“大气探测方法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学术交流会”(三季度)和“暴雨与强对流学术讨论会”(三季度)。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学委二_、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分会及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全国第12届天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于1996年10月21~2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名誉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邹竞蒙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人影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以及有关气象院校共20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新疆共派出5石代表(其中含兵团2名)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32篇,其中包括:(1)云水资源和人工降水;(2)雹云结构和防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