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7 毫秒
1.
周筠君  龚乃虎 《高原气象》1993,12(4):442-449
本着重研究了在过冷云风洞中,温度为-4—16℃,含水量为1.4gm^-3,爆泡后增长45s的初始冰晶的一些特性。结果表明:(1)初始冰晶质量在-4—13℃有两个峰值,它们是-5.7℃时的1.8×10^-8与-11.4℃时的6.3×10^-8g,而在-8.4℃和-13℃时出现的极小值分别为2×10-9g和5×10^-9g。(2)初始冰晶的浓度值随着温度的降低出现三个递减的峰值,它们分别是-4.2℃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区边界层大气气溶胶辐射吸收特性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黄世鸿  李子华  杨军 《高原气象》2000,19(4):487-494
采用粒子采样法对中国23个地区边界层气溶胶的吸收系数作了测量,研究了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边界层气溶胶的吸收系数在10^-6-10^-3m^-1之间,明显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四川盆地和贵州有一相对较高的中心,吸收系数与粒子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4,吸收系数与粒子含量的分布一致性较好。小颗粒的吸收性能好于大颗粒。  相似文献   

3.
近50年福建气温、降水变化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黄文堂 《气象》1994,20(7):19-25
近50年福建气温呈下降趋势,全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0114℃。年^-^1,即大约10年下降0.11℃,气温下降趋势势沿海大于内陆,冬春季大于夏季,80年代秋季则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丰水期方要在50年代,枯水期在60年代,80年代以来春雨(2-4月)显著增多,雨季(5-6月)降水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
卫星云参数处理方法和1991年云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考国际卫星去气候计划和目前出现的几种云参数处理方法^[1][2],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东亚和热带海洋地区的云参数处理方法,并着重进行了总云量的反演。处理资源取自GMS-4的S.VISSR资料^[3],覆盖范围为50^oN-30^oS,80^o-175^oE。时间为1991年的1、4、7、10四个月。使用上述方法对卫星资料计算得到了日、旬、月的平均云量。通过与其它资源和处理结果的对比分析,对处理方法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气象站的地温资料,设计了一种同时考虑传导,对流两种传热方式时的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计算了土壤中的传导热通量,对流热通量及总热通量。发现对流热通量与传导热通量具有同样的量级,均为10^1-10^2mW/m^2。另外还初步分析了三种热通量结果与地震的关系,单站热通量序列表明地震前地热能量是持续累积的。  相似文献   

6.
华南地区大气气溶胶质量谱与水溶性成分谱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了提供讨论华南地区酸性降水形成机制的背景资料,1988年1月与8-9月,在广州、柳州、韶关、南宁、阳朔、龙门使用Andersen气溶胶分级采样器采集了分级气溶胶样品,并对水溶性的F^-、Cl^-、NO3^-、SO4^--、Na^+、NH4^+、K^+、Ca^++、Mg^++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业城市中粗粒态粒子显著多于清洁地区。工业城市气溶胶水溶性成分中的SO4^--、Ca^++显著高于清  相似文献   

7.
在颜宏模式中加入植被参数化方案、并针全国植被划分成10类,模拟了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7月高原有,无植被的气候场,发现两者差异较大。在土壤湿度正常时,有植被比无植被情况下四川南部,高原及江淮,东北地区日雨量增加1mm左右,云贵高原为减雨区达-1-2mm.d^-1。  相似文献   

8.
黄放 《四川气象》1995,15(3):19-25
通过对酸雨的观测分析对比,成都市酸雨的频率、PH值及降水化学成分,阴离子以SO^2-4为主占67.0%,次为NO^-3,Cl和F^-;阳离子以Ca^2和NH^+4为主,其占阳离子浓度总和的82.4%。因此,成都市的降水属硫酸型污染。  相似文献   

9.
黄淮气旋与山东飞机人工增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以琳  赵增亮 《气象》1994,20(12):42-45
依据1979-1988年4-6月、9-10月逐时降雨资料,分析了影响山东的黄淮气旋天气、气候特征、认为在山东人工增雨作业中黄淮气旋是最适宜的天气系统,中还分析了一次黄淮气旋的宏、微观特征,得到了云滴粒子、降水粒子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给出了云滴谱的拟合表达式。在这个黄淮气旋的北部,云中过冷水含量最大值为0.16g·m^-3。  相似文献   

10.
给出典型域HQ中元素的一种标准化表示,HQ={W1,W2}∈C^2p×eq│1/2(W1,W1^-‘)-W2W^-2’〉0,K^(2p)0(W1,W2)=(W21,W2)k^(2p)0},其中W1是一2p阶方阵,W2是一2p×2(p-q)矩阵,这里q≥p。  相似文献   

11.
国外雨滴谱分布函数的数值试验结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严采蘩  陈万奎 《气象》1993,19(9):14-18
采用文献[1]方法,对国外温带地区(北威尔士)^[2]、亚热带地区(瓜得罗普岛)^[3]和热带海洋(GATE-1977)^[4]雨滴谱分布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伽玛分布(n(D)=a.D^ae^-λD)能很好地拟合这些实测雨滴谱,特别是非单调下降谱用伽玛分布拟合明显优于M-P分布拟合,M-P分布仅是伽玛分布的一个特例(α=0)。  相似文献   

12.
运用简单的动力学方程,考察了旋转运动和辐合运动的初值问题,由此探讨了天气系统运动的可预报时限。对于天气尺度系统,确定性可预报时限约2-5天;对于10^7m量级天气系统,可预报时限约10多天;对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可预报时限约1天。其结果同Smagorinsky等、Fraedrich等的结论基本一致。讨论还发现,在不同外部参数条件下,涡旋运动可预报性是差异的。  相似文献   

13.
西沙群岛大气中海盐粒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了在西沙永兴岛观测的Cl^-海盐核资料,主要结果有:(1)东北季风期干直径大于2μm的Cl^-核平均浓度878个/L,平均含盐量105.4μg/m^3,其中干直径大于4μm的特大核平均为190个/L,最大间观测到干直径57μm的Cl^-粒子,均较该地在1987年5月西南季风盛行期的观测值高。谱型呈准单调下降的幂函数递减谱。(2)随距海面高度增加海盐粒子浓度与含盐量均有所减小。(3)Cl^-粒子  相似文献   

14.
近地层大气湍流微结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黑河资料分析了戈壁下垫面上的近地层湍流微结构,并与其他下垫面上的端流微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河戈壁滩上的湍流微结构满足局地相似理论,且有不同于其他下垫面的湍流结构特征;横向湍强较强,大小与纵向湍强相当。对湍流进行多尺度分析发现,黑河地区湍流结构呈现明显的多尺度分布,湍涡尺度量级从10^-2到10^2不等; 相比于v方向,u方向上占主要地位的湍涡尺度较大,但是所占比例罗小;随着不稳定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北部大陆气溶胶本底值特征的初步观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杨龙云  王明星 《高原气象》1994,13(2):135-143
本文分析了1989年8月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大气气溶胶粒度谱、元素组成及其分级特征的观测资料。指出五道梁地区气溶胶粒度谱曲线在0.35-0.55μm区间存在着一个因次生细粒子数急剧减少而形成的“过渡峰”。该峰是边远地区大陆本底态气溶胶粒度谱曲线特有的标识峰。文中报导了五道梁地区2个不同功能点上19种气溶胶组成元素的浓度值及其分级分布数据,其中S为112.2ng/m^3,Pb为10.3ng/m^3。浓  相似文献   

16.
330kV千伏榆神输电线路最大风速取值的推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陕西北部16个气象台站的风速资料,利用幂函数,逐步回归,皮尔森Ⅲ型,曲线模拟等统计方法,进行了陕西省300kV榆林至神木杭压输电线路沿途距地面15m高度15年一遇的10min平均最大风速的极值推断,其模式为y=-575.6277+222.4759lgx-0.0678x。最后提出设计最大风速建议值为30m.s^-1。  相似文献   

17.
洪盛茂 《气象》1995,21(10):9-13
分析了1985-1991年冬季雨雪的酸度及化学组份资料。结果表明,降雪的酸雪频率各年均有不同,但都比同季中降雨的酸雨频率低;降雪酸度也比降雨纸;降雪中弱酸性的酸雪出现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4成;在酸雪中酸度值与电导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分析降雪的化学组份发现,降雪中SO4^2-含量越来越高,Cl^-含量呈下降趋势。阳离子中以NH4^+为主。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降水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钟晓平  杨淑群 《高原气象》1994,13(2):113-121
青藏高原东部是中国大陆中尺对流系统活动极为频繁的地区一。采用与Maddox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相类似的定义,对1984-1986年7,8月间活动于该地的一类尺度较大的对流系统的降雨特征进行了分析。该区内30%-50%以上的强降水(≥10mm/h)均由这些系统直接造成。一个系统平均约产生2.73km^3的降水。这类降水有明显的日变化,最大值出现在后半夜4时左右(北京时间,下同),最小值出现在下午18时  相似文献   

19.
南沙海域大气湍流通量输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利用1994年9月在南沙群岛的渚碧礁(10°52′N,114°04′E)观测的湍流资料,采用涡旋相关法计算,给出了南沙海域的曳力系数,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并与其它海气相互作用实验及HEIFE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海域的曳力系数CD=(1.54±0.24)×10^-3。大气向海洋输送动量通量与水平风速挟方成正比,该海区无论白在还是晚上都是将其贮存的热量以潜热或感热的形式输送到大气中。  相似文献   

20.
广州夏季硫酸盐巨粒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兑  甘春铃  何应昌 《气象》1995,21(3):44-46
作者分析了1987年8-9月广州观的硫酸盐巨粒子资料,主要结果是:(1)干直径大于2μm的硫酸盐巨粒了平均浓度1.2个.L^-1,平均含盐量3.0μg.m^-3,其中干直径大于4μm的特大粒子平均为0.6个.L^-1,均低于南海西沙永兴岛的结果。(2)浓度谱是典型的准单调下降型幂函数递减谱,其谱型参数与永贪的结果甚为接近;质量谱在单对数坐标中为较为平直的分布,表明各谱段粒子对含盐量均有贡献。(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