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木棉树物候期做农作物适宜播种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木棉树物候期做农作物适宜播种期预报的方法是:先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木棉树物候期出现的指示温度,若此指示温度与某农作物适宜播种期的温度指标一致,则认为该物候期对该农作物播种有指示意义,统计结果得到:开花始期可以作为棉花适宜播种期的指标,开花盛期可以作为早稻适宜播种期指标,叶芽开放期可以作为甘蔗适宜下种期的指标,展叶始期可以作为早稻安全移栽期、花生适宜播种期指标,展叶盛期可以作为甘薯苗适宜栽插期指标。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一元、多元回归方法给出这些有指示意义的物候期与其前面的物候期的相关模式,当观测到前期的物候期后,即可用相关模式来预测后期的农作物适宜播种种植期。预报同一个农作物适宜播种期,可有多个预测模式,不同的模式用到不同的前期物候期,即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预报时效和精度,可以灵活采用。但预报适用于单用温度指标就可以较好地确定适宜播种期的农作物。  相似文献   

2.
用树木物候期做玉米播种期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呼和浩特1971—2007年气象资料与1988—2007年物候资料,分析了玉米适宜播种期与春季树木物候期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春季树木物候期与气温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用冬春季气温预报春季树木物候期,再由树木物候期确定玉米适播期,或用树木已出现的物候期预测下一个物候期,从而预报玉米适播期等方法均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3.
分析张掖大白菜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找出影响其产量的关键气象因素,确定最佳适宜播种期和安全收获期气象服务指标,建立预报模式,进行产量预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省农气中心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主动、及时为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农业气象保障服务。除进行常规农业气象服务外,还开展了专题农业气象服务(根据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及时印发天气与农业生产的服务材料,如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干旱动态分析、干热风的影响、作物适宜播种期预报、土壤墒情预报等)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大连地区种植的主要大田作物之一,它是一种春种秋收的喜温作物,适时播种是夺取高产的重要环节。为满足市、县领导机关及农业生产部门的需要,我们在1989年春播前及时地做出了玉米适宜播种期预报,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
以上麦分带轮作制和油菜育苗移载农业适用载培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各载培技术条件下播种适宜的农业气象指标,用非邻均值生成法对正常年理上积温建立修正列模型,以安顺地区为例进行的技术条件下小麦,油菜播种期农气指标分析及播期预报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7.
《气象》1977,3(1):10-10
棉花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在整个棉花生产技术上,首先是播种。棉花播种是否适宜对产量影响很大。 我们10年前就开始做棉花播种期预报,但效果不太显著。近几年来我们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初步摸到了春播预报的规律,从1973年起,已连续几年比较成功地制作了棉花适宜播种期预报,并积极开展服务,取得了一定效果。 1975年3月中旬,我们分析了  相似文献   

8.
物候资料在农业气象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城有近二十年的自然物候观测资料,为了发挥物候观测资料在农业气象观测、预报、服务工作中的作用,我们通过物候资料以及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找出了二者的相关关系,总结归纳了自然物候在农业气象工作中的应用,以便于在日常农业气象工作中应用。1 制做物候历,用来预测物候期物候资料是气候资料的重要补充,各种植物的各个物候期,都是当地季节和气候的指示器。整个植物的物候历就成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年度季节历,具有因地因时制宜、切合当地自然实际的优点。植物的物候历就象一把气候尺,每年可以用来衡量春秋等季节来临的早迟,并可根据物候期及时预报农时,适时掌握生产季节,合理安排生产。在平时的物候观测中,可以根据物候历中树木某一发育期的多年平均日期,预测下一个发育期的日期,也可以  相似文献   

9.
陈克勋 《气象》1977,3(1):4-4
每年清明前后,是我地早稻播种的关键时期。由于每年的天气特点不同,有冷有暖,早稻播种的适宜期就有早有晚。为了作好春播气象服务,近几年来,我们以“三九不冷倒春寒”这条农谚为线索,制作早稻适宜播种期早还是晚的长期预报,收到较好的效果。 根据早稻播种期对气温的要求,一段认为,湖北黄陂地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王馥棠 《气象》1980,6(4):26-26
我国农业气象预报的科研与业务工作是在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1958年提出“四结合过两关”的原则,使我国的农业气象预报从早期的天气预报加农业措施,发展到充分运用群众经验进行气候对比分析,广泛开展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各地除开展各种播种期、收获期、土壤水分、霜冻等预报外,在预报指标、预报工具和方法上也作了大量分析和探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77年社会主义国家水文气象和气象局局长会议农业气象研究组通过的决议,各国农业气象人员就农业气象预报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于1981年在波兰华沙召开专家会议,交流了其科研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冬小麦物候预报和生长状况预报;冬小麦地有效土壤水分预报和不同地区的冬小  相似文献   

12.
《气象》1977,3(4):13-13
春天的晚霜冻和低温阴雨,对棉花播种及棉苗质量影响很大。为了充分利用无霜期,延长棉花生长期,减少霜后花,提高棉花产量、质量,迫切要求我们做好棉花最早适宜播种期预报。 经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对我县历年春播情况的调查,我们确定棉花最早适宜播种期的标准为:①要在终霜冻前4天;②播种后5厘米地温>12℃的日数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搞好棉花生产对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整个棉花生产技术上,第一关就是播种。棉花播种对气象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播种是否适宜对产量关系很大,因此,做好棉花适宜播种期预报,对棉花生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就十分注意利用物候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至今流传在民间的用物候报天气的谚语很多,这些谚语经过实践检验,可以做为预报天气的一项重要依据。看桃花,报天气,就是我们向群众学习并在实践中运用较好的一条经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台端正业务工作指导思想,明确新时期气象为农业服务的方向、任务,把为农业服务,为当地党政领导指挥生产、防灾救灾服务放在工作的首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早稻播种期天气预报,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第一仗.每年早稻播种期间,我区易受低温、阴雨、冰雹、暴雨和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为了做好早稻春播预报,我们每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夏玉米适宜播种期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河南省夏玉米播种时期所需的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发现土壤水分是限制夏玉米播种的主要因子,同时探讨了夏玉米适宜播种期的几种预报方法,并提出河南省夏玉米播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农作物播种期预报从宏观上看与其他预报一样,但从微观分析其差异很大,且比其他预报复杂。就玉米播种期温度指标来说,玉米需要在某个稳定温度条件下播种才可避免低温高湿等造成的大面积种子坏死、出苗期推迟及幼苗细弱等现象,达到一次播种保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综合服务系统以省、市、县三级微机通信网为收集情报信息的手段;及时迅速收集气象、作物物候与生长状况、灾情等农业气象监测信息。系统还收集了历史气象资料、历史病虫害资料和产量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制作三季粮食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预报和产量的长、短期预报。运用气候概率分析方法制作关键农用天气预报。还可根据需要随时检查、查询各类农业气象情报资料。  相似文献   

19.
高苹  徐敏  徐经纬  于庚康  单婵 《气象》2015,41(12):1538-1544
利用江苏有记录以来的农业气象资料,分析发现江苏水稻适宜移栽期与播栽期≥10℃有效积温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通过有效积温确定适宜移栽期。根据海气相互作用原理,基于遥相关方法,寻找有效积温的海温响应相关区,应用最优相关技术和空间拓扑分析法,筛选出高相关海温预报因子,并通过稳定性和独立性检验,确保海温预报因子的可靠性,最终建立水稻适宜移栽期的长期预报模型,经过历史拟合和试报检验,预报模型效果理想,至少可提前半个月预报出水稻适宜移栽的日期,预报结果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内蒙古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中熟品种杂交向日葵SH363为参试品种,通过两年不同播种期试验结合生育期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综合抗病性、商品性、产量等因素,分析得出5月25日为最佳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