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火山活动与我国旱涝、冷暖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先恭  张富国 《气象学报》1985,43(2):196-207
本文根据近五百年的火山资料,研究了大火山的喷发与我国旱涝、冷暖的统计关系。发现火山活动对气温的影响比对降水的影响要明显得多。而且在火山喷发后我国有两次降温,分别出现在火山喷发后第8个月和第18个月。第二次降温比第一次降温要强烈得多。1951年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冷害的发生可能与≥2级的火山喷发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2.
火山气溶胶的辐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汪宏七  赵高祥 《大气科学》1992,16(6):755-760
本文应用辐射传输计算研究了火山气溶胶,特别是大的火山爆发后短时期及火山周围地区内的火山气溶胶,对到达地面的向下的总的太阳辐射通量、行星反照率及大气加热率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50年火山喷发和太阳活动对我国气候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贾朋群  石广玉 《高原气象》2001,20(3):225-233
利用特征向量分析与时序叠加分析和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近50a来我国地面气温和降水场中火山喷发和太阳活动的气候信号,强烈的火山喷发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温,喷发1a多以后降温最明显,并能持续约半年。除这个主信号以外,青藏高原、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都可能出现较为复杂的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的联系更多地反映在二者的振荡关系上。在降水场中的火山信号较弱,表现为火山喷发后的秋冬季节南方地区降水偏多。在青藏高原积雪和深层地温的变化中,没有发现火山和太阳活动信号。  相似文献   

4.
利用Mauna Loa和南极站点月均观测大气CO_2和δ~(13)C资料分析了大气CO_2浓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发现大气CO_2浓度年际变化与ENSO呈正相关而与火山喷发指数呈负相关。大规模火山喷发能够降低强ENSO对大气CO_2浓度的年际变化的影响,不仅与喷发强度有关,还与持续作用时间有关。ENSO与火山喷发共同影响大气CO_2浓度年际变化,而分析期间内的El Chichon和Pinatubo喷发后大气CO_2和δ~(13)C年际变化的差异则受ENSO和火山喷发的强度以及两者的相对起始时间的影响。δ~(13)C分析结合Keeling Plot计算表明,ENSO对大气CO_2浓度年际变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量的变化,而火山喷发对其影响则通过因温度降低和海洋施肥效应所引起的海洋吸收增加。  相似文献   

5.
火山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靖  张德二 《气象科技》2005,33(3):193-198
重大的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地面温度降低,由于火山喷发存在季节、纬度和强度的差异,因此喷发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对辐射的影响也不同,降温出现的时间和降温的幅度不一致。中高纬喷发的火山主要影响发生喷发的半球,而中低纬的喷发可影响到全球,且影响时间较长;不同季节的火山喷发后,高纬度的温度响应较低纬明显,夏季的温度响应较冬季明显。有关火山活动对降水的影响目前已有了一些研究,但由于降水序列中火山信号较弱,同时还有ENSO等其他因子的影响,客观地分辨出火山的影响较复杂,目前尚无一致结论。  相似文献   

6.
平流层火山气溶胶时空传播规律及其气候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平流层火山气溶胶传播规律研究,该文构建了反映火山喷发强度、平流层火山气溶胶相对浓度、火山气溶胶扩散速率和反映火山爆发地理位置并且按e指数规律衰减的火山活动指数(VEI)时空分布函数,进一步建立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南北半球低纬度和南半球中高纬度3个1945-2008年逐月火山活动指数时间序列。根据3个逐月火山活动指数时间序列分别分析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南北半球低纬度和南半球中高纬度火山活动对于相应纬度带地面气温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南北半球还是热带,火山活动强时地面气温下降,火山活动弱时地面气温上升,并且地面气温对于火山活动的响应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7.
早在十八世纪,著名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指出异常天候的原因是由于火山喷发。随后有许多气象人员对火山爆发影响气候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分析1953—1982年卅年全世界大火山爆发与玉林地区干旱天气的关系。 一、资料来源 1、火山爆发资料:来自《广西气象》1984年第6期及《气象科技》1987年第5  相似文献   

8.
平流层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及其气候响应的水平二维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比较先进的辐射模式计算了平流层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并对之进行了参数化。结果发现平流层气溶胶的辐射强迫的水平分布不仅与其本身的水平变化有关,而且与下垫面的反照率有很大的关系。利用近期开发的二维能量平衡模式模拟了皮纳图博火山气溶胶对地面平衡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皮纳图博火山至喷发后1年半左右降温达最大,至喷发后第5年降温已很小。  相似文献   

9.
读图     
<正>火山喷发的气候效应在美国科学院(NAS)最新发表的关于火山喷发的研究报告中,描绘了不同量级和持续时间的火山喷发对地球大气的影响。图中用喷发持续时间和岩浆量描述火山对大气的影响。来源:NAS亚洲高原冰川:区域应对干旱的重要缓冲机制  相似文献   

10.
火山活动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系统地总结了火山活动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近百年至千年的气候变化和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强火山喷发可造成平流层4℃以上的增温和地表年、月平均温度约0.4℃、1℃的下降。地表温度下降的时空分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火山喷发特征(包括喷发位置、季节、强度等);海陆分布;火山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及其由直接辐射强迫引起的经向潜热输送的变化等等。同时还回顾了1991年皮纳图博喷发的有关研究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可能影响的数值模拟工作。  相似文献   

11.
《浙江气象》2015,(1):48
<正>日本东北大学6日发表公报说,该大学参加的一个国际小组发现,近年来,北半球大气中破坏臭氧层的氯化氢不断增加。研究小组分析了日本筑波市以及瑞士等8个地点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大气中氯化氢浓度相关数据,发现2007年以后北半球平流层的氯化氢浓度正在增加。研究人员通过模拟演算发现大气循环暂时减弱是北半球大气中氯化氢增加的一个原因。但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还要考虑气候等因素,所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本世纪发生的21次火山喷发个例与齐齐哈尔市温度变化的关系,得出很有意义的结果,火山喷发后,当地夏季降温最明显,其影响滞后10个月以上;降温幅度与火山喷发的强度和距离呈正相关,火山喷发后,生长季积温减少,易出现氏温冷害。  相似文献   

13.
1991年6月,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这是本世纪全球最大一次火山爆发,大气中形成的巨大火山悬浮物烟雾几乎环绕整个地球,各国科学家从卫星,飞机及海船上对烟雾进行了研究。火山云雾强化了地球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反射,致使全球平均气温下降几十分之一度。不过“罪魁祸首”并不是过去认为的火山灰烬(其浓度在大气中下降非常快),而是火山硫化气。该气体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硫酸雾珠,正是这些雾珠组成了悬浮体云层。这些悬浮微尘除冷却作用外,还会导致臭氧含量下降——中纬度地区大气中在一年不同季节可下降60/0—15o/0由此而造…  相似文献   

14.
1992年大气甲烷增长速率异常 下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仁健  王明星 《大气科学》2000,24(3):355-362
应用初步建立的全球二维大气化学模式,模拟了甲烷、一氧化碳和OH自由基自工业革命以来的长期变化,对1992年大气中甲烷增长速率突然下降这一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如平流层O3下降,皮纳图博火山引起对流层温度下降、甲烷排放源减少等逐一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还发现一氧化碳排放源的减少是另一重要影响因子,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992年甲烷增长速率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甲烷和一氧化碳排放源的减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南京小教扬1960—1981年日射资料,分项计算出大气透明度系数P_2及其各分置P_L、P_w、P_d,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它们的日年变化和非周期变化。揭示出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天气过程、大气污染以及火山喷发等都可造成P_2等的明显变化。由于空气污染的影响,大气透明度系数在长年变化中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火山喷发影响则使这种趋势在此后一两年内更加突出。发现大气中气溶胶含量变化是新起大气透明度状况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人员在4月27日出版的《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报告说,全球变暖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极端高温、降雨和降雪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发现,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造成了75%的日常酷热以及18%的暴雨或降雪事件,他们警告说,更进一步的全球变暖将急剧增加发生此类天气的风险。研究人员所提  相似文献   

17.
有关火山遥感的文献大多牵涉到一些基本的形态学特性,这对于火山的喷发预警和探察地热柱和岩浆流是适合的,本文的目的则是要强调与火山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相关的一些物理过程,特别在地球放气中必须要估计火山的实际时变作用,我们可以从过去得到一些相关信息以便考虑通过现在的卫星应监测哪些项目。  相似文献   

18.
海底火山喷发引发厄尔尼诺事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东北太平洋海底火山实际位置,模仿实际火山喷发所产生的地热通量,对IAP海-气耦合模式进行了强迫作用下积分试验。积分结果表明:海底火山溢流所产生的热能通过海洋对流影响表层海温,深层扩散极少;模拟出类似1986~1987年和1991~1992年厄尔尼诺事件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许多科学家指出了火山爆发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汉弗莱斯(1940)和拉姆(1970)研究许多站的温度记录,结合对一些辐射计算指出:火山爆发引起地面气温降低。布迪科等人研究后指出:火山爆发,温度有降低趋势。本文研究近二十年来北半球平均温度的变化。北半球地面平均气温的逐月距平,短期波动用三个月滑动平均进行平滑,发现了几个明显的温度低值。又把1951年以来火山爆发排出量大于0.07立方公里和火山尘埃柱进入对流层的火山爆发个例挑出来列在表1。配合每次火山爆发,就能发现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温度负距平。每次火山爆发以后半年到一年就出现气温的最低值,  相似文献   

20.
火山喷发对气候影响信号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从时序叠加和序列分析两个方面系统地评述了近年来火山活动影响气候的研究进展和代表性工作。给出了火山活动特征,如火山喷发强度、喷发位置和季节等对气候影响的时空分布规律。讨论了与之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如火山指标,火山活动影响气候的途径及其和ENSO的联系等。最后指出了今后研究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